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三章_第1页
马克思第三章_第2页
马克思第三章_第3页
马克思第三章_第4页
马克思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规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列宁指出:人们的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作这些关系的根源;第二,以往的历史理论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

2、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根本不同。唯物史观认为 , 人类社会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 唯心史观则否认这种客观规律的存在 , 而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精神决定的。第二 , 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根本不同。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唯心史观则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由理性、意志、观念等所推动的。第三 , 对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根本对立。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心史观则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人物所创造的。第四 , 最根本的对立是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

3、的不同回答。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地形、气候、土壤、山林、水系、矿藏资源、动物和植物的分布等。地理环境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物质前提,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地理环境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地理环境决定论是错误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植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受地理环境决定的,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

4、的盛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等都受地理环境的支配。这种观点的创始人、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入奴隶的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英国社会学家巴克尔则把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说成是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四个主要因素。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口因素也象地理环境一样,是社会物质生活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所谓人口,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和自我生产

5、的社会主体人们的总和,它是一个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人口的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人口的自然变动和社会变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范畴。人口因素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人口的数量、质量、密度、构成等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马尔萨斯人口理论:英国的马尔萨斯在他的人口论中指出,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而生活资料却按算术级数增长。他认为这是一条人口发展的规律,想以此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失业、贫困和饥饿,并得出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唯一出路就是战争和灾难的结论。 在全部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只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

6、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首先,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其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范畴,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由诸多层次和因素构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它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从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来看,社会意识包括

7、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从社会意识形式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角度看,它可以分为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以不同的方式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社会制度服务。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

8、。社会意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人脑好比一个加工厂,其原料来自客观实际。社会意识的内容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能从社会存在中找到根源。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新的历史条件的产生,要求有新的社会意识与之相适应。社会存在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应地也就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着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这就是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来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发展。当

9、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但反映以往社会存在的旧的社会意识还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这种旧的社会意识往往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二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社会存在的现状,预见未来的发展,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精神力量。 其次,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这种不平衡性主要有两种表现:一种表现是,从历史的纵向即从同一国家的不同时代来看,先进的社会意识不一定产生于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例如,英国18世纪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超过了16世纪,但16世纪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戏剧,却不可比拟地高于18世纪英国戏剧。另一种表现是,从社会的横向即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先进的

10、社会意识不一定产生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例如,18世纪的法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英国,但在哲学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中叶的德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落后于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但在哲学上却高于英国和法国。 再次,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继承性。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同时,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除了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存在外,还继承历史上先辈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据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的要求,去理解、改造和利用其优秀的思想材料,创造性地加以发展,形成自己时代的特色,从而形成正确反映和服务于自己时代的社会存在。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11、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二是落后的或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延缓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通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的。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首先必须解决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问题。“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 , 首先就需

12、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 , 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表明 , 历史活动的第一要义 , 就是物质生产活动。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深入理解生产力范畴 , 需要把握生产力的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 ,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 , 它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 , 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生产力上述三方面的规定性紧

13、密联系在一起 , 是现实的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亦称劳动手段 , 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 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人类的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工具“社会人的生产器官 ”不断改进的历史。 马克思认为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 不在于生产什么 , 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 : 一

14、类是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 , 如矿藏、原始森林、江河湖海里非人工养的鱼、空气等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 , 如做衣服用的布 , 织布用的棉纱 , 纺纱用的棉花 , 炼油厂用的原油 , 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劳动对象是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 劳动者是人 ,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 , 能够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 , 并从事生产实践的人。劳动者一般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而且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脑力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 , 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

15、, 是生产力中能动的、起主导作用的要素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在生产力系统中 , 除了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这些基本要素外 , 还有科学技术这样的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无论是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对象的开拓,还是生产力诸要素的合理配置、生产活动最优化的组织管理,都是通过科学技术的作用来实现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力

16、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有着内在结构的整体或系统。从静态看 , 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三个方面所构成。在生产关系中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基本的、决定的方面 , 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划分历史上各种不同经济形式的主要标志。从动态看 , 生产关系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全过程。根据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 可以把生产关系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 : 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 包括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未来的

17、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包括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 这三项内容构成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 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这种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一定的生产力要求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它相适应 , 一定的生产关系只能依据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才能建立起来。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18、。”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 , 而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便由新变旧。当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人们就要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 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 ,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 , 新的生产关系在总体上是适合生产力状况 , 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

