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ppt_第1页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ppt_第2页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ppt_第3页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ppt_第4页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 动 经 济 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 总课时:51 总学分:3 主讲:汪浩() 2009.2,学习劳动经济学的理由,劳动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涵盖了微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运行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以及宏观层面的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从这门学科入手,我们可以接触到有关经济运行、有关人和社会的一些本质问题。,你知道吗?,为什么你要读大学?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难找工作?为什么女性的工资比男性更低? 大学生为什么会就业难? 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有失业现象?为什么收入会出现两极分化? 为什么会存在工会? 为什么太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太强的工会组织反而可能对劳动者不利?

2、,劳动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包括三个层面: 劳动供给分析雇员(劳动者)的经济行为,劳动者对工资、价格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包括工作时间决策、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流动(工作调整、工作搜寻和迁移)、工会等。 劳动需求分析雇主(企业)的经济行为,雇主对工资、价格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包括劳动力需求量决策、企业内部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 劳动市场失败与政策调整:失业、劳动力市场歧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及政策调整。,本课程的内容体系,劳动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力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劳动力的闲置(失业)与劳动力的稀缺性并不矛盾。

3、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劳动力(雇员)的行为和企业(雇主)行为都是理性的。,劳动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劳动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是微观经济学要素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内容是劳动经济学的主体。劳动经济学的发展(比如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也促进了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劳动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劳动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联系:发展经济学中有关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城市失业问题都是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预 备 知 识,微观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原理,考核方式,考勤和若干次平时作

4、业(30) 期末考试(70),几点忠告,三不要:不要讲话、不要玩手机、不要看报纸 我不会划重点,所以要积极学习和思考 平时成绩和你的期终考试成绩(三七开)决定你的最终成绩。,劳动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第一章 劳动力需求,第一节 劳动力与劳动力需求,概念 1.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 2.是存在于活的人体中的能力 3.是人在劳动中所运用的能力 4.是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与智力的总和 5.具有劳动能力的人,一. 劳动力的含义,与劳动力相关的概念 1.劳动 2.人口 3.劳动适龄人口 4.劳动力资源 潜在劳动力资源、现实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源、社会劳动力,二. 劳动力需求的基本概念,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

5、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佣到的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需求是派生性需求。 是生产活动的需求 是对物质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派生性 需求 边际生产率理论是劳动力需求理论的支 持理论之一。 劳动力需求是愿意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劳动力需求不等同劳动力需要 劳动力需求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生产 剩余,三. 劳动力需求的分类,企业需求是主体 行业需求是本行业企业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是所有行业需求之和,劳动力的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和市场需求,长期需求与短期需求 短期指资本存量不变,惟一可变的因素是劳动投入量。 长期则指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四. 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生产技术假设 不变的假设 可变的假设,组织目标

6、假设 生产性组织目标 利润最大化 人均产量最大化 总产量最大化 非生产性组织目标 服务最大化 财政最大化,市场环境假设 完全竞争性市场 不完全竞争性市场 垄断性市场 劳动力是否同质的假设 劳动经济学假定劳动力是同质的,五. 劳动力需求表,L,W,劳动力需求曲线,第二节 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利润最大化原理的应用 利润公式: = R- C = QP-( Lw+Kr),二. 生产函数 数学表达式: X = f ( L, K ),(资本固定条件下的企业短期需求),在资本固定条件下,劳动投入量与产量关系的假定例子:,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克拉克),边际生产力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每增加一单

7、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为该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当将边际生产力实物化,边际生产力可表示为边际产量(产品);将边际生产力价值化,边际生产力可表示为边际收益(收入)。 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几个概念,产品的边际收益 MR=dTR/dQ 要素的边际产品(边际生产率) MP= dQ(L)/dL 要素的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量)dTR/dL=d(P(Q)*Q)/dL,叫做边际产品价值 VMP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MRP= (MP)(MR),如何衡量劳动的边际收益,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出(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of Labor,MRPL) 劳

8、动的边际收益产出是一单位额外劳动带来的额外产出,乘以这一额外产出得到的额外收益,即MRPL = (MP)(MR),MRPL =(MP)(MR),这个公式适用于竞争性的要素市场,而不管其产品市场是竞争性或非竞争性的。 但是,在产品市场为竞争性时,MR = P。因此, VMP =(MP)(P) (VMP称为边际产品价值, MP称为要素的边际产品或边际生产率),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 产品的边际收益或者简称边际收益通常对产量而言,故称为产品的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三.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时,

9、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量时, 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三个阶段: 1. 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 2.边际产量递减、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 3.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O a b MP 劳动投入量 L,总产量 、平均产量 和边际产量的关系,TP,AP,产量 Q 平均产量AP 边际产量MP,AP= Q / L MP=Q / L,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以及由它决定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是研究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四. 收入与成本(一),总收入与总成本曲线,R C,总收入R,总成本C,生产量 X,固定C,?,X*,利润,总成本 平均成本 边际成本曲

