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考点小抄教育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教育与教育学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1)教书育人(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教育的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特点有(1)鲜明的阶级性(2)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3)内容主要是人文科学和统治阶级的治人之术,轻视生产劳动(4)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主要是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有(1)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2)走向大众化(3)自然科学知识大大增加(4)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为班级授课制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1)终身化(2)全民化(3)民主化(4)多元化(5)现代化孔子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开而弗达则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原则)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教学相长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赫尔巴特为课程论建立心理学基础,其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克鲁普斯卡娅是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苏格拉底问答法,产婆术,美德即知识产婆术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第一次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佩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学心理化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泛智教育)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梅伊曼和拉伊(两伊)反对赫尔巴特的研究方法,提出实验教育学建立是心理学的标志1879年冯特心理学实验室的泰勒课程编制模式,目标模式,泰勒模式布鲁姆三层目标即知识、情感、动作技能知识分为六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1)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地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2)学生的变化需要教师终身学习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发展性教学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布卢姆美掌握学习理论苏联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动作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1,认知阶段首先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对动作系统有初步认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动作表象,用表象调节动作,掌握分解动作2,联结阶段把分解动作联结成程序动作,通过不断的学习,逐渐熟练,表象调节和有意识控制相应减少、3,自动化阶段肌肉骨骼动作实现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意识的参与减少,只在出现动作偏差时才起作用。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传统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凯洛夫现代杜威、克伯屈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班级授课制)现代教育的三中心学生、直接经验(活动课程)、活动中心(从做中学、探究法)根本分歧是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征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其主要特点有1,以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2,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进程的编制3,主张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不仅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等关系密切,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3)教育可以促进生产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改变教育的政治功能(1)传播一定的政治意识形态(2)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3)形成舆论、思潮教育的文化功能(1)文化传承(2)文化融合(3)文化选择(4)文化创新教育与人口(1)人口的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2)人口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3)人口迁移和分布对教育结构规格,结构,层次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是确定该国教育规格的基础因素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P191政治制度决定着领导权(法令/任免/经济)2。教育管理体制3。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4。教育标准和教育内容教育与人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为政治服务是通过培养人表现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体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不均衡性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教育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为何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P27(1)目的性明确(2)专业性和系统性(3)基础性(4)较强的选择性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不决定人的发展(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阶段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人的社会实践是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每个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成就主要取决于他自身的态度,决定于他在学习、劳动和科研活动中所付出的精力学校教育制度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1)西欧双轨制,英法德一轨属学术性,一轨属生产性(2)美国单轨制,学术性的一轨没有充分的发展,群众性新学校迅速发展起来(3)苏联型学制1912年,蔡元培壬子癸丑学制1922参照美国“六三三”制壬戌学制我国现行的学校系统(1)幼儿教育招收36岁(2)初等教育招收7岁儿童入学,学制为5年(有的地区为6年)(3)中等教育一方面为国家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基础教育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目的教育的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智育就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智育并不单纯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能力教育目的层次结构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教学目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目标是可以测量的,目的是不能测量1978年,“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两个必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者”不是平均发展,是全面协调发展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论/社会/文化/生活/无目的假定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充分而自由的发展2,社会条件决定了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3,社会分工制约人的发展3,现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要求类全面发展的,并提供可能性4,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5,教育与生产劳动想结合是实现X的唯一方法它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为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只有正确地理解它,并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1)导向作用。教育目的一经确立就成为教育行动的指南。它不仅为受教育者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并且也为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因此,教育目的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对受教育者来说都具有目标导向作用。