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 _第1页
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 _第2页
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 _第3页
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 _第4页
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村级班子工作的发展模式就农村村级班子很难开展工作的现状,探索如何沿着良性轨道运行的发展模式对双溪乡楠林村班子建设的剖析犍为县第四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一、该村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情况今年七月,因工作需要,我被乡党委、政府安排到楠林村负责主持村支部的工作。这个村辖5个村民小组,东与双溪村一组相邻;南与天坪村1、2、3组相连;西与沐川县的高笋乡、新街乡、五马坪农场一带接壤;北与犍为县最高的山梁家山所处的硝水村4、5组连接,是我乡最边远、最出名的烂摊子村。全村总户数309户,其中农业户306户总人口1068人,其中农业人中口1040人,劳动力417人,总耕地面积1058亩,其中田面积883亩,土面积167亩。九九年以前是我乡唯一个没有通公路的村,山最高、坡最陡、路难走、季节差异大是这个村的一大特色,每年从公历8月中旬开始收割稻谷,一直到10月底才能结束,而地处乡政府驻地的柳溪村从8月初开始收割稻谷到8月底就能全部收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艰苦、遗留问题多是这个村的又一大特点。2/9九六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从双溪村一组延伸了一条46公里的村道公路,通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总投资21万余元,终于使这条46公里的村道能够睛雨通车了,广大群众无不欢欣鼓舞,长期以来,该村实现了公路史上零的突破。尽管如此,这条公路本文权属乡镇街道文秘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受益的人口只占全村的2/5,还有近3/5的人口几乎没有受益,其中有2个组根本沾不到一点边。农民修房造屋,运送材料、购农用生产资料等靠的是“马帮”或人力肩挑背磨从沐川县的高笋乡翻山越岭步行45里的山路。有的农民到最近的清溪镇赶一次集,从黎明时出发,到街上急急忙忙简单的办点事,要到傍晚才能归家,在当地很早就流传了一句谚语“方家山赶场,两头黑”。二、该村的集体经济状况1、公路建设开支情况从九六年12月起到九九年10月止,经历了近三年的时间,该村贯通了一条46公里的村道公路,总投资21万多元(含部份资金利息),其中1、2、3组的群众集资42万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起来的有15万元),乡政府从农村的义务工和积累工中补助了101万元(还有23万元未兑现),修桥补助055万元,这样从理论上讲,明说修这条公路乡补助、本文权属乡镇街道文秘网3/9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农户集资共计1485万元,而实际上乡上一分钱的现金都没有出,只是给了一个指标,而这1485万元的指标要靠乡村组的干部从农户手中一分一厘的收起来,才能实现这个指标,如果收不起来,就要想尽千方百计地到处借款来付工程款。如果实际支出超过补助加集资,就会出现资金缺口,从以上实际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理论资金缺口615万元,实际奖金缺口765万元,这就意味着还有15万元的奖金还呆在老百姓的手里。从目前的情况看,要把这15元的集资款收起来比登天都还要难,因为有很多农户举家外出有好几年了,这些钱根本找不到对象收。2、本年度的农税、两工以及历年尾欠情况截止十月三十一日,该村今年下达的任务又新增尾欠12万余元,去年乡上下达该村农税2939029元,提留49912元,义务工和积累工共计36000元,共计115602元,乡上要求该村上交97545元,其余部份作为该村公路养护、村组干部干误工以及办公经费等。另外历年农税、提留尾欠53万余元。截止今年6月30日以前,全村306户,只有110户交清了往年的各种款项,有55户交了一部份,还有一部份款项未清,141户的尾欠干部多次上门催收,一分钱都没有收到,其中特别困难的有65户,涉及各种款项尾欠共计4/94099856元,举家外出24年的有32户,涉及尾欠金额1749066元,这两笔难收的资金加起来共计5848922元,加上今年又新增加了12000元的尾欠,共计7048922元。根据以上两部份资金分析的情况来看,如果能够把农民手里应该上交的各种款项全部收起来,除了交清乡上的各种应交款外,公路上的工程借款能基本还清。