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下开采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1页
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下开采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2页
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下开采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3页
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下开采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4页
某矿业有限公司铁矿地下开采建设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铁矿矿山矿区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山区,行政隶属上闫庄乡管辖。矿区位于上南庄村西北15KM处,至口头镇约10KM,距行唐县县城35KM。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区至口头、行唐、石家庄均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铁矿矿山行政区划隶属于上闫庄乡管辖,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张秀敏。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300002009052120017532。开采矿种铁矿;开采方式地下开采;生产规模20104T/A;矿区面积10957KM;有效期限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矿山规划分区开采,米家庄矿段一个采区(FE4号矿体),上南庄矿段一个采区(FE1、FE2、FE3号矿体)。该矿山为旧有矿山,为办理新采矿许可证、扩大年生产规模,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为其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工作。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方案提出的建设方案和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项目建设、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安全预评价结论的活动。北京国信安科技术有限公司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后,成立了安全评价项目组,组织评价人员和技术专家,多次对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南庄铁矿铁矿建设现场进行了现场勘察,收集了相关基础数据和资料。本评价报告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及该建设项目的开发利用方案等相关资料,结合现场勘查的具体情况,对其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辩识和分析。预测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和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程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事故发生的对策措施与建议,并编制完成了本评价报告。在本次安全验收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专家和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目录1安全预评价的目的与依据111评价对象和范围112评价目的和内容113评价依据214安全评价程序82建设项目概述921建设单位概况922自然环境概况1023地质概况1124建设方案概况16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39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3932重大危险源辨识684评价单元的划分与评价方法选择6941评价单元划分6942评价方法的选择705定性、定量评价7351总平面布置单元7352地下矿山开拓单元7453提升运输单元7554采掘单元7655通风防尘单元7856矿山电气单元7957防排水与防灭火单元8158其他单元826安全对策措施建议8561提出安全对策措施的原则和依据8562安全对策措施8663安全设施设计原则和要求1167评价结论119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11972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11973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11974采取对策措施后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可控程度12275评价结论123附件124附图1241安全预评价的目的与依据11评价对象和范围评价的对象铁矿矿山地下开采建设项目。评价范围为该建设项目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开采范围内所涉及的自然条件、周围环境;基建和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及安全管理系统。不包括生活系统、矿石外运系统。矿山不设爆破器材储存库,矿山爆炸物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和管理统一由当地民爆公司进行,因此,本次安全预评价不包括爆炸物品的领取、运输、储存等环节。