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挂系统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专用工具182组件位置索引183车轮定位186车轮轴承轴向游隙检查1810车轮径向振摆检查1811球头的拆卸1812减震器的报废1813前悬挂系统转向节/轮毂的更换1814球头防护套的更换1820下横臂的拆卸/安装1821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1823稳定杆的更换1823减震器/减震弹簧的更换1824后悬挂系统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1829上横臂的拆卸/安装1837拖臂的拆卸/安装1838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1839稳定杆的更换1840减震器的更换1841减震弹簧/限位器的更换1844专用工具序号工具编号工具名称数量07GADPH70201油封拆装器,64MM107GAFSE00100轮毂拆装工具107GAFSE00200球头防护罩夹具导套107KAFPS30200移动片107MACSL00101球头拆卸器,32MM107MACSL00201球头拆卸器,28MM107MGK0010100接合附件,64X40MM107XAA0010100长套管型套筒1077460010100传动附件,32X35MM1077460010500传动附件,62X68MM1077490010000传动手柄107965KE80100油封拆装器,55X662MM107965SD90100支撑底座1组件位置索引前悬挂系统稳定杆更换,见1823页下横臂拆卸/安装,见1821页稳定杆联接装置拆卸/安装,见1823页转向节/毂更换,见1814页前减震器拆卸,见1825页拆解/检查,见1826页重新组装,见1827页安装,见1828页组件位置索引续后悬挂系统盘式制动型稳定杆更换,见1840页弹簧/限位器拆卸,见1845页安装,见1846页后减震器拆卸,见1842页检查,见1843页安装,见1843页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盘式制动型,见1831页转向节的更换盘式制动型,见1834页上横臂拆卸/安装,见1837页稳定器联接装置拆卸/安装,见1839页拖臂拆卸/安装,见1838页后悬挂系统鼓式制动型稳定杆更换,见1840页弹簧/限位器拆卸,见1845页安装,见1846页稳定器联接装置拆卸/安装,见1839页上横臂拆卸/安装,见1837页拖臂拆卸/安装,见1838页后减震器拆卸,见1842页检查,见1843页安装,见1843页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鼓式制动型,见1833页转向节的更换鼓式制动型,见1835页车轮定位所需专用工具接合附件,6460MM可以对车辆进行调节,以获得正确的前轮外倾角、前束和后轮前束。但是,各项调节之间将会产生相互影响。例如,当调节外倾角时,前束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无论是调节外倾角还是前束,都必须调节前轮定位。车轮定位前的检查为了对车轮定位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调节,必须检查以下项目1解除驻车制动,以获得精确的测量值。2确保未对悬挂系统进行过改装。3根据轮胎状况检查轮胎尺寸及充气压力。4检查车轮及轮胎的径向振摆。5检查悬挂系统球头。用手握持住车轮,上下左右摇动,检查是否摆动。6使车辆上下跳动数次,以稳定悬挂系统。前主销后倾角的检查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拆下车轮罩见1815页。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轮罩。2举升起车辆,将转角仪置于前轮下方。再将一块与转角仪厚度相等的板放置在后轮底下,然后放下车辆。说明确保车轮置于转角仪和板上的车辆与地面相平行。3将接合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并施加前制动。4将前轮向外转动20,然后转动调节螺钉,使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测量仪气泡位于0。5将车轮向内转动20,并且在气泡处于中心位置时读取测量仪主销后倾角的角度值。