2)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的期望,具有目标导向性和一定的理想性,它对教育行为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它一方面激励教育者通过各种方式把教育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激励受教育者积极参加教育活动,为了自己的未来而不懈努力。3)评价作用。教育目的不仅是教育活动应遵行的根本指导原则,而且也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可集中体现在现代教育评估或教育督导行为中。其他白板说属于外铄论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我国古代的苟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辨析题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答教育不仅与生产力,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等关系密切,而且还具有相对独立性。新课程强调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新课程下,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老师要为促进学生理解而教,学生的学习并不能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学课程课程概述英斯宾塞把课程作专门术语课程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特指某一门学科。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的活动。教学计划是指导与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材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教学大纲也叫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构成1)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教材选编原则,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体系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以及教学法的原则性建议等。2)文本部分这是对一门学科讲授的基本内容所作的规定。规定教材编写顺序,章,节,日,标题,内容要点,授课时数;作业、考试、测验的要求和时数;3)其他部分有些课程标准还列出老师的参考用书,学生的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以及规定学生的试验、实习作业,参观等内容课程的分类(1)按任务)基础(培养基础学力)/拓展/研究(2)按属性)学科/经验学科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缺点是不利于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3)按组织方式)分科(高中)/综合(4)按开发主体)国家/地方/校本(5)按实施要求)必修/选修6显性/隐性课程影响课程开发因素,社会/知识/儿童/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活动中心课程的主要流派(1)活动中心课程论以经验为中心(2)要素课程论课程应当以文化要素为基础、而不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3)结构课程论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创始人,让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即基本原理或基本概念体系简述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学习观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结构论”或“认知发现说”。(一)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总之,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首先应明确所要建构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哪些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帮助学生获得、转化和评价知识,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死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活知识。(二)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教学不能只着眼于一门学科的事实和技巧的掌握,学习一门学科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哪些核心的、基本的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抓住它们之间的意义联系,并将其它知识点与这些基本结构逻辑的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课程改革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1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2强调知识的结构化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培养的个性发展4重视个别差异5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实施综合技术教育6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加强对国际化的了解与交流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制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20012基础(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导思想邓小平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新课改课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程结构小学综合课程,初中分科综合结合,高中分科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服务者错,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学生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人,是具有自主发展意识的人老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在教育实践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客体,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教师首先是知识的传播者,其次才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和合作者考试不是学习的目的,它作为评价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辨析素质教育就是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这是对素质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误解。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因而对学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长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考试本身没错,但不能把考试当成学习的目的,考试作为评价的手段,是衡量学生发展的标准之一,也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手段之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评价功能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导向,鉴定,监督,调节,诊断功能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特点1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我认为老师与学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师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教师不应该以“教师爷身份居高临下地去教导学生,而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角色来帮助点播学生。教师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如当学生不好意思与老师打招呼时,老师应主动与学生打招呼。这体现出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如我需要占用学生时间时我首先与学生商量,得到他们的同意后我才占用,这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2建立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当人际关系和谐融洽、当人的心情处于愉快轻松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发挥。我国古代哲人对此早有深刻认识“亲其师,信其道”,即是对师生关系巨大作用的高度概括。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减少学生心理疾患,减轻学生各种心理负担。由此可见,情感不但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助推剂,更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支撑点3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教师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传统经验引导学生,学生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敏锐、朝气影响教师;教学不再是教师生硬的灌输,而是师生之间智慧与智慧的启迪,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成长、共同走过的一段美好历程1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与其它途径相比,教学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严密的组织性、极强的系统性中学的中心工作教学是中学的基本实践活动,学校培养人的目的只有通过教学活动才能实现,促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教学为主,全面安排,这才是办法学校、办好教育的一条客观规律。