12评价目的和内容非煤矿山安全评价目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提高非煤矿山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非煤矿山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非煤矿山企业的财产安全、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及危险度的辨识与分析,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即利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13评价依据131依据的法律、法规1311依据的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110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19930501。(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19970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20111231。(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9050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1226。(7)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20080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8号,2009827。(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131。(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2013629。1312依据的行政法规(1)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20090501。(2)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6号,20110101。(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0301。(4)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1201。(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0113。(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0601。(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20040101。1313依据的部门规章(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管总一201136号)。(2)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4)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20号,2009年6月8日起施行。(5)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领导带班下井及监督检查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4号。1314依据的地方法规(1)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8号,2005年9月1日施行。(2)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办法,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26号,1997年12月22日起施行。1315依据的地方规章(1)河北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7第2号,2007年3月1日实施。(2)河北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4号,2008年3月1日实施。(3)河北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08第12号。1316依据的规范性文件(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2)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4)关于印发的通知财企201216号。(5)河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实施意见冀安监管2007127号。(6)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冀政200537号。(7)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的通知冀政200669号。(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9)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8号)20110713。(10)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80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防治水工作的意见(安监总管一201075号)。(12)关于进一步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通知(冀安监管一201186号)。(13)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建设项目安全专篇编写提纲等文书格式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245号附件1编写提纲。132依据的标准、规范(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4)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6)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矿井提升机和矿用提升绞车安全要求GB201812006。