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精品]中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_第1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_第2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_第3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_第4页
[硕士论文精品]中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就业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对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由于其对于改善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缓解贫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非正规就业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分析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制度性原因,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指出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并针对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若干优化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措施。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非正规就业的理论背景及现实背景,对国内外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进行了总结,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国内外对非正规就业研究的概况。其次,通过一个含有制度变量的模型说明了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制度性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具体制度性原因。通过对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分析,说明了非正规就业的产生既有理论依据,也符合我国的国情;既顺应了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又满足了微观非正规就业市场供求双方的需要。但是,在非正规就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存在有制度性障碍,既有正式制度的障碍也有非正式制度的障碍,并且由于非正规就业本身的特点等也会给制度的设计带来难度最后,本文分析了发展非正规就业所需的制度环境,应该建立非正规就业的生存、政策支持、服务系统来促进非正规就业的发展。非正规就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它不仅是解决我国严重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也符合未来人们选择就业模式的发展趋势。鉴于其发展遇到的诸多障碍,政府在制订和执行政策的时候,应鼓励和扶持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并加以适当、适度的规范,充当促进者和规范者的角色。关键词非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制度分析制度障碍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ABSTRACTTHEPROBLEMOFEMPLOYMENTHASALWAYSBEENANEMPHASISINTHESTUDYOFECONOMICS,ANDTHESTUDYISNOWFOCUSEDONTHEINFORMALEMPLOYMENTOWINGTOITSGREATCONTRIBUTIONTOOURCOUNTRYINIMPROVEMENTOFTHECURRENTDIFFICULTEMPLOYMENTSITUATIONANDMITIGATIONOFPOVERTYADOPTINGASYNTHETICAPPROACHOFTHEORETICALANDEMPIRICALMETHODS,ANDWITHREFERENCETOTHEDEFINITIONONINFORMALEMPLOYMENT,THISPAPERPROBESINTOTHESITUATIONOFINFORMALEMPTOYMENTINCHINAANDPOINTSOUTTHEINSTITUTIONALREASONSOFTHEPRODUCEOFINFORMALEMPLOYMENTINOURCOUNTRY。SEVERALMEASURESAREPROPOSEDTOREMOVETHEEXISTINGMAJORBARRIERS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INFORMALEMPLOYMENTFIRSTLY,THISPAPERSTARTSFORMTHEEXPLANATIONTOTHECONCEPTOFINFORMALEMPLOYMENT,THERESEARCHSITUATIONOFINFORMALEMPLOYMENTBOTHINCHINAANDABROADTHENITANALYZESTHETOTALQUANTITY,THECONSTITUTIONSANDTHECHARACTERISTICSOFINFORMALEMPLOYMENT,ANDITSCONNECTIONWITHFORMALEMPLOYMENT,SECONDLY,THISPAPEREXPLAINSTHEINSTITUTIONALREASONOFPRODUCTIONOFOURCOUNTRYINFORMALEMPLOYMENTTHROUGHAMODELWHICHINCLUDESANINSTITUTIONALVARIABLEANDFURTHERANALYZESTHECONCRETEINSTITUTIONALREASONTHROUGHANALYZESFEASIBILITYOFDEVELOPINGTHEINFORMALEMPLOYMENT,EXPLAINSITSBIRTHANDGROWTHHASATHEORETICALBASISANDFITSTHESITUATIONOFOURCOUNTRYMOREOVER,INFORMALEMPLOYMENTNOTONLYCONFORMSTOTHEDIRECTIONOFADJUSTMENTOFTHEMACROECONOMICSTRUCTURE,BUTCANALSOMEETTHEREQUIREMENTSOFBOTHTHEEMPLOYMENTDEMANDANDSUPPLYMARKETBUT,THEREARESOMEINSTITUTIONALBARRIERSINDEVELOPINGINFORMALEMPLOYMENT,ITISOFFICIALANDUNOMCIALBARRIERSANDITWILLBRINGSOMEDIFFICULTIESINDESIGNINGINSTITUTIONOW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INFORMALEMPLOYMENTANDSOONFINALLY,THISPAPERANALYZESTHEINSTITUTIONALENVIRONMENTINDEVELOPINGINFORMALEMPLOYMENT,ITSHOULDESTABLISHTHELIVING,POLICYSUPPORT,SERVICESYSTEMOFINFORMALEMPLOYMENTTOPROMOTINGTHEDEVELOPMENTOFINFORMALEMPLOYMENTTHEREISAGREATPOTENTIALINTHEDEVELOPMENTOFINFORMALEMPLOYMENTITISNOTONLYANEFFECTIVEWAYTOSOLVETHEUNEMPLOYMENTPROBLEMINOURCOUNTRY,BUTALSOATRENDINFUTUREMODEOFEMPLOYMENTASTHEREARESTILLALOTOFBARRIERSTOITSDEVELOPMENT,THEGOVERNMENTSHOULDPERFORMITSENCOURAGINGANDREGULATINGFUNCTIONSEFFECTIVELYANDENCOURAGE,FOSTERANDREGULATETHEDEVELOPMENTOFINFORMAL1I硕士学位论文EMPLOYMENTVIAITSPOLICYMAKINGANDIMPLEMENTATIONKEYWORDSINFORMALSECTOR;INFORMALEMPLOYMENT;INSTITUTIONALANALYSIS;INSTITUTIONALBARRIERSIII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插图索引图11以经济组织及就业形式区分的非正规就业图1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流动图21转轨时期非正规就业产生发展的机制模型图22科技进步对城镇居民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图31传统计划体制下劳动力价格及就业量的决定图32转轨时期劳动力价格及就业量的决定图33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价格及就业量的决定图34非正规就业劳动力价格及就业量决定图35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效用对比7814一18,2022一22。22一23硕士学位论文附表索引表21我国各种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情况16表31城市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社区就业实体和生产自救基地综合情况2002年表3219972000年农村转移劳动力状况表33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区域比较表34非正规就业比重的国际比较表35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分行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V2526272728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方抒甲日期朋歹年,月哆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田。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日期M西年日期刃筘月哆日J月砌目|寺研鲈硕士学位论文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章绪论1选题背景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国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这种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是一方面在那些新兴产业、采用新技术领域、新的经济成分中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在那些传统产业、行业和采用旧技术的领域中不断摧毁大量的旧的工作岗位,于是出现了劳动就业结构上的矛盾。为解决大批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各地区纷纷探索解决就业问题的各种办法,实践证明非正规就业是一种可行性的方式。对非正规就业认识最早的应该是上海市劳动部门,该市在1996年确立小时用工模式,实际上正式承认了非正规就业,并在工商管理政策、税收政策、信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相继各省也效仿上海市的做法,积极鼓励非正规就业的发展,辽宁、福建、浙江、安徽、青海等省也纷纷对非正规就业进行了各自的政府界定并出台了鼓励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各种政策措施。2000年12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有关专家对非正规就业相关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到2001年上半年,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出台了减免税收、简化程序、降低融资信贷门槛等扶持措施,推动非正规就业的发展。2003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了关于城镇灵活就业1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指导意见,为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扫清障碍。但是,我国的非II三规就业的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比重还十分低,发展还存在诸多限制,如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人为分割,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对非正规就业的观念问题等等。如何正确看待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作为一种解决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手段能否健康地发展如何扫清其发展中的障碍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分析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明晰。112研究意义作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理论课题,非正规就业不是今天才形成的课题,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不管是发达国家、经济转型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非正规就业人员在整个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非正规部门所产生的大量商业活动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L】,所以对于非正规我国官方倾向于使用“灵活就业”的概念来代替非正规就、眦。我凼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豹制度阐释就业的研究和关注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被引入我国,但考虑到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人们普遍的就_K观念,它没有被政府和学术界所重视,有关它的研究90年代刁开始受到关注,我国许多学者参照调查所提供的实证材料、建立相关统计项目,提出我同非正规就业的界定框架,对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意义以及政策方面进行了探讨。