19、展 , 但并不排除可能存在某些不完善、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方面和环节。同样 , 旧的生产关系在总体上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 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 但也不能排除在旧的生产关系没有根本变革的条件下 , 通过某些方面、某些环节的调整 , 可以局部地、暂时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 , 对“适合”、“不适合”必须辩证地去理解。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从动态的角度看,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这个过程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2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矛盾运动,表明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普遍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依据它对生产力的适合与否,分别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者阻碍作用,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应当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 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规律 , 对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事业 , 特别是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

2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就是以这一规律为理论依据的。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基本规律,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一规律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同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 , 指社会的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 , 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

22、施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 , 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首先 , 观念上层建筑决定政治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 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其次 , 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 , 又会成为一种强大的、既定的现实力量 , 反过来影响观念上层建筑。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 , 政治居主导地位 , 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 ,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国家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它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 , 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2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 , 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国家具有对内和对外两种职能。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 , 相应地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 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 , 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 , 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 , 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 , 国

24、体决定政体 , 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 , 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 这三项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任何上层建筑都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 , 而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 , 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 , 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25、与之相适应。恩格斯指出 :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 , 每一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 , 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最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或快或慢的变化,而且规定着上层建筑变化发展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 , 排斥和反对自己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 , 从而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

26、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 , 构成了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这是一个川流不息、万古常新的的循环过程,而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一个较高的阶段。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 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根据这一规律 , 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 , 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 , 都取

27、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 , 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规律是人们全面理解社会历史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证明 , 只有正确认识并且自觉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 , 才能制定正确的战略和策略 , 引导革命和建设事业走向胜利,反之,若违背这一规律 , 必然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和损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 我国的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 , 就是基于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 调整和改革上层建筑 , 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

28、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但是 , 由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 人类社会发展在遵循一般规律的同时 , 也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形式。 (一)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它明确指出组成人类社会各种要素在社会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一种社会形态的国家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生产关系是构成社会形态的“骨骼”,是判断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标志;上层建筑作为“血肉”是构成社会形态不可缺少的要素。 社

29、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表现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社会形态发展的纵向统一性 , 是指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 在没有外来干涉的条件下 , 按其自然历史过程 , 一般都应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社会形态发展的横向统一性 , 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 , 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 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 , 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 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具体表现为五个方面:其一 , 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 具有各自的特点。其二 , 各个国家和民族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

30、形态过渡采取的过渡形式是不同的。其三 , 历史上依次经历的每一个社会形态中都包含旧社会形态的残余和新社会形态的萌芽。其四 , 典型的社会形态在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显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五 ,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 , 其社会形态变更的顺序也不完全相同。例如 , 有的国家 , 可以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阶段。 列宁曾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 二 )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 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

31、性 , 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 , 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其中 ,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意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 , 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 ,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 , 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 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 第一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 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例如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 , 中国人民

32、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而跨越了资本主义典型发展阶段 ,就是由于具有建立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的基本的生产力条件、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的存在及影响以及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等原因造成的。 第二 ,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 一方面 , 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 , 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又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 第三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 , 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

33、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 人民群众是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 , 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 , 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 , 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 , 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但是 , 社会形态更替的进步性、渐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不排除在某些时期或某些方面发生倒退的可能性。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

34、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曲折倒退大体有三种情形:一是发生在新旧社会形态的交替时期;二是社会发展中的曲折和倒退,主要表现在旧制度的复辟;三是任何一种新社会形态的建立,一开始总是不完善的,它要有一个不断完善、成熟、发展的过程。但是,曲折和倒退只是暂时的,它终究改变不了社会进步的总趋势 ,否认社会进步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悲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案例内容】在鄂温克猎人的传统观念中,由山神主宰的猎场、猎物是公有的,驯鹿、狩猎工具、桦皮船、雪橇等,也是乌力楞的公共财产。大家集体出猎,通力合作,共同围捕野兽。而所有的猎获品,则要按照传统习惯,在乌力楞内按户平均分配。至于不能分割的兽皮,则采用轮流的方式来平均分配。不过,谦让和乐于助人的传统,使优秀猎手对自己少分猎物感到光荣。而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和鳏寡孤独者,反而因此得到家族的照顾而分得多一些。“乌力楞”,通古斯语(鄂温克、鄂伦春语均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意为“子孙们”。直至共和国成立时,鄂温克族猎人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阶段,这里的社会组织是家族公社“乌力楞”,由有血缘关系的310个小家庭组成。乌力楞由一名家族长“新玛玛楞”来领导,由他来安排乌力楞的狩猎、分配、家族会议、食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