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核酸的合成.ppt_第1页
生物化学核酸的合成.ppt_第2页
生物化学核酸的合成.ppt_第3页
生物化学核酸的合成.ppt_第4页
生物化学核酸的合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核酸的生物合成,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简介,DNA是生物遗传的主要物质基础,生物机体的遗传信息以密码的形式编码在DNA分子上,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并通过DNA的复制由亲代传递给子代。在后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遗传信息自DNA转录给RNA,然后翻译成特异的蛋白质,以执行各种生命功能,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遗传性状。,中 心 法 则,1964-1970 劳氏肉瘤病毒的 遗传方式 致癌RNA病毒,1958年,遗传信息的单向,中心法则,中心法则总结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揭示遗传的分子基础,不仅使人们对细胞的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等生命现象

2、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以这方面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发展了基因工程,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革命。,中心法则的遗传流向有5条途径 1、DNADNA:DNA复制 (以DNA为模板合成DNA) 2、RNA RNA:RNA复制 (以RNA为模板合成RNA) 3、DNA RNA:DNA转录 (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4、RNA DNA:反(逆)转录 (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5、RNA Protein:翻译,复制:亲代DNA或RNA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生成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或RNA的过程。 转录:以DNA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将其所含的遗传信息传给RNA,形成一条与DNA链互补的RNA

3、的过程。 翻译:亦叫转译,以mRNA为模板,将mRNA的密码解读成蛋白质的AA顺序的过程。 逆转录: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生成DNA的过程。,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一、DNA的半保留复制 二、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三、DNA的复制过程 四、逆转录 五、DNA的损伤修复,DNA,双链线状,双链环状,单链线状:动物病毒MVM,单链环状:噬菌体X174,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噬菌体T2,T5,T7,P22,E-Coli染色体DNA,线粒体DNA,叶绿体DNA,多瘤病毒DNA,病毒SV40DNA,噬菌体和X174的复制型,回顾DNA的结构特点:,3,5,3,5,一、DNA的半

4、保留复制 定义:由亲代DNA生成子代DNA时,每个新形成的子代DNA中,一条链来自亲代DNA,而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使E.coli在含有唯一氮源15N(15NH4Cl)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得细菌的亲代DNA中含有15N ,具有较高的密度。 将生长在15NH4Cl培养基的E.coli转移到含有唯一氮源14N( 14NH4Cl)培养基中培养。 如果DNA是半保留复制,那么E.coli在含有14N氮源介质中复制一轮后分离出的DNA分子应当是14N和15N各占50的杂化分子(一条15N -DNA链和一条14N -D

5、NA链),分子的密度处于14N和15N之间。进行半保留复制第二轮产生的DNA分子中,有一半不含有15N ,表现出低密度;另一半是14N和15N各占50的杂化DNA分子,表现出中等密度。通过平衡密度梯度离心,不同密度的DNA分子可以按照它们在铯盐中的浮力彼此分开,密度高的DNA分子出现在离心管的低部,密度最低的出现在离心管的上部,中等密度的位于中部。,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依据,1958年Meselson 然后在DNA旋转酶(TOP)的作用下,使螺旋DNA局部变成松弛态。,起始因子、引物酶、DNA聚合酶等随后结合,,引发体在复制叉上移动,DnaB蛋白活化引物合成酶,引发RNA引物的合成。 领头链

6、先引发开始合成,以原来一条DNA单链为模板(3 5),按5 3的方向合成一段RNA引物链。领头链开始合成后,后随链也开始合成其引物。引物长度约为几个至10个核苷酸,在引物的5端含3个磷酸残基(引物酶的底物是核苷三磷酸),3端为游离的-OH。,(2)RNA引物的合成,领头链(leading strand),后随链(lagging strand),5,3,5,3,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脱氧核糖核苷5-三磷酸为底物,在RNA引物的3端以磷酸二酯键连接上脱氧核糖核苷酸并释放出焦磷酸。 DNA链的延伸同时进行,领头链和后随链两条链的合成方向相反。,(3)DNA链的延伸,领头链在DNA复制时,合成

