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转)_第1页
诗歌鉴赏练习(转)_第2页
诗歌鉴赏练习(转)_第3页
诗歌鉴赏练习(转)_第4页
诗歌鉴赏练习(转)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歌鉴赏练习(转)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注】作者写此诗时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不安。(1)诗的前三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答案】诗人以孤雁自喻,反映了他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 一方,杳无音信,可他无时无刻不在渴望重逢。(2)诗人为什么要写野鸦这一 形象?【答案】诗人用野鸦这一形象比喻当时社会的一些无聊的俗客庸夫,也更突出了诗人当时的悲哀凄苦。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

2、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答案】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答案】“采菊东篱下”;率性自 然,超凡脱俗。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瀑布联句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严闲禅师)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1)诗以言

3、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答案】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信念和敢于进取的勇气。(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答案】整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拟人的手法。(3)本诗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怎样的哲理?试作简要分析。【答案】艰难曲折的生活和道路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和品格。具有高远志向的人决不会满足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必定要继续努力,决心干一番大事业来。启示和勉励人们要放弃燕雀之小志,而效鸿鹄以高翔。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

4、萧萧 ,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么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声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答案】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 、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 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1

5、)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营 造了怎样的意境?试作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通过繁露、寒月、疏竹、石泉、山鸟等意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幽深、寂静的月夜景色,营造了凄清、寂寞的意境。(2)第三联写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试作简要分析。【答案】以动(声)衬静。用越远越清晰的泉水声和偶尔一喧的鸟鸣,反衬环境的清远、幽静和空旷,渲染了静谧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孤独愁苦的心情。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梦江南温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

6、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下曲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爣爣。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注】爣爣(qnqn):马跑得很快。卢龙塞:古地名。(1)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答案】特点:自然环境险恶;军情紧急。作用:营造了肃杀的氛围,渲染了边塞紧张的战争气氛,为边

7、将的出场勾勒背景。(2)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之苦、思乡之愁的边将形象。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和对从古至今延绵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注】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二绝句中的一首。(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答案】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

8、而欣然往我的诗人形象。(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 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怀天经、智老,因访之陈与义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

9、情,风流飘逸。(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答案】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喜是悲,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达了诗人了平 淡闲适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

10、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 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答案】“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 答问题。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1)请简要分析“欲去问西家”一句中诗人“欲去”的原因是什么?“欲去”“还问”,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案】诗人“欲去”是因为探访友人陆鸿渐没有遇见,这从“叩门无犬吠”句中可见。“欲去”还“问”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既有些茫然,又眷恋不舍的情感 。(2)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那两个方面来刻画这一形象的?【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