(12)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2006。(13)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14)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1990。(1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6)矿山电力设计规范GB500702009。(17)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1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20)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2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2)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规范AQ20312011。(2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建设规范AQ20322011。(2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规范AQ20332011。(25)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压风自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42011。(26)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供水施救系统建设规范AQ20352011。(27)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信联络系统建设规范AQ20362011。(2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通风技术规范AQ20132008。133建设项目合法证明文件(1)安全评价委托书。(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由行唐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3)采矿许可证,由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核发,有效期限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134建设项目技术资料(1)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铁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河北宏达绿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4年3月)。(2)河北省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河北冀宇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1月)。(3)河北宏达绿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013年6月编制的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铁矿技改设计、安全专篇。14安全评价程序评价程序是按安全评价通则的要求进行,评价程序为图11安全预评价程序图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做出预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划分评价单元2建设项目概述21建设单位概况211项目基本情况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矿山行政区划隶属于上闫庄乡管辖,经济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张秀敏,营业期限为2003年12月03日至2023年12月03日。铁矿矿山于2014年5月28日换取了新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300002009052120017532,有效期自2014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该矿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照合法有效。该矿山为旧有矿山,采选一体。开采形式为地下开采,开采矿体为铁矿石,生产规模为20104T/A。现为扩大生产规模,换取新采矿证,编制该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211矿区位置及交通情况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矿区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山区,行政区划隶属九口子乡和上闫庄乡管辖。矿区位于上南庄村西北15KM处,至口头镇约10KM,距行唐县县城35KM。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区至口头、行唐、石家庄均有公路相通,交通十分便利。交通位置图212矿区范围及周边环境矿区范围由18号拐点圈定,矿区各拐点坐标如下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1980西安坐标系)序号X坐标Y坐标1427490561385219353424275225623852317535342764156438523875344427641565385243753454276155653852443535642754756338523585357427484562385234053584274635613852207535开采深度由348米至160米标高矿区面积10957KM2矿山规划分区开采,米家庄矿段一个采区(FE4号矿体),上南庄矿段一个采区(FE1、FE2、FE3号矿体)。划定的矿区范围附近无旅游景点、名胜古迹等重点保护区,无限采、禁采区等,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矿区内没有村庄、无基本农田,矿区范围300M之内无相邻矿权。