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_第1页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_第2页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观察和护理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护理 静脉留置针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既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特别是危重病人,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对于长期采用刺激性和对血管有损害的药物病人及老年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起到了很好的保护血管的作用。现将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总结如下。 1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 1.1 用物准备 静脉留置针,型号16g、18g、20g、22g、24g,贴膜2张,输液器、纤维胶布及其他输液用物。 1.2 操作方法 在输液穿刺前向病人讲解留置针优点、目的和注意事项(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

2、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沐浴),取得病人合作。首先选择血管,一般选择粗直有弹性,血流丰富,避开关节和静脉瓣,易于固定的血管,根据病人血管情况选择型号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在穿刺部位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常规络合碘消毒2遍,待干,旋转松动并取下针头保护套,再旋转松动外套管,绷紧皮肤,持针翼与皮肤成1530,穿刺血管,见针座底部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平行进针0.5 cm1.0 cm,一手固定针芯手柄,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捏住针翼,将外套管沿血管走形缓慢向前,推进至距跟部,松开止血带,按压导管尖端处静脉,拔出针芯,连接输液管或其他装置。采用双敷料布置留置针1,一张敷贴固定在留置针前端及进针处,另一

3、张固定在尾端肝素帽处,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最后使用纤维胶布固定。特别是螺纹管肝素帽用胶布反折固定,防止松动,将输液针针柄与留置针妥善固定,防针头滑出。注明留置针留置日期、时间。 1.3 正确进行留置针封管 采用正压封管,病人输液完毕后退头皮针1 cm2 cm,缓慢推注肝素封管液5 ml10 ml,再拔针,让封管液停留在留置针全管内,防止血液堵塞血管。封管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加肝素钠稀释液,除有凝血机制和肝素钠禁忌证病人选择生理盐水,一般均使用肝素钠盐水封管。 2 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 2.1 静脉炎 密切注意观察静脉留置针血管有无出现发红、条索状、疼痛、血管变硬甚至血液受阻,液体

4、输注不通现象,一旦出现静脉炎,应立即拔除留置针,更换输液部位,采用50%硫酸镁湿敷局部或涂红霉素软膏或美宝湿润烧伤膏,局部疼痛者采用红外线灯照射,每天2次,5 d为一疗程。为了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在操作时,应注意各个环节的无菌操作,静脉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 d5 d,夏天不宜超过3 d,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 冲管,隔天换1次贴膜2,将留置针病人列入特殊交接病人,各班密切观察,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2 局部肿胀 若病人静脉留置针肢体出现肿胀、疼痛,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应立即拔出静脉留置针给予热敷或50%硫酸镁湿敷,出现肿胀现象,往往是由于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

5、、病人躁动不安或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有关。在操作中,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妥善固定导管,嘱病人输液肢体不可剧烈活动,躁动不安可适当加强约束,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衣勿过紧,及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护理和交班。 2.3 导管堵塞 出现导管堵塞往往是由于静脉输注高营养液未彻底冲洗管道,输液完毕未正确封管,血液堵塞针头或由于留置针软管过长,病人肢体过度活动内管出现折叠而出现液体滴注不畅,出现导管堵塞、液体不滴。应加强观察,在输注高营养液后彻底冲洗管道,输液完后正确封管,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封管速度不宜过快,为了防止软管折叠,在固定时应注意绷紧皮肤,

6、挤完贴膜下的空气,静脉留置针肢体防止过度活动,出现折叠时可捏平软管,重新消毒固定。 2.4 导管脱出或出血 小儿病人或躁动不安的病人,会出现私自拔除静脉留置针,出现出血现象,肝素帽松动滑脱血液自行流出。为了防止导管脱出或出血,使用留置针应先向家属说明使用留置针目的、注意事项,多巡视观察,使用前先检查肝素帽有无松动现象,输液完后妥善固定,使用纤维胶布固定好肝素帽。 2.5 局部皮肤出现缺血、苍白现象 使用留置针时严格控制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避免时间过长,局部被贴膜压迫过久,出现皮肤缺血、苍白现象,各班应加强观察,特别是危重病人、瘫痪病人应多加强观察。 3 小结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由于既能解决病人反

7、复穿刺而引起的痛苦,又减轻护士工作量而被广泛应用,但也会因为护士的疏忽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静脉炎的发生,病人出现肿胀,导致堵塞,甚至意外被拔出、出血甚至局部组织的缺血和坏死,严重者甚至出现皮肤撕脱35。但只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告知病人和家属的注意事项,穿刺技术过硬,妥善固定,正确实施封管技术和掌握封管液的使用,严格掌握拔管时间,正确实施拔针技术,及时加强巡视观察和严格交接班,就会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避免多次使用留置针增加病人痛苦和费用。这样才能广泛使用留置针,减轻病人的痛苦,节省病人的开支,真正发挥留置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英.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2008(10):98. 2 蔡燕玲,陈伟璇,阎伟贞.改进静脉管针固定方法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7778. 3 李玲,程云.静脉留置针穿刺时防止血液外滴的方法j.护理研究,2010,24(7c):1935. 4 侯燕,乔云丽,皮芳,等.护理干预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8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