7、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并连续合成的链。 随后链在DNA复制时,合成方向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形成许多不连续的片段,最后再连成一条完整的DNA链。 半不连续复制在DNA复制时,领头链是连续合成的,而随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不连续复制。,半不连续复制的发现(1968): 同位素实验,3H标记dT 短时间内检测为DNA小片段,片段的长度为10002000核苷酸残基,后来称为岗崎片段 一段时间后 检测到 DNA大片段。当用DNA连接酶的变异株时,检测到大量小DNA片段的积累。证明DNA复制中有小片段合成。,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s) 在DNA复制过程中,领头

8、链能连续合成,而随后链只能是断续的合成53 的多个短片段,这些不连续的小片段以其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冈崎片段。 冈崎片段大小: 真核生物:100-200个核苷酸(核小体的DNA单位)。 原核生物:1000-2000个核苷酸(相当于一个顺反子)。,参与链的延伸阶段的蛋白质和酶,均以5/3/方向形成前导链和滞后链,?,当新形成的冈崎片段延长至一定长度,其3-OH端遇到上一个冈崎片段时即停止合成。 前导链合成随复制叉移动到起始点即停止复制(大肠杆菌只有一个起始点)。,(4)复制终止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这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在DNA聚合酶催化下切除RNA引物;留下的空隙由DN

9、A聚合酶催化合成一段DNA填补上;在DNA连接酶作用下,连接相邻的DNA链;修复掺入DNA链的错配碱基。这样以两条亲代DNA链为模板,各自形成一条新的DNA互补链。结果是形成了两个DNA双股螺旋分子。,真核生物中DNA的复制特点,1、真核生物染色体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眼,呈双向复制,多复制子。 2、冈崎片段长约100200bp. 3、真核生物DNA复制速度比原核快。 4、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起点不再重新开始复制; 5、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6、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两端有端粒结构,防止染色体间的末端连接。由端粒酶负责新合成链5RNA引物切除后的填补,亦保持端粒的一定长度。,定义

10、:以RNA为模板,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称为逆转录,由逆转录酶催化进行。 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同时分别从劳氏肉瘤病毒和小白鼠白血病病毒等致病RNA病毒中分离出逆转录酶,迄今已知的致癌RNA病毒都含有逆转录酶。 用特异抑制物(放线菌素D)能抑制致癌RNA病毒的复制,而对一般RNA病毒的复制无影响。已知放线菌素D专门抑制以DNA为模板的反应,可见致癌RNA病毒的复制过程必然涉及到DNA。所以Temin提出前病毒的假说。,四、逆转录,病毒RNA的逆转录过程 (以前病毒形式引起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而使细胞恶性转化) 单链病毒RNA RNA-DNA杂交分子 双链DNA(

11、前病毒),逆转录酶也和DNA聚合酶一样,沿53方向合成DNA,并要求短链RNA作引物。,逆转录酶是多功能酶,兼有3种酶的活性: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 核糖核酸酶H的活性,专一水解RNA-DNA杂交 分子中的RNA DNA连接酶,解旋酶的活性,逆转录酶发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不能把“中心法则”绝对化,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传递到DNA。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病毒学的研究,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目前逆转录酶已经成为研究这些学科的工具。,1983年,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e virus,HIV),感染T淋巴

12、细胞后即杀死细胞,造成宿主机体免疫系统损伤,引起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五、 DNA的损伤与修复,1.DNA的损伤 DNA的损伤:DNA在复制时产生错配、病毒基因整合;某些物化因子如紫外光、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等,破坏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影响DNA的复制,并使DNA的转录和翻译也跟着变化,因而表现出异常的特征(生物突变)。,当DNA受到大剂量紫外线(波长260nm附近)照射时,可引起DNA链上相邻的两个嘧啶碱基共价聚合,形成二聚体,例如TT二聚体。,2. DNA损伤修复,光复活 切除修复 重组修复 SOS修复,光复活(pho