矿区位于上南庄村西北15KM处,矿山采用地下开采的方式,矿床开采不会对村庄造成影响。仅在矿区东南侧有一条乡村道路经过,部分道路位于地表移动界线以内,设计时建议此段道路不再使用,矿山需在地表移动界线以外新修筑一条道路保障通行。22自然环境概况矿区位于行唐县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势起伏低缓,沟谷多呈宽缓的U字型。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2LOMM,蒸发量202240MM。年均气温128,1月份平均气温25,7月份平均气温265,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80MM,无霜期200天。区内电力、人力资源丰富,可满足矿山建设的需要。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23地质概况231矿区地质概况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山西断隆()、五台台拱()、阜平穹褶束()东南端。出露岩石为太古界变质岩系,按原岩性质分为变质地层和变质深成岩。断裂构造不发育。(一)地层矿区位于陈庄背斜的东部,基本为一单斜产出,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界元坊岩组(ARY)及新生界第四系(Q)。元坊岩组(ARY)为赋矿地层。分布于矿区中部、倾向140160,倾角2550。岩石组合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夹斜长角闪岩及磁铁石英岩。第四系(Q)分布于河谷及冲沟中,主要由砂、砾石松散堆积物和黄土组成。(二)变质深成岩及侵入岩矿区变质深成岩主要为太古代坊里片麻岩(FGN)分布于矿区南北两侧。岩石类型为灰白色条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太古界变质岩系中局部有伟晶岩呈不规则脉状侵入,并使局部铁矿体遭到破坏。侵入岩区内仅在西部分布一条北西向辉绿岩脉。(三)构造矿区内出露一套走向北东,倾向南东的单斜岩层,褶皱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不发育。232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出露地层为太古界陈庄岩群变质岩系及第四系黄土,铁矿呈带状赋存于太古界陈庄岩群变质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产状与围岩一致。矿带西段走向北西向,向东逐渐变为北东向,矿带长35KM,宽412M。从东向西分两个矿段,共有4个矿体,1、2、3和4号矿体。其中米家庄矿段共有一个4号矿体,上南庄矿段共有1、2、3号三个矿体。2321矿体特征1号矿体在矿区北部出露,出露标高255270M,北东向展布,总体倾向140,倾角3340,平均倾角35。矿体长度约165M,由I勘查线、CK1、5号探矿竖井工程控制,控制最大深度228M(标高)。矿体厚度1016M,平均厚度132M,平均品位3044。2号矿体在1号矿体南部,沿北北东向展布,出露标高255265M,倾向110160,倾角2535,平均倾角29。矿体长度约250M,由I、II、辅II勘查线及CK1、CK2、1号和2号探矿竖井工程控制,控制最大深度195M(标高)。矿体厚度0925M,平均厚度181M,平均品位3266。3号矿体在2号矿体南部,沿北东一南西向展布,出露标高250260M,倾向140,倾角23。矿体长度约155M,矿体厚度1014M,平均厚度123M,平均品位3191。4号矿体分布在矿区西南部,近东西向展布,出露标高265295M,倾向170,倾角2427矿界内矿体长度约370M,矿界外20M。矿体厚度0718M,平均厚度14M,平均品位3153。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产状与围岩一致。2322矿石质量(1)矿石物质组成矿石矿物金属矿物有磁铁矿、假象赤铁矿、褐铁矿及少量黄铁矿、黄铜矿、铜兰、孔雀石。脉石矿物由石英、斜长石、角闪石组成,有绿泥石化、阳起石化及硅化等。(2)矿石化学成份矿石的有益组分为铁,据以往样品分析结果TFE最高含量为3468,一般在3032之间,平均品位为3148,MFE含量为2530,平均2808。磁性铁占有率约90。矿石中P、S等元素含量较低(P含量0023012,S含量0033027)。(3)矿石的结构构造磁铁矿多呈半自形一自形晶粒结构,少量它形、条纹一条带状构造,局部为块状构造。(4)矿石类型矿石工业类型属需选磁铁矿矿石。矿石自然类型按矿石结构及物质组成成分可分为两种类型条带状磁铁矿石英岩及磁铁角闪岩,现分述如下1)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地表出露矿石皆属此,矿石呈黑褐色、深灰色,中细粒变晶结构或不等粒镶嵌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磁铁矿、石英,次之为铁闪石、微斜长石、角闪石等,磁铁矿已大部分氧化为假像磁铁矿。大部分石英及磁铁矿构成黑白相间的条带产出,条带宽度一般为510CM,矿石品位TFE28163468,均达到工业开采品位。2)磁铁角闪岩主要见于矿区各钻孔中,矿石深灰色或黑色,致密块状,鳞片粒状、粒状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等,角闪石呈短柱状,磁铁矿自形细粒,其中局部见有磁铁矿呈细脉状产出。本类矿石品位较高,变化亦较大,据以往钻孔样品分析结果,铁矿石品位一般为TFE26283147,达到工业开采品位。2323矿体围岩和夹石矿体的围岩主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单层厚度数厘米到数十厘米不等,呈互层状产出。围岩与矿体界线清楚。矿体内无夹石。2324矿区内共(伴)生矿产综合评价该矿床可利用矿产为磁铁矿,无共伴生矿产。233水文地质概况矿区水文地质分区属太行山中段水文地质分区,属低山裂隙水区,地貌形态属中低山区,海拔标高在200M300M,一般相对高差小于100M。地形较陡,切割较弱。主要含水层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岩石的储水性差。地下水通过大气降水,渗透裂隙补给。两个采区均在浸蚀基准面以上开采,矿坑内未见涌水点,仅在局部地段出现渗水造成坑道壁潮湿,矿山生产实践记载矿坑日涌水量极小。在雨季由于渗水造成坑内有少量积水。据井巷调查资料,矿坑涌水量为510T/D。因此,矿区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型。234工程地质概况矿体的直接围岩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据检测报告资料,岩石坚固性系数812,为中等到坚固岩石。