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毕业论文定稿_第1页
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毕业论文定稿_第2页
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毕业论文定稿_第3页
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毕业论文定稿_第4页
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毕业论文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存档编号赣南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教学学院商学院届别2017届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号131104010姓名黄齐指导教师孙剑斌教授完成日期2017515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赣南师范学院所有。特此声明。作者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作者学号131104010作者签名(手写有效)20年月日(手填时间)QQ空间视角下的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及其演变过程分析黄齐THEANALYSISOFTHEFORMATIONANDEVOLUTIONOFTHECOLLEGESTUDENTSINTHEANGLEOFQQSPACEHUANGQI2017年5月15日摘要大学生小团体是校园里常见的非正式组织,它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有弊,为了让小团体对大学生产生更加广泛的积极影响,需要对其进行成因和演变过程分析,之后根据结论提出意见。在这里通过问卷星发放网络问卷,然后用SPSS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得到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发现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可归结为心理需要、兴趣爱好和外在客观因素3点。不仅如此,又从QQ空间视角下采集2个班的空间动态点赞和评论信息,分为3次,之后用UCINET软件对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小团体的演变过程总是向人数、数量更多的趋势发展,小团体之间通过“桥”连接成更大的小团体,其中同一寝室学生组成的小团体成员关系变得越来越稳固。所以要从寝室入手安排活动使小团体向好的方向发展。关键词非正式组织、问卷调查、认同程度、教育管理ABSTRACTCOLLEGESTUDENTSCLIQUEISACOMMONTYPEOFINFORMALORGANIZATIONSONCAMPUS,ITONCOLLEGESTUDENTSALLROUNDDEVELOPMENT,INORDERTOMAKESMALLBROADERPOSITIVEINFLUENCEONCOLLEGESTUDENTS,ITISNECESSARYTOCAUSETHEEVOLUTIONANDANALYSIS,ACCORDINGTOTHECONCLUSIONAFTEROPINIONSAREPUTFORWARDHERETHROUGHTHEQUESTIONNAIRESTARDISTRIBUTIONNETWORK,ANDTHENUSESPSSSOFTWAREDESCRIPTIVESTATISTICSANALYSISOFTHECOLLECTEDDATAANDSINGLEFACTORVARIANCEANALYSIS,TOGETTHEREASONSFORTHEFORMATIONOFCOLLEGESTUDENTSGROUPTHEREASONSFORTHEFORMATIONOFSMALLGROUPSCANBEATTRIBUTEDTOPSYCHOLOGICALNEEDS,INTERESTSANDEXTERNALOBJECTIVEFACTORSNOTONLYTHAT,FROMTHEPERSPECTIVEOFQQSPACECOLLECTIONOF2CLASSSPACEDYNAMICTHUMBUPANDCOMMENTONINFORMATION,CANBEDIVIDEDINTOTHREETIMES,AFTERUSINGUCINETSOFTWARETOSOCIALNETWORKANALYSISOFDATA,NUMBEROFEVOLUTIONPROCESSISALWAYSTOGETCLIQUE,THETRENDOFMOREDEVELOPMENT,SMALLGROUPSTHROUGHA“BRIDGE“BETWEENCONNECTEDINTOALARGERGROUP,INWHICHTHESAMEDORMITORYSTUDENTSGROUPMEMBERSHIPISBECOMINGMOREANDMORESTABLETHEREFORE,STARTFROMTHEDORMITORYTOARRANGETHEACTIVITYTOMAKETHESMALLGROUPKEYWORDSINFORMALORGANIZATION、QUESTIONNAIRE、IDENTITYDEGREE、EDUCATIONMANAGEMENT目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一、导论1(一)研究目的1(二)研究现状1二、研究对象和方法1(一)研究对象1(二)研究方法3三、数据处理与分析4(一)形成原因分析4(二)演变过程分析7四、结论与建议12(一)结论12(二)建议13参考文献14附录一16一、导论(一)研究目的大学生小团体是由学生自发组成的非正式组织,它广泛存在于高校之中,具有种类繁杂的特性,其发展若向好的地方可以使学生兴趣爱好得以张扬、共同进步,营造和谐校园氛围,若被引入歧途则会让学生变得消极、懒散,甚至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冲突1。为了最大化小团体带给大学生的积极影响,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需要研究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及其演变过程,从所得到的信息中找出切入点,并对高校管理学生的方式给出合情合理的建议,利用小团体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校园环境。