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_第1页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_第2页
经口鼻吸痰法操作流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口鼻腔吸痰法一、 目的: 1. 防止病人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紫绀2. 帮助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3. 获得化验标本。二、 用物: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手套、无菌盐水、必要时准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等。三、 操作程序:1. 评估患者:1) 评估病人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2) 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痰鸣音及缺氧症状)3) 口腔及鼻腔情况4) 痰液的性状(颜色、黏稠度)及量2. 备齐用物,携至床边,核对患者,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3. 连接吸引装置,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

2、管是否通畅或漏气。4. 调节负压,戴手套,将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试吸生理盐水是否通畅。5. 将病人的头转向操作者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连接玻璃接管处,另一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部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部进入气管,然后吸引。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有助于肺部分泌物咳出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6. 吸痰时,动作要轻柔,从深部向上提起,左右旋转,吸尽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缺氧。7. 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8. 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可由

3、气管插管或套管内吸痰,需严格无菌操作;小儿吸痰时,吸痰管要细,吸力要小。9. 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震动痰液或交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10. 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质、颜色、粘稠度及量等,并作好记录。11. 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用手套翻转包裹后弃之。12. 用含氯消毒液冲洗吸痰管路。13. 清洁患者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14. 指导患者多饮水,自主咳嗽,变换体位以利痰液排出。15.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四、 注意事项: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插管动作轻柔,

4、敏捷。吸痰导管每次更换,每日做口腔护理。2. 密切观察病情,当发现喉头有痰鸣音或排痰不畅时,应及时抽吸。3. 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4. 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5. 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五、 理论提问:1. 吸痰的指证?答:患者咳嗽无力或者有呼吸窘迫症、听诊或病床旁听到呼吸道内有痰鸣音、呼吸机高压报警、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降低。2. 口鼻吸痰的注意事项?答:(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与高流量吸氧,吸痰时不得超过15秒,痰液多时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患者痰液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