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学案 (2)_第1页
雷电颂学案 (2)_第2页
雷电颂学案 (2)_第3页
雷电颂学案 (2)_第4页
雷电颂学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雷电颂教学目的: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4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教学过程:一、导入:在初一时,我们学过郭沫若的一篇现代诗天上的街市 ,已经对郭老的丰富想象力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再一次学习他的作品,以感受其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二、写作背景及作者介绍:( 1)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2)写作背景郭沫若历史剧

2、屈原写于1942 年 1 月。当时是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半壁河山。 1942 年 1 月,时值“皖南事变, ,以后,郭沫若在重庆创作了屈原 ,借古讽今,揭露国民党统治下的黑暗现实。他借屈原的独自,鞭挞蒋介石的反动统治,抒发了人民的愤恨。( 3)戏剧知识介绍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2、戏剧的种类: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可分悲剧、喜剧、正剧等;从故事情节上,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等。从时代分,可以分为历史

3、剧和现代剧。3、戏剧的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4、戏剧的基本特点:( 1)、空间和时间要高度集中戏剧不像小说、散文那样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 1 页共 6 页它要求时间、人物、情节、场景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小小的舞台上,几个人的表演就可以代表千军万马,走几圈就可以表现出跨过了万水千山,变换一个场景和人物,就可以说明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或相隔多少年之后,相隔千万里,跨越若干年,都可通过幕、场变换集中在舞台上展现。( 2)、矛盾冲突要尖锐集中各种文学作品都要表现社会的矛盾冲突,而戏剧则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反映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集中。因为戏剧这种文学形式是为了集中反映现实

4、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所以说,没有矛盾冲突就没有戏剧。又因为剧本受篇幅和演出时间的限制, 所以对剧情中反映的现实生活必须凝缩在适合舞台演出的矛盾冲突出。( 3)、语言要表现人物性格戏剧的语言主要是台词。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因此,台词语言要求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思想感情,要通俗自然、简练明确,要口语化,要适合舞台表演。5、戏剧的文学部分,通称为剧本,是文学的一大类别,与诗歌、散文、小说并列。戏剧的三个集中:

5、时间的高度集中,矛盾的高度集中,人物的高度集中。( 4)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 遭靳尚等人毁谤, 被放逐于北, 于是作离骚 表明忠贞之心; 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 ”。重要作品有离骚 、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5)介绍屈原话剧在屈原一剧里作者始终把屈原这个人物放到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刻画,用不断激化的戏剧冲突,把人物一步步推上矛盾的

6、顶峰,使人物性格在矛盾高潮时得到最鲜明、最强烈的展现。五幕剧中矛盾冲突是直线上升的:第一幕:屈原家,突出写桔颂,通过屈原写桔颂和他对宋玉的教诲表现屈原品格高洁、意志坚强、刚直不阿。第二幕:后宫通过南后派上官大夫靳尚买通张仪,设圈套陷害屈原,使戏剧冲突明朗化,悲剧已降临在屈原的身上。屈原面对这种打击处于极度的悲愤之中,但他没有计较个人得失,而是告诫楚王要多第 2 页共 6 页替楚国人民着想,从国家大局着想,表现了屈原坚贞不移,满腔的爱国热忱,是“桔颂 ”品格的具体化、形象化。第三幕:屈原家,写令尹招来一群人造谣陷害,说屈原疯了,并为他招魂,大众受蒙骗,宋玉也开始动摇,众叛亲离,自己的举动不被理解

7、,屈原的悲愤怒火要比前一幕更强烈。 第四幕:城外,戏剧冲突达到高潮, 屈原离家跑到城外, 碰到楚王、张仪、南后一行,矛盾冲突在双方面对面的情况下展开,戏剧冲突处于白热化阶段,屈原虽受辱,但仍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进谏楚王,斥责张仪、南后的丑行,至此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同时屈原命运的悲剧性也更加深了。第五幕:尾声。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命运,屈原无私无畏,更显出了他品格的高贵。第五幕写屈原压抑已久的悲愤情感的总爆发,这种强烈的情感鲜明地表现在雷电颂中,抒发摧毁黑暗世界,召唤光明未来的强烈的感情。屈原全剧就是这样通过矛盾的不断激化,塑造出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崇高

8、的道德情操,无私无畏的爱国志士的形象。( 6)课文内容简介雷电颂出现在屈原第五幕第二场。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他手足带着刑具,颈上系着长链,散发披肩,独身徘徊。这时,狂风咆哮,电闪雷鸣。面对这黑暗的世界,他想到祖国就要沦亡, 听着风吼、 雷鸣,看着闪电劈空, 他感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力量,他激愤的心情发展到极点,他的心像火一样燃烧起来,铸成了这大气磅礴,动人心魄的独自雷电颂 。它是屈原斗争精神的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全剧高潮中最强力的一个音符。5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

9、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 ”、 “披发 ”,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此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吟咏 “雷电颂 ”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想像的场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

10、,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第 3 页共 6 页三、朗读课文:1、课堂范读:播放雷电颂的朗诵带。要求注意不同句子、不同语段所使用的语气、语调、语速。2、你觉得本文在气势上有何特点?明确:激情澎湃,气势雄浑。3、感情是怎样变化的?由呼唤与歌颂到怒斥和愤懑4、模仿朗读:根据听到的录音,仔细揣摩语气、语调、语速,自由朗读全文。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把握课文内容结构。1、与以往的课文相比,这篇课文在形式在有什么特点?明确:是屈原的内心独白。追问:雷电颂其实是作者在颂谁?板书明确:屈原颂2、结合课文背景,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明确:雷电颂这段独白,大致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

11、雷、电的期待与歌颂,一是对光明的渴望与追求:第一部分(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了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 (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文末) 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当权者。五、品味语言修辞:1、雷电颂既然是屈原的内心独白,那么我们就能够从这些话中读出屈原的内心世界。请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 朗读给大家听, 并说说这里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内心情感。要求其他同学对发言同学的朗读及分析分别给予评价。“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 这几句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的急切的渴盼!风即是

12、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朗读时应把握急切、渴望之情。“发泄出无边无际的怒火, 把这黑暗的宇宙, 阴惨的宇宙, 爆炸了吧! 爆炸了吧!”“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 一连串的反复, “爆炸了吧!爆炸了吧! ”、“劈吧,劈吧,劈吧! ”、“劈开, 劈开,劈开!”一个比一个强烈、 一个比一个坚决, 我们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第 4 页共 6

13、 页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这几句是屈原对光明的狂热的呼喊,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向往与追求。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把你这云中君烧毁了吧!你们这些土偶木梗,你们高坐在神位上有什么德能?你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 “啊,你,你完全是一片假! ” 深刻地指出了产生社会黑暗的根源,“土偶木梗” 实际上就是指的世间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表现了作者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2、在前面的朗读中,我们还发现

14、,课文中作者将很多事物都赋予了其它的含义。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以什么特别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风雷电: 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象征: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3、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

15、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4、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夸张激发想象;呼告、拟人表达感情;排比、反复形式美,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比喻形象生动。5、雷电颂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从句式,修辞等角度使这段独白激情澎湃,气势雄浑。a 、运用拟人兼呼告,最直接最有力地表达了爱憎。b、运用排比与反复,使句式整齐,铿锵有力。c、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六、概括总结:第 5 页共 6 页1、通过前边的朗读及对屈原内心情感的分析,你认为屈原是一个怎样的人?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英勇无畏。2、从文中你体验到了什么?从中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3、就文中不理解之处质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