(二)研究现状在参阅了一些前人完成的研究后,发现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可归于以下3点1大学生的自身需求。大学生都有消除孤独感、获得集体归属感的需要,在兴趣爱好相同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走到一起,形成小团体;2校园生活的相通性。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注定他们要经常呆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他们主要待的地方也就是寝室、教室、食堂和图书馆,所以校园生活为小团体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环境;3社会环境的改变。这样的外界环境改变会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改变,之后为了相同的目标或者利益大学生就会组成小团体。2而对于大学生小团体的演变过程,有研究说小团体有呈寝室分布的特点,而且各团体之间由桥梁式的单个大学生连接起来。3二、研究对象和方法(一)研究对象大学生小团体是指一种非正式组织,由大学生群体在共同的喜好、特长和价值观等因素引导下自发组成,所以它不包括党团、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4然而如果将一个一个的小团体视为研究对象,则会极大的增加工作量,且跟踪调查会十分1董常亮高职班级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0212梁志辉,魏剑波,刘尧大学生“小团体”活动规律初探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20151055563杨晨社会网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小群体网络结构演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4梁志辉,魏剑波,刘尧大学生“小团体”活动规律初探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2015105556困难,无法得到准确、详细的数据,因此在此把研究对象设定为大学生个体。如下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将研究内容分为2个部分,所采用的样本为用问卷星填写问卷的259位同学和2个班的学生。1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表1问卷调查样本基本特征个性特征分组比例个性特征分组标志比例男359大一58性别女641大二147理科263大三170工科201年级大四625文科479城镇552专业其他58家庭所在地农村4482班级信息(1)A班表2A班同学信息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11女123男235男347男21女133男245男358男31女143男255男368男41女154男266男378男51女164男276男388男61女174男286男399男72女184男296男409男82女194男307男419男92女205男317男4210男102女215男327男4310男113男225男337男4410男(2)B班表3B班同学信息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姓名编号寝室编号性别11男103女194女21男113女204女31男123女215女41男133女226女52男143女236女62男154女246女72男164女256女82男174女267女93女184女277女(二)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是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及其演变过程,对于形成原因,是需要验证的,并且通过得到不同成因的重要性,也就可以知道小团体演变的影响因素,所以用问卷调查配合SPSS软件分析研究小团体形成原因1;之后再用UCINET软件对收集到的分时间段的点赞和评论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2。1问卷调查问卷设计按照李克特5点量法,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形成原因定为“心理需要”、“兴趣爱好”和“外在客观因素”,3问题将围绕这三点进行展开,共有25道题目(详见附录一),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的收集和整理,求出“信度系数”位0902,说明信度高,以期求出各因素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程度,然后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2社会网络分析将研究对象设为2个班的学生,在3年里对他们进行数据收集,QQ空间作为一种大学生常用的用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见的场所,可以反映出同学之间的关系4。虽然QQ空间可以包含很多内容,诸如人际交往、兴趣爱好、观点态度等,但这些都不好操作。而当一人发布QQ空间动态时,班上就会有点赞或评论的人5。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之后用UCINET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样就得到每个人的网络数据矩阵,横行代表点赞的人,纵行为动态发布者。然后利用视图模型功能得出对应的网络社群图。