10、线,边际成本R/X,平均成本C/X,R/X,C/X,总成本C,生产量X,A,B,E,D,图a,B,图b,生产量X,五、单个企业的产量决定,企业利润公式 = R- C = QP-( Lw+Kr),六. 单个企业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O L* 劳动量L 总收入与总成本曲线,R,C,总 收 如 R,总 成 本 C,固 定 成 本,A,利润,七. 边际收入,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产品价格 例如:当P10元时,L从50人增加到60人,MRPL=?,卖方垄断的产品市场的边际收入 边际收入=产品的边际生产力 产品的原价格 供给量 价格降低的部分,八. 边际成本,完全竞争的劳动

11、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 买方垄断的劳动力市场的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 工资劳动者数量工资上升部分,九. 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劳动力需求,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R / X,C / X,L,边际收入R/X,边际成本C/X,A,O,产品价格的变化与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量L,名义工资W,产品边际生产力= ( 名义) 工资 / 产品价格,B A D,C,十. 整个市场的劳动力需求函数,A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B 第二产业企业的劳动力需求曲线,L,W,L1,L2,L3,W0 W1,O,市场整体的劳动力需求曲线,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力 需求,在长期劳动

12、力需求中,资本成为 可变的生产要素。在这样的条件 下,企业的产量决定后,节约资本、多雇佣劳动力的生产方法,或者节约劳动力、多使用资本的生产方法都是可以选择的。,一. 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伴随资本量变化的总成本曲线的移位,K=1 K=2 K=3,X,C,A,B,E,D,G,x,长期成本曲线,K,L,Q 2 Q 1,等产量曲线与等产量面(生产要素组合系统),A,B,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相互替代的比率 即等产量线的斜率, 因为是一个负值,为分析方便起见,一般用其绝对值表示。,MRTS= l - dK / dL l = MPL / MP

13、K MRTS(Margin Rate Technology Substitution),二. 成本极小化与劳动力需求,总成本:C = Lw + Kr,K = C / r - w / r x L L = C / w - r / w x K,等成本线: 构成总成本的劳动与资本的不同组合 表明用一定的货币可能购买到的两种投入的最大数量界线,反映了企业实现一定产出水平的成本约束。,等成本曲线,C / W L,K C / r,w/ r,A,D,O,E,B,I,I,L,K,F,G,F,G,F,H,G,F,G,各 种 等 产 量 曲 线,图 A,图 C,图 B,图 D,K*,L*,w/ r,K,L,O,K*

14、,L*,K,K,L,L,固定投入生产要素比例 的等产量线,Q 3 Q 2 Q 1,L,K,技术系数:要素投入组合比例 可变技术系数 固定技术系数,O,如等产量曲线图D 所示。 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劳动量每增减一个单位时,为保持一定的产量所必须增减的资本量。 生产过程中与一个劳动量相对应的资本量(K / L)被称为资本装备率,或称为技术装备率。点 I 的技术装备率由点 I 与原点相连接的直线的斜率表示。,技术系数可变型生产,最佳生产方法(1),Q 1,e,b,Le La L,K Ke,Ka,C1 C2 C3,a,W/R=MPL/MPK,最佳生产方法(2),Q3 Q 2

15、Q1,e,b,Ke,Ka,K,a,L,W/R=MPL/MPK,决定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原则:,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与工资率之比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与资本价格之比。 公式:MPL / PL = MPK /PK PL、 PK 即 W和R,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替代效应: 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上升而产生节约劳动力的效应。,规模效应: 生产成本上升, 导致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下降,最终形成劳动力需求减少。,工资上升与替代效应,K,L,X0,B,L 1,L 2,K2,K1,e,f,C,A,D,工资上升前的成本最小化组合点e 工资上升后的成本最小化组合点f,价格p,产量X,X 1 X0,工资 上升与产量减少

16、,O,D,S,X 0,X 1,L,K,D,L2 L1,K1 K2,工资上升与规模效应,O,A,B,C,G,E,F,H,第四节 劳动力需求弹性,概念与类型 在经济学中, 弹性表示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分为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分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交叉弹性、还可以分为需求点弹性、需求弧弹性。 劳动力需求弹性是一般需求弹性的属概念,也具有一般需求弹性的各种性质。,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之间关系变化的定量分析可以从绝对角度和相对角度两个方向进行。把握工资率和劳动力需求量函数关系敏感度的尺度就是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需求弹性的形态,按绝对值的大小劳动力需求弹性呈显为 5种形态: 弹性为0 2.

17、弹性 1 5. 弹性无穷大,W,O,L,E=0,E=,E=1,w,O,L,E1,E1,高弹性端,低弹性端,劳动力需求弹性的相对变化,L,W,O,劳动力需求工资弹性: 与工资率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 数学表达式: E = L% / W%,劳动力需求收入弹性: 与收入变化相对数相对应的劳动力需求量变化相对数。 数学表达式: E = L% / R%,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 A类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动对B类劳动力工资率的反应程度。 数学表达式: E A,B =, LA / LA WB / WB, LA / LA = A类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WB / WB = B类劳动力工资率变动

18、的百分比,总替代: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正值。 总互补: 劳动力需求交叉工资弹性为负值。,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三个概念: 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上升,数量减少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减少,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上升,数量减少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上升,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A价格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对生产要素B的价格及数量没有任何影响,这两种生产要素就被称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的关系: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是互补性生产要素的关系,因此,当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时,企业将增加雇佣技术工人,因而对非技术工人的数量也将增加,导致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上升。 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1、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