极限抗压强度78401176MPA。按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应属类,即坚硬完整的或中等坚硬完整的,中等稳定类型,完整系数0405。实际调查巷道未见片帮和冒顶迹象,巷道保存完好。矿山多年开采未发生过片帮和冒顶事故,工程地质条件属较简单类型。235环境地质概况本区新生代活动微弱,为稳定的隆起区域,不存在地震构造。据河北地震图(1100万)预测,本区地震烈度大于VI度,按VII度设防。经本次调查走访,区内环境地质方面主要内容有以下两点。1)在土地资源方面该矿区位于山区,矿山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矿碴排放量很少且堆放在规划区域内,对土地资源破坏程度不大。2)地质灾害现状矿区内历史上未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本矿山为地下开采,在采矿活动中所产废石量少,采空区狭小,故所形成的废石不易造成环境污染,所形成的空区不易造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矿石和废石中无有害成份,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综合评定,矿山采矿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236开采技术条件小结综上所述,本区地表水排泄较好,地下水不易聚集。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孔隙含水主要在沟谷中分布,对矿床开采影响不大。矿床开采水文条件简单。磁铁矿层及围岩致密坚硬,稳定性较好,受风化作用,近地表岩石较松软,工程地质条件属较简单。矿山开采不会引起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不会对地下水及地表水造成污染。对矿区水土保持和植被将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矿区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简单。矿体层位稳定,有一定延伸及连续性,矿石质量较好,矿床开采条件良好。24建设方案概况241矿山开采现状位于矿区北侧上南庄矿段的1号矿体原来施工有5号和6号两条探矿竖井,其中5号竖井井底标高22756M,6号竖井目前已废弃。1号矿体进行了少部分露天民采,地下未有采矿工程。5号竖井在227M水平与主井的195M水平通过斜巷联通,作为现有系统的回风井,在此井口安装主要通风机。2号矿体过去在辅号勘查线以西施工有1号、2号、3号竖井以及4号斜井。竖井井筒直径均为25M,井底标高分别为1号竖井1958M,2号竖井2295M,3号竖井240M,4号斜井与3号竖井井底相通。矿山过去在辅号勘查线以西已进行了部分露天和地下开采,240227M标高之间的矿体已经采空。目前,除1号竖井(措施井)外,2号、3号竖井和4号斜井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对2号、3号竖井和4号斜井不予利用,并在井口设置了警示标识严禁人员进入采空区,且暂不考虑该段227M195M标高之间及以下的开采。在1号措施井井底北西向5米左帮巷道口进行了封堵。根据2011年12月的技改设计,矿山已经在1号竖井(措施井)和5号竖井(回风井)之间,新掘凿了一条主井。目前,该井已经掘进至195M水平,并已在195M水平与1号竖井联通,做为今后开采的主提升井,用来承担升降人员和提升物料的矿井,并兼做进风井;5号竖井在227M水平与主井的195M水平通过斜巷联通,作为回风井。主井井筒直径3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17074,Y3852429384,Z2618M,井底标高185M(含10M井底水窝),井深768M。主井为箕斗式罐笼井,钢丝绳罐道,采用JTP16型矿用提升机,负担采区内的人员、矿岩、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做进风井。主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回风井利用原5号竖井作为回风井。井筒直径2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285,Y38524264,Z270M,井底标高22756M,井深4613M,设计与227M回风中段联通,作为专用回风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另一个安全出口。措施井利用原1号竖井作为措施井,井筒直径2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11446,Y3852423579,Z258M,井底标高195M,井深63M。主要用于基建期施工和矿山末期辅助生产使用。195227M回风斜巷在主井195M车场北偏东15方向打55M平巷见矿体后沿北偏西38方向向上打盲回风斜巷与回风井底部石门相通,回风斜巷全长558M,坡度35,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设置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净高20M,有效净宽10M。主井和回风井通过195227M回风斜巷相通,该斜巷作为安全和回风通道。195227M运输巷道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该矿上南庄段存在地下井巷工程,局部经过地下开采,该采空区长约90M,高约25M32M,宽约80M。对于废弃不用井巷,及时进行了可靠的封闭,防止漏风,存在或可能存在积水的井巷,设有排水设施,便于排出井巷内积水。该矿上南庄段在井下195M水平设一排水泵站,采用直排方式,即由1955M泵房通过主井敷设管路排至地表高位水池。选用2条5735无缝钢管,使用一条,备用一条。2条排水管均通过主井敷设至地表。矿山上南庄段建立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业人员对“六大系统”进行管理维护。该矿上南庄段安全避险“六大系统”设计由河北宏达绿洲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矿山自行安装,现正常使用。已有矿山公路通往矿区,交通较为方便,水、电均已接上矿山,并有简单的基础设施,可以满足矿山生产需求。该矿米家庄段矿区无开拓工程。