1SATTERTHWAITERK,HELMSME,NOURAVARSANIR,VANANTWERPM,WOELFLNNLIBRARYFACULTYROLEINPROBLEMBASEDLEARNINGFACILITATINGSMALLGROUPSJBULLETINOFTHEMEDICALLIBRARYASSOCIATION,1995,8342谢蕾蕾基于SNA的大学生学习关系网络构建与特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438423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功能及管理基于四省21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3939424刘倩倩浅析“QQ空间”与大学生情感表达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415杨良琼大学生在QQ空间中的自我表露研究D南昌大学,2010三、数据处理与分析(一)形成原因分析将从“问卷星”网站得到的259份问卷数据导入SPSS,因为采用的是李克特五点量法,并且给分方法是非常同意1分,比较同意2分,一般同意3分,比较不同意4分,非常不同意5分。故当均值越接近1说明认同程度越高。1大学生是自觉或说出于本能加入小团体,可以满足心理需要的内在需求。如下表所示,对于这8道关于心理需要的问题,均值介于207258,就是说认同程度在“比较同意”与“一般同意”之间,而总的均值为223,说明答案更趋近于“比较同意”。这正符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处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如下表中大学生“心理上非常认可小团体”比较同意比率为351,说明在满足心理需求方面小团体确实具有重要影响,“结交要好同学能消除孤独、陌生感”比较同意最高,为529,除却“与要好同学相处有利在学习与生活上互帮互助”一项1,其它问题比较同意比例基本大于50,所以“小团体能够满足大学生心理需要”是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原因之一,且有显著影响。表4样本对心理需要取向的认同程度肯定程度否定程度选项内容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同意合计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合计5点量均值5点量均值与要好的同学交流能满足社交需求162502278942540458224在要好同学面前可以自由自在表现自己,不担心遭歧视或斥责205459243907811293224与要好同学相处有利在学习与生活上互帮互助228521208957390443207小团体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使人轻松愉快181425297903851297232结交要好同学能消除孤独、陌生感2055292089425008582132231张梦飞,黄生成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表现与成因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98300从要好同学那里可以获得安慰、支持224514205942461258211遭遇挫折、困惑可以互相倾诉、交谈,发泄苦闷197502243943421557218心理上非常认可小团体147351313811158311892582兴趣爱好相同是大学生小团体形成的重要原因如下表所示,在有关“个人爱好”的5题中,各项均值在228338之间,除了“您的好友与您要有家庭世交关系”一项,各项认同程度都在肯定范围,故要将“您的好友与您要有家庭世交关系”一项排除。总的均值为253,说明兴趣爱好相同是小团体形成原因之一。前5项肯定程度总计在80以上,其中“要好同学与自己要志同道合”一项最高为908。在大学里大学生更倾向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共处,在现今的社会大学生们意气风发,他们的兴趣爱好得到彰显和发扬,所以兴趣爱好相同的大学生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情感,当处于同一环境下,个性爱好相同的大学生很容易组成小团体。表5样本对兴趣爱好取向的认同程度肯定程度否定程度选项内容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同意合计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合计5点量均值5点量均值要好同学和自己要有共同兴趣爱好158471274903851297232要好同学和自己要有态度相似性15149023988110415119234要好同学与自己要志同道合189456263908731992228要好同学与自己生活习惯常常有相同处17445923686812012132234您的好友与您要有家庭世交关系581512664754051205253382533社会文化、压力和风气以及就业形势的影响等外在客观因素是大学生小团体形成原因之一。如下表各项均值在3以下,总的均值为261,说明外在客观因素是影响小团体形成的原因之一。在“正式群体(如班集体、党团与社团组织等)无法满足自身发展才加入小团体”一项中,认同程度最低,说明正式组织(班集体、社团、党团、学生会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仍然存在,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依然保有。在表中各项肯定程度都较高,说明为了自身现在的和将来的发展大学生需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实现自身价值,在更完善的环境和工具帮助下,不断锻炼自己,积攒人脉1。因此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是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原因之一2。