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_第1页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_第2页
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四时期的散文创作,: 在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是很有成就的,在数量、题材,文体品种、风格流派方面都异常突出。 首先是以议论时政为主,又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杂文的创作。鲁迅自然是最有成就的作家,除他之外,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也颇有成就。其中前二人的杂文多侧重于评论时政和社会问题;后两人则多侧重于文化评论和思想评论。 二十年代,新文化阵营分化为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前者的撰稿人主要是鲁迅、周作人、林语堂等,坚持反帝的封建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掀起杂文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后者的代表人物有胡适、陈西滢等,思想明显右倾。他们创办现代评论,开辟“闲话”专栏,发表杂文。其中以陈西滢成就最大。 小品散文

2、的出现稍晚于杂文,1919年以后迅速增多,作者和作品的数量都远远超过杂文。影响比较大的有语丝社的鲁迅、周作人、林语堂;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许地山;创造社的郁达夫、郭沫若、新月社的徐志摩等。,一、概述,二、周作人的散文创作(18851967),周作人的创作成就集中在散文创作上,从五四到1945年,成集的作品有二十二集,加上未成集的,总计三千余篇,多数为小品散文,有“小品散文之王”的美称。,1、周作人散文创作的历程:,周作人的全部复杂性在于他受到多种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又不能调和起来,结果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着深刻的矛盾:他既在矛盾中踟躇前行,又在矛盾中消沉、倒退。他的散文创作历程清晰地记录了

3、他的这种内在矛盾及思想演变轨迹。(由叛徒和隐士并存到隐士完全占据主导地位) 早期:五四前后到28年底。作品集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等。本时期内心矛盾最为突出,表现在作品上既有悠悠南山的小品,如故乡的野菜、喝茶、乌篷船等,亦有金刚怒目的的小品,如前门遇马队记、碰伤、吃烈士等。 中期:19281937年。有苦茶随笔、看云集、风雨谈等。本时期,叛徒的一面已然退隐,隐士的一面已占据主导地位。文章由少谈时事到不谈时事,几乎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草木虫鱼、风花雪月和趣闻逸事方面,艺术炉火纯青,却少了进取之心。 晚期:19371945年。作品有秉烛谈、药味集等。文章越发追求空灵苦涩,超世脱俗,几无讽世微词。

4、,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三是庄谐并出,幽默风趣。周作人的散文也喜用幽默,但不同于鲁迅的幽默“辛辣干脆”,周作人的幽默却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郁达夫语)。这也是同他的“绅士风度”有关,然而此种幽默在平淡笔墨中出之,毕竟也别有风味。碰伤揭露反动军阀镇压徒手请愿的爱国学生和教员。这本是充满血腥味的题材,但作者行文不作激烈状,只以“碰伤”一词正语反用,以此贯通全文。把反动军阀打伤学生而又捏造为学生自行碰伤的丑恶、卑劣行径作了揶揄和嘲笑。,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四是信马由缰,挥洒自如。周作人在散文结构上无视古代散文的起承转合以及晚清桐城派所鼓吹的“义理”,创作以个人情绪为本,该怎样起笔就怎样起笔

5、,既无“法度”又无“规矩”。乌篷船是作者最欣赏的一篇散文,在结构艺术上就典型体现这一特点。这篇旨在指导友人作绍兴之行的作品、笔墨集中在写乌篷船,提到白篷船只一笔带过;写乌篷船,紧紧扣住“适用”宕开笔墨。写乌篷船的构造,写乘船的“妙处”;由“妙处”又引出犬吠鸡鸣的乡间胜景,点出乌篷船实在是“理想的行乐法”,题旨不点自明。全文用书信方式写的,既没有铺垫,也没有着意渲染,更没有人为的安排,首尾可以不呼应,卒章可以不显志,就是把乌篷船上的体验写完即止,随物赋形,该行即行,该止即止。由于艺术积累的深厚,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的确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周作人散文中下列几组“单位观念(意象)”,首先是“爱智者

