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1、教学内容(1)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藻类植物、苔藓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2)被子植物的一生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5)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2、教学重点(1)掌握衣藻和水绵的特点;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海带、紫菜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特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结构特点与环境的适应性;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点。(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及种子萌发的过程;根的生长和茎的生长;花的结构;雌蕊和雄蕊的组成;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3)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影响植物的分布;根适于吸水的特点以及水运输的结构特点;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4)探究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生物圈中生物的食物来源,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的呼吸作用;(5)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6)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教学难点(1)水绵细胞的立体结构,两类藻类体内叶绿体的特点;(2)藻类植物的特征;孢子是蕨类植物的生殖细胞;种子植物更适应环境的特(3)花的结构;虫媒花和风媒花的特点,受精过程;(4)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5)植物的呼吸作用;(6)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方面的中重要作用;(7)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情分析通过半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由于复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因此在两次大考中成绩都还可以,但也存在一些缺陷。一班学生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以此为基础的应用肯定就更糟糕,整体来看,错别字、审题不清、粗心是几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一班的高分还算比较满意,但是由于后进生的成绩太低,导致平均分不高,要想提高一班的平均分,必须抓好中游以下的学生,当然由于学生的智力差别,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能够过关,因此,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问题即可,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学生进行能力拔高,另外少数学生不能太为难他们,但也不能放弃。二班的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大大超过一班,从成绩来看还是比较理想的,优秀生人数较多,大部分学生的成绩还算满意,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六个学生不及格)不是很理想,下学期要在这几个身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平均分。教学措施1、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3、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6、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7、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德育渗透生物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不仅因为它是自然科学,是进行科学思想教育的很好素材,而且它的丰富内涵也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很好的教材。本学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我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珍贵的动植物种类;我国栽培作物的悠久历史,和古代生物科学成就,都会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生物科学成就,同学们更会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生物学中,包涵着丰富的自然辩证法思想。如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的进化;生物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的观点;生物体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这些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也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很好教材。实践观点教育生物学实践性强,生物课有很多实践活动。如实验、实习、参观访问、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这些实践可引导学生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参观果园、农场、科学站、高产田、饲养场等,了解农业生产的新情况、新技术、新经验)。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关心家乡的农业生产,认识科学的社会价值,立志为家乡经济建设作贡献。思想品德教育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例如,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婚姻法,结合生物学渗透这些知识,就会增强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结合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知识教学,进行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的教育。生物实践活动还可进行合作精神的教育等。科学精神、方法和态度的教育生物科学史、科学家的事迹以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事例,都可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树立生态学观点,增强环保意识,这对提高公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认识真理的过程,实验、实习等实际操作都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精神的好教材。教学进度周次内容第1周1、藻类植物2、苔藓和蕨类植物第2周种子植物第3周种子萌发植株生长第4周开花和结果第5周开花和结果单元测试月考1第6周测试反馈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第7周期中复习第8周期中测试第9周五一放假第10周水分进入植物体的途径第11周学生对绿色植物生活需要水以及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查缺补漏第12周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3周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月考2第14周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15周单元测试测试反馈第16周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第17周期末复习第18周期末测试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本着“以人为本,文化关怀”的理念,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极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以学生终身发展为追求,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也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2首先分析学生,由于是新组建的班级,有很多的外学校学生,开学之初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说明和相关的要求,以及一些相应的制度的学习。3在基础年级加大实验力度,注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以学定教,以学促教,在教学中逐渐的运用洋思的经验,结合研究体验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4以活动队和教学想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用活动激励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在教学中融入科普知识。5在教学中要考虑八年的结业,以及的调整进度。三、教学进度七年级教学进度大体是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1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1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2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2第四节生态系统1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1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1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1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1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1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1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病毒1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第二节种子植物1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第一节种子的萌发2第二节植株的生长1第三节开花和结果1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1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1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1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1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本学期总课时为32课时,其中授课30课时,机动2课时,每周2课时本学期共有三个单元,十二章内容,探究实验6个,实验8个,演示实验4个,调查3个,设计1个。模拟制作1个课外实践5个。学生要求三个一在桌面上只有一支笔,一个本,一本书。在书上继续施行课任签字方式。把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加减分数的形式加入到月考成绩之中。课堂笔记改革要求学生写生物作文。题目自拟,运用比喻,拟人的方式,或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在一节课之后把知识点穿插其中写生物作文。