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2012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2012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2012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2012年新青岛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备课课题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教学总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材解读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快乐的课堂”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重点难点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课时数8课时。课题海底世界数数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的数数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的数数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教学过程复备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中的位置。2、学生独立数数。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3、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数数12345678910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信息窗一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5以内物体的个数。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重点数5以内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理解数字的意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教学过程复备4、1、2、3除了表示1个太阳、2辆坦克、3辆汽车还可以表示什么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然后再连线四课堂小结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板书设计快乐的校园1数5以内物体的个数。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课型新授教学内容15的写法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会写15各数。2、巩固对15各数的认识。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会写15各数。教学难点会写15各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好吗二、观察字型,学习书写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书空,记笔顺。4、描红,并尝试书写“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教学过程复备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2题,按照题目设计,先让学生用手指表示数,再动手摆一摆或画一画点子图最后进行15写数练习。2、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观察,让学生把题意先看清楚,说一说这道题让我们干什么。(根据给定的数涂出对应的圆圈个数,只要涂的个数与数字对应就可)3、自主练习第4、5题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板书设计15的写法12345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课型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二0的认识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学难点0的含义教学准备模型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苹果上有15的数字),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游戏,老师说要求,你来摘苹果,看谁听得仔细,摘的正确。”“谁能摘下数最大的苹果”“谁能摘下数最小的苹果”“谁能摘下比2大比4小的苹果”“现在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教师板书。“哪位同学能像老师这样提要求来摘苹果”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探究表示方法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教学过程复备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3、0与其他数的比较。“0与1,2,3等数相比,是大还是小”怎样排队4、0的写法(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2)0的形状像什么(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2、3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0的认识1、0的不同含义2、读、写数字03、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610的写法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610的写法及自主练习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学写610各数。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按群计数和简单的找规律。教学重点写610各数教学难点写610各数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师数学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数字娃娃在开会,6、7、8、9、10五个数字有意见,因为15五个数早和小朋友们认识了,大家都会写这五个数了,可610还没机会和大家作好朋友,它们都等不及了,你看它们来了。(板书6、7、8、9、10)二、合作学习,探究方法1、师今天,如果你仔细观察,学会写这些数字,把它们写得很美,它们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2、学习6的写法(1)看字型你看小6先来了,出示6(在田字格中的写法)。看看它象什么(2)学写法看一看、说一说它在格中的位置和布局(让学生充分观察,充分说)。(3)写一写,自己试书写,师指导书写。3、学习7、8、9、10的写法教学过程复备(1)师7、8、9、10也等不及了,它们在书上第9页等着你哪。(2)看书自学学生自己观察字型,他们分别象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状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充分交流。(3)自己学习各数的写法。先书写练习,再尝试书写。4、你学会了吗有问题吗你觉得哪个数字最难写请学生当先生进一步指导书写。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2、3、4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板书设计610的写法1、写610各数2、简单的找规律。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的信息窗3及自主练习4、5题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1理解第几的含义。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难点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景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二、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解决问题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四、拓展应用教学过程复备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2、自主练习第4题谜语导入你猜猜谜底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这条彩虹,根据题目中的要求区分颜色和给彩虹涂颜色。3、自主练习第5题先让学生把图意说清楚,解决黄色的小鸟有几只绿色的小鸟排第几然后比较两个4表示的意义。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板书设计几个和第几个1、序数表示的意义2、区分几个和第几。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教学重点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2、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1)数一数(2)排一排(3)用学具摆一摆。