如果主销后倾角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悬挂系统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前轮主销后倾角6431前轮外倾角的检查1转动前轮,使其处于直线行使位置。2举升起车辆前部,并拆下车轮罩见1815页。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盖。3将接合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4在测量仪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读取车轮外倾角的角度值。如果外倾角角度超出规定值范围,则调节前外倾角。前外倾角角度01930从左到右的最大差值为035前轮外倾角的调节前轮外倾角可以通过使用直径较小的调节螺栓,更换一个或两个减震器夹紧螺栓来进行调节。调节螺栓直径和夹紧螺栓孔径之间的差允许有小范围的调节。减震器夹紧螺栓调节螺栓P/N04512SNA305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前轮。3旋松减震器夹紧螺母和螺栓A,然后在减震器夹紧螺栓自由游隙范围内,通过移动减震器的底部来调节外倾角。4将自锁螺母拧至规定扭矩。确保减震器夹紧螺栓的紧固扭矩。5重新安装前轮。将车辆下降至地面,并使车辆前部上下跳动数次,以稳定悬挂系统。续车轮定位续6测量外倾角角度。如果测量值在规定值以内,则检查前束。如果测量值超过规定值,则进行第7步。7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8拆下前轮。9使用调节螺栓A更换减震器夹紧螺栓,并调节外倾角。说明在前减震器调整螺栓和自锁螺母之间安装垫片B。使用一个调节螺栓更换一个减震器夹紧螺栓,外倾角角度可调节至25中心公差。使用两个调节螺栓更换两个减震器夹紧螺栓,外倾角角度可调节至50。10将自锁螺母拧至规定扭矩。11重新安装前轮。将车辆下降至地面上,并使车辆前部上下跳动数次,以稳定悬挂系统。12检查外倾角角度。如果外倾角角度在规定值以内,则检查前束,如必要,则进行调节。如果外倾角角度超出规定值范围,则检查悬挂系统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后外倾角的检查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拆下车轮罩见1833页。说明拆下车轮后,从内部推出铝轮毂上的轮罩。2将接合附件A和外倾角/主销后倾角测量仪安装在轮毂上。3在测量仪气泡位于中间位置时,读取车轮外倾角的角度值。如果外倾角角度超出规定值范围,则检查悬挂系统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后外倾角角度10410545前轮前束的检查/调节1将方向盘轮辐对中。2检查前束。如果其在规定值范围内,则进行第3步。前轮前束角02MM0008IN3固定拉杆端部B的同时,旋松自锁螺母A。注意确保用扳手固定拉杆端部。4转动拉杆端部C,直至前束符合规定值为止。说明使用相同的力,以相反的方向同时调节左右两个车轮,以获得正确的前束并保持方向盘的直线位置。5调节后,固定住拉杆端部的同时拧紧自锁螺母。确保未改变前束设置。后轮前束的检查/调节1释放驻车制动。2检查前束。如果其在规定值范围内,则进行第3步。后轮前束角221MM008008004IN3固定调节螺栓B的同时,旋松自锁螺母A。4使用一个新的自锁螺母进行更换,并轻轻拧紧。说明旋松自锁螺母后,一定要使用新品进行更换。重新组装调节螺母和凸轮盘,并使偏心面朝上。5转动调节螺母,直至后轮前束符合规定值为止。6固定住调节螺栓的同时,将自锁螺母拧紧至规定的扭矩。续车轮定位续车轮轴承轴向游隙检查转向角的检查1举升起车辆,将转角仪置于前轮下方。再将一块与转角仪厚度相等的板放置在后轮底下,然后放下车辆。说明确保车轮置于转角仪和板上的车辆与地面平行。2施加制动的同时,转动方向盘至左右锁定位置,然后检查两个前轮的转向角。如果转向角不在规定值范围内或左右前轮之间的内转向角不同,则进行第3步。转向角向内39052向外3126参考值3检查前束。如果前束正常,而转向角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悬挂系统组件是否弯曲或损坏。1举升起车辆,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车轮。3安装适当的平垫圈A和车轮螺母,并以规定扭矩紧固螺母,以使制动盘牢靠地紧抵轮毂。前部后部4如图所示,放置千分表,使其顶住轮毂凸缘;然后通过向内、向外移动制动盘,测量轴承的轴向游隙。