13、toreactivation),可见光(最有效波长400nm)激活生物界广泛分布(高等哺乳动物除外)的光复活酶,该酶分解嘧啶二聚体。 是一种高度专一的修复形式,只分解由于UV照射而形成的嘧啶二聚体。,DNA的损伤和切除修复(excision repair),碱基丢失,碱基缺陷或错配,结构缺陷,切开,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切除,DNA聚合酶,DNA连接酶,AP核酸内切酶,核酸外切酶,切开,切除,修复,连接,糖苷酶,插入酶,碱基取代,重组修复(recombination repair),又称复制后修复(postreplication repair) 受损伤的DNA在进行复制时,跳过损伤部位,在子

14、代DNA链与损伤相对应部位出现缺口。通过分子间重组,从完整的母链上将相应的碱基顺序片段移至子链的缺口处,然后再用合成的多核苷酸来补上母链的空缺,此过程即重复修复。 并非完全校正。,SOS修复,指DNA受到严重损伤、细胞处于危急状态时所诱导的一种DNA修复方式,修复结果只是能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提高细胞的生成率,但留下的错误较多,又称倾错性修复(Error-Prone Repair )。此过程诱导产生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中的关键蛋白和酶,同时产生无校对功能的DNA聚合酶。 所以会有2种结果:修复或变异(进化)。,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一、RNA聚合酶 二、RNA的转录过程 三、转录后加工 四、

15、RNA的复制,一、概念 转录的不对称性:在RNA的合成中,DNA的二条链中仅有一条链可作为转录的模板,称为转录的不对称性。 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及模板链(template strand) (无意义链,负链):在RNA的转录中,用作模板的DNA链。 有意义链(sense strand)及编码链(coding strand) 或正链:在RNA的转录中,不作为模板的DNA链。,RNA聚合酶: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全酶由5种亚基2 组成,因子与其它部分的结合不是十分紧密,它易于与2分离,没有、 亚基的酶称为核心酶只催化链的延长,对起始无作用。 五种亚基的功能分别为: 亚基:与启动

16、子结合功能。 亚基:含催化部位,起催化作用,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亚基:在全酶中存在,功能不清楚。 亚基:与DNA模板结合功能。 亚基:识别起始位点。,一、 RNA聚合酶,真核细胞的RNA聚合酶,酶类,分布,产物,-鹅膏蕈碱 对酶的作用,分子量,反应条件,I,核仁,核质,核质,rRNA 5.8SrRNA 18SrRNA 28SrRNA,mRNA,tRNA 5SrRNA,不抑制,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抑制,500 000 700 000,700 000,_,低离子强度,要求Mg2+或Mn2+,高离子强度,高Mn2+浓度,RNA聚合酶的特点:,反应底物-NTP,DNA为模板、Mg2+促进聚合反应。RN

17、A聚合酶不需要引物,合成方向53 。,RNA的转录过程:(以大肠杆菌为例) 起始位点的识别 转录起始 链的延伸 转录终止,二、RNA的转录过程,(1)起始位点的识别,体外实验证明,不含亚基的核心酶会随机地在一个基因的两条链上启动,当有亚基时就会选择正确的起点。 亚基起着识别DNA分子上的起始信号(启动子指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的作用。,启动子的结构至少由三部分组成: -35序列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10序列是酶的紧密结合位点(富含AT碱基, 利于双链打开); 第三部分是RNA合成的起始点。,TTGACA,TATAAT,+1 转录起始点,5,3,3,5

18、,35序列,10序列,(2)转录起始,RNA聚合酶全酶扫描解链区,找到起始点,然后结合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加入的第一个核苷三磷酸常是GTP或ATP,很少是CTP,不用UTP。所形成的启动子、全酶和核苷三磷酸复合物称为三元起始复合物,第一个核苷三磷酸一旦掺入到转录起始点, 亚基就会被释放脱离核心酶。,因子仅与起始 有关,RNA的合 成一旦开始, 便被释放,(3)RNA链的延伸,DNA分子和酶分子发生构象的变化,核心酶与DNA结合比较松弛,可沿DNA模板移动,并按模板顺序选择下一个核苷酸,将核苷三磷酸加到生长的RNA链的3-OH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转录延伸方向从5 3,(4)转录终止,在DNA分