不过从制度的角度来系统分析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与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探讨发展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进而提IJ优化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却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本文的最大特色。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而且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12文献综述121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概述在60年代中期有一批研究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家发现,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无法说明这些国家不断增长的失业问题。富兰克1968在牛津经济文汇上发表的文章最早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在该文中富兰克提出将城市中的劳动力分为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这样两个部门的观点。所谓“城市传统部门”指小规模的、主要是家庭式运作的企业,包括摊贩、小手工业者、微型制造企业和一些小规模的建筑队。富兰克指出,这些企业的特征是资本小、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收入低、雇主与雇员之间没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托达罗1969引入“就业概率”和“预期收入”概念所建立的城一乡劳动力转移模型能有效地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就业问题【”。在文中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两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农村非熟练劳动力在转入城市后首先是在城市传统部门就业;第二阶段,在城市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员一一起在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这样就把JTJ结构模型中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的一次性转移分解为农业部门一城市传统部门一现代工业部门这样一个转移模式。菲尔兹1975拓展了托达罗模型,认为应该把农业、工业和城市传统部门看作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在三个市场间受到同样的经济作用而选择某个部门就J眦。他首次在模型中引入城市传统部门,但在实际处理中,他基本上把城市传统部门看成是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之间的缓冲区。现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实证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能够被现代工JIP部门所吸纳的数量越来越少,大部分劳动力只能长期滞留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传统部门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消失的预期并末实现。为此,一些世晃性的劳动力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开始重新评估城市传统部门的作用,其表现我凼非正规就业产牛与发展的带0度阐释J_就业的研究和关注电就越来越受到重视。20世纪80年代,“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概念被引入我国,但考虑到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人们普遍的就、LK观念,它没有被政府和学术界所重视,有关它的研究90年代才开始受到关注,我国许多学名参照调查所提供的实证材料、建立相关统计项目,提出我同非正规就业的界定框架,对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意义以及政策方面进行了探讨。不过从制度的角度来系统分析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与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探讨发展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进而提出优化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印是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是本文的最大特色。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而H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今后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12文献综述121国外非正规就业研究概述在60年代中期有一批研究非洲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经济学家发现,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的劳动力转移模型无法说明这些国家不断增长的失QK问题。富兰克1968在牛津经济文71_上发表的文章最早对此ND题作了专题研究,在该文中富兰克提出将城市中的劳动力分为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这样两个部门的观点。所谓“城市传统部门”指小规模的、主要是家庭式运作的企业,包括摊贩、小于工业者、微型制造企业和一些小规模的建筑队。富兰克指出,这些企业的特征是资本小、没有规范的会计制度、收入低、雇主与雇员之间没有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托达罗1969引入“就业概率”和“预期收入”概念所建立的城一乡劳动力转移模型髓有效地说明发展中国家城市就业问题【。在文中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曲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农村非熟练劳动力在转入城市后首先足在城市传统部门就业;第二阶段,在城市传统部门的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员一。起在现代工业部门的劳动力RB场寻找下作,这样就把二元结构模型中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的一次性转移分解为农业部门城市传统部门一现代工业部门这样一个转移模式。