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1页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2页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3页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4页
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在高考历史中,选择题的分值比重占到全卷总分近半(48分)。从选择题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重来看,选择题解答的准确性,决定了整份试卷的总成绩,选择题的位置一般处在试卷的前半部分,选择题解答是否顺利且时间耗费多寡,直接影响了考生解答后续题目情绪与考试总体时间分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题的成败直接关系历史考试的成败。 可见,提高选择题的解答技巧对提高整个试卷的考试成绩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高考历史来讲,选择题的解答技巧,除了平时多练以外,还必须分析、把握其题型的特点,研究其内在规律,做到胸有成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一)答好选择题应具备的因素,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归纳与

2、提炼材料的能力,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新史观(文明史观、近现代化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较强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分析比较的能力,较好的运气,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扎实的基础知识 (1)微观上:熟知历史史实 (时间、背景、过程、内容、结果、评价) (2)宏观上:熟知教材的三级或四级结构 (章、节、目、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历史教学中常用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4、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5

3、、必然性和偶然性。 6、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7、阶级的观点。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个人(英雄人物)的作用。 9、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10、辩证(一分为二、片面和全面)的观点。 11、矛盾的观点。 12、发展的观点。,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二)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选择题的构成,题干部分 备选项部分,技巧方法,锦上添花,1. 三审题干 明确题目要求,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一审:限制词明确考查的范围(时间限制、地点(或国别)、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等)、人物限制等) 二审:中心词明确考查的内容与主旨 三审:求答词明确考查的意图,技巧方法,锦上添花,【三审题干 例1】(201

4、3全国卷),技巧方法,锦上添花,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提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 屡遭战争重创 B. 社会制度相同 C. 发展水平相似 D. 历史上关系紧密,A,【三审题干 例2】 (2008年江苏卷)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技巧方法,锦上添花,A,2. 三辨备

5、选项确定最后答案,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观点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符合题干内容;(与材料无关或与材料主旨相左的排除)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比较选择与材料联系紧密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答案),技巧方法,锦上添花,【三辨选项 例1】 (2012年全国卷) 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不符合史实,技巧方法,锦上添花,A,【三辨选项 例2】 (2011

6、年1月宁波市高三调研22题)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亿美元)(注:“+”为顺差,“-”为逆差) 下列选项中,对该表格作出正确解读的是( ) A1950年美国与日本的贸易总额超过了与西欧的贸易总额 B1960年美国与西欧间贸易顺差加大和欧共体的成立有关 C1970年美、日贸易逆差加大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有关 D1973年美国对日本、西欧的贸易逆差扩大说明美国经济的崩溃,C,【三辨选项 例3】 (2012年大纲全国卷)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7、 B学而优 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技巧方法,锦上添花,D,返回,【三辨选项 例4】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 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A,3、六定位意识 贯穿审题干、辨选项的全过程,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与方法,时间定位 概念定位 教材定位 理论定位 关键词定位 吻合度定位,技巧方法,锦上

8、添花,【六定位选项 例1】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 通讯。1932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技巧方法,锦上添花,B,【六定位选项 例2】 (2012年大纲全国卷)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技巧方法,锦上添花,D,(三

9、)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常用技术,1常见类型: 概念类 组合类 排序类 比较类 否定类 因果类 推理类 最佳类 素养类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备选项常用的干扰方式,(三)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常用技术,张冠李戴 添枝加叶 偷梁换柱 因果倒置 主次颠倒 以偏概全 答非所问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素养类 例1】 (2012年福建卷) 说文解字释读为:“大册也。”今人认为似 手捧册置于架上。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 A甲骨 B丝帛 C竹木简 D石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素养类 例2】 (2012年大纲全国卷) (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 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10、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知己知彼,百战不殆,A,【图表类 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C,【图表类 例2】(2012年福建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 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A,表述

11、型 表述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容易设计且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它要求考生按照题中提供的选项选出应该肯定的一项。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再认识能力。按照题干的表述类型主要有两种。 (1)表现型 关键词有“表现在”,“体现了”; (2)评价型 关键词有“表明”、反映了、说明了;,【表述型 例1】(2012年浙江卷) 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C,【表述型 例2】(2012年福建卷)15世纪学者奇诺说

12、:“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转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B,【组合型 例1】 (2012年浙江卷)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这些举动表明康熙 崇尚儒家文化 着力提升满族文化 延揽汉族文士 努力缓和民族矛盾 A B C D,B,【组合型 例2】 (2012年四川卷)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

13、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 B C D,D,(四)高考题中关键字词的相关解读,决定、已经、开始、最终、完全、主要、根源、一定、根本、主观、客观、直接,(2012新课标全国卷)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 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C,(2012新课标全国卷)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

14、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C,(五)高考题中的逆向设题趋势,(2013新课标全国卷)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

15、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B,【因果倒置类 例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5 040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关于他的这一想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B.既体现了对雅典民主原则的认可,又体现了对雅典民主状况的不满 C.反映了古希腊公民强烈的参政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D.与我国的道家思想有某些类似之处,A,返回,【以偏概全类 例1】(2013年全国)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16、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返回,B,法则1选择题不宜再细分题型。 选择题是高考试题的一种最基本的题型。它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 在一些教辅类图书和教学期刊的指导解题方法的文章中,往往把选择题细分为若干种类型。有的分为文字型选择题、图片型选择题、数据图表型选择题、组合型选择题等;有的分为概念型、因果型、评价型、比较型、逆向型,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总结出每种题型的答题模版。 作为研究,或许有点价值,作为考场实战,则毫无意义。试问,在答题时间极为紧张的考场上,有谁在做选择题时,先按照题型特点把试题进行题型归类,然后再按照题目的归类方法去审题的?

17、考试时间根本不允许这样做。所以,把选择题分类的方法,不是一种明智的方法。,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原则,法则2先审题干,再审选项;先排除错误,后确定正确;先排除容易选项,再辨析疑难选项。 选择题皆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这是固定不变的形式。从前到后,这是人们一般的习惯规律。所以,做选择题也要从前到后,先看题干,后审选项。先看题干,首先要感知试题考查哪个知识点,哪一问题角度。只有先把题干的题意审清了,才能进一步去辨析选项,看哪个选项符合题干要求。反之,则会浪费宝贵的审题时间。 排除法是选择题审题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说是首用的方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再进一步辨析其他选项。先排

18、除容易的,最后辨析难的,这是通常的做法。这样做可以节约审题时间,减少干扰项,集中注意力,以便最终确定正确选项。,法则3审题干首要抓时空点、知识点和考查角度等信息。 选择题的题干中一般都隐含时空点(如历史时代、国家、地域)、知识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考查的角度、方向(如因果、性质、特点、影响)等关键信息。审题时,首先要把这些最基本的信息弄清楚,这些信息往往是确定正确选项的必要条件。,法则4题干中出现否定词时要向相反方向定答案(逆向思维)。 例(2015四川高考)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B.它限制了贵族的

19、权力 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 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 方法例析此题题干用语“表述错误的是”为否定型用语,要用逆向思维确定答案。公民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十二铜表法属于公民法,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答案,方法例析,法则5史实叙述错误或支持错误叙述的选项,往往是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例(2015全国高考)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 A.揭露历史真相 B.引介西方理论 C.倡导变法维新 D.颠覆孔孟学说,答案,方法例析,法则6选项叙述中理论观点或历史结论错误的往往是

20、错误选项(逆向型除外)。 例(2015全国高考)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答案,方法例析,法则7运用直觉判断,凭一个确定性依据即可确定正确选项。 例(2015全国高考)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答案,方法例析,方法例析题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