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本章三节2-1共价键修改.ppt_第1页
包含本章三节2-1共价键修改.ppt_第2页
包含本章三节2-1共价键修改.ppt_第3页
包含本章三节2-1共价键修改.ppt_第4页
包含本章三节2-1共价键修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共价键 Covalent bond,2012高一竞赛培训资料,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离子键? 什么是共价键?,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复习回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金属键,pm, E min mol,两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时能量的变化,你能用电子式表示H2、HCl、H2S、NH3 分子的形成过程吗?,一、共价键,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 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高概率地出现在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与两个原子核之间的电性作用是共价键的本质。

2、,共价键理论:电子配对原理 共价键特性:饱和性,决定了各种原子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共价键的“饱和性”。,(1)、键的形成,(a)、s-s 键的形成,原子轨道以“头碰头”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现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轴对称,(b). s-p 键的形成,电子云相互重叠,电子云相互重叠,(c)、p-p 键的形成,键的特征: 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基本不变。,(2).键的形成,电子云重叠,键的电子云,写出N2分子的电子式。,原子轨道以“肩并肩”方式相互重叠导致电子在核间出

3、现概率增大而形成的共价键称为键。,N2分子中有一个键,两个键。,镜像对称,通常,原子轨道以“头碰头”的方式比“肩并肩”的方式重叠程度大,电子在核间出现的概率大,形成的共价键强。,共价键理论:最大重叠原理,共价键特性: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写出H2S的电子式。,夹角接近90,不能解决的问题: O2,不存在未成对电子反磁性,实验事实:氧分子有顺磁性,N2分子十分稳定,C2H2易发生加成反应,分子轨道理论,小结1:价键理论的要点,1、电子配对原理,两原子各自提供1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彼此配对。,2、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

4、稳定。,小结2:键:“头顶头”,X,ss,X,pxs,X,pxpx,轴对称,形成键的电子 称为电子。,小结3:键的形成,电子云重叠,键的电子云,小结4:键:“肩并肩”,X,Z,Z,pZpZ,形成键的电子称为电子。,镜像对称,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键和键总称价键轨道,小结5:价键轨道,小 结:,沿轴方向“头碰头”,平行方向“肩并肩”,轴对称,镜像对称,强度大,不易断裂,强度较小,易断裂,共价单键是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 键,另一个是键,共价三键中一个是键,另两个为键。,1、已知氮分子的共价键是三键,你能模仿图2-1、 图2-2、图2-3,通过画图来描述吗?(提示:氮原子各自用三个p轨道分别跟另一

5、个氮原子形成一个键和两个键。,问题探究,2.钠和氯通过得失电子同样也是形成电子对,为什么这对电子不被钠原子和氯原子共用形成共价键而形成离子键呢?你能从原子的电负性差别来理解吗?讨论后请填写表2-2:,0.9 3.0,2.1 3.0,2.5 3.5,2.1,0.9,1.0,离子,共价,1.7,3. 乙烷、乙烯和乙炔分子中的共价键分别有几个键和几个键组成?,乙烷分子中由7个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5个键和1个键组成;乙烯分子中由3个键和2个键组成。,复习:共价键 一、共价键 1、键: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如H-H键。 类型:ss、sp、

6、pp等。 2、键:由两个原子的p电子“肩并肩”重叠形成。特点:肩并肩、两块组成、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3、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键和键总称价键轨道。 4、判断共价键类型规律: 共价单键是键;而共价双键中有一个键,另一个是键;共价三键由一个键和两个键组成。,1、键能: 气态基态原子形成l mol化学键释放的 最低能量。通常取正值。单位:kJ/mol 形成l mol HH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 4360 kJ,则 HH键能为4360 kJ/mol 形1 molN三N键释放的最低能量为946 kJ 则 N三N键能为946 kJ/mol。,二、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某些共价键的键能,观察分析键能大小