6、”与“常识”。周作人常自称“爱智者”(或“知礼者”)。所谓“爱智”、“知礼”,除了强调科学的理性精神,冷静的人生态度,反狂热、狂信之外,还包含有“思想的通达”,能节制自己,能宽容别人的意思,也即奉行“中庸”之道这正是周作人思想、艺术的核心,既是他的哲学观、道德观、人生观、文化观,也是他的审美观。反映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即是对论述对象与读者的双重“宽容”。对论述对象,不仅“兼收并蓄”,包容各家,以“朋友”而非“信徒”的态度待之,由此而形成了散文内容的“宽”而“杂”,看彻一切而达于“平实”;而且怀有深深的理解与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能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对他人、万事万物都施以“爱智者”的

7、悲悯,由此而形成周作人散文所特有的亲切、温润的氛围。,对于读者,也绝不以“教主”(“教师爷”)自居,不仅保持着人格与心理的平等,由此而形成了委婉、平和的“谈话风”,而且有意追求“君子之交淡如水”式的距离,一切话题都是点到即是,并不企望(更不用说强制)读者定要接受,任其自行思考与选择,由此而形成了自己行文与读者接受上的轻松与从容。“爱智者”(“知礼者”)风貌的另一重要方面是他对“中和之美”的倾心,不仅是艺术的节制、含蓄,更在艺术表现上追求表现自己与隐蔽自己,放与收之间微妙的平衡,达到不放不收,亦放亦收, 不平不奇,亦平亦奇,不庄不谐,亦庄亦谐,不俗不雅,亦俗亦雅的境地,由此形成了周作人散文审美底

8、蕴上的丰厚。,周作人曾把他所钦慕的“爱智者”称为“伟大的常人”,,他对“常识”的内涵也作了这样的明确界说:“常识,分开来说,不外人情和物理,前者可以说是健全的道德,后者是正确的智识,合起来就可以称之曰智慧。”而对普通“常识”的关注则首先表现了周作人在思想、文化上以至知识分子价值实现上的独特选择。周作人恰恰是要将赋有某种历史使命、因而带有英雄主义与神秘主义色彩的知识分子还原为一个现实的平凡的人,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善”,即所谓“凡人的信仰”,“就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些须的安闲悦乐,即是无上幸福”,这也就是周作人最爱说的“生活的艺术”。周作人将“常识”归结为“人情”与“物理”两个

9、方面,则是表现了他的“人性观”的:在他看来,“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物”,“人情”与“物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他以为“物我无间”的冥合,即所谓“入神”、“忘我”,是人生的,宗教的,以及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周作人强调“常识”中的“人情、物理”,正是召唤人们将注意力转向对“人”自身的关怀与研究。,周作人散文思想的内核,“大家都做着人,却几乎都不知道自己是人;或者自以为是万物之灵 的人,却忘记了自己仍是一个生物。在这样的社会里,决不会发生真的自己解放运动的;我相信必须个人对自己有了一种了解,才能立定主意去追求正当的人的生活。希腊哲人达勒思的格言道,知道你自己,可以说是最好的教训。” 周作

10、人据此而追求以“认识人自身”为中心的全新的知识结构,其要点是: 一方面,从 “生理学”(特别是性生理)、“医学史”、“生理学”,即从身心两方面,肉与灵的统一中去把握人的“个体”。 另一面,又从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史、社会学、神话学、童话、文学艺术等不同领域,全方位、多侧面地揭示与展开“人类”的本质,力图将人道主义的道德理想、情感与建筑在对“人”自身科学认识基础上的知识、理性结合起来,达到“情”与“理”的调和。人们不难发现,正是这种“人道主义的理知精神”贯串于周作人的全部散文之中,成为散文的“魂”。,“东洋人的悲哀”的单位观念。“凡人的悲哀”的观念,雨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树叶,落花飘风

11、的钟声,途中日暮的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告、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于我都是可亲,于我都是可怀。“这里所表现的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关于生命价值、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寂寞的,幽玄的,凄苦的,梦一般的,却又流泻着内在情热的意境,以及位、喜、醉、叹、亲、怀的情感心绪,都是东方式的”,“它表现了生活于绵绵无尽的历史与现实的苦难中的东方人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以及在无常、无告、无望中执著追求的现世精神与韧性力量。” 周作人将之称为“东洋人的悲哀”,在我们看来,它是渗透于周作人全部散文之中,并且成为周作人散文的一个基本情调,或者用周作人自己的概念,形成了周作人散文特有的

