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_第1页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_第2页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_第3页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_第4页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关于成果内容的科学论文 刊登于高等理科教育(全国中文类核心期刊)2002年第4期(总44期) 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 钱伯初 (兰州大学物理系,甘肃 兰州 ) 摘要:根据空间的欧几里得性质和对称性,分析讨论了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正交分解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并在很大程度上用逻辑推理导出了这个法则。关键词:合力,对称性,正交分解我国当前流行的中学物理教材,大学普通物理教材和力学教材,在开讲之初,都极少谈到物理空间的欧几里得性质和对称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法则正交分解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大学教材中都不予讲述,因为这是中学阶段已经学过的内容。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平行四边

2、形定则作为纯粹的实验定律(但不用“定律”这个词)告知学生,没有讲出任何道理。实验室条件稍好的中学大多安排学生做一个相应的实验,以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但因实验精度不高,作过实验仍将信将疑者大有人在。最近几年,本人在兰州大学主讲 “物理学人才基地”力学课。为了使学生重视物理课程,一开始就养成良好习惯,分析物理问题时充分注意问题所特有的对称性,我在第一堂课就讲述本文内容及其思考过程,教学效果很好。现将这项教学研究成果公之于众,敬待有识之士批评指正。基本思路是从物理空间的欧几里得性质和对称性(均匀性,各向同性)入手,探讨力的合成与分解可能遵循的法则。作为逻辑推理的前提,首先承认以下假设(A)和简单实验

3、事实(B): (A)同时作用于一个质点的两个力,就其引起的种种力学效果(静力学的、动力学的)而言,等价于一个合力。 (B)作用于一个质点的两个方向相同的力,其合力仍沿原方向,大小为二者之和。 力的方向和大小,用“力线”表示。上述(A)中二力的力线可决定一个平面,整个物理空间对于这个平面具有左右对称性,因此合力的力线必在此平面内。如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对称性考虑,合力显然为零。再结合实验事实(B),可知当二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时,合力沿大力方向,大小为二者之差(代数和)。 力的正交分解规律最直接地反映出空间的几何性质对物理规律的制约。下面试作分析。如图1所示,Fx与Fy正交,其合力为F。用

4、公式表示,就是 F = Fx+ Fy (1) 上式也可以理解为力F 的正交分解式,即F 可以分解为Fx 和Fy 。设F 与x 方向之夹角为,则F与y方向之夹角为(/2)。设正交分解的法则(物理规 律)为 Fx = F u() , Fy = F v() (2) 其中v()= u(/2) 。u()为 之待定连续函数。 在图1中三力线所决定的平面上,称F 方向为1,其正交方向为2,如图2所示。将Fx 及Fy 均沿1,2方向作正交分解,沿方向2的分力之和为 F2 = Fy u()Fx v() = FvuFuv = 0 沿方向1的分力之和应该等于F ,即 F = Fx u()+Fy v()= Fu2 +

5、 Fv2亦即 u2()+ v2()=1 (3)这是正交分解的最本质的一项性质。当=0和/2 ,显然有 u(0)= v(/2)= 1 v (0)= u (/2) = 0 (4a)当 =/4,显然有 u(/4)= v(/4)= 1/ (4b)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例。三个大小相等,夹角互成2/3 的共点力,力线在同一平面内。从对称性考虑,合力显然为零。将其中二力按图3所示方向作正交分解,容易得出 u(/3)= v(/6)= 1/2 u(/6)= v(/3)= /2 (4c) 众所周知,由实验确定的力的正交分解法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等价)是 Fx = Fcos , Fy = Fsin (5) 亦即 u(

6、)= cos , v()= sin (6) 它与(3)(4c)式是一致的。但由(3)(4c)式还不足以证明(6)式。众所周知,对于任意角 ,计算cos 和sin 的值,并不总是由它们的原始定义直接计算,而是利用相当于(4a)(4c)式的特殊角函数值,公式 cos2 + sin2 = 1 (7) 以及和角公式 cos(+)= coscossinsin sin(+)= sincos+ cossin (8) 与倍角公式(=)。以下证明,待定函数u ,v 也有类似的和角公式。对于任意(+)=/2,如图4,将F 先沿方向3、4作正交分解,有 F = F3 + F4 , F3 = F u() , F4 =

7、 F v() 再将F3 ,F4 沿x ,y 方向作正交分解,即得F沿x、y方向的正交分解 Fx = F3 u()F4 v() = F u()u()v()v() Fy = F4 u()+F3 v() = F v()u()+u()v() 与(2)式比较,即得 u(+)= u()u()v()v() v(+)= v()u()+ u()v() (9) 它与(8)式完全类似。利用(3)、(4)、(9)式(包括=时的倍角公式)就可对任意 角求出u()、v()之值,结果必然与cos、sin 之值相同,由此可知, u()即 cos,v()即sin ,(5)式得证。 在正交分解法则(5)式的基础上,即可证明平行四

8、边形定则。如图5,F1与F2为共点力,设其合力为F,在F1F2 平面上将F2 沿F1方向(x方向)及其垂直方向(y方向)分解,F2 的x方向分力可与F1 简单相加,于是合力F 的x,y分量为 Fx= F1 + F2 cos , Fy = F2 sin 按此画出F的力线,显然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给出的结果相同。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可以互相合成与分解,并且遵守正交分解法则(5)式的量就是矢量。如本文逻辑可以成立,则相当于证明了,三维欧几里得空间中任何有方向的物理量,如符合(A)、(B)两项前提(名词“力”可以换成别的)就必然是矢量。图221图1图534图4图3The rule of composition and resolution of concurrent forces Qian bo-chu (department of physics , Lanzhou University , Lanzhou Gansu , , China) Abstract: The rule of composition and resolution of concurrent forces (parallelogram rule) is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