活动计划1在生物学科上,继续组建七年级生物活动队每班级4人2组织参加9月22日的黑龙江省小实验家生物学科复赛3组织参加11月份的第四届“崇文杯”科普知识竞赛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3)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本学期的初一学生来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学已经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较差,学生层次明显,上课行为又不很规范,不知道专心学习,另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生物是小副科,引不起足够的重视,针对以上情况,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一定的难度。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本学期生物教材的内容是七年级年级生物学下册,共有七方面的内容1人的生活需要营养;2人的生活需要空气;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4人体内废物的排出;5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6免疫与健康;7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A)生物学的方法,如识图法、比较法、归纳法、等。B通过学习本册生物学应让学生了人体的新陈代谢,生命活动的调节,免疫与健康。C通过学习本册生物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辨证的看待人和生物圈和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并能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4采取的措施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的教学中将采取以下措施1精心备课备好课是上课的前提。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备课要创新,体现个人风格,写好教后记,不断进行教学反思。2专心上课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上积极创设融洽的课堂气氛,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3充分利用我校现代教学手段,加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和力度,增大课堂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4把好单元测试关。单元测试后要及时讲评、补偿,以保证后续知识的学习。5注意优等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根据初一学生“班额大,差异大”的现实,遵循低起点、密台阶、勤反馈、常矫正、小组合作的原则,因材施教,促使优生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促使中等生优化,促使学困生转化。6坚持听评课制度。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更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4、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针对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要求,在学习中主要通过详细讲解要点梳理、学生结合提纲自主学习、巩固联系、知识的归纳与整理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评价与概括的能力。5、本学期的主要教学措施和手段每节课给出学习的提纲,明确学习的要点和知识框架。学生结合提纲自由学习,梳理知识要点,在头脑中构建知识框架。巩固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运用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知识。6、阅读、实验、测试、复习、考试安排(附后)7、教学进度安排周次单元/章节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手段和措施1与同学们谈生物1生活离不开生物2学习生物为了跟好地生活1生活离不开生物2学习生物为了跟好地生活谈话法、交流法2第一单元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描述生物的基本区别生物与非生物2生物的基本特征3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4体验科学探究的实际运用1描述生物的基本区别生物与非生物2生物的基本特征3概述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5体验科学探究的实际运用实验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3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良好习惯1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2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实验法观察法周次单元/章节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手段和措施3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学习制作临时装片4、学习制作临时装片谈话法、实验法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3、阐述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5、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观察法4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和分化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2、组织形成的过程3、动物和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以癌细胞的特点1描述细胞分裂的过程2组织形成的过程3动物和植物的几种重要组织以癌细胞的特点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5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描述被子植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3、形成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1描述被子植物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描述法观察法5周次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单元/章节主要内容1、生物圈的范围和它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不同栖息地中的不同生物3、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1生物圈的范围和它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2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教学重点、难点、考点观察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手段和措施6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1、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2、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1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作用2尝试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科学探究法小组讨论法6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作用1、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作用科学探究法作用2确立保护环境的珍惜生命的情感小组讨论法7月考及试卷讲评8第二单元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1概述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关注藻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生活状况1概述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比较法讨论法9第二节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2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1描述植物的蒸腾现象,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以及蒸腾作用的意义2徒手切片的制作方法实验法探究法周次单元/章节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手段和措施10第三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应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3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态度和学习习惯1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2应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和原料实验法探究法11期中考试以及试卷讲评12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1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应用1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实验法探究法2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应用13第五节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知道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已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3培养绿化意识和参加绿化活动1知道绿色植物为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已经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法14月考及试卷讲评周次单元/章节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手段和措施1516第二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2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方法3确立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生活环境1环节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观察法比较法归纳法17第二节动物的运动1列举多种动物的运动方式2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1列举多种动物的运动方式2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图解法17月考及试卷讲评18第三节动物的行为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社会行为2运用探究方法研究动物的行为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社会行为2运用探究方法比较法探究法研究动物的行为18第四节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1概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初步确立生态学的观点1概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讨论法谈话法周次单元/章节主要内容目的要求(知识能力情感策略)教学重点、难点、考点教学手段和措施18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第一节病毒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2列举病毒与人类生有密切的关系1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系2列举病毒与人类生有密切的关系描述法列举法19第二节细菌第三节真菌1概述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形态3识别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1概述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形态3识别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观察法比较法20第四章生物的分类1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2尝试根据一定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3识别生物的多样性,形成进化的观点1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3尝试根据一定的方法对生物进行分类识别生物的多样性,形成进化的观点分类法谈话法202122期末复习考试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1)一、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知识(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二、教学要求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5、考试备考要做到(1)注重基础(2)联系实际(3)重视实验(4)反映现代性(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单项选择题填充题识图作答题简答题。