12、“气味”。,所谓“东洋人的悲哀”(“凡人的悲哀”),其情感的内涵, 至少是包含了两个互为里表的侧面的。首先自然是忧郁的苦味,这是人们比较容易体察,也是周作人一再向读者提示的,论者固此经常提到周作人自署“苦雨翁”、“苦住斋”,并以“苦竹杂记”、“苦茶随笔”、“药堂语录”、“苦口甘口”为书名等等。而这种“忧郁的苦味”,对于周作人,主要是一种“寂寞”之苦,而且是“在人群中”所感到的“不可堪的寂寞”,周作人说,“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这是一种“智者”的寂寞,淡而且深,自有一种特殊的“韵味”。,“东洋人的悲哀”的另一个侧面,即周作人所说:“别是一样淡淡的

13、喜悦,可以说是寂寞的不寂寞之感”,这“苦中作乐”,“忧患时的闲适”,才是周作人的人生及其外化物(文章)的“真味”。在周作人看来,这正是普通人的真实人生:无论现世怎样不完全,如何充满苦难,人(平凡的人)总得活着,“在不完全的生活里享乐一点美与和谐、欢乐,一味地苦下去,那是神,是想象的英雄,而非现实的人”。周作人因此把“东洋人的悲哀” 称为“生之悲哀”、“凡人的悲哀”,这是含有一种深刻性的。,三、朱自清的散文创作:,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海东县。作品有散文与诗合集踪迹,散文集背影、你我;游记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等。,1、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三种文体及特色:,一、写景

14、记游之作 著名的篇章有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绿等,无论是写春花、记秦淮、状瀑布、绘荷塘都注入作者的独特感受和内心情感,且总是与现实人生的苦乐忧喜联系在一起。荷塘月色是写景记游方面脍炙人口的名篇。它描绘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极其平凡的荷塘。那时,朱自清身居北京,目睹国民党新军阀正在取代北洋军阀统治状况,心里颇不宁静。在剧烈的阶级斗争中,朱自清十分厌恶黑暗社会现实,但又不愿参加现实斗争,处在苦闷彷徨之中,荷塘月色就是在这种心境中写成的。作品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变化为经线,以对荷塘月色描写为纬线,从多种角度,以多样的笔法,绘写了令人惊异的,由淡月、薄雾、远山、疏影、微风、清香交织而成的“无边的荷

15、塘月色”。在这特定意境中,寄托了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寂寞和烦闷,表现了“四一二”政变后,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写景记游之作中,写于三十年代的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都是极力“避免我的出现”,作者只是客观记载他到意大利、瑞士、荷兰、德国以及英国的一些游览见闻,或着重摹写著名建筑物和博物馆的雕塑、绘画等艺术珍品,公园、花木的优美布局;或着重记述与文化生活相关的人事和社会风习。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无论是结构谋篇,还是文字技巧,都是惨淡经营,苦于诗心的。它们确实是现代游记中的典范品。,二、写人抒情之作,著名篇章有背影、给亡妇、河河、择偶记等。作者往往选取几个生活片断,把

16、父子之爱、夫妻之情、朋友之谊、佣人的命运遭际等,通过绵密细腻笔触写出,写得那样传神,那样情深意切。其中尤以写家庭生活的最为突出。作者一方面把自己的内心情感和盘托出,述实事、抒真情;另一方面又把家庭生活置于世事多艰、聚散无常的情景中,寄托自己伤时代世之慨和叹息家道中落的悲凉心境。背影写的是1917年冬父子在车站分别情景。文章以”背影”为行文线索,开篇渲染了浓郁悲切的气氛,接着通过他父亲送他到火车站的有关细节描述,如亲自送站、商量小费、买桔子等,以及对话中丰富的潜台词,由表及里显示出他父亲的爱子之心。同时又通过作者的几次流泪诉说自己悔恨,表达了他深厚怀念慈父之情。这本身已够感人,而文章最后又把上述