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的一般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教学的首要任务,知识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形成又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条件。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现代教学要自觉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发展智能是核心,发展体力是保证培养审美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中心环节是上课教学过程的结构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系统地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知、行、情、意相结合的过程。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58(1)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3)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4)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简答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有哪些/教学工作基本环节(1)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三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三种计划学期、单元、教案(2)上课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堂好课的标准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基本功扎实;效果好(3)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要遵循的要求内容符合新课标和教科书要求;分量适当,难度适中;形式多元化,有趣味性;明确要求,规定完成时间;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强化)(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观察/测验/调查/自我评价教师如何写好教案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注意解决的难点;确定本课时教学目的;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及板书设计;最后写出课时计划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教学原则(1)目的性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来构建学科知识书本的知识教学注重联系实际;善于把生活的经验上升为理论(3)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原则要恰当选用直观(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学目标、学科特点)辨析教学过程越形象越好不对,直观只是手段不是目标,要根据教学目标恰当选用直观防止直观带来的消极影响,直观时应用变式方法,区分本质与非本质4)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关键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的调动基本要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动手,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发扬教学民主简答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的分歧在哪里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与知识的灌输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统一起来学记“开而弗达”体现了启发性原则(5)循序渐进原则序有两次含义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心理发展顺序学记“不凌节而施”,“学不躐等”基本要求难点分散辨析启发式就是问答式错误,启发的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辨析循序渐进就是知识逻辑顺序错误,还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6)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加工,不能死记硬背(7)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最早有朱熹提出,他称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教学方法(1)讲授法最常用要求要注意逻辑性和系统性;科学性和思想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注意语言的艺术(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结合,语速适当);讲授要和板书相结合(2)谈话法(问答法)(3)读书指导法(4)演示法(5)练习法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教学近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捷克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优点P83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个性贝尔兰卡斯特制(以教年龄大的学生为主,而后由他们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别人道尔顿制学生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文纳特卡制一部分按学科进行,一部分按音乐艺术运动等进行国外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按能力成绩分组内分组先按年龄分组再能力外分组,完全打乱特普朗制灵活的课程表大小班个别作业小队教学多个老师合作施教合作学习,学生积极相互作用教学理论及其运用范例教学论德施普兰格掌握学习论美布卢姆最优教学论苏巴班斯基发展教学论苏赞科夫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主要观点(1)实施素质教育(主题)面向结果的教学与面向过程的教学并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形成并重;科学文化基础形成与品德培养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并重;课内与课外并重(2)坚持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基本策略)所谓整体教学改革和实验是在一个总的统一而明确的改革目标和实验假说的指导下而进行的对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各门学科的协调统一、互相渗透的调整和变革,以实现对教学系统的综合改观(3)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重心)继续更新课程内容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投向课程形式的调整和丰富上,并形成日趋合理的课程结构中学生学习心理中学生心理的认识过程感觉和知觉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不同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与联系(1)感觉是介于心理和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的反映借助人的主观因素的参与(2)反映具体内容不同感觉反映的是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整体属性(3)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的结果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同属感性认识阶段;感觉和知觉密不可分教学上的应用教学重点要突出知觉的特质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机体在观察一定事物时的定向活动注意分类(1)无意注意(消极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的注意(2)有意注意(积极注意)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3)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奇装异服)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影响注意力广度的条件(1)对象的特点(组合集中、排列规律)(2)活动的任务和性质(任务越复杂,注意的广度会大大缩小)(3)个体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的广度会大大增大影响注意稳定性的条件(1)对象的特点(内容丰富和单调,活动和静止);(2)主体的精神状态(身体健康与疾病,情绪好坏)(3)主体的意志力水平)影响注意力分配的条件(1)同时进行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是高度熟练的(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的影响注意转移的条件(1)原来活动的吸引力(原来活动吸引力越大转移越困难)(2)新活动的特点(新活动意义重大,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就能顺利转移)(3)人的神经系统的灵活性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分类(按内容)形象/逻辑/情绪/运动按保持时间瞬时/短时/长时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组块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与再现识记根据目的无意/有意识记根据材料意义/机械暂时神经联系是记忆的生理机制结合记忆和遗忘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先多花时间后少花时间(3)