非尔兹1975拓展J托达罗模型,认为应该把农业、R业和城由传统部门看作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在三个市场问受到同样的经济作用而选择某个部门就、IK。他首次存模型中引入城市传统部门,但在实际处理中,他基本L把城日传统部门看成是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之间的缓冲区。现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实证明,转移到城市中的农村劳动力能够被现代工业部门所吸纳的数量越来越少,大部分劳动力只能长期滞髑在城市传统部门,城市传统部门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消失的预期并未实现。为此,一些世界性的劳动力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开始重新评估城市传统部R】的作用,其表现劳动力组织如国际劳工组织ILO开始重新评估城市传统部门的作用,其表现硕士学位论文之就是用“非正规部门”、“微型企业”等较|E面的术语指这些城市中以传统产业组织方式经营的企业。“非F规部门INFORMALSECTOR”的概念最早由哈特KHART于1971年在一篇讨论加纳城市就业的论文中提出31,国际劳工组织1972年在一份关于肯尼亚的经济发展的报告中首次官方使用了这一术语。1993年的第十五届国际劳工统计会议1CLS从统计角度对非止规部门作了描述性的定义。从制度角度分析非正规部门发展问题的最著名的是秘鲁经济学家索托1989,他的观点可以看作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发展经济学上的反映。他认为,法律体系对经济活动所能达到的效益水平有重要影响,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部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是法律制度,其表现是严格的、歧视性的行政和立法制度。一个不完整的行政和立法体系所形成的经济环境会导致资源的“劣”化配嚣并在经济上迫使企业在法律框架以外从事经济活动,这也就是非正规部门长期存在的原因F”。卡斯特斯和波特斯1989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非正规部门进行了共同考察认为非正规部门的增长是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化经济活动的“制度化”的弱化结果。所有“菲正规部门”的共同特征是他们不受现存的社会制度的监管,“社会制度”可以看作是从事经济活动的法律和社会的环境,由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管的社会制度是动态变化的,因而正规部门一非正规部门的边界也是动态变化的【”。大部分经济学家都主张鼓励非正规部门企业的发展。莫里森等人的一项调查1994发现,金融资源的缺乏和需求不足是非正规部门发展的主要障碍【6L,其次才是歧视性的制度,因此该调查认为仅仅通过经济的自由化来推动超小型企业的发展是不够的,必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进行制度创新。小企业的发展在制度上所受到的歧视包括两方面一是小企业在要素市场上受到歧视;另一是小企业几乎得不到转包合同和政府定单。李特尔1987则认为小企业通过非正式的资本市场融资的效率高于政府通过正式市场的补贴性融资。由于非正规部门企业的融资信用极不确定,正式金融市场对此不予融资是十分合理的市场行为。制度性信用的短缺虽然对确实具有发展潜力的小企业带来限制作用,但它更多的是一种过滤器,滤掉了那些不诚实、无能和不守信用的金融市场的需求者。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小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金融资本的缺乏,而是基础设施、原材料、土地和社会正确观念的缺乏。2002年,国际劳工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劳工会议,对非正规就业进行了专题研究【”,此次会议不仅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非正规经济,而且对发达国家以及经济转型国家中存在的非正规经济也给予了足够重视。在区域和国家非正规就业发展报告中,阐述了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最近趋势,以及各地区的数量规模。分析导致非匝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因素,非正规经济在创造就业与吸收富余职工方3我国非IE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面的积极意义。作为个案研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旨在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生产能力和工资标准、完善社会保护的改革实践,以及改善非正规就业者境遇,建立非正规就业者的联盟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的政策与举措。122国内非正规就业研究概述从国内的研究情况来看,1996年7月上海市政府颁布的关于实施再就业工程试点工作的若干政策是中国最早的关于非正规就业的政策文件,非正规就业被定义为“生产自救的劳动和社会服务”,即失业人员自行组织起来,在政府和社会各方的扶持下,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收入和社会保障。国内学术界对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非止规就业的概念、意义以及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政策等方面的探讨。1、“非正规就业”概念的探讨见13非正规就业的概念阐释。2、非正规就业的统计研究。高玲芬、贾丽娜认为要做好非正规就业的统计,首先必须界定好“非正规就业”的概念,从理论上来说,非正规就业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家庭服务就业。但是在实际中由于非正规就业具有流动性、隐蔽性、偶然性等特点,官方统计中很难将非正规就业全部统计进来,现在非正规劳动力调查已经被ILO确认为调查非正规就业的最合适的方法【”。徐丽梅认为对非正规部门的调查可来自于劳动力调查和专门的非正规部门调查,这种调查可采取家庭和企业混合调查,或者机构普查的方法。其他来源包括综合性家庭调查、家庭收入和支出调查、家庭经济活动或家庭工业调查、小型和微型企业调查以及官方估计【91。3、非正规就业效应的研究。黄乾、原新认为非正规部门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转制成本、促进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10】。张晓凤认为非正规就业可以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为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所以是发展非正规就业是一种现实的选择。而张华初认为虽然非正规就业能够在改善就业形势、减轻弱势群体的贫困程度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也会造成生产效率低下,资源严重浪费以及影响城市环境和公共卫生等一些社会问题L”】。4、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政策研究。丁金宏认为中国城市的非正规就业群体被现行的“户口坝”分隔成两个部分,一是非单位雇佣的进城农民工;二是由城市政府正式认定的非正规就业者。为了有利于非正规就业的良性发展,非正规就业政策应该要面对户口改革的现实,为逐步拆除,、口隔离做好充分的政策准备弘”。