17、内容置放在父亲少小时即外出谋生,挣扎一辈子又落得晚境悲凉的语境中,更能拨动读者心弦。这时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凄楚哀愁,何止仅出于对父亲的命运感慨,实在还包含着作者对颓败社会状况的慨叹。朱自清描述亲族,记述家事,怀念亲人的作品,写的是身边琐事,仍然有时代印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三、参与现实,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意义之作,朱自清一面寄情山水,一面又在家庭和朋友圈子里猎取抒情写意的题材,而同时又忍不住把那半封建半殖民地黑暗社会的帷幕,不时挑破一角,予以暴露。如执政府大屠杀记、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等,就是挑破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黑暗帷幕的刺刀。这些作品通过对社会生活片断描写揭露旧

18、社会丑恶,控诉反动统治者罪恶,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怀,表达对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其中执政府大屠杀记是朱自清早期散文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该文初载于1926年3月29日语丝2卷72期,是反映“三八”惨案的。作者当时也在清华学校队伍中,是这场惨案的目击者。惨案发生后第五天写的这篇散文,不但详尽揭露了段祺瑞卖国政府血腥镇压青年学生的经过,而且巧妙地把暴露和驳斥结合起来,以大量血写的事实来粉碎谎言,痛斥了反动势力的血腥罪行。在当时许多反映“三一八”事件作品中,本文是揭露事件真相最为翔实的篇什,一篇声讨封建军阀的战斗激文。此外,抗战后期和胜利后,朱自清的散文偏重于说理,向着杂文方向发展,作品的现实性和

19、战斗性都很强。,2、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品辨细微,体物察真,显示对人事、景致的独到观察。 朱自清遵循现实主义法则,特别强调对现实进行仔细观察,主张不放过“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要对“一毫一厘”的事物进行“拆穿”。他能够十分准确抓住描写对象特点,竭力寻求“新异的滋味”,描写自己“独得的秘密”。因此,在他的作品里,题材虽同,而算味各别。写秦淮河,作者敏锐地观察月亮、灯光、河水三者关系的变化,从而精细描绘了盛夏之夜,秦淮水绚丽变幻的好景奇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写瑞士湖,则又细致地观察气候对湖水影响,生动地描下那离奇莫测的湖面风光(瑞士湖)。这是作者品辨客观事物细端末节的千差万殊的“

20、滋味”后,扣住“个中”秘密的结果。不仅写景记游如此,叙事也如此,他经常抓住一间即过的现象,进行“拆穿”,从中挖掘个人“独得的秘密”。如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里,他通过西洋小孩眼神变化,从中分析出“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在背影里,从父亲背影里体察到他的爱子之心。可见,所谓“新异的滋味”、“独到的秘密”,在朱自清散文中就是对事物有独到的观察、品辨,力求有所发见,有所创见。,描写细腻,注重创造自然和谐、诗画俱美的意境。,朱自清在写景文中,注重对自然风光进行认真和精细观察,然后运用工笔细描手法,通过比喻、比拟、通感等修辞和丰富联想,描绘出一连串生动和鲜明形象,达到逼真如画的描写效果。与此同时,朱自清善

21、于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融进这逼真如画的景物里,情境交融,作品充满一种浓郁的诗境,读者获得蕴藉的美感享受。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的是“八月一个晚上”和俞平伯同游秦淮河之事。在文章中作者对自然风光认真精确观察,并以富有音乐感和色彩感的图象,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自然之景,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如诗如画的境界,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和作者一起领略秦淮河无边风光,沉溺于无边还想之中,同时,那月光、水色、灯影,都和作者的感情密切相关,画中有意,景中含情,开始时隐隐的喜悦,结束时淡淡的哀愁,真切反映作者在特定处境中,无法摆脱现实纠缠的痛苦矛盾的情绪。,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朱自清散文多半只有千把字,但善于对生活素材进行去芜存菁的提炼和选择,从而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虚实并用表达了主题。在背影中,全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