表6样本对外在客观因素取向的认同程度肯定程度否定程度选项内容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一般同意合计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合计5点量均值5点量均值正式群体(如班集体、党团与社团组织等)无法满足自身发展才加入小团体8126329764130554359299加入小团体是为实现自我价值和自由需要9734037180715835193269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促进了你与要好同学的交流1394562978928523108240加入小团体能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9338636384213523158261与要好同学相处,可以扩大交际圈,编织关系网1664173329166915842352614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特征的大学生样本,结果见下表,可以判定心理需要的影响在性别和专业上存在明显不同,女生更多的是为满足心理需要而加入小团体;所在年级越高,大学生加入小团体的心理需要越低。兴趣爱好的影响在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三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客观因素的影响在专业有明显不1王春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81102张梦飞,杨舒眉论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2010,2511154156同,外在客观原因的影响对文科学生比理工科学生要深1。表7样本个体特征变量与大学生小团体成因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心理需要兴趣爱好外在客观原因个性特征与假设的关系均值F值SIG均值F值SIG均值F值SIG男199102498022151性别女182200000099024794386900512142405720450大一199682541521879大二189562544522165大三178662371921034年级大四181251438023316429214300961000004720702理科208422579422667工科202782569422806文科173162375920463专业未标明181255821000126786170201682350026560049城镇186842534721914家庭所在地农村191050016089924642050004802166005980440(二)演变过程分析数据采集分时段进行,在下面的图中,红色表示大二开学一个星期之后,黄色表示大三开学一个星期之后,绿色表示大四上学期。1大学生点赞评论关系网络如下图所示,为两个班的时下点赞和评论网络社群图,可看出两个班的网络结构差别不大,同学之间联系紧密,但从图一可看出有一人是边缘人物,即31号。1SHANKARPR,GURUNGSB,JHAN,BAJRACHARYAO,KARKIBMS,THAPATPSMALLGROUPEFFECTIVENESSDURINGPHARMACOLOGYLEARNINGSESSIONSINANEPALESEMEDICALSCHOOLJTHEAUSTRALASIANMEDICALJOURNAL,2011,46图1A班时下点赞和评论社群图图2B班时下点赞和评论网络社群图2网络结构演变对比因为小团体成员之间关系紧密,在此视小团体内任意两人之间的关系为强连带关系。通过对三次数据进行网络动态分析,并用UCINET软件把网络结构中的弱连带关系去除,得到网络结构的变化情况及结构的改变对个体产生的影响。如下图片3到图片8,其中图片3到图片5为A班三年间关于QQ空间动态点赞和评论的强连带社群图,图片6到图片8为B班三年间强连带社群图。1可以看到2个班里都有小团体存在并且有所变化,小团体的数量、人数和网络规模不断增加。在A班,众多小团体在团体核心人物或说“桥”的相连后形成大团体,小团体有1、2、3、4四人;7、8、9三人;21、22、23、24、25五人等,但是他们都是在同一寝室,关系紧密。A班寝室分化很严重,室友与非室友之间关系强度差异大。B班同学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和复杂,小团体结也比较复杂。但不管怎么变化,同一寝室的15、16、17、18、19、20六人和5、6、7、8四人,两个小团体关系一直非常紧密2。所以说在小团体演变过程中,总会向人数、数量和规模不断变大发展,小团体内各成员之间关系更加紧密复杂,但是以寝室为单位的小团体最稳定,会和其它小团体组成更大的小团体3。毕竟在大学里室友之间相处时间最久,在四年里不断磨合、深入了解,理所当然关系最好4。1杨泾高校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2罗志光大学生寝室矛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法学院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53孔令艳学院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51871884张伟城乡差异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6,24160161图3A班两年前小团体构成图4A班1年前小团体构成图5A班时下小团体构成图6B班两年前小团体构成图7B班1年前小团体构成图8B班时下小团体构成四、结论与建议(一)结论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原因可归类为3点心理需要、兴趣爱好和外在客观因素1。而在小团体的演变过程中,小团体有在数量和人数上不断增加的特点,小团体之间通过“桥”连接成为规模更大的小团体,小团体内成员关系会也来越复杂,但是以寝室为单位形成的小团体内成员关系最稳定,没有大的变化。关于大学生小团体的形成,首先是出于自身的心理需要,大学生渴望与人交流,融入群体之中,希望在自己遇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有人可以帮助自己,使自己的压力和苦闷得到缓解和发泄;相同的兴趣爱好会极大地缩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大学生的日常活动,相处的时间越久关系越好;像社会风气、就业形势等外在客观因素使得大学生学习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他们要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扩大交际圈积攒人脉。