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先把不会的知识回忆,然后再对这些知识反复识记(4)复习的方法要多样(5)应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复习视觉、听觉(6)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扩大记忆量的最好办法加大记忆单位遗忘理论有干扰理论前摄抑制、倒摄抑制衰退理论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先快后慢线索依存理论归类可以更好地提取动机遗忘理论(弗洛伊德学派)思维概念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思维的分类个体思维的水平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指向性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人们应用创新的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创造性思维就是有创见的思维(1)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统一(2)多有直觉思维的出现(3)创造想象的参与(4)多有灵感的出现培养创造性思维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A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B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C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个性的塑造A保护好奇心B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C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D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E提供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A发散思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头脑风暴训练高创造性者的特征有幽默感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能容忍模糊和错误喜欢幻想有强烈的好奇心具有独立性问题解决问题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分类常规性,创造性有结构问题与无结构问题两者的解决过程并不相同。前者的解决过程有两个环节理解问题和搜寻解法。后者解决注重“设计”过程,而不是在一定的逻辑结构中进行系统的“解法搜寻的”功能附着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考虑问题,难以看出其它功能创造性定义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征。以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来代表创造性发散思维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流畅性在规定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常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课堂中各种形式的提问、各种类型的课堂和课后练习、习题或作业等,都是学校情境中常见的问题形式。不同的呈现问题的方式将影响个体对问题的理解。实际教学与研究发现,学生解决抽象而不带具体情节的问题时比较容易,解决具体而接近实际的问题时比较困难。解决不需要通过实际操作的“文字题“时比较容易,解决需要实际操作的“实际题“时比较困难。(2)已有的知识经验。与问题解决有关的经验越多,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研究发现,优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经验显著地多于差生。可以说,拥有某一领域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3)定势与功能固着。当在某种情形下需要利用某一物体的潜在功能来解决问题时,功能固着可能起到阻碍的作用。除上述因素外,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问题解决和创造力的关系联系创造力的发展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问题解决过程中蕴涵创造力区别问题解决是指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新情境中,以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产品的能力。问题解决的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分段性,而创造力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不是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创造力的参与,如常规性的问题使用现在的方法就能解决。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1)先低级后高级(2)儿童到成人的发展也按“先低级后高级”的规律发展(3)把需要分成两类基本需要(前四种)成长需要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一、试误说桑代克P97桑代克实证主义,开创科学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饿猫1)刺激反应联结实验(试误说减少错误反应,巩固正确反应)2)联结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3)试误说的教育意义1老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2,在识记教育过程中,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得到的消极的后果(效果律)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练习律)4,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准备律)二、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其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泛化是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性的反应食物是分泌唾液的无条件刺激不能引起分泌唾液的铃声是中性刺激能引起分泌唾液的铃声是条件刺激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反应为条件反应三、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分类正/负强化正强化学习者受到强化刺激后加大了某种学习行为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教师对学习者消除某种讨厌刺激以后,学习者的某种正确行为发生的概率简答惩罚就是负强化错误基本规律强化/消退无强化/惩罚行为分操作性行为(主动),应答性行为(被动)四、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班杜拉强化外部/替代/自我外部正负强化替代向榜样一样成功自我自我安排自我鼓励儿童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一、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德苛勒通过顿悟学习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美托尔曼1一切学习都是有目的的活动2为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对学习条件进行认知。二、现代认知学习观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答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2)提倡发现学习3)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结构/程序/强化。2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知识建立非人为(非任意的)实质性的(非字面的)联系的过程。即符号或符号组合获得心理意义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其产生条件有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内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这是有意义学习的目的)。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学生观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观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构建知识的忠实支持者、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和合作者;教师必须关心学习的实质,以及学习者学习什么,如何学习和学习效率如何等问题,必须明白要求学习者获得什么学习效果;教师要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学习期待分类内外维度内部/外部学习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景性/近景性动机对象的广泛性普遍型/特殊型偏科动机意义合理/不合理地位作用主导性/辅助性奥苏伯尔认知/自我提高/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理论强化动机理论联结主义,正负强化需要层次理论马洛斯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个人成就动机分两类力求成功/避免失败成败归因韦纳稳定内因能力,任务难度不稳内因努力不稳外因难度,运气自我效能感班杜拉感觉有能力成功时,高水平自我效能感简述怎样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在学习较容易的课题时,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点(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使学生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活动,改变学习策略,为取得更好成绩或避免犯错而增强学习动机,从而保持学习的主动性(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学习动机的作用1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具有某种动机的个体经常自己设定某种目标,并使自己的行为朝向这些目标。