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三、主要措施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5、倡导探究性学习。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四、学生情况分析本级部共六个班,属于复习课程,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五、20092010下学期周历表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及活动教材页数课时数13135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38312青春期,计划生育3315319人的生殖4322326食物中的营养物质532942消化和吸收64549合理营养7412416呼吸道8419423复习与考试9426430复习与考试105357肺的气体交换11510514血液12517521血管13524528心脏1453164尿的形成和排出1567611人体的调节16614618神经调节17621625激素调节186287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地影响197579复习与考试周次起时间教学内容及活动教材页数课时131351238312133153191432232615329421645491741241618419423194264301105357111510514112517521复习1135245281145316411567611复习1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4)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二、教学方法及其措施1、认真分析了解学生情况,熟悉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教学计划。2、采用多种措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多实施生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生物,主动地学习生物。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课前教师要自己先做一次,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总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6、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7、期中、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考试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取得好成绩。8、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做一次教学质量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三、教学进度及内容安排第四单元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2课时第二节人三生殖2课时第三节青春期1课时第四节计划生育1课时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课时第二节消化与吸收2课时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课时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课时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课时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2课时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2课时第三节血流的管道血管2课时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2课时第四节输血与血型1课时第五章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的形成和排出1课时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1课时第六章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2课时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2课时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2课时第四节激素调节1课时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1课时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课时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1课时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5)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突破了以知识为中心的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突出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方法的教育,适应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在编写方式上,体现出内容的生动性、贴近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本学期,我们将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想主动探究式转变为突破口”的基本理念,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认真开展生物学科教学教改工作,努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生物素养、训练学生实践能力以及提高整体教学成绩上取得新的突破。1、不断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教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没有不懈的学习,教学水平就不会有持续的提升,就很难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自身的要求。为此,本学期要注意继续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学习一是认真钻研教育理论,把握教学的规律性;二是深入学习新课标,提高课改的自觉性;三是多方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四是广泛学习学科知识,把握时代脉搏和学科动态,增强教学的丰富性、趣味性和开放性。2、落实常规,提高课堂效率。教育是渐进的过程、是慢的艺术,只有做好常规,才能取得实效。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有赖于教学常规不折不扣的落实,落实教学常规的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效率。真正有效的教学并不在于轰轰烈烈搞好活动,而在于默默无闻抓常规。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如下几点一是做好教学过程的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写好教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有备无患;二是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开展课堂教学,遵循“面向全体、兼顾个别、突出重点、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讲激思、精讲多练,将课堂教学的时间尽可能多地交给学生,并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三是组织开展各种生物探究活动,新教材安排了多样化、系列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包括观察与思考、实验、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技能训练、模拟制作和设计等栏目,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活动内容、材料准备、人员分工、活动程序、组织调控、总结评价和经验交流等各个方面作好事先设计和妥善安排,以做到有条不紊、力求实效;四是适量布置并及时批改作业,为及时巩固学习内容、适当拓展学习领域,每堂课结束,都要适时适量布置课后作业,老师及时批改和讲评,不留空白点、改正错误点、夯实薄弱点,遵循“精讲勤练,及时巩固”的原则,发挥作业的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的功能,做到步步为营、稳扎稳打。3、加强教研,把握教学规律。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探究性和开放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很难想象一个因循守旧、按部就班的教师能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无法培养创新型学生,没有研究性的教师,就难以组织探究性学习。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首先具有探索创新精神,教师只有加强教育科研,了解学生成长特点,把握教育发展规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为此,本学期一方面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对教材内涵的深入挖掘,另一方面要加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除了要注重学科前沿的把握,相关知识的积累和教学过程中的观察和反思外,还要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新课程理念在生物教学中得以有效的贯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践能力,扎实推进学科建设、打造精品课程。