7、与化学键稳定性的关系?,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某些共价键键长,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1pm=1012 m,观察分析键长与键能的关系?,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3、键角: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分子的形状由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决定如:三原子分子CO2的结构式为OCO,它的键角为180,是一种直线形分子;如,三原子分子H20的HOH键角为105,是一种 V形分子。,多原子分子的键角一定,表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分子的许多性质都与键角有关。,共价半径:,相同原子的共价键键长的一半称为共价半径。,1、试利用表2l的数据进行计算,1

8、 mo1 H2分别跟l molCl2、lmolBr2(蒸气)反应,分别形成2 mo1HCl分子和2molHBr分子,哪一个反应释放的能量更多?如何用计算的结果说明氯化氢分子和溴化氢分子哪个更容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 2N2、02、F2跟H2的反应能力依次增强,从键能的角度应如何理解这一化学事实? 3通过上述例子,你认为键长、键能对分子的化学性质有什么影响?,思考与交流,1、形成2 mo1HCl释放能量:2431.8 kJ (436.0kJ+242.7kJ)= 184.9 kJ 形成2 mo1HBr释放能量:2366kJ (436.0kJ+193.7kJ)= 102.97kJ HCl释放能

9、量比HBr释放能量多,因而生成的HCl更稳定,即HBr更容易发生热分解生成相应的单质. 2、键能大小是:F-HO-HN-H 3、键长越长,键能越小,键越易断裂,化学性质越活泼。,CO分子和N2分子的某些性质,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是相近的。,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Molecule structure,2012培训资料,在宇宙的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同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激起无限的好奇。 爱因斯坦,宏观的秩序和和谐,微观的规则和对称,O2,HCl,H2O,CO2,双原子分子直线形,三原子分子立体结构有直线形和V形,C2H2,C

10、H2O,COCl2,NH3,P4,四原子分子大多数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CH4,CH3CH2OH,CH3COOH,C6H6,C8H8,CH3OH,C60,C20,C40,C70,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Molecule structure,分子世界是如此的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美不胜收。分子的立体结构与分子的稳定性有关,也与物质的宏观形态有关,一、分子立体结构的实验测定,X射线衍射 电子衍射 红外光谱 测分子立体结构:红外光谱仪吸收峰分析,二、分子立体结构的理论模型,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 models (VSEPR

11、 models),问题:为什么二氧化碳与水同为三原子分子,分子的空间构型不同? 甲醛和氨气都是四原子分子,为什么甲醛呈平面三角形而氨气呈三角锥形?,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考虑AXm型分子 价电子? 价层电子数? 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周围原子(X)供给的电子数m 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数2,最外层电子(主族),注意,1。周围原子的H与卤素各提供1个共用电子。 2。周围原子的氧族认为不提供共用电子。 3。离子应相应加上或减去电荷相应的电子数。 4。如果有成单电子当作电子对看待。 5.价层电子对孤对电子和键电子,不包括电子。,练习,判断下列微粒的价层电子对数。 (1)CH4H2O NH3 (2

12、)CO2SO2BF3 (3)CCl4H3O+NH4+ (4)CO32-PCl5NO2 (5)NO3-SO42-SF6,4,2 3 3,4 4 4,3 5 3,3 4 6,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考虑AXm型分子 价电子? 价层电子数? n=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周围原子(X)供给的电子数m 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数2 互斥? 以中心原子为结点,电子对相互排斥,倾向于最为远离,最外层电子(主族),电子对数 2 3 4 5 6,直线形,平面三角形,四面体,三角双锥,八面体,要求掌握价电子对数5及5以下的分子的空间形状,1800,1200,109028,1800,900,3、价层电子对数:4,CH

13、4,三角锥形,H2O,角形,正四面体,NH3,AB4,AB3,AB2,分子类型,成键电 子对数,孤对电 子对数,4,0,3,1,2,2,正四面体,NH3 的空间构型,4、价层电子对数:5,PCl5,SF4,ClF3,三角双锥,变形四面体,T形,直线形,三角双锥,用VSEPR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 HCN NH4+ H3O+ SO2 BF3,二、 Pauling杂化轨道理论,写出甲烷的电子式?,根据价键理论,甲烷的碳氢键应为 键,推测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的空间构型:正四面体。四个碳氢键是完全等同的,杂化轨道理论,1、SP3杂化(以甲烷的分子结构为例),CH4分子形成过程,S轨道,p