轴承轴向游隙标准值前部/后部0005MM00002IN5如果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值大于标准值,则更换车轮轴承或轮毂轴承装置。车轮径向振摆检查说明测量前轮径向振摆时,用手慢慢转动车轮另一侧。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检查车轮是否扭曲或变形。3如图所示,放置千分表。然后,转动车轮测量轴向振摆。前后车轮轴向振摆标准值钢质车轮010MM0004IN铝质车轮007MM0003IN维修极限20MM008IN4如图所示,重新放置千分表。然后,测量径向振摆。前后车轮径向振摆标准值钢质车轮010MM0004IN铝质车轮007MM0003IN维修极限15MM006IN5如果车轮径向振摆不在规定值范围内,则检查车轮轴承的轴向游隙见1810页,并确保制动盘与车轮内侧的接合面是否清洁。6如果轴承游隙符合规定值,但车轮径向振摆大于维修极限,则更换车轮。球头的拆卸所需专用工具球头拆卸器,32MM07MACSL00101球头拆卸器,28MM07MACSL00201注意一定要使用球头拆卸器断开球头。不要采用敲打壳体或球头连接件任何部位的方式将其断开。07MACSL00101或07MACSL002011将六角螺母A安装在球头螺纹B上。确保六角螺母与球头销端齐平,以免损坏球头螺纹端。2将润滑脂涂在专用工具的图示部位A。这样,便于安装专用工具,并防止损坏加压螺栓B螺纹。3如图所示,安装专用工具。小心地将固定爪插入,注意不要损坏球头防护套。通过转动加压螺栓,来调节固定爪A游隙。说明将安全带B牢固地系在悬臂或辅支架C上。不得固定在制动管或导线线束上。4调节调节螺栓后,确保调节螺栓D顶部处于图中能够让固定爪E绕枢轴旋转的位置。5使用扳手将加压螺栓拧紧,直到球头销从球头销孔上弹松。如必要,松开球头销时,施加渗透型润滑剂。说明不要在加压螺栓上使用气动或电动工具。6拆下专用工具,然后从球头销端部卸下螺母,并将球头销从球头销孔中拔出。检查球头防护套,如有损坏则进行更换。07MACSL00101或07MACSL00201减震器的报废注意事项减震器内装有加压状态下的氮气和机油。在报废前须将压力释放,以防止报废时发生爆炸和可能产生的伤害。注意事项在释放减震器压力时,务必戴上护目镜,以防止金属屑进入眼中。将减震器水平放置并使减震器轴处于伸展状态,在减震器体上钻一个直径为23MM00780118IN的孔,以释放气体。前减震器后减震器转向节/轮毂的更换组件分解图减震器夹紧螺栓自锁螺母车轮轴承更换弹簧卡环挡泥板转向节检查是否变形或损坏沉头螺钉前轮毂检查是否有损坏或开裂制动盘检查是否有磨损或锈蚀轴螺母更换在轴螺母的表面涂抹少量平衡轴机油所需专用工具球头拆卸器,32MM07MACSL00101球头拆卸器,28MM07MACSL00201轮毂拆装器,07GAFSE00100传动附件,62X68MM077460010500传动手柄,077490010000支撑底座,07965SD90100转向节/轮毂的更换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卸下前轮上的车轮螺母A和前轮。3拆下制动软管支架装配螺栓A。4拆下制动卡钳座装配螺栓B,并从转向节上拆下卡钳总成C。为防止卡钳总成或制动软管损坏,使用一根金属短线将卡钳总成悬挂在底盘下方。不要用力扭结制动软管。5从转向节B上拆下车轮传感器A。不要断开车轮传感器插头。6撬起锁片A,然后拆下轴螺母B。续转向节/轮毂的更换续7拆下6MM制动盘固定螺钉A。8从前轮毂上拆下制动盘B。说明如果制动盘已固定在前轮毂上。将两个8X125MM螺栓C拧入制动盘,以将制动盘顶离前轮毂。将每个螺栓拧转90,以防止制动盘过渡偏斜耸起。9检查前轮毂是否损坏或开裂。10从连杆端球头上拆下开口销A,然后拆下螺母B。说明安装时,拧紧螺母后再安装新的开口销,然后如图所示弯曲其端部。11使用专用工具从转向节上拆下连杆端球头见1812页。12从下横臂C上拆下凸缘螺栓A与凸缘螺母B。说明安装时,安装新的凸缘螺栓与凸缘螺母。轻轻拧紧三个紧固件之后,从凸缘螺母开始以规定的扭矩拧紧紧固件。13从下横臂上断开下部球壳体。14从减震器上拆下减震器夹紧螺栓A与自锁螺母B。说明安装时,安装新的减震器夹紧螺栓与自锁螺母。15将转向节拉出时,使用塑料锤轻敲传动轴端部E,从转向节D上拆下传动轴外接头C,然后拆下转向节。说明不要将传动轴的端部拉出,这样会使内部传动轴接头脱落。16从下部球壳体B上拆下锁销A,然后拆下螺母C。说明安装时,拧紧新的槽形螺母后安装新的锁销。17使用专用工具从转向节上断开下部球壳体见1812页。18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节/轮毂,并注意下列事项安装转向节时,小心切勿损坏球头防护套。