陈淮认为就业岗位的供不应求是我国的一个突出问题,确立发展非正规就业的战略和采取相应的政策将是缓解就业矛盾、降低体制转轨成本的鼋要途径。由于非正规部门是社会中弱势群体的重要就业领域,应该向就业者提供必要的保障,这就4硬士学位论文需要国家政策的多方扶持和援助【“L。冷熙亮等从上海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发展现状出发,认为政府非正规就业的鼓励和支持使我国的非正规部门成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的特殊“正规”部门,并就上海市在促进城市居民非正规就业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公共政策建议【15】。5、农民工非正规就业的专题研究。李强在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非正规就业一文中,以农民工进入城市从事的主要是非正规就业为假定前提,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采用现代劳动关系理论模型,一方面强调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功能,分析了非正规就业者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状况,另一方面也为由巨大劳动人口构成的非正规就业者的合法地位而呼吁,强调应改善非正规就业者的就业与生存环境11“。甘满堂以在福州城区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分祈了街头做敖工的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指出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实际上是他们一种不得已的选择F17113非正规就业的概念阐释131菲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劳工组织推行世界就业计划WEP,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派出就业使团,帮助他们研究和制定国家和区域的就业发展计划,使团的专家们发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中许多失业者为了生计,从事一些未经政府承认、登记,也得不到政府保护和管理的经济活动。1972年就业使团在肯尼亚完成了一份题为“就业、收入与平等肯尼亚增加生产性就业的战略”的研究报告,首次把这类经济活动命名为“非正规部门”L”】。在1992年1月第15届劳工统计大会上,与会者通过了关于非正规部门的国际标准定义“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由为有关人员创造就业机会和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从事产品生产与劳务的单位构成,其特点是组织水平低,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基本没有或没有分工,生产规模小”。在国内学术界,对“非正规部门”的定义大致有以下几种;F1指在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单位企事业、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社会组织之外的规模很小的经营单位。包括一是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为社会需要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户、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人独资企业等;二是以社区、企业、非政府社团组织为依托,以创造就业和收入为主要经营目标的生产自救性和公益性劳动组织;三是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I。F2非IE规部门由为有关人员创造就_QKAELL提供收入为根本目的的、从事产品生产和劳务的单位构成。“这些单位组织水平低下、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5我国菲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基本无分工、经营规模小;其劳动关系大多建立在偶然的就业、亲属或个人以及社会关系之上,而没有建立在具有正规保障的合同协议之上。非正规部门的生产单位具有住户企业的特点。应将非正规部门的概念与隐蔽的地下经济活动的概念区分开【201。”3非正规部门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城市中那些小规模经营的生产和服务单位以及自雇型就业的经济活动。“一般是自我就业的小私有制;资本规模有限;就业者技术水平很低,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流入城镇的迁入人E1;劳动生产率低;退休金和劳动保护条件方面的福利极差【2L】。”4非正规部门。一是一个反映个人从大量分散的生产活动中得到收入和就业机会的概念,目的是自我创造就业和收入,而非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二是官方统计中未被注册和记录的最大部分,其组织结构简单,且拥有较低水平的资本、生产率和收入;通常从事着小规模的经营,大多没有固定场所,即使有也只是一些小商店、小作坊和小摊位等。三是个人为自我就业创立的,有时也雇用工人或学徒工,但劳动关系大多基于临时就业、亲戚、个人或社会关系,而非法律合同关系。四是与组织规范的市场、信贷机构、现代化技术、正规教育和培训及众多的公共服务无缘,经常游离于现行的法律框架之外,不为政府认可、支持或管辖;有时,政府甚至把它与非法活动等同起来,加以干扰和抑制【2”。而正规部门是指人们传统观念所认可的国有经济单位和集体经济单位以及私营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些单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规模大,组织程度较高,结构健全,经营稳定,具有较高的社会声望。132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非正规就业就是指在非正规部门里的就业,他们没有提出“非正规就业”的概念,而是对非正规就、IK的特征作如下概括1容易进入或没有进入障碍;2主要依赖于本地资源;3家庭所有制或自我雇佣;4经营规模较小;5采用劳动密集型的适用性技术;6劳动技能不需要在正规学校获得;7较少管制或竞争比较充分【23】。我国有些学者也认为“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部门就业”是一回事,这确实也符合国外的情况,但在我国这样的理解并不完全合适。由于我国出现的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现象是在经济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大量正规部门职工下岗时期,这与国外的非豇三规就业出现和发展的背景不同,所以对非正规就业的界定也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在我国目前非正规就业的现状及促进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一非正规就业问题调研报告中,特别指出“非正规就业”是比“非正规部就业”更大的一个概念,因为目前正规部门中也存在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形式【2”。