动机促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影响着作出何种选择,比如是玩游戏还是做作业。2使个体为达到某一目标而努力。动机决定了个体在某一活动中所投入的努力、热情的多少。动机越强,努力越大,热情就越高。3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研究表明,动机决定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主动地从事某种活动并坚持下去。学生更愿意做他们想做的事情,并能克服某些困难坚持完成。4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动机影响着加工何种信息以及怎样加工信息。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而注意在获取信息以进入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起着关键作用。另外,该类学生在,必要时更易于通过其他多种途径来促进对某一任务的完成。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力求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在机械的水平上进行。5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学生取得学业成就的动机越强,则获得好成绩时的自豪感就越强,而获得不良成绩时的受挫感或厌恶感也越强。学生希望被同辈群体接纳和尊重的动机越强,则属于某一群体会使他们感到欣慰,而被排斥于某一群体之外则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简言之,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因某种结果得到强化而趋向它,因某种结果受到惩罚而避开它。6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这是上述各种作用的最终体现,良好的、适当的学习动机最终将促进学习行为的改善,提高学习能力。影响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内因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成熟与年龄特点学生的性格特征和个别差异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学生的焦虑程度家庭环境与社会舆论按影响效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按抽象和概括水平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按内容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按心理机制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按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迁移的作用1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3对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学习迁移的促进(一)合理地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二)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三)课内和课外练习相配合,提供应用机会;(四)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五)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1早期形式训练说沃尔夫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进行官能训练时关键不在于训练的内容,而在于训练的形式相同要素说桑代克一种学习之所以能够对另外一种学习产生影响是因为两者有相同的要素概括化(经验类化)理论贾德概括化的原理和经验是迁移得以产生的关键,迁移依赖于对一般原理的理解记忆在新旧情境的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关系转换理论苛勒迁移产生的实质是个体对事物间关系的理解,习得的经验能否迁移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和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2现代奥苏伯尔认知结构理论有意义学习迁移的实质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的有1学习任务的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4学习的指导促进学习迁移P1221精选材料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的经验2合理编制教学内容使教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4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境学习内容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的实际情境最好相似,有助于学习的迁移5传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教授各种学习方法,同时把教师的指导与学生自己的总结结合起来从迁移的性质来看,倒摄抵制属于逆向负迁移。倒摄抑制是后学习的内容对先学习的内容的阻碍和干扰作用。按影响效果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积极作用)和负迁移(两种学习之间互相干扰)按方向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和逆向迁移。倒摄抑制既符合时间上的倒序性,又符合消极影响,因此属于逆向负迁移。学习策略含义为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分类根据作用丹瑟主/辅策略系统涵盖成分麦其奇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纲图形、表格1主动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的使用的。2有效性,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过程性,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程序性,是由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规则和技能构成的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倚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2内化性原则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同样一个策略,年长和年幼的,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用起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同时,教师还要考虑学习策略的层次,必须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策略,不仅有一般的策略,而且还要有非常具体的策略。4生成性原则学习者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这需要高度的心理加工5控制性原则教学生何时、何地与为何使用策略是非常重要的6激励性原则一定要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学生应当清楚地意识到一份努力一份收获。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指导教学模式,程序化训练模式,完形训练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发展心理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基本特征连续与阶段/定向与顺序/不平衡/差异中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1依据识记,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绝对优势2开始探索和发现自我3开始意识到性别角色4情感内容日渐丰富但肤浅5信赖中求独立,出现了对成人的反抗,半成熟半幼稚的心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1、12岁到14、15岁,是个体从相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型错综交杂。抽象逻辑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思思维。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少年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能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独立意识强烈。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道德行为更加自觉。2)青年初期14、15岁到17、18岁,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一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方面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楼顶广告牌制作加工合同样本
- 2024棉花收购合同范文
- 2024年安全员职责履行及待遇约定的合同
- 2024年度租赁物维修保养合同服务内容与责任划分
- 2024年度智能穿戴设备采购供应合同
- 2024企业间就市场营销合作合同
- 2024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股权转让合同
- 2024年体育赛事赞助合同赞助金额与权益分配
- 2024年北京市影视作品制作委托合同
- 2024年企业碳足迹监测与减排合同
- 旅行社行业发展前景与机遇展望报告
-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完整版)
- 机械设备:低空经济系列报告(一):他山之石-Joby的前世今生
- 信息化作战平台
- 眩晕病个案护理
- 幕墙施工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 《Python程序设计案例教程》 课件 4.3字典
- 环境测评行业分析
- 2024年武警部队招聘专业技能类文职人员1824人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工智能行业的创新思维培训与发展
- 肝穿刺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