而在不同的时间里小团体会不断变化,大学生为了融入大的环境之中,会不断结识更多的人,能力稍强的会有机会进入更多的小团体,在时间的推进中使得小团体更加繁杂庞大,同时深处同一寝室的小团体内成员关系越来越紧密1。(二)建议首先,正确认识大学生小团体,小团体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大多数小团体和正式组织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相反利用小团体的多样性可以帮助大学生融入大学生活;其次在大一开学时就对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在班上选出各方面综合能力强的人担任班级干部,安排各种班级间或班级内的趣味互动活动,如篮球赛、拔河等,使新生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2;然后就是要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争做“五星寝室”“学习型寝室”;最后就是要多发动小团体中核心人物的作用3,一般是让他们做班干部,其他的也要发动起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小团体更多的发挥积极影响,一起来建设和谐美好的校园4。1陈利民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J中学时代,20132014151赖运荣,邱家明,余仙平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老区建设,20142262642李靖平,马光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构建大学生校园归属感J人才资源开发,2016,04603梁志辉,魏剑波,刘尧大学生“小团体”活动规律初探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20151055564潘贺男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329332333参考文献【1】梁志辉,魏剑波,刘尧大学生“小团体”活动规律初探基于华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分析J时代教育,2015105556【2】杨晨社会网视野下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小群体网络结构演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3】潘从义大学生非正式组织功能及管理基于四省21所高校的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393942【4】SATTERTHWAITERK,HELMSME,NOURAVARSANIR,VANANTWERPM,WOELFLNNLIBRARYFACULTYROLEINPROBLEMBASEDLEARNINGFACILITATINGSMALLGROUPSJBULLETINOFTHEMEDICALLIBRARYASSOCIATION,1995,834【5】谢蕾蕾基于SNA的大学生学习关系网络构建与特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043842【6】张伟城乡差异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6,24160161【7】李靖平,马光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构建大学生校园归属感J人才资源开发,2016,0460【8】杨泾高校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9】陈利民学生中“非正式组织”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J中学时代,2013201415【10】张梦飞,黄生成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表现与成因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98300【11】SHANKARPR,GURUNGSB,JHAN,BAJRACHARYAO,KARKIBMS,THAPATPSMALLGROUPEFFECTIVENESSDURINGPHARMACOLOGYLEARNINGSESSIONSINANEPALESEMEDICALSCHOOLJTHEAUSTRALASIANMEDICALJOURNAL,2011,46【12】赖运荣,邱家明,余仙平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管理研究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老区建设,2014226264【13】董常亮高职班级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021【14】潘贺男大学生非正式组织的现状及管理策略研究J学理论,201329332333【15】张梦飞,杨舒眉论大学生小团体主义思想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社科纵横,2010,2511154156【16】罗志光大学生寝室矛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广州大学法学院的调查D华中师范大学,2015【17】刘倩倩浅析“QQ空间”与大学生情感表达以西南交通大学犀浦校区为例J传播与版权,20141【18】杨良琼大学生在QQ空间中的自我表露研究D南昌大学,2010【19】王春雪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8110【20】孔令艳学院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55187188附录一问卷内容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所在的年级()A大一B大二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