硕士学位论史我国劳动就业部门倾向于使用“灵活就业”而不是用非正规就业的概念。劳动科学研究所对灵活就业的概念做了如下定义“所谓灵活就业是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1二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几方面至少一一方面1不同于建立在211业化和现代工,一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251”国内许多学者借鉴国外有关的界定原则,参照我国调查所提供的实证材料,提出了一个我圜非正规就业的界定框架,比较一一致的观点认为非正规就业其实是一种就业的模式2。从经济组织形式出发,非正规就业可以分为正规部门的非正规就业和非正规部门就业;从就业方式的非正规性来看,非正规就业表现方式多样,如自我雇佣、家庭内就业、阶段就业、非全日制弹性就业、钟点工、临时工、季节31等F26I如图11所示。匝蚕。广厂I正规部门非正规就业I非正规部门就业LJJJJI口田田冈冈图11以经济组织及就业形式区分的非正规就业而正规就业,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一一直认为在国有企业或者在较大规模的集体企业就业,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固定的工资收入、有稳定的福利待遇,是一种主流的就业形式,属于“正规就业”。133我国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关联分析1、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相互依赖性非正规部门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规部门和整个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已被广泛接受2们。服务业是非正规就业的重要就业领域,而服务业的有效需求2本文也倾向于使用此种意义上的概念,即非正规就业非正规部F1就业醛规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则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这义取决于经济状况,特别是正规部门的发展。高收入的正规部门的存在本身就为传统服务部门的广泛延伸和发展提供了市场基础。从非正规部门的产品生产部分来看,它对正规部门的依赖不仅在于需求方面它为正规部门的企业提供中间产品为正规部门的雇员提供丁资产品,而且在于供给方面正规部门为其提供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投入;通过分包合同关系提供生产资本。虽然非正规部门电为其他非正规部门的家庭提供廉价产品如日用器具、家具等,但是后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的或间接的是由正规部门决定的。因此可以这样说“与决定正规部门增长的因素不同,决定非难规部门增长的因素主要在于他的外部”12S。反过来,正规部门也要依靠非正规部门为它提供廉价的投入品和生活消费品,事实上,有充分的理由可以证明,非正规部门只以人为的低价格向正规部门的工人提供原材料、基本生活品,才使得正规部门能够维持自己政府所授予的经济强大和合法地位。2、非正规就业对正规就业的替代性2002年,我国的户籍翻度改革向前迈了。步,大城市在形式上也放宽了户籍管理制度,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人进入,但由于这些条件往往很高,所以,事实的结果是进一步加强了户籍管理制度,劳动力的流动仍然受到控制,这就使得部分大城市的非正规就业群体被分割成两个部分一是非单位雇佣的进城农民工,如从事零星装修的木匠、建筑工、擦皮鞋者等二是由城市政府正式认定的非正规就业者,如从事社区服务、经营家庭小作坊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等。户口坝分割了劳动力市场,所以这两部分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流动是非常困难的,人员的流动基本上就在各自的范围内进行,如图12所示城市劳动力进X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L。一L一圈12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流动我国的非正规部门是正规部门经济活动的外延,正规企业和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关系是主次关系、互补关系,但是政府为非正规劳动组织的认定设置了入门条件,如上海市规定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成员中本市户口的下岗失业人员必须占70以上,这一规定基本屏蔽了没有城市户口的进城农民工,表明了政府对非正硕士学位论文规就业的基本出发点是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户口坝分割R劳动力市场,但它也在一定程度J二保护了城市劳动力中的非正规就业者,避免了两种非正规就业者之间的激烈竞争。14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及其重要性1041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1、就业方式灵活多样,劳动组织简单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就业方式多种多样。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独立完成工作,较为分散,因此,在客观一I造成组织程度比较低,就业形式、C作机制灵活多样。大多数非正规部门就业属于个体经营和微型企业,由独立工人、自谋职业者以及家庭成员组成,只有少数工人或学徒。一般在资金很少和低水平技术的条件下运营,有的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有的没有固定的劳动场所、正规的劳动时间,就业方式根据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类从业人员生产经营的产品数量、品种、内容、方式等等,都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同时,他们对技术、技能要求一般都不高,行业和门类庞杂,选择余地和空间大,进退方便,有利于各种择业取向的人FFDII入。2、劳动关系非规范化、复杂化和多元化随着多种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形式的灵活化、多样化,导致劳动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由于非正规部门的行业庞杂,对从业人员的性别、年龄、文化、技能、体力的要求各有不同,包容性大,因此情况复杂。非正规就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一般都比较松散,造成劳动力市场混乱。如正规单位使用的临时工、季节工、小时工很多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处于随时可能被中断的状态,当雇佣关系解除时,各方不能按约履行各自的义务,由此造成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的混乱有些非正规就业者存在多重劳动关系,同对为几个单位的L临时工、小时工;而个体户、自由职业者等自雇类非正规就业人员,根本没有劳动关系权利义务相对人。3、从业人员多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社会保护一是就业不稳定,是城市中失业最为频繁的群体。