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教学过程复备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3、全班交流4、认识、9(介绍读法和写法)5、(1)师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自主练习第1、2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板书设计数的大小比较1、比较数的大小2、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反思课题快乐的校园比较大小自主练习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第39题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难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回顾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二、练习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2、自主练习第4题涂一涂,比一比。3、自主练习第5题填一填,并读一读数的组成4、自主练习第6题教学过程复备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规律,然后再画一画。5、自主练习第8题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板书设计比较大小1、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2、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教学反思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内容。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教学重点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教学难点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复备一、回顾整理1、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二、巩固练习结合教科书第18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图中。(图中没有小狗,因此小狗的只数是0只。)2、比较数的大小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1)从中任选两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教学过程复备(2)补充练习5()68()50()13、基数和序数(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花上来(2)练习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三、丰收园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2、比较数的大小3、基数和序数教学反思单元备课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教学总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活动中,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在经历分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材解读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选取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场景为基本素材,主要学习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通过帮妈妈整理衣服和存放衣服的活动,启发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分类和比较,把数学志士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本单元设有的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引出“怎么整理衣服呢”这个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体会分类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信息窗“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朋友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学习“厚薄”、“长短”。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物品还可以比较大小、多少、轻重、高矮等。在“我学会了吗”栏目中比较远近和宽窄,达到扩展、巩固的目的。重点难点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宽窄、粗细、厚薄是本单元的重点。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初步汇报交流自己的想法是难点。课时安排帮妈妈整理衣服及自主练习2课时帮妈妈放衣服及自主练习2课时我学会了、丰收园1课时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分类P24P26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本课课件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复备一、整理观察,体会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学生同位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板书爸爸妈妈我上衣裤子冬季夏季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指着板书)其实这些都是你们家分衣服的标准,而你的妈妈把衣服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开来放的做法,就叫做分类。”(揭示课题)教学过程复备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学生独立思考)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师板书男女)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师“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同时要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1、自主练习第一、二、三题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分类分类的方法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教学反思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课型练习教学内容分类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出示练习题。2、哪副图不相同在括号画()()()()教学过程复备3、想一想,哪个不同类二、板书设计分类练习课教学反思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课型新授教学内容帮妈妈放衣服比较P27P30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2、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经历比较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和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请三名高矮不同的同学到台前,提问“他们谁高谁矮你能说说吗”(小明比小红高,比小李矮)教师小结“我们刚才就是对这三名同学进行了比较。”(板书比较)二、新课。昨天我们学习了小明帮妈妈整理衣服,今天我们来学习小明帮妈妈放衣服。师出示图,图中画的什么1、小明和妈妈在做什么2、学生认真看图,想怎样帮妈妈放衣服3、学生分组讨论。4、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把爸爸、妈妈和小明的衣服分开放;按上衣和下衣分来访;按颜色不同放5、小明说了一句什么话妈妈怎么说的问小明怎么知道妈妈的衣服多的讨论、交流。教学过程复备说一说,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怎样妈妈的衣服比小明的衣服怎样小明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怎样6、谁的衣服长谁的衣服短(妈妈的衣服比爸爸的衣服短,比小明的衣服长。)还可以比什么(学生认真看图,回答比轻重、比宽窄、比大小)7、大家看,哪一个柜子是爸爸的哪一个是妈妈的哪一个是小明的看一看,爸爸的衣服和妈妈的比,谁的厚谁的薄妈妈的衣服和小明的比,谁的厚谁的薄爸爸的衣服和小明的比,谁的厚谁的薄8、看博古架上的物品,分别有什么讨论一下,哪些物品之间可以比较比较什么怎样比较注意引导说出谁比谁轻重。高矮。长短,大小,宽窄,粗细,远近,多少交流一下。三、巩固练习。我们教室里有哪些物品可以来比较的怎样比较说出来。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板书设计帮妈妈放衣服(比较)厚薄、长短、大小、轻重教学反思课题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课型练习教学内容比较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操作,能按比较物体的多少,大小,轻重,长短,高矮,远近,宽窄,粗细,厚薄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出示练习题1、先向学生介绍天平,再让学生独立做。