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观沧海》课件_第1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观沧海》课件_第2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观沧海》课件_第3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观沧海》课件_第4页
湖南省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观沧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诗。如本课的 。而把唐朝新出现的 诗、 叫近体诗。 如本课的 和 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言律诗、言律诗两 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 联, 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 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于 口语,用于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 ,文学常识,古体,观沧海,律,绝句,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五,七,颔联、颈联,天净沙 秋思,古诗的节奏一般按音节划分。 四至七言句的节奏型依次

2、是: 四言句 X X X X 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句 X X X X X 或者 ( X X X X X ) 七言句 X X X X X X X 或者 (X X X X X X X ),古今名人说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孙权,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鲁迅,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毛泽东,曹操(155220),字孟德,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诗作特点:慷慨悲壮,文学地位:“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共同开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局面。,代表作: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

3、亲率大军北上。五月誓师北伐,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以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1、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 2、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整体感知,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

4、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i,dn,sng,zh,s,zi,xio,检查预习,字词注音,碣石 沧海 澹澹 竦峙 萧瑟 谯郡 乌桓,(ji),(cng),(dn),(sng zh),(Xio s),(b),(qio),(hun),亳州,临:登临 登上 以:表目的 连词 来 何:多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萧瑟:秋风吹动树木的声音 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行:运行 天行有常(常 规律) 其:代词 指大海 歌:歌诗、吟诗 咏志:抒发志向、理想,一、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二、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一、(

5、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二、(“水何澹澹”“洪波涌起”):描写海水与山岛。,三、(“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实景),(想象 虚景),水 何 澹 澹,洪波涌起,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合作探究,1、作者描绘大好河山,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抱负?,2、文中哪些部分是动景,哪些是静景?,3、文中3、4句与58句有何关联?,1、登山则情满于山 一切景语皆情语 临海则情溢于海 2、诗言志,四、小结:,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奋发昂扬的精神。“诗言志”抒

6、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读其诗如见其人。,状貌,声势,想象,水 澹澹 山 竦峙,树 丛生 草 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观沧海,日月 若出其中,星汉 若出其里,博大胸怀,建功立业,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著名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东临碣石_ 以观沧海_ 水何澹澹_ 山岛竦峙_ 星汉灿烂_ 若出其里_ 幸甚至哉_ 歌以咏志_,次北固山下 王湾,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的基本特点。 2、学会赏析,感悟诗歌意境。 3、体会颈联的哲理。,作者简介,王湾

7、,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湾诗精思俊气,如极秀迈人,虽布袄芒靴,必剪制不同,迥出尘外。”,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唐诗,律诗,绝句,五言七言,律诗(八句)的特征,1.共有八句,2.二、四、六句押韵,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4. 颔联对偶句,颈联对偶句,以次北固山下为例说明:首联:(1)客路青山外(2)行舟绿水前。

8、颔联:(3)潮平两岸阔(4)风正一帆悬。 颈联:(5)海日生残夜(6)江春入旧年。 尾联:(7)乡书何处达(8)归雁洛阳边。,思考: 题目中“次”、“北固山”分别是什么含义?,读诗,要求: 全心投入 身临其境 字正腔圆 读出韵味,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品诗,1、朗读,体会诗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说一说你对诗的感觉。,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能想像出船行的图景么?试着描述一下。,本联用字凝练,你认为哪些字用得好,为什么?,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

9、的视野也因之开阔。风很顺,又是和风,船上的帆端端直直地高挂着。 “平、阔、正、悬”。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寓情于景。写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4、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鸿雁传书 又名:飞鸽传书 解释: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传书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 。 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名句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

10、一联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从内容上看:“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 从结构上看:对仗工整。,这首诗描写了什么?,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诗人王湾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又写出来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的胸襟。,比较阅读,黄鹤楼 崔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思考: 在感情基调上,两首诗有何异同?,“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比较赏析:,低沉、缠绵,并不低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