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将下部球头连接至转向节之前,对球头销、转向节接孔的螺纹区与锥形区以及槽形螺母的螺纹区与配合面进行脱脂。首先安装所有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先将槽形螺母拧紧至较低的规定扭矩,再将其拧紧到使凹槽和球头销孔刚好对正为止。切勿通过旋松槽形螺母进行校正。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轴螺母。安装轴螺母之前,需将少量平衡轴机油施加到螺母的贴合面上。拧紧后,用冲头冲击轴螺母,使其肩缘靠紧传动轴。安装制动盘之前,将前轮毂配合面与制动盘内侧清理干净。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续转向节/轮毂的更换续车轮轴承的更换1使用专用工具和液压压力机将轮毂A与转向节B分离。使用液压压力机或类似工具等附件C固定转向节。注意不要使挡泥板变形。当压力机卸压时握住轮毂以防止其滑下。2使用专用工具、市场上有售的移动片C以及压力机将车轮轴承内座圈从轮毂上拆下。3从转向节C上拆下挡泥板A与卡环B。4使用专用工具和压力机将车轮轴承A从转向节B中压出。压力机压力机压力机5重新组装前,使用高燃点溶剂彻底清洁转向节和轮毂。6使用旧轴承C、钢板D、专用工具以及压力机将新车轮轴承A压入转向节B。说明安装车轮轴承,使车轮传感器磁性码E棕色朝向转向节的内侧。擦掉磁性码表面的机油、油脂、灰尘、金属碎片及其他异物。磁性工具不得靠近磁性码表面。装入车轮轴承时,小心不要损坏磁性编码器表面。7将卡环A牢固地安装到转向节B内。8安装挡泥板C,并将螺钉D拧紧至规定扭矩。9使用专用工具和液压压力机将轮毂A安装至转向节B。注意不要使挡泥板C变形。压力机压力机球头防护套的更换所需专用工具球头防护套夹具导套07GAFSE002001拆下转向节见1814页。2拆下套夹与防护套。3在新防护套的内部与唇部A涂抹润滑脂。不要使防护套与下部球壳体之间的配合面B沾上润滑脂。4清除球销C锥形区的润滑脂,并在底座D上施加新鲜的润滑脂。不要使脏物或异物进入防护套。5将防护套安装在球头上,然后轻轻地挤压排出空气。6使用专用工具将防护套压入,直到其底端均匀地座落在下部球壳体A上。7安装防护套后,擦净球头销外露部位的润滑脂。8安装转向节见1814页。压力机下横臂的拆卸/安装所需专用工具油封拆装器,64MM07GADPH70201移动片,07KAFPS30200拆装垫片,32X35MM077460010100传动手柄,077490010000油封拆装器,55X662MM07965KE80100拆卸/安装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前轮。3使用六角扳手C固定住球头销B的同时,拆下凸缘螺母A,并从下横臂上拆下稳定杆联接装置D。说明使用一个新的凸缘螺母重新组装。4向回转动稳定杆,以便更容易插入下横臂装配螺栓前侧。5从下横臂C上拆下凸缘螺栓A与凸缘螺母B。说明安装时,安装新的凸缘螺栓与凸缘螺母。轻轻拧紧三个紧固件之后,从凸缘螺母开始以规定的扭矩拧紧紧固件。6从下横臂上断开下部球壳体。7拆下下横臂装配螺栓A。说明安装时,安装一个新的装配螺栓。8拆下下横臂装配螺栓B,然后从前悬挂辅架D上拆下下横臂C。说明安装时,安装一个新的装配螺栓。9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下横臂,并注意下列事项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首先安装所有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续下横臂的拆卸/安装续衬套的更换说明确保下横臂A上是否有油漆标志。如果下横臂有油漆标志B,则更换下横臂总成。1使用专用工具和液压压力机将衬套A压出,并从下横臂B上拆下衬套。说明小心不要在衬套上施加压力以免损坏衬套孔内部。前侧2在新的衬套表面施加性质温和的肥皂水溶液。3将下横臂A的角与衬套C的标记区B对齐。4使用专用工具和液压压力机压入衬套。5安装衬套后,在下横臂A上涂上油漆标记B。压力机压力机前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稳定杆的更换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前轮。3使用六角扳手D固定住球头销C的同时,拆下自锁螺母A与凸缘螺母B,然后拆下稳定杆联接装置E。4将稳定杆联接装置安装到稳定杆F与下横臂G上,使球头销组件位于移动范围的中心。说明稳定杆联接装置上有一个油漆标记H。将稳定杆联接装置上的油漆标记向后对齐。5安装新的自锁螺母和凸缘螺母,并轻轻拧紧。