由于雇主和员工之间缺乏信任,员工认为雇主可能随时解雇自己,因而不能安心工作,旦有机会就会离开企业,因而雇主也没有对员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由此导致非正规部门雇主经常更换员工,员工也经常更换工作的现象经常出现。二是劳动报酬也很不稳定而且一般较低,与正式职工相差较大。三是人多数非正规就业者被排斥在社会保险体系之外,对其就业群体没有制度支持。我国现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是为在正规部门就业的正式职工设计的,因此非正规就业者大都与社保体系没有制度性联系。凹是由于大多数非正规就业单位是未登记注册和未纳入官方统计的单位,现有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法规难以覆盖,很难享受到贷款、正规就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和法律保护的机会。142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重要性1、非正规部门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非正规部门具有投资少、进入障碍少和机制灵活等优点,非正规部门的发展与就业效应既能节约国家投资,也能极大地推动经济增长。世界银行调查资料显示,非正规部门发展与就业对西非大多数圈家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值在13至一半左右在我国,到1998年底,绝大多数属于非正规部门的城乡个体企业的工业总产值达20372亿元,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1711291。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策的扶持等,非正规部门在我国将获得较犬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会越来越大。2、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满足社会劳务需求。就业岗位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稀缺的资源,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国有企业冗员大量排出的双重压力下,就业问题已成为各地制定区域发展战略中的最大难题之一。更为尖锐的矛盾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以及普遍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出现,依靠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就业岗位增加来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己很难办到1301。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可以缓解这一1压力。3、发挥“下岗”人员优势,支持两种就业制度的并轨。我国的就业制度正在向竞争就业转变,但目前由于劳动技能单一、年龄普遍偏大等原因,与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相比,从旧体制中退出的下岗职工明显属于弱势群体。在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工作中,很多地区制定了一“些向下岗职工倾斜的保护性政策,如规定某些领域只准下岗职工进入。但由于这些政策并未真正体现出下岗职工的优势,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这些具有“市场歧视”特征的政策实际上会妨害市场竞争就业制度的规范和完善。所以,依靠歧视性就业政策不是个好办法,援助下岗职工的根本举措在于发展那些他们具有优势的就业领域。而菲正规就业领域正是下岗职工具有竞争优势的领域。4、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在客观上能起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大部分依附于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因而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将极大地刺激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5、非正规就业的发展对增加弱势群体的收入,减少城镇贫困人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镇反贫困是当前我国政府所面I临的一个十分棘手而又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中国目前的城镇贫困人口以下岗或失业的贫困职业群体为主,他们难以在正规部门就业,非正规就业是其有效的脱贫手段。O硬上学位论文15研究方法与思路1、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研究非正规就业不能只谈理论,因为非正规就业已成为我国就业的新模式,给我国经济的增长带来瓤活力,不管是理论界还是政府部门对这部分经济活动的界定、测量越来越关注,所以研究非正规就业必须注意理论分析方法与实证分析方法的结合。2、理论认同与研究角度创新相结合只有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对现有的理论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学习,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创额。本文借鉴了部分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甄别,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角度的创新。近年来,关于“非正规就业”的研究发展迅速,但是从制度的角度来研究非正规就业的才I多,本文从非正规就业的基本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制度原因的分析,指出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并针对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存在的主要障碍,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国非正规就业发展的政策选择。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1章绪论。分析了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现实背景,通过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阐释,总结了国内外非正规就业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非正规就业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第2章对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制度分析。通过构建一个含有制度变量的模型来说明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原因,并分析了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具体的匝式制度与非制度因素。