14、轨道,Sp杂化轨道,杂化: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相互影响,若干不同类型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合成一组新的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通过杂化所形成的新轨道就称为杂化轨道。 n个原子轨道杂化,形成n个杂化轨道。,注意两点:(1)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2)能量相近通常是指:ns与np、ns,np与nd或(n-1)d。,以上是用杂化轨道理论来解释CH4的结构,得到了满意的结论。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sp3 杂化,CH4,烷烃的构型:锯齿状,环己烷:,C6H12,船式和椅式,环己烷:,C6H12,船式和椅式,判断H2O,N

15、H3分子构型,sp3杂化,含有孤对电子的杂化轨道叫做不等性杂化轨道。,NH3 的空间构型,角形,三角锥形,2.sp2杂化,sp2杂化轨道示意图,BF3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一个s轨道和二个p轨道杂化,产生三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 sp2杂化轨道间夹角120,呈平面三角形。,3.sp杂化,sp杂化轨道示意图,BeCl2分子结构示意图,进行sp杂化时,每个杂化轨道由 S 轨道和 P 轨道组合而成,两个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80。因此由sp杂化轨道构成的分子具有直线形的构型。,s-p 型杂化轨道和分子的空间构型,请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乙烷 乙烯 乙炔 苯 甲醛 苯酚 物质的空间结构,sp2杂化:乙烯

16、,三、配合物理论简介,NH3 NH4+,电子对“给予接受”键配位键。,配位键用箭号“” 表示, 箭头方向由提供电子对的原子指向接受电子对的原子。,请分析H3O+的键型,配合物: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位于配离子(或分子)的中心,一般为过渡金属,配位体:配离子中同中心原子结合的离子或分子。,同中心离子直接相连的原子叫配位原子,N、O、S、C、卤素,H2O、NH3、F-、Cl-、SCN-,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或离子,复盐与配位化合物的区别: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盐组成的盐称为复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成简单离子。 配合物

17、:在水溶液中有络离子存在。,KAl(SO4)2=K+Al3+2SO42 Na3AlF6=3Na+AlF63-,Ag+ + NH3 H2O = AgOH + NH4+ AgOH + 2NH3 H2O =Ag (NH3)2+ + 2H2O + OH- 银氨络离子,Cu2(OH)2SO4 (浅蓝色沉淀),Cu(NH3)4SO4 (深蓝色晶体),Cu(NH3)4 2+ (深蓝色溶液),溶液中存在稳定的配离子 Cu(NH3)42+,Ag (NH3)2+ 银氨络离子,SP杂化 直线型 :NH3 氨提供孤对电子 Ag+ 提供两个空轨道,Cu(NH3)42+ Cu(H2O)42+,铜提供空轨道 氨气、水提供孤

18、对电子,杂化轨道、配位数与空间构型的关系,配位数 杂化类型 空间构型 2 sp 直线 3 sp2 平面三角形 sp3 四面体 4 dsp2 平面正方形 sp2d 平面正方形 6 sp3d2 正八面体 6 d2sp3 正八面体 上为同种配体形成的配合物,配体位置无影响。,课堂练习:分析CO分子的成键情况。 一个键:2px-2px电子云重叠,键轴为x轴; 一个键: 2py-2py电子云重叠 ; 一个配键:O原子的2pZ2电子 进入C原子的2pZ0空轨道 C O,不能解释的问题:,用VSEPR模型判断下列微粒空间构型。 (1)BeCl2BF3 SO2 (2)H3O+ NH4+ PCl3 (3)CO3

19、2- NO2 SF6 (4)PCl5CS2 NO3-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子或离子的化学式. (1) 氧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两个键 (2) 硼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三个键 (3) 氮原子形成 4 个键 (4) 氮原子形成两个键,N2,NH4+,BF3,H2O,2012高一竞赛培训资料,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1。键的极性是如何定义的?举例说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2。分子的极性如何定义? 3。完成P45思考与交流,小结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4。思考键极性的强弱与元素电负性的关系。 5。实验数据表明O3是极性分子,如何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极性分子(polar

