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_第1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_第2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_第3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_第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

2、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

3、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

4、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

5、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1

6、醒: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6. 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提醒:不同的意识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27.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提醒:识的能动作用包括意识对物质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8.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提醒: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29. 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提醒: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30. 意识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提醒:意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则是主观的。) 31. 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提醒:正确意识具

7、有科学预见性。) 32. 主观认识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提醒: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 33.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活动。(提醒:实践才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34. 真理中包含着谬误的成分。(提醒:真理和谬误有明确的界限,不能混淆,不能说互相包含。) 35. 原有的真理性认识常常在新的实践活动中被推翻。(提醒: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向前发展。) 36. 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提醒: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 37. 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必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8、。(提醒: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38.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醒: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9. 盲目的实践是没有认识作指导的。(提醒: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40. 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提醒:不论认识正确与否,都来源于实践。) 41. 实践是认识获得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提醒: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实践和间接经验。) 42. “三个有利于”标准否认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提醒:“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把人们实践的结果

9、作为标准,就是把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活实践作为标准,它是真理标准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43.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4. 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提醒: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45、认识发展是一种圆圈式的重复循环运动,认识具有重复性。(提醒: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第三单元 46. 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

10、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47. 任何两个事物间都构成联系(提醒:构成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48、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特点,因而是主观的。(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49. 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0. 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 54. 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55. 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

11、能之和。(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6. 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57. 发展的实质就是事物显著的变化。(提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58.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59、 事物的量变必定会引起质变。(提醒:事物的量变到达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60、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12、 61.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提醒: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6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提醒: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产生。) 63. 冲突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提醒: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64. 即使客观条件不变,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转化。(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才可能相互转化。) 65.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即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提醒:不能将两方面,两点,理解为就是优点和缺点,如好坏、利弊、善恶等。) 66、矛盾的同一性是绝对的,斗争性是相对的。(提醒: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13、。) 6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制造的矛盾越多就越有利于事物的发展。(提醒:矛盾是客观的,不能制造,人为制造的矛盾只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68. 矛盾的普遍性包含特殊性,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 69.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提醒: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70. 矛盾的特殊性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提醒: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 71、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提醒:主要矛盾是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

14、决定作用的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的同时,也要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这样二者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72. 坚持重点论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提醒: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73.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提醒: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74、一分为二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提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 75、理论联系实践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提醒: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

15、本方法。) 76、辩证否定的实质是创新。(提醒:实质是扬弃。) 77. 创新就是要批判,要全盘抛弃(提醒:创新既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和批判,又是继承和发展。) 78. 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提醒: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四单元 79. 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提醒: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先 3 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80. 劳动是人得存在方式,劳动群众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提醒: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81 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同步变化。(提醒:从根本

16、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8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提醒:只有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时,才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3.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醒: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只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只有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才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84. 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提醒: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其主体不是全部。) 85、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17、提醒: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86. 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提醒: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87、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提醒: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88. 阶级斗争是发展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提醒:改革是发展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89.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提醒: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起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

18、作用。) 90、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制约、引导和决定的作用。(提醒: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制约、影响和导向作用。) 91、人们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醒: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价值选择。) 92. 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提醒:正确的价值选择有其客观评价标准,即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是否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93.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必然做出不同的价值评判。(提醒: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评判。) 94、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提醒: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还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95、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享受价值,在于社会对个人的满足。(提醒: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96、.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提醒: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把二者区分开来是错误的。)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