242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2421生产规模1)原采矿证批准的矿山生产规模为2104T/A;2)经开发利用方案生产能力验证矿山可达到5104T/A的生产规模;3)依据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08号)和环保口矿山企业产业政策要求,确定本次方案的生产规模为5104T/A。2422开发利用方案利用的可采储量依据河北冀宇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1月编写的河北省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铁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石矿储评201495号),及备案证明(石国土资备储201403号)。截止2013年11月30日,行唐县鑫地矿业有限公司矿区范围内查明保有资源储量(122B333)322KT,平均品位TFE3067。其中(122B)107KT,平均品位TFE3087,(333)215KT,平均品位TFE3053。2423矿山工作制度矿山年工作日数300天。日工作班数3班,每班8小时。2424矿山服务年限矿山服务年限为523年。2425产品方案矿山最终产品方案为铁矿石原矿,矿石块度为350MM;采出矿石TFE276。243总图运输2431总体布置企业总平面布置以少占地、合理利用自然地形、便于生产和管理、建筑物要不受矿井采动影响、不受洪水危害和泥石流危害、有利于消防安全为基本原则。1)矿山值班室、变电所、空压机房、主扇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均布置选在当地最高洪水位1M以上,距离矿体岩石移动界限20M之外岩土稳定地段,确保不受矿井采动影响。建筑物使用的材料要符合防火要求。建筑物与变压器、配电室等供电设施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规定。矿山距村约2000M以上,矿山开采不影响村庄安全。2)废石场产生的少量废石,除用于充填采空区及铺垫运矿道路以外,其他废石选择井口山坡就近堆积扩展,并作为井口工业广场使用,即节省土地占用,也减少地面运输费用,堆放时防止堵水入井情况发生。这样,使排土垫平工业广场,其安全状况良好。堆放过程中必须考虑排洪,不得将沟谷堆严,留设足够宽度的排洪沟,坡沿砌护坡,防止洪水冲刷导致泥石流对环境进一步破坏。3)值班室距井口较远,不受粉尘和废气影响,职工多来自附近村庄,矿区不设置更多生活设施。2432总平面布置上南庄矿段主井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主井、高位水池、卷扬机房、空压机房、变电所、开发利用方案预设的充填站和矿岩临时堆场。1号回风井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1号回风井、通风机房。斜井(XJ1)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斜井(XJ1)、卷扬机房、高位水池、空压机房、变电所和矿岩临时堆场。2号回风井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2号回风井、通风机房。库房、维修、及矿山办公室等在矿体西南侧,紧邻矿山道路。米家庄矿段主井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斜井(XJ2)、卷扬机房、空压机房、变电所、矿岩临时堆场、高位水池。295M回风平硐硐口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回风平硐、通风机房。295M平硐硐口工业场地主要设施及建构筑物有295M平硐。2433总图运输上南庄矿段开拓系统FE1、FE2号矿体主要为罐笼竖井提升,FE3号矿体主要为斜井提升,从而形成竖井、斜井联合开拓系统。米家庄矿段开拓系统FE4号矿体采用平硐斜井开拓。矿区外部运输道路已经形成,矿区至外部有矿区道路与干线公路相通,交通运输较方便。244开采范围(1)开采范围采矿许可证所规定的8个拐点坐标范围内348米至160米标高内的4条矿体。(2)开采顺序根据矿体赋存情况及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办字2012138号文,一个矿区原则上仅保留一套生产系统的原则,矿山总的开采顺序先开采上南庄矿段,后开采米家庄矿段,垂直方向为由上向下开采。同一中段采用后退式开采,即由端部向提升井(主井)方向开采,矿房内则由下向上回采,回采时,中段运输巷要予以保留,作为下一个中段回风巷及安全出口使用。要合理安排生产,避免采掘接续不上的现象发生。245开拓运输2451岩石错动界线的确定根据开发利用方案介绍矿体围岩为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岩石致密坚硬,稳固性强,坚固性系数FKP812,极限抗压强度78401176MPA。根据矿体围岩的物理性质,结合类似矿山的经验,确定重点监测范围角如下矿体上盘取70,下盘沿露头矿体下盘边界线,两端取75,表土层错动角取45,以此圈定岩石移动范围,即地表重点监测范围。上南庄采区主井工业场地位于矿体上盘,在岩石移动范围之内,需留设保安矿柱予以保护。保安矿柱的圈定,提升井、工业场地按构筑物、建筑物的边缘向外20M的安全距离圈定,嗣后胶结充填,所以下向角度取80圈定保安矿柱。按选取的岩石移动角向下划定。开发利用方案采用嗣后胶结充填开采,开采深度大于100M,对地表影响较轻,因此按以上参数圈定的岩石移动范围作为重点监测范围。在实际生产中,在地表重点监测范围应加设标志,坚持每日对些范围进行重点监控和巡查,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征兆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事故的发生。2452开采方式选择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及工程地质条件等综合考虑,该矿山适宜采用地下开采方式。2453开拓工程(1)开拓系统现状及原有井巷利用根据矿体赋存情况,设计矿山分区开采,即上南庄矿段一个采区,米家庄矿段一个采区。上南庄矿段开拓系统(根据现状及技改设计确定)FE1、FE2号矿体主要为罐笼竖井提升,FE3号矿体主要为斜井提升,从而形成竖井、斜井联合开拓系统。利用原SJ9作为主井,井筒直径3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13759,Y3852420255,Z2618M,现井底标高从185M延深至160M(含10M井底水窝),井深1018M。主井为箕斗式罐笼井,钢丝绳罐道,采用JTP16型矿用提升机,负责开采FE1、FE2矿体时的人员、矿岩、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作进风井。