20、 molecule) : 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叠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 (nonpolar molecule). 正负电荷重心重叠的分子,白磷(P4),足球烯(C60),非极性分子,H,H,O,H2O分子的结构,NH3,BF3,H,H,H,N,NH3分子的结构,F1+F2+F3=0 非极性分子,120,矢量求和法分析BF3的极性,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含极性键的分子,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分子的正电重心和负电重心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其极性的大小可以用偶极矩 来度量。,偶极矩(dipole mo

21、ment) ()是电荷量(q)与正负电荷重心间的距离(d)的乘积。 =qd 根据偶极矩大小可以判断分子有无极性,比较分子极性的大小。 = 0,为非极性分子; 值愈大,分子的极性愈大。,某些分子的偶极矩实测值,分子 偶极矩/D 分子 偶极矩/D H20HBr0.78 P40HI0.38 O20H2O1.85 O30.54NH31.48 HF1.92HCN2.98 HCl1.08CH40,CCl4,小结:键的极性与分子极性的关系,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是 , 分子是否有极性,既取决于 , 又取决于 。,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构型,非极性分子,例:PCl5是一种白色固体,加热到160不经过液态阶段就

22、变成蒸气,测得180下的蒸气密度(折合成标准状况)为9.3g/L,极性为零,PCl键长为204pm和211pm两种。继续加热到250时测得压强为计算值的两倍。PCl5 加压下于148液化,形成一种能导电的液体,测得PCl键的键长为198pm和206pm两种。(P、Cl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31.0和35.5)回答下列问题: 118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2在250下PCl5蒸气中存在什么分子?为什么?写出分子式,画出立体结构。 3PCl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简捷的方式作出解释。 4PBr5气态分子结构与PCl5相似,它的熔体也能导电,但经测定,其中只存

23、在一种PBr键长。PBr5熔体为什么能导电?用最简捷的方式作出解释。,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范德华力很弱,不属于化学键 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分子的极性越大,范的华力也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熔点、沸点、溶解度,卤素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分子 F2 Cl2 Br2 I2 沸 点 83.26 239.16 331.16 457.66 熔 点 50.16 170.76 265.36 386.76,某些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 Ar CO 范德华力(kJ/mol): 8.50 8.75 分子: HI HBr HCl 范德华力 26.00 23.11 21.14 (

24、kJ/mol):,三、氢键(一种特殊的分子间力),氢键的本质: 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很大,半经很小的原子X(如F、O、N)形成共价键,核间电子云强烈地偏向X原子,于是氢原子好似“裸露”的原子核,它具较大的吸引力与另一个电负性大、半经小并带有孤对电子的原子Y(如F、O、N)相互吸引。这种作用力称氢键。氢键是范德华力外的另一种分子间的作用力,本质上也是一种电性作用,形成条件: 与电负性大且 r 小的原子 ( F,O, N ) 相连的 H ; 在附近有电负性大,r 小的原子 ( F,O,N ) 。,水分子中的氢键,氢键的特点,A. 方向性 Y与X-H形成氢键时使氢键的方向与X-H键轴在同一个方向,即X-

25、H Y在同一直线。,B. 饱和性X-H只能与与一个Y原子形成氢键,C. 氢键强弱与元素电负性有关电负性越大,氢键越强,D. 本性有方向的分子间力,氢键的表示:X-Y H 强度用键能表示 键能:指X-Y H分解成X-H和Y-R所需的能量。 键长:指X原子中心到Y原子中心的距离,F O N,FHF OHO NHN,共有9种 传统意义上的氢键,氢键的键能大小介于范德华力和化学键之间,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氢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画出H2O分子间的氢键,1molH2O中有几mol氢键?,冰的熔化热5.0kJ/mol,冰中氢键的键能为18.8kJ/mol,假设冰的熔化热完全用于打开冰中的氢键而无他用。冰熔化为