教师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的三个红萝卜的重量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比一个青萝卜的重量轻,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2、哪团线长请画。你还能比较什么教学过程复备让学生先观察,再独立做,并说一说理由。说一说,你还能比什么3、4、在重的后面画”0“,在轻的后面画“”板书设计分类与比较谁比谁轻谁比谁重谁比谁长谁比谁短教学反思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综合练习课教学内容我学会了吗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能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通过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养成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重点能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教学难点能对事物进行分类、比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这一单元的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开动小脑筋想一想,主要学习了什么学生回答后,师说同学们学会得可真不少想不想做一些问题考考自己二、巩固练习1、分一分(投影出示)红苹果绿桃子绿萝卜绿苹果红萝卜红桃子学生独立分类,同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学生可能有以下分法(1)按水果、蔬菜分成两类(2)按颜色分成两类(3)按树上、地下分成两类教学过程复备2、投影出示25页图(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个故事吗(2)仔细看一下大树的表情,你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小朋友重猴子轻)小朋友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对学生进行爱护树木的教育)三、解决问题师我们学的分类与比较的知识在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说说你在什么时候用过这些知识1、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我整理书包时,摆积木时,整理玩具时)2、汇报3、对学生的汇报进行评价,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能用我们学的知识继续帮爸爸妈妈干一些事情吗下一节课再来交流。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分类与比较教学反思单元备课课题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总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初步了解交换相加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能正确、熟练地口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法式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3、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材解读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创设了“走进花果山”的一系列“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尊重学生的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3、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自主学习。4、重视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体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5、注重设计多样化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重视知识的系统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重点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课时安排来到花果山2课时小猴子下山1课时野餐1课时野餐结束1课时游水帘洞2课时探索规律1课时小猴跳水2课时小猴学钓鱼1课时回顾整理1课时综合练习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课题来到花果山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体会加法的意义,学习10以内两数相加的算法,认识加号,会读加法算式。2、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意识。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重点理解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两数相加的算法教学准备圆卡片(或小棒)、挂图、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导课西游记大家看过吗剧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他的老家在哪儿今天我们就走进花果山,去参观孙悟空的老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1)现在同学们来到花果山,观察一下,花果山上都有什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一说。(有小鸟、大树、小朋友)(2)图中的小朋友们说了些什么(引出有多少只猴子的问题)师一共有多少只猴子生有5只猴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是数出来的生2地上有2只小猴子,树上有3只小猴子,一共有5只小猴子。教学过程复备师这个办法真好。关于这个问题,你能给解答一下吗2、你是怎样解答的说说你的方法。(或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讨论时板书325加号读作3加2等于53、你能像刚才那样,提几个问题考考大家吗如一共有几只小鸟;几朵花(生回答,师板书算式)4、刚才同学们看图提了许多问题,其他同学解答得非常好,现在你能看着我们教室里的物体也提几个这样的问题吗(如有几个窗户;有几盏灯;有几幅宣传画)三、达标练习四、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五、作业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块儿做数字游戏。板书设计来到花果山325加号教学反思课题来到花果山课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33页15题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加法的意义和两个数相加的算法,能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法。2、通过讲数学小故事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法。教学准备写有算式的卡片、信封(内装写好要求的纸条)教学过程复备一、谈话导课来到花果山以后,同学们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问题,看谁反应快。二、练习过程1、比一比谁的反应快。教师出示有算式的卡片,学生抢答,教师及时表扬。2、看看谁最聪明。为每组准备一个信封,内装几个小纸条,“6加几的算式”“得数是10的算式”小组内每人抽取一个纸条,逐次按纸条的要求说算式,其他同学作裁判或作补充。全班交流存在的问题。3、练习第1题。学生看课本说明题意,算出得数。4、练习第2题。一共有几只小兔子一共有几只小蜜蜂教学过程复备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填数计算。5、练习第3题。第3题是口算题。重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6、练习第4题。第4题是看图列式计算练习,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三、达标练习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42131132242板书设计走进花果山(练习)125236514426教学反思课题小猴子下山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3436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巩固减法的意义和基本的口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有关零的减法。3、启发学生提供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学习有关零的减法教学难点学习有关零的减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新课讲故事小猴子摘桃子的故事。二、新授1、观察情境图,然后小组讨论。提出有关问题。(1)小猴摘了几个桃子(3个)篮子里还有几个330(个)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列式,并借助学具算出得数。教师指出相同两个数相减得0。(2)岸上有几只青蛙(2只)现在还有几只教学过程复备220强化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的问题。