第3章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分析。首先,通过比较我国不同经济体制下劳动力就业的均衡机制,以及在转轨时期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的效用对比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其次,通过制度变迁、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制度差异所带来的我国菲正规就业发展的数据,从实践上说明了发展非正规就业的可行性。第4章发展我国非正规就业的制度障碍。首先,分析了现存制度包括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非正规就业发展的障碍;其次,以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为例,说明在其发展中存在的制度障碍;最后,分析了由于非正规就业的特点、作用等原因给制度设计带来的难度。第5章我国非正规就业制度环境的优化。通过建立非正规就业发展的生存支持系统,来改善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环境;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使得非正规就业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通过舆论等方式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第2章我国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制度分析21非正规就业产生的一个制度模型非正规就业在近年内大量产生,是有客观社会环境和条件的,体制转轨时期的制度缺陷对非正规就业的形成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制度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砸一是新旧体制并存,即双重体制同时运行;二是体制缺位,即旧体制已被改变但巍体制又没有建立起来;三是体制错位,即新体制的各个部分不配套等;四是制度虚设,即体制名存而实无,并未执行。在以下分析中,我们以我国转轨时期的制度缺陷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构建一个理论模型来阐释我国非正规就业大量出现的内在机制3。在理论分析框架中,我们假定就业群体仅有两种从业模式状态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令E为总体就业量,E;为非正规就业人数,为正规就业人数,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EELER21这里我们对正规就业E,的变动略而不论,其中,非正规就业E。的总量可进一步表示为非正规就业的发生率F1与社会就业总量的乘积EAE22式中以实际就是非正规就业占社会总就业量的比重。公式22表明些0,些0。于足,我们可以写出非正规就业量E;关于时间T的变动公式AN汜一05I塑E些O23加以甜该公式表明,非正规就业的增量取决于非正规就业的发生率和社会总就业量的变动,社会总就业量E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使非正规就业景E。自然增加的因素。这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意味着参与人员、投入的资源量等都有所增加,由此导致非正规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另外,技术进步对正规与非正规就业往往有同样的促进作用。因此,即使制度包括缺陷不变,非正规就业也必然随着社会总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不过这不是影响转轨时期非正规就业活动的主要因素,我们集中讨论的是在社会总就业量不变时制度变动对非N三规就业的影响,或者说在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同时变动的过程中,非正规就业何以大量产生,即探,在模型的构建中,作者参考了南开火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周云波关于经济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机制模型。原模型见于陈宗胜、周云波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经济研究,2001年第4期。坎士学位论文讨制约非正规就业率F变动的凶素。我们假定尺为从事非正规就、JK的单位成本收益率R;与从事正规就业的单位成本收益率R,之比,即RRR,D月勰,_0OR涨,0OROW_025可见,R实际上可以反应出一个经济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各方面制度相对完善的经济中,通常制度缺陷较小,从事非正规就业的成本收益率会较低,而从事正规就业的收益率会较高,因此,二者之比R较小,反之则反。根据前面的假定,尺正是决定A的直接因素,即。是两种就业的成本收益率之比R的函数口HRT,RIJ,OAAR0AOOW_026即就是说,非正规就业的发生率直接取决于从事非正规就业与从事正规就业的成本收益率的比较,并最终取决于经济中制度缺陷的大小及其变动。据此可将公式23进一步展开为下式堕塑堕堡坚望OF271MORORIAWMOT。该式表明,在中国近年体制转轨与经济发展等活动中,影响非正规就业的主要因素。首先,制度缺陷W的增加使得非正规就业的成本收益率足大副上升,同时相对地使正规就业活动的成本收益率R,降低了,因而两者的比例R也就上升了。正是这一比例的提高,以及因经济规模扩大带来的就业总量增长和正规部门就业的体制性壁垒,非正规就业的发生率上升,这一经济学解释的几何表达形式如图21所示图中,横轴OX代表正规就业,纵轴OY代表非正规就业,直线OR代表两种经济活动成本收益率的比值,它反映制度缺陷,斜率越高,表明制度缺陷越大。现实含义是制度缺陷越大,正规就业部门及领域准入壁垒越强,非正规就业成为人们“无可奈何”的选择【”1。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体制性分割因素大量存在,我国就业总量较低,如图P,P,所示。同时,这时期的经济关系较简单,计划控制手段严密,就业主要是指体制内的正规就业,制度缺陷没有充分体现出来,如直线OR。所示。在此阶段,社会就业总量中两种就业的均衡点为P1P1与ORL的交点A,表明非正规就业量为OYL,正规就业量为OXL。体制改革开始以后,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发展等多种因素的推动,我国社会就业总量规模扩大,由直线P1PL右移至P2P2。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信息不完善以及人类认识事物的局限性等,都使经济活动的13我国非LE规就业产生与发展的制度阐释各种规范制度的建立健全成为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制度缺陷或制度不足。这使得非正规就业的成本收益率与正规就业的成本收益率之比。LTT一,即直线ORL向左方移至OR2。此时就业的均衡点为OR2与P2P的交点B,其中非正规就业数量增至OY2,正规就业数量为OX2。YP2PLY2Y0X1X2PLX3P2X图21转轨时期非正规就业产生发展的机制模型上述过程可分解为两个步骤,酋先是将OR,延长至与P2P2交点C,对应的正规就业数量为OX3,非正规就业数量为OY3,于是,非正规就业的增量可看作是YLY,与Y3Y2相加。其中,Y1Y3是由于经济发展带来的就业总量规模的扩张而引致的非正规就业增量,Y3Y则为体制转型中的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