如果收不起来,村上的工作就很难开展,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不要说把全村历年欠款全部收起来,就连今年应交的税款都还欠帐4000余元,加上两工8000多元共计新增欠款是12000多元,根据县上的要求各乡镇必须于十月三十一日前把农税如数解交到县财政,否则县上将对没有完成的乡镇在转移支付上予以断奶。无奈我们只好七筹八借了4000元来把我村的农税任务完成了。三、是什么原因造成该村工作很难开展的呢1、老百姓文化素质太低,大部份三十几岁的劳力基本上都是小学文化。2、传统经济意识太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百姓只知道种粮食满足自已的生活,种饲料养猪,种水果蔬菜自给自足,从不管种粮食、种饲料养猪价值怎么样,不进行成本核算。与我乡邻近的清溪镇,多种经营搞得相当好,并且很多农民也富起来了,可就是影响不了楠林村的农民,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沿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5/9种植模式兢兢业业的运行。3、致富的意识太薄弱,俗话说“穷则思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看很多农民吃不象吃,穿不象穿,住不象住,却没有多少人挖空心思去想如何改变。要说靠山吃山,我看很多荒山、田地、茅地草荒、杂草丛生,宁愿拖家带口,出外谋生,也不愿想把自己的养身之地如何进行改变。要说这个村最“富有”的是愚昧,最缺乏的是经济。4、各种遗留问题太多,自从九六年村级班子换届以来,各种派系斗争和各种矛盾逐渐滋生,尤其是4、5组表现最为突出,首先是公路问题,4、5组要求从硝水村延伸一段主道公路贯通全村,这样修起来工程量尽管大一点,但距离短,少占耕地,又不占其它村的耕地,操作起来要简便得多,这条路修好后4、5组受益面最大,1、2、3组相对较小。而1、2、3组则强烈要求从双溪村一组延伸一段公路作主道路贯通全村,这样修起来尽管工程量小一点,但距离要长1公里多,同时还要占很多良田并且又是占的外村的耕地,村上当时决定修路所占的“地”由全村老百姓共同分摊,这样一来4、5组的群众意见很大,两派力量竟相争取,最后村上决定采纳1、2、3组群众的意见,决定从双溪村村道公路的尽头开始延伸。这样1、2、3组这股力量占了上风,而村上的三职干部又分别在1、3组。6/94、5组的群众更加不满,认为村干部为了方便自己,不惜牺牲4、5组群众的利益,所以村上在这两个组很难开展工作。其次,由于九六年村班子换届,前任支部书记认为自己在这几年的任职中干得很出色,工作开展很顺利(根据调查,实际情况基本属实),自己不明不白地丢掉了村支部书记这顶“乌纱帽”,心里一直感到很不平衡,因此,以这个支部书记为首的“骨干”力量一直在寻找现任班子工作中的各种岔子,打着“为民办实事,为群众谋利益”的旗号,挖空心思的寻找他们工作中的各种漏洞。如土地面积问题,1981年全村集体土地面积在统计上报时进行了确定,可是到了1997年至2000年在上级没有任何政策调整集体土地以及本村没有任何面积增加的前提下,各组的耕地面积却在这届班子中私本文权属乡镇街道文秘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自进行了调整,村干部所在的组的耕地面积缩小了,而没有村干部的组的耕地面积在原有的基础上却增加了,因今年上半年国家要进行税费改革,对于农村来讲,是根椐土地面积来征税。所以在今年3、4月份,4、5组特别是4组的多数群众在“骨干”力量的带领下,一场“土地面积战争”在村级班子中进行了展开,各方均有充分的理由,村上的理由是土地每年乡上都在调整,我们是按乡上的要求进行调整的(这显然是在欺骗老百姓),7/9而“骨干”方的理由是土地在下户之前各组是多少,现在还应该是多少,在没有新开垦土地的前提下,唯独4组的土地增加了12亩,而3组(村支部书记所在的组)的面积却减少12亩。我们通过几十年的农业年报历史档案的查阅,证实了土地面积的来龙去脉,群众所反映的情况属实,给了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我对班子的有些成员工作飘浮进行严厉的批评。5、村级班子的战斗力太弱,素质太差从九六年班子换届以来,唯一所能看到的是修了一条46公里的村道公路,其他方面的工作可以说是一塌糊涂。村干部时时处处以贪小便利为已任,在开展工作上带来了很多困难,工作上的失误太多,给对立方“骨干”力量以可趁之机。造成这几年的工作一片混乱。所以“烂摊子村”的美名就这样在全乡出名了。是不是“烂摊子村”的美名就永远无法去掉呢当然不是,俗话说“鹅颈子再长,也还有下刀之处吗”四、怎样才能使“烂摊子村”沿着良性轨道运行呢1、首先撤换现有班子的主要成员,让有文化、有知识、有能力、有魄力、大公无私、能带领群众勤劳致富的人进入领导班子。2、让新的领导班子与联系村的乡干部一道,齐心8/9协力逐步解决村上的所有遗留问题,要让老百姓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乡、村的大小事特别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3、要让老百姓逐步转变思想观念,