19、子上(基因末端)提供转录停止信号的DNA序列称为终止子(terminators),它能使RNA聚合酶停止合成RNA并释放出RNA。,需要因子,因子能与RNA聚合酶结合但不是酶的组分,它的作用是阻止RNA聚合酶向前移动,于是转录终止,并释放出已转录完成的RNA链。,不依赖于因子。强终止子序列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 )在终止点之前具有一段富含G-C的回文区域。(2)富含G-C的区域之后是一连串的dA碱基序列,它们转录的RNA链的末端为一连串U(连续6个)。,依赖因子的终止,发夹式结构和寡聚U的共同作用使RNA从三元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三、RNA的转录后加工 在细胞内,由RNA聚合酶合成的原初转录

20、物(primary transcript)往往需要一系列的变化,包括链的裂解、5和3末端的切除和特殊结构的形成、核苷的修饰、以及拼接和编辑等过程,才转变为成熟的RNA分子。此过程总称为RNA的成熟或称为RNA的转录后加工。,1、m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生物的mRNA转录后一般不需要加工,转录的同时即进行翻译(半寿期短)。 真核生物mRNA(半寿期较长)原初转录物很大,在加工过程中形成许多分子大小不等的中间物,它们被称为核内不均一RNA(heterogeneous nuclear RNA,hnRNA),加工包括: (1)hnRNA被剪接,把内含子(DNA上非编码序列)转录序列剪掉,把外显子(D

21、NA上的编码序列)转录序列拼接上(真核生物一般为不连续基因)。 (2)3端添加polyA “尾巴”; (3)5端连接“帽子”结构(m7G5ppp5NmpNp-); (4)分子内部的核苷酸甲基化修饰。,2、tRNA前体的加工: 原核与真核生物的tRNA转录后都需要加工。包括: (1)由核酸内切酶切除前体上3和5端上多余的核苷酸; (2)由核酸外切酶逐个在3切去附加序列,进行修剪。 (3)3端添加CCAOH序列,由核苷酰转移酶催化。 (4)核苷的一些特定的碱基和戊糖进行修饰。,酵母酪氨酸tRNA前体的加工,早转录本,成熟tRNA,加工,原核:刚转录的rRNA为30S,先在特定的碱基上进行甲基化(核

22、糖2-羟基)修饰,后逐步裂解(核酸酶的切割)。 真核:45S(哺乳动物)、38S(果蝇)、37S(酵母),P16,P23,P5,16S,23S,5S(一般不含甲基化),28S,18S,5.8S,3、 rRNA前体的加工:,45S 或38S,37S,26S 17S 5.8S,rRNA原初 转录物,研究四膜虫rRNA前体的拼接时发现 ribozyme,原核生物中rRNA前体的加工,甲基化作用 专一核酸内切酶,30S前体,17S,tRNA,25S,专一核酸外切酶,16S rRNA,tRNA,23S rRNA,5S rRNA,专一核酸外切酶,真核生物rRNA前体加工,两个阶段 (1)其单链RNA可充当

23、mRNA,利用寄主中的核糖体合成外壳蛋白和复制酶的亚基。 (2)复制酶的亚基可与来自寄主细胞的亚基自动装配成RNA复制酶,可进行RNA的复制.,四、RNA的复制,第三节 基因工程简介,DNA重组与克隆,从细胞中分离出DNA,限制酶截取DNA片断,分离大肠杆菌中的质粒, DNA重组,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培养大肠杆菌克隆大量基因,重组体的筛选,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胚胎羊,乳腺上皮细胞(提供DNA),母羊,除去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受体),体外融合,植入受体母羊,问答题,1、比较DNA复制与RNA转录的异同。 2、比较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催化作用的异同。 3、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4、肽链合成后的加工处理主要有哪些方式? 5、何谓基因工程?简述其基本理论、基本过程及应用价值 名词解释 中心法则 半保留复制 转录 反转录翻译 有意义链反意义链内含子外显子 冈崎片段 突变,1、下列有关TATA盒(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 A.它位于第一个结构基因处B.它和RNA聚合酶结合C.它编码阻遏蛋白D.它和反密码子结合,B,2. 转录需要的原料是: dNTP B. dNDP C. dNMP D. NTP E . NMP,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