附表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计划生物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计划表(计23课时)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1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12第二节人的生殖第三节青春期23第四节计划生育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24第二节消化和吸收探究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5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健康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实验一测量胸围差26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流动的组织血液实验二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图片27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实验三观察小鱼尾鳍内血管的流动28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四节输血和血型29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尿液的形成和排出第二节人粪尿的处理210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1五一放假11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212第四节激素调节单元复习213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214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单元复习215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2216期末复习217期末复习218期末复习119期末考试20暑假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6)一学情分析及指导思想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掉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义务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材分析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教学内容介绍人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都依赖于生物圈的资源和环境人类的活动更影响和改变着生物圈这个单元的学习既要了解人体的结构和生理还要关注人和生物圈的关系三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完成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质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质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掉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四具体措施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7)一、课程总目标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1)、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2)、继续培养学生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5)、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6)、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一)教材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人与生活的关系。(二)学生情况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生物有一定的理解,而且本学期主要学习生物圈中的人,与自己息息双关,学生都比较感受兴趣。但有些学生觉得人体的内部恐怖将生物拒于门外。但总的来说,学生能认识到生物的重要性,能较快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部分学生比较害羞,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让学生表演与本内容有关的事物等;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周次教学内容1(3137)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1节人类的食物2(38314)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3(315321)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2节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第3节合理的膳食4(322328)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节血液5(32944)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2节血液循环6(45411)第10章细胞第1节食物中能量的释放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7(412418)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1节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8(418424)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第2节尿的形成与排出第3节皮肤与汗液分泌9(42552)期中复习10(5359)期中考试期中评卷11(510516)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2(517523)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1节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524530)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453166)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567613)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第3节激素调节16614620)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第2节预防传染病17621627)第13章健康地生活第3节人体免疫第4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1862874)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第1节人类活动对生物圈中的影响第2节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1975710)复习21711714)期末考试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计划(8)这个大概是提纲吧。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七年级下)人的由来1、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关系接近人类的进化过程树上生活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直立行走2、人的生殖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2)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阴茎排精、排尿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外生殖器即外阴精子、卵细胞和受精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娩发育受精卵胚胎胎儿婴儿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3、青春期青春期发育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功能特点心脏结构、功能完善化肺功能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主要受到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的调节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3、青春期的卫生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卫生保健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受精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子宫内膜坏死、脱落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卫生保健4、计划生育晚婚提倡比法定年龄晚2到3年结婚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到3年生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稳定低生育水平优生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科学分娩、禁止近亲结婚二、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唾液淀粉酶酶(肠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肠液)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氨基酸胆汁(肝脏)酶(肠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2)食品安全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三、人体的呼吸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呼吸道的组成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肺气体交换的场所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3)功能气体交换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形成压力差吸气和呼气4体内气体的交换(1)原理气体的扩散作用二氧化碳(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肺泡氧气氧气(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红细胞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2、血流的管道血管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有四个腔左心室主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左心房肺静脉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房、心室与瓣膜的活动关系血液循环(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毛细血管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2)出血的初步护理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4输血与血量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2)血量占体重的78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尿的形成与排出1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拆改合同范本
- 代销合同范本同+
- 个人买卖瓷器合同范例
- 业务结算补充合同范本
- 俄语贸易合同范本
- 务工合同范本可
- 买断画稿合同范本
- 公司注销离职合同范本
- 仓库搬迁合同范本
- 农庄种菜养殖合同范本
- 人力资源招聘与企业培训培训资料
- 人员素质测评 第2版 课件 第01章 人员素质测评概论
- 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1课班级靓点多拍摄电子工业版13课件
- 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机制和处置
- 商品专员简历模板
- 市场营销(第2版)课件全套 王永贵 第1-17章-市场与市场营销概述及发展-顾客营销学
- 塑料产品报价明细表
- 供应商来料包装运输存储规范标准
- 哈工大模电实验报告
- 银行职工学习违规违纪典型案例心得体会5篇
- 《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