(3)花上还有几只蝴蝶4222、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着重指出有关0的减法的一些情况。三、巩固练习1、一图二式图,练习时,可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并且边摆边说。5234312、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来解答。3、让学生借助学具来自由练习。4、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索的时间,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符合事实,教师都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四、达标练习五、作业第36页6题。板书设计小猴子下山330(个)220(只)422(只)教学反思课题野餐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正确计算0的加法;进一步体验加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在经历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思考过程。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0的加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0的加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今天中午,小朋友们要在花果山进行野餐,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出示情境图)板书课题野餐二、观察情境图1、让学生说一说图上讲的是什么事情。2、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图中的信息,并能正确的描述,如“左边的树上有5只小猴”等三、新授1、师每人一根火腿肠,需要几根2、小组合作思考讨论你能直接算出需要多少根吗3、引导学生把求有多少根火腿肠转化成算有多少个同学。教学过程复备4、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并通过交流得出两个算式246426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算式的特点,初步了解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6、师你还能像老师这样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一共有几只小猴生2两棵树上一共有几个桃子7、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尝试列式计算8、学生交流算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9、重点理解60的算法。0与任何数相加得任何数。四、达标练习五、布置作业第40页5、7板书设计野餐426246527257606066教学反思课题野餐结束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4142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6、7的减法。2、通过摆一摆等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教学过程复备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3143546275二、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0以内数的减法,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一)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根据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认真观察情景图。1、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再说说图中有什么,并且说说树上的猴子、桃子以及野餐中小朋友的变化过程。2、小组讨论提出有关问题。3、指名说一说,大家评议。(二)你说我讲1、师问原来有几个桃子小猴子摘了几个桃子还剩几个桃子学生独立解答624(个)教学过程复备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3、观察小朋友思考,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图1中的小朋友与图2中的小朋友有什么变化(2)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三)应用拓展。解决其他问题1、学生独立解决提出的其他问题。如树上还有几只小猴子2、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放在问题口袋中。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什么大家学会了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达标练习六、布置作业板书设计野餐结束624752教学反思课题游水帘洞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4546页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减法。2、初步学会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3、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10以内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备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来到花果山上的水帘洞,都看到了什么各有哪些动物和人物数量是多少你能根据这些提出数学问题吗二、新授1、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中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教师板书问题。2、你能利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利用已学的经验想一想,算一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重点说一说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一共有几只猴子53等于多少呢用哪个小棒摆一摆。教学过程复备想一想,求一共有几只猴子还可以怎样列算式35835和53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同桌相互说一说。师生共同小结3、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再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进行解答。还剩几只猴子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独立列式,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按照减法的意义来说。对于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放在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三、达标练习1、自主练习第一题。2、自主练习第二题。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游水帘洞一共有几只猴子还剩几只猴子358只853只538只教学反思课题游水帘洞课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页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正确计算10以内数的加减法。2、能够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能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等量交换的意识。教学重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等量交换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备一、10以内数的加减法1、看谁做的又对又快(46页第2题)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到底学得怎么样呢我们来一次比赛,在46页第3题后直接写得数,要在2分钟内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小组为单位订正,也比一比哪个小组做对的同学多。123223532242546352二、情境问题47页第5题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原来有几只小鸡在吃虫子又跑来了几只现在有几只小鸡教学过程复备第二幅图原来有5只鸭子,跑走了2只,还有几只鸭子523第47页3、4题先画线,再填得数3243516321425341教师教会学生方法后,学生独立进行练习48页8题三、达标练习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游水帘洞(练习)21165193697232153210647526331037教学反思课题探索规律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4952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意义。2熟悉10的组成,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0的组成及加减法。