6将千斤顶置于下横臂球头下方,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7使用六角扳手固定住球头销的同时,以规定的扭矩拧紧自锁螺母和凸缘螺母。8重新安装所有拆下的零组件,并进行车辆试驾。9行驶5分钟后,将自锁螺母与凸缘螺母重新拧紧至规定扭矩。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前轮。3从稳定杆上断开两根稳定杆联接装置见1823页。4拆下凸缘螺栓A与衬套固定架B,然后从悬挂辅架E上拆下衬套C与稳定杆D。5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稳定杆,并注意下列事项注意稳定杆的左右方向。将稳定杆油漆标记F与衬套侧对齐。注意衬套固定架的前后方向。将稳定杆连接至稳定杆联接装置时,参阅“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见1823页。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向前向前减震器/减震弹簧的更换组件分解图减震器装配轴承检查是否有间隙或转动自如盖减震器装配座自锁螺母更换限位器检查是否有缺陷或损坏上弹簧装配衬垫检查是否老化或损坏减震器弹簧检查弹力以及是否损坏减震器装置检查是否漏油、漏气以及是否操作顺畅下弹簧座检查是否老化或损坏所需专用工具长套管型套筒07XAA0010100说明按照制造商的说明书,当压缩减震器弹簧的时候使用市场上有售的支柱弹簧压缩器BRANICKMST580A型、7200型等或类似型号压缩减震器弹簧。拆卸1举升起车辆前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前轮。3从减震器上拆下车轮传感器线束卡夹A与制动软管支架B。不要断开车轮传感器插头。4从减震器上拆下减震器夹紧螺栓A与自锁螺母B。5拆下检修盖A与盖B。说明减震器弹簧有左右之分。继续拆卸之前,先将弹簧标注左L与右R。6从减震器顶部拆下三个凸缘螺母C。7拆下减震器总成A。续减震器/减震弹簧的更换续拆解/检查1从减震器顶部拆下盖A。2使用六角扳手B固定住减震器轴的同时,压下减震弹簧,然后拆下自锁螺母。拆下螺母时,切勿用力压减震器弹簧。3释放支柱弹簧压缩器的压力,然后按照组件分解图所示拆解减震器。4重新组装所有零组件,上弹簧装配衬垫、限位器套、限位器与减震弹簧除外。5用手按压减震器总成,检查减震器在整个工作行程内压缩和伸展是否顺畅。释放压缩力时,减震器应该始终伸展顺畅。若伸展不顺畅,则表明漏气,则应更换减震器。6检测时检查是否有漏油、异常噪音或卡滞等现象。重新组装1对齐对缘部分C,在上弹簧装配衬垫B上安装减震弹簧A。2压下减震弹簧。3按照组件分解图将除减震器装配垫圈以外的所有零组件与自锁螺母安装至减震器弹簧A。4将下弹簧座、弹簧底部B与下弹簧座阶梯部位C对齐。5将减震器支架A与减震器装配基座B对齐,使“”印C朝向前方。向前向前6如图所示,将减震器支架上的双头螺栓角度对齐。7安装减震器装配垫圈A与一个新的自锁螺母B。8使用六角扳手C固定住减震器轴,然后将新的自锁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9安装盖。续减震器/减震弹簧的更换续安装1将减震器总成A安装在支架上。2松弛地安装三个新的凸缘螺母A。说明以规定的扭矩拧紧凸缘螺母后,安装检修帽B与盖C。3松弛地将新的减震器夹紧螺栓A与自锁螺母B安装到减震器C上。4将车轮传感器线束卡夹A与制动软管支架B安装到减震器C上。5使用千斤顶举升前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6将减震器夹紧螺栓与凸缘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7将减震器顶部的凸缘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8安装检修帽与盖。9安装前轮。10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前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组件分解图盘式制动型续后转向节上支架转向节检查是否变形或损坏垫圈挡泥板检查是否腐蚀、变形或损坏。如有锈蚀,则更换平头螺钉形密封圈更换轮毂轴承装置检查运行是否良好或磨损制动盘检查是否磨损或锈蚀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续组件分解图盘式制动型后转向节上支架转向节检查是否变形或损坏形密封圈更换底板检查是否腐蚀、变形或损坏。