分析化学习题(第5章吸光光度法_第1页
分析化学习题(第5章吸光光度法_第2页
分析化学习题(第5章吸光光度法_第3页
分析化学习题(第5章吸光光度法_第4页
分析化学习题(第5章吸光光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习题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A0.0100.1000.2000.4340.8001.20T97.779.463.136.815.86.31c/c(%)-44-5.5-3.4-2.7-3.4-5.77.以联吡啶为显色剂,光度法测定Fe(),若在浓度为0.2mol/L,PH=5.0时的醋酸缓冲溶液中进行显色反应。已知过量联吡啶的浓度为1x10-3molL-1,lgKHbipy=4.4,lgKFe,Ac=1.4,lg3=17.6。试问反应能否定量进行? (参考答案) 答: 溶液浓度(mol/L)吸光度A

2、1(285nm)吸光度A2(365nm)X5.010-40.0530.430Y1.010-30.9500.050X+Y未知0.6400.370计算未知溶液中X和Y的浓度。 (参考答案) 答: (参考答案) 答: 自测题1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窗体顶端(1) 符合LambertBeer定律的某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加时,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分别是 (A) 不变 、增加 (B) 不变 、减小 (C) 向长波移动、 不变 (D) 向短波移动、不变(2)某溶液测得其吸光度为A0 ,稀释后测得其吸光度为A1,已知A0A10.477,稀释后的透射比T1应为 (A) T1=2T0 (B) T1

3、=3T0 (C) T1=1/3 T0 (D) T1=1/2T0(3)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e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SCN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B) FeSCN2+的吸光度随着Fe3+浓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 (C) 溶液的吸光度与透射率线性相关 (D) 溶液的条件摩尔吸光度系数随着波长变化(4)已知某显色体系的桑德尔灵敏度为0.005ug.cm-2,F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则用该显色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Fe2+的摩尔吸光系数为(L.mol-1,cm-1) (A) 1.1104 (B) 2.2104 (C) 1.1105 (D) 2.2105(5)用常规分光光

4、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 (A) 20 (B) 40 (C) 50 (D) 80(6)测定纯金属钴中微量锰时,在酸性介质中以KIO4氧化Mn2+为MnO4-以分光光度法测定,选择参比溶液为 (A) 蒸馏水 (B) 含KIO4的试样溶液 (C) KIO4溶液 (D) 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7) 以KmnO4溶液滴定Fe2+,在MnO4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溶液吸光度的变化,得光度滴定曲线 (A) (B) (C) (D) (8)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A) 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 (B) 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 吸收波长选择不当 (D) 参比溶液选择不当(9)某钢样含Ni的质量分数为0.12,用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若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在470nm波长处用1.0cm吸收池测量,希望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样品(Ar(Ni)58.69) (A) 1.60g (B) 0.16g (C) 0.14g (D) 1.4g(10)用硅钼蓝法测定SiO2,以一含有SiO20.020mg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测得另一含0.100mgSiO2标液的透射率T为14.4%,今有一未知溶液,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