教学难点10的组成及加减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猴子最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呀学生桃子。教师嗯,对。今天,花果山的小猴在花果山摘了一筐桃子,但是小猴遇到了一个问题,希望小朋友们去帮帮它。二、学习新课,共同研究。1、小猴的问题是它摘了一筐桃子,一共是10个,现在要把这些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呢2、小组代表汇报。(1)我把10分成1和9。(2)我把10分成2和8。3、教师比如说吧10分成1和9,看这个组成你能说出什么加法算式学生汇报1910和9110。(教师相应板书)教学过程复备教师你能想到什么减法算式呢学生交流,汇报1019和1091。(教师相应板书)引导归纳由1和9组成10这一个组成,我们一共可以想到几个算式学生归纳1910,9110,1019,1091。4、提问如果把10分成2和8,你能想到那些算式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集体订正。5、引导你能把10的其他组成的全部算式写出来吗6、出示教材第49页“我用表格记录”图,引导学生观察你能看懂这个表格吗他是什么意思学生观察,交流,汇报这个表就是我们天10的组成,第一格的数字是10,后面都是10的组成,比如第二列上面的9和下面的1组成10,第三列上面的8和下面的2组成10。六、达标练习七、布置作业“聪明小屋”板书设计10的组成和加减法19101019,91101091。教学反思课题小猴跳水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能正确的口算10以内数的两步连加连减试题。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新课出示挂图提问观察一下这幅图,看一下,小朋友在做什么小朋友在看一群顽皮的小猴子跳水,可爱的小猴不仅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还吸引了小青蛙,小鱼的注意。二、探索新知1、连加(1)河边有几个小朋友观看小猴跳水你是怎样算出小朋友的总人数来的谁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如学生感到困难,可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生1235;549生22349同学们写的算式很正确,下面我们观察一下这两个同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如学生能说出连加,老师给予肯定,如说不出,老师可告诉他们。(板书连加)这个算式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过程复备(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一共有几朵花生2一共有条鱼2、连减树上有5只猴子,先跳下来1只又跳下来2只,你能提出一个问题吗树上还有几只猴子512521这种算式叫什么(连减)连减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刚才我们用连加、连减解决了好多数学问题,你看着情境图,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三、自主练习1、完成第4题,集体订正。2、第1题(1)树上一共有几只鸟(2)岸上还有几只鸭子四、达标练习板书设计小猴跳水23495212教学反思课题小猴学钓鱼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材第5861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算法,能正确口算。2、学会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用1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算法教学准备算式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导课小猴子挺活泼可爱,也特别喜欢模仿人做的一些事情,看,今天这群小猴子在干什么(看图)学生观察,讲故事。二、探究新知1、猴子喜欢模仿人,但它们没有耐性,一会儿功夫,小猴子就烦了,看,现在还有几只小猴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如果列成算式怎样列(小组讨论,教师给予指导,重点讨论小猴子只数的变化)生回答问题说想法,教师板书算式。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鱼缸中鱼的变化)指导学生说鱼只数的变化,列出算式。3、小结同学们看黑板上的算式与前面我们学习过的算式有何不同三、练习教学过程复备下面我们做几个这样的练习。1、59页第1、2题仔细观察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提出问题,并列算式。2、第6题小竞赛(1)、讲清要求小马要从得数是3的石头上过河。比一比看看哪只小羊先过河。(2)、学生比赛,最快的同学给予奖励。3、第7题小组内交流,编一个趣味性强的故事,要有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评比解答故事中的问题教师及时评价四、作业回家后将故事讲给父母听;让他们帮你解答。五、达标练习板书设计小猴学钓鱼5313(只)5133(只)3214(条)教学反思课题回顾整理课型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263页备课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巩固10以内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感受加减法排列的有序性。2、初步体验数学思想方法,激发学生回顾整理的兴趣。教学重点体会加减法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难点体会加减法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算式卡片、数学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在本单元中,我们走进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学到了许多的知识,能跟大家说说你学到的知识吗(学生自由发言)二、回顾整理1、加减法的意义及算法同学们请看,老师手里有三张数字卡片(如3、6、9)看到这三个数字,你会想到加减法的哪些知识(或用这三个数字来列成算式,你会吗)指名回答小组活动,取三张能组成加减算式的卡片,小组内同学说算式,并说说加减法算式间有什么联系2、10以内数的加法表(1)每小组一套版式卡片,小组内组织将这些卡片分类(如得数是6的算式,几加3的算式)小组内交流。(2)出示加法表同学们请看,如果把你手中的算式卡片贴到表中,你能给它们教学过程复备找到合适的位置吗(独立观察、填表)、找规律同学们给每个算式都找到了家,下面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表有什么规律吗(观察、回答、找出表中的规律)3、10以内数的减法表处理方法同加法表相同4、10以内数的加减两步计算同学们刚才帮我们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都找到了家,可我们有群蚕宝宝还没有找到家呢你看(课本63页)你能再伸出温暖的小手帮它们一下吗(生积极动手操作,集体订正,师及时给予表扬)三、小结通过我们的整理复习,你又学会了些什么四、达标练习板书设计回顾整理加法表减法表教学反思课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465页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1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初步渗透估计的意识和估计的方法。3、经历大量有趣的数学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的所学知识教学难点巩固本单元的所学知识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回顾整理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大家到底学得怎么样呢想知道吗认真上好这节课,你就知道了。”二、练习第1题用自己的话说出图的意思,再列算式。第2题可以采取让学生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小组算得最快,最准确。第3题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的意思,(1)总共有8支铅笔,盒子外面有2支,盒子里有几支共有9哨子,盒子外面有两支,盒子里有几支列算式解答。第4题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题目,在练习这个题时,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拿着110的数字卡片,随机抽取进行10教学过程复备以内数的加减计算。第5题填未知数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第6题猜一猜根据“差不多”的理解,让学生选出自己以为最好的答案,这一题的意图就是渗透估计的意识。第7题直接写得数比一比谁写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表现好的同学予以鼓励。第8题一图四式让学生说说图的意思,再列算式。集体订正三小结表扬这节课表现较好的同学。四、达标练习板书设计综合练习教学反思课题综合练习课型练习教学内容教材第6668页备课教学时间共2课时第2课时整理教学目标1、巩固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初步渗透估计的意识和估计的方法。3、经历大量有趣的数学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的所学知识教学难点巩固本单元的所学知识教学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复备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做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