若锈蚀,则更换制动蹄总成轮毂轴承装置检查是运行是否良好与磨损制动鼓检查是否磨损或锈蚀轮鼓轴承装置的更换盘式制动型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车轮螺母A与后轮。3从转向节上拆下制动软管支架装配螺栓A。4拆下卡钳支架装配螺栓B,并从转向节上拆下卡钳总成C。为防止卡钳总成或制动软管损坏,使用一根金属短线将卡钳总成悬挂在底盘下方。不要用力扭结制动软管。5拆下两个垫圈A。6拆下6MM制动盘固定螺栓A。7从轮毂轴承装置上拆下制动盘B。说明如果制动盘已固定在轮毂轴承装置上。将两个8X125MM螺栓C拧入制动盘,以将制动盘顶离轮毂装置。将每个螺栓拧转90,以防止制动盘过渡偏斜耸起。续外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续8拆下轮毂轴承装置A与形密封圈B。9检查后轮毂是否损坏与开裂。10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轮毂轴承装置,并注意下列事项重新组装过程中使用新的形密封圈。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安装制动盘之前,清洁轮毂轴承装置的配合面与制动盘内部。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轮鼓轴承装置的更换鼓式制动型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车轮螺母A与后轮。3释放驻车制动,并从轮毂轴承装置上拆下制动鼓A。说明如必要,使用平头电极螺丝起子转动调节螺栓B,直至制动蹄松开。如果制动鼓已固定在轮毂轴承装置上。将两个8X125MM螺钉C拧入制动鼓,以将制动鼓顶离轮毂轴承装置。将每个螺栓拧转90,以防止制动盘过渡偏斜耸起。安装后,压下制动踏板数次,确保转动调节螺栓与松开制动蹄时制动器运行。4拆下轮毂轴承装置A与形密封圈B。5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轮毂轴承装置,并注意下列事项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形密封圈。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安装制动鼓之前,清洁轮毂轴承装置配合面与制动鼓。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鼓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续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续转向节的更换盘式制动型1拆下轮毂轴承装置。2拆下挡泥板A。3从转向节上拆下车轮传感器A、形密封圈B与传感器线束C。不要断开车轮传感器插头。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形密封圈。4将千斤顶放置在拖臂下支撑拖臂。说明不要将千斤顶靠在下横臂板部。小心不要损坏任何悬挂组件。5拆下凸缘螺栓A,并从转向节上断开上臂B。6将调节螺栓A与调节凸轮B的凸轮位置作标记,然后拆下自锁螺母C、调节凸轮与调节螺栓。废弃自锁螺栓。7拆下凸缘螺栓D。8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节,并注意下列事项首先安装所有悬挂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将千斤顶放置在下横臂下,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拧紧时,将调节螺栓与调节凸轮的凸轮位置与标记位置对齐。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自锁螺母。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凸缘螺栓。安装制动盘之前,清洁轮毂轴承装置配合面与制动盘的内部。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转向节的更换鼓式制动型1拆下轮毂轴承装置。2从轮缸B上断开制动线A。从转向节上拆下后制动总成C。3从转向节上拆下车轮传感器A、形密封圈B与传感器线束C。不要断开车轮传感器插头。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形密封圈。续转向节/轮毂轴承装置的更换续4将千斤顶放置在拖臂下支撑拖臂。说明不要将千斤顶靠在下横臂板部。