主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通过石门与各水平中段连通。新设1号回风天井,位于FE1号矿体西北侧下盘,作为开采FE1和FE2号矿体时227M中段以上的专用回风井。井筒直径2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25431,Y3852409641,Z281M,井底标高265M,井深16M。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另一个安全出口。新设斜井(XJ1)位于FE3矿体西侧下盘地表围岩错动范围20M外,井口中心坐标X427590700,Y3852287700,Z275M,井底标高235M,斜长98M,坡度24,用于提升运输FE3号矿体的矿岩,并负担采区内的人员、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斜井内设扶手及踏步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新设2号回风天井位于FE3号矿体东端下盘地表围岩错动范围20M外,井筒直径25M,井口中心坐标X427600000,Y3852400000,Z272M,井底标高265M,井深7M,设计回风井与265M中段联通,作为FE3矿体和FE2矿体227M中段以下矿体开采时的回风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另一个安全出口。原5号回风竖井废弃不用。米家庄矿段开拓系统FE4号矿体采用平硐斜井开拓。新设提升斜井(XJ2)位于矿体西端下盘地表围岩错动范围20M外,井口中心坐标X427482468,Y385219885,Z270M,井底标高235M,倾角157左右,斜井全长130M左右,设计斜井与235M、265M中段运输巷贯通。负责采区内的人员、矿岩、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进风井。斜井内设栏杆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新设295M回风平硐位于FE4号矿体东端下盘地表围岩错动范围20M外,硐口中心坐标X427479347,Y3852240432,作为开采FE4号矿体的专用回风平硐。新设295M运输平硐位于FE4号矿体中部下盘地表围岩错动范围20M外,硐口中心坐标X427484604,Y3852219046,作为295M中段主运输平硐,并与295M回风平硐贯通,同时作为FE4矿体的进风口和安全出口。至此,各矿体开拓系统全部形成。2454阶段高度及中段布置上南庄矿段开拓系统此次设计FE1、FE2共布置四个生产中段,即250M、227M、195M和170M中段,265M为回风中段。中段高度为1532M。FE3矿体共布置两个生产中段,即252M和235M中段,265M为回风中段。中段高度为1317M。阶段巷道布置在矿体下盘,一般采用沿脉布置形式,两条矿体交叠处采用穿脉布置。米家庄矿段开拓系统此次设计布置三个生产中段,即235M、265M和295M中段,中段高度1530M。阶段巷道布置在矿体下盘,采用沿脉布置形式。(2)人行通道1)上南庄矿段矿井正常生产时,人员入井由主井进入井下作业,升井时人员按原路返回至地面。米家庄矿段矿井正常生产时,人员入井由提升斜井(XJ2)进入井下作业,升井时人员按原路返回至地面。矿井发生灾害时,按设计规定的行人路线,紧急避险(见避灾路线图)。2)水平之间的安全出口各个回采矿块的天井是中段之间的安全出口。2455主要井巷断面及巷道支护(1)上南庄矿段FE1矿体、FE2矿体、FE3矿体中的各中段运输巷、回风平巷、运输穿脉巷道、装矿巷道,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上南庄矿段三条矿体的各回风斜巷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设置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净高20M,有效净宽10M。(2)米家庄矿段FE4矿体中的各中段运输巷、回风平巷、运输穿脉巷道、装矿巷道,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米家庄矿段F4矿体的回风斜巷巷道宽25M、墙高18M、拱高0837M、总高2637M,1/4三心拱形。设置人行道,人行道有效净高20M,有效净宽10M。注(1)平巷设置水沟,排水沟断面梯形,上宽04M,下宽03M,深04M,断面积014M2。满足矿山排水需要。(2)平巷按35上行施工,便于排水。2456矿井运输上南庄矿段主井为箕斗式罐笼井,钢丝绳罐道,已安装JTP16型矿用提升机,负担采区内的人员、岩石、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进风井。主井井筒内安装梯子间,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斜井(XJ1)选用JTP1210/24型提升绞车,下放人员采用XRB86/4型斜井人车(头车),每次下放人数8人。负担采区内的人员、岩石、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进风井。斜井内设扶手及踏步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米家庄矿段斜井(XJ2)选用JTP1210/24型提升绞车,下放人员采用XRB86/4型斜井人车(头车),每次下放人数8人。负担采区内的人员、岩石、材料和设备的提升和下放任务,并兼进风井。斜井内设栏杆作为矿山的一个安全出口。295M平硐主要负担295M中段矿岩运输,同时作为FE4矿体的进风口和安全出口。根据生产规模,设计采用2JP15型15KW电耙出矿,通过漏斗漏至运输巷内的胶轮车内,再用人推胶轮车运矿至主井,可以满足矿井装车机辅助运输需要。现有井下采用装载机装矿,矿用机动车辆运矿至主井。井下矿石提升至地表后,翻卸后由ZL50前装机装社会自卸汽车运抵买家场地。246采矿工艺2461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区环境地质条件为良好级。2462采矿方法选择及工作面配备(1)采矿方法选择根据矿体赋存状态,矿体属于缓倾斜薄矿体,开发利用方案FE1、FE2推荐采用留矿全面法开采,嗣后胶结采空区;FE3、FE4推荐采用全面采矿法,嗣后充填采空区,采用电耙辅助出矿。采矿方法的构成要素全面法矿房沿矿体走向布置,每隔50M布置一个矿块。矿块之间留连续间柱,宽3M。矿房斜长度为50M中段高为1532M,最低采幅高1617MM。沿矿体倾向布置凿岩上山,采场内矿柱可根据实际情况留设,尽量布置在贫矿、夹石等部位,矿柱规格30M。在运输巷道侧每隔10M布置一个电耙绞车硐室。采准工程主要包括人行通风切割上山和采场联络道。在采场两侧沿矿体倾斜方向顺矿体顶板上掘人行通风切割上山与上部回风巷道连通,即可形成采场最初的回采工作面。