26、水时,氢键被破坏的百分率? 当温度升高时,可能出现的情况。 4时,水的密度最大的原因?,同理,水的比热大,水的蒸发热高,画出对羟基苯甲醛分子间氢键。,mp: 115 bp: 250,邻羟基苯甲醛分子内氢键。,mp: 2 bp: 196.5 ,氢键对于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产生较强的结合力,化合物的沸点和熔点显著升高,物质的溶解性产生变化,试解释沸点有以下顺序的原因? HCl HBr HIHF,(1)内因:相似相溶原理 (2)外因: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压强。 (3)其他因素: A)如果溶质与溶剂之间能形成氢键,则溶解度增大,且氢键越强,

27、溶解性越好。如:NH3。 B)溶质与水发生反应时可增大其溶解度,如:SO2。,四、溶解性,1比较NH3和CH4在水中的溶解度。怎样用相似相溶规律理解它们的溶解度不同? 2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用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溶解油漆而不用水? 3怎样萃取原理? 4怎样理解低碳醇与水互溶,而高碳醇在水中的溶解度却很小?,1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_。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_和_。 2相似相溶规律:_ _。 如果存在氢键,则溶剂和溶质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_。相反,无氢键相互作用的溶质在有氢键的水中的溶解度就比较_。 “相似相溶”还适用于分子结构的_。 如果溶质与水发生化

28、学反应可_其溶解度。,温度,温度 压强,非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能溶于极性溶剂。,好,小,相似性,增大,五、手性 1具有完全相同的组成和原子排列的一对分子,如同左手与右手一样互为镜像,却在三维空间里不能重叠,互称手性异构体(又称对映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含有手性异构体的分子叫做手性分子。 2判断一种有机物是否具有手性异构体,可以看其含有的碳原子是否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符合上述条件的碳原子叫做手性碳原子。,1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 A.CCl2F2 B.CH3CHCOOH C.CH3CH2OH D.CHOH,练习:,P408,4分子式为C4H10O的有

29、机物中含“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葡萄糖分子中含有_个“手性”碳原子,其加氢后“手性”碳原子数为_个。,六、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含氧酸可用通式XOm(OH)n来表示,XOH,HOCl HOBr HOI, ,同主族,同种类型的含氧酸的强度,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增加而减弱。, ,同一周期中同种类型的含氧酸,随着中心原子序数的增加,酸性依次增强。,非羟基氧越多,酸性越强。,HClO4 HClO3 HClO2 HClO, ,同种元素不同化合价的含氧酸的酸性,随着中心原子化合价的升高而增强。,HClO4 HClO3 HClO2 HClO,H2SO4 H2SO3; HNO3HNO2 H3PO4 H3P

30、O3 H3PO2,XOH,HOH,C2H5OH,乙醇的酸性比水弱,NaOH,碱性,中性,分子间作用力,4-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 HCl 的正负电重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若正电( 和负电 )重心上的电荷的电量为 q ,正负电重心之间的距离为 d ( 称偶极矩长 ),则偶极矩 = q d 。,1 永久偶极 分子的正电重心和负电重心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其极性的大小可以用偶极矩 来度量。,偶极矩以德拜(D)为单位,当 q = 1.62 101 9 库仑(电子的电量 ), d = 1.0 1010 m ( ) 时, = 4.8 D 。,选讲了解,2 诱导偶极和瞬间偶极,诱导偶极:外电场

31、影响下所产生的偶极,瞬间偶极: 在某一瞬间,分子的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会发生不重合现象,这时所产生的偶极,4-2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化学键的结合能一般在 1.0 10 2 kJ mol1 数量级,而分子间力的能量只有几个 kJ mol1 。,1 取向力 极性分子之间的永久偶极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2 诱导力 诱导偶极同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间的作用力 极性分子作为电场,使非极性分子产生诱导偶极或使极性分子的偶极增大(也产生诱导偶极),这时诱导偶极与永久偶极之间产生诱导力。因此诱导力存在于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也存在于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它仅存在于极性分子之间, F 2 /T/d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