小心不要损坏任何悬挂组件。5拆下凸缘螺栓A,并从转向节上断开上横臂B。6将调节螺栓A与调节凸轮B的凸轮位置作标记,然后拆下自锁螺母C、调节凸轮与调节螺栓。废弃自锁螺栓。7拆下凸缘螺栓D。8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转向节,并注意下列事项首先安装所有悬挂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将千斤顶放置在下横臂下,并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拧紧时,将调节螺栓与调节凸轮的凸轮位置与标记位置对齐。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自锁螺母。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凸缘螺栓。安装制动鼓之前,清洁轮毂轴承装置配合面与制动鼓内侧。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将主缸油箱加注至MAX上限位,并排空制动系统见1910页。检查至轮缸的制动管是否渗漏,如必要重新拧紧。检查车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上横臂的拆卸/安装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后轮。3将千斤顶放置于拖臂A与转向节B连接点。4拆下上横臂装配螺栓A与凸缘螺栓B。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上横臂装配螺栓与新的凸缘螺栓。5从车辆上拆下上横臂C。6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上横臂,并注意下列事项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首先安装所有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鼓的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拖臂的拆卸/安装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后轮。3从拖臂B上拆下驻车制动导线A。4将千斤顶放置在拖臂连接点。5拆下盘式转向节见1834页或鼓式转向节见1835页。6从拖臂上拆下稳定杆联接装置见1839页。7拆下凸缘螺栓,并从拖臂上断开减震器见1841页。8从装配螺栓A上拆下拖臂。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9拆下拖臂后固定螺栓A。说明重新组装时使用新的装配螺栓。10放下千斤顶,并拆下拖臂。稳定杆联接装置的拆卸/安装11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拖臂,并注意下列事项将所有紧固件拧紧至规定扭矩。首先安装所有组件,并轻轻拧紧螺栓和螺母,然后在将螺栓和螺母拧紧至规定扭矩之前,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检查制动软管是否互相干扰与扭结。安装车轮之前,将制动盘或制动鼓配合面与车轮内侧清理干净。检查前轮定位,如有必要,则进行调节见186页。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后轮。3使用六角扳手D固定住球头销C的同时,拆下自锁螺母A与凸缘螺母B,然后拆下稳定杆联接装置E。4将稳定杆联接装置安装到稳定杆F与拖臂G上,使球头销组件位于移动范围的中心。说明稳定杆联接装置上有一个油漆标记H。将稳定杆联接装置上的油漆标记向后对齐。5安装新的自锁螺母与凸缘螺母,轻轻拧紧。6将千斤顶放置在拖臂下,并举升悬架,使其承载车辆的重量。7使用六角扳手固定住球头销的同时,将自锁螺母和凸缘螺母拧紧至规定的扭矩。8重新安装所有拆下的零组件,并进行车辆试驾。9行驶5分钟后,将自锁螺母与凸缘螺母重新拧紧至规定扭矩。稳定杆的更换1举升起车辆后部,并使用牢固支架支撑在适当位置见17页。2拆下后轮。3从左右两侧的稳定杆上断开稳定杆联接装置见1839页。4拆下凸缘螺栓A与衬套固定架B,然后拆下衬套C与稳定杆D。5按照与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稳定杆,并注意下列事项注意稳定杆的左右方向。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