采切工程采用YT28型凿岩机掘进、2JP15电耙出矿、YBT11型局扇辅助通风。采切巷道的规格和支护方式以及其它参数布置详见采矿方法图。留矿全面法阶段高度2325M,矿块长度2535M,最低采幅标高148163M,采场顶柱厚4M,底柱厚4M,矿块间柱6M,底部采用普通漏斗短溜井结构,2JP15型电耙出矿。每个矿房布置一个短溜井。采准天井布置在间柱中,规格22M,每隔4M开凿断面为22M的人行联络巷通往采场,采场单侧布置人行联络巷。采场切割工作先由沿脉平巷掘进装矿进路,然后上掘放矿短溜井,直径18M。短溜井联通拉底巷水平后,把短溜井上部扩帮刷大成漏斗。在漏斗顶部开凿拉底巷,然后扩帮成拉底层,拉底层高为25M。在上部回风水平,每隔810M打一充填井及联巷。2463回采工艺全面法回采从切割上山处开始,工作面沿倾向呈阶梯式从采场一端往另一端推进,阶梯长度8M10M,阶梯间超前3M5M。回采工作面采用YT28型凿岩机浅孔凿岩,孔径为38MM,孔深一般为1824M,炮孔交错布置,排距081M,孔间距081M。每一循环的炮孔钻凿完成以后,采用人工装药及非电管进行起爆,用高效激发管进行引爆。每次爆破矿石量为3040T,矿石合格块度为350MM,个别大块在采场中进行二次破碎。采用2JP15型15KW电耙出矿,通过漏斗漏至运输巷内的胶轮车内,再用人推胶轮车运矿至主井。采场在下一班凿岩之前进行顶板检撬和支护。为保证回采作业的安全并避免矿房回采结束后发生大面积冒落,可视矿体顶板的稳固程度加密矿柱。矿柱尽可能布置在矿层较薄、品位较低或岩石(废石)地段。留矿全面法矿房回采采用YT28型及YSP45型凿岩机浅孔凿岩,以拉底层为自由面崩矿,由下向上分层回采,分层高度225M,浅孔凿岩采用上向倾斜工作面分层崩矿,炮孔深度1620M,最小抵抗线0607M,炮孔交错布置,排距081M,孔距0608M,采用岩石粉状乳化炸药爆破,人工装药,导爆管雷管起爆。每次崩下的矿石经安装在矿房内的电耙耙至矿房底柱中的漏斗,由装矿进路装车。由于矿房为倾斜工作面且使用电耙出矿,因而平场工作量很小。采空后进行胶结充填,等胶结稳定后,进行剩余部分的矿柱回采。对块度大于350MM的大块要进行二次爆破,二次爆破在采场中作业,采用人工破碎,一般在班末进行。采场在下一班凿岩之前进行顶板检撬和支护。局部不稳固地段要及时进行支护。2464采场通风新鲜风流,由主井(斜井、平硐)进入,通过沿脉运输巷经联络道,至采矿工作面,带走采场污风,再经矿块天井回到上水平回风巷,回到主回风井。2465空区处理开发利用方案推荐井下采空区采取尾砂胶结充填。矿山在主井附近建立充填站,充填料在地表搅拌站进行搅拌,然后通过主井用管道输送到采空区,充填强度要求达到20MPA以上。采场回采作业前,矿山要对发现的老空区进行胶结充填,充填强度要达到20MPA以上。充填必须密实、接顶,充填体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进行采矿活动。设计采用嗣后胶结充填处理新采空区。采场回采完毕两个月内对空区进行胶结充填,充填强度要达到20MPA以上。充填必须密实、接顶,充填体未达到设计强度前不得回采相邻矿房。2466回采贫化指标为保证出矿质量,必须尽可能降低贫化率,根据采矿方法参数的具体计算,回采率90,贫化率10。247通风防尘2471通风方式与通风系统根据矿山开拓工程情况,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方式为抽出式通风。采用对角式通风系统。上南庄矿段根据矿山开拓情况,采用单翼对角式通风系统。在地表两回风井口处各安装主扇风机一台,新鲜风流由主井(或斜井XJ1)进入,经石门、运输巷道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中段回风天井进入回风巷道由1号回风井(或2号回风井)排出地表。为了保证井下各工作面都能得到所需风量,采取增阻和设置辅扇等措施,进行风量调节。采场出矿和独头掘进采用局扇辅助通风。风机选型选用K4049矿用节能型通风机一台,风机参数为风量62135M3/S,负压136629PA,配套电机功率11KW,电压380V。备用同型号电机一台。反风方式为电机反转反风。每个工作面配备一台JK5813型局扇,功率15KW。米家庄矿段根据矿山开拓情况,采用单翼对角式通风系统。在地表回风平硐口处安装主扇风机一台,新鲜风流由斜井XJ2(295M运输平硐)进入,经各中段运输巷道进入采场,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中段回风天井进入上水平回风巷道由回风平硐排出地表,295M中段污风由矿块天井直接排出地表。为了保证井下各工作面都能得到所需风量,采取增阻和设置辅扇等措施,进行风量调节。采场出矿和独头掘进采用局扇辅助通风。风机选型选用K4049矿用节能型通风机一台,风机参数为风量62135M3/S,负压136629PA,配套电机功率11KW,电压380V。备用同型号电机一台。反风方式为电机反转反风。每个工作面配备一台JK5813型局扇,功率15KW。2472坑内除尘(1)严格控制入井风流的质量,使其含尘量不得超过05MG/M3;(2)定期对主要入风巷进行洗壁除尘;(3)对产生粉尘的凿岩、装矿等地点,采用湿式凿岩,并采取喷雾洒水装矿作业,保证作业地点的含尘量在2MG/M3以下。248矿山电气2481供电电源该矿山10KV电源引自当地口头变电站,采用一路架空线路引入,电源容量能满足工程需要。同时为了满足矿山一级负荷(主井提升机和井下排水泵)的供电要求,矿山另设一套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2482供配电系统该矿山上南庄采区旧有变电所,内装设一台S11M20010/04KV型变压器,该变压器为地表主井提升机、通风机和空压机等地面所有负荷供电,变压器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型式,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矿山地表主井井口附近的变电所,装设一台160KVA型变压器,该变压器为井下排水泵、局扇、电耙和照明等井下所有负荷供电,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型式,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IT系统。柴油发电机房,内装设一台375KW柴油发电机组,为一级负荷(主井提升机和井下排水泵)提供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型式,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S系统。供电电压采用10KV;地表低压用电设备采用380V(TNS系统),照明采用220V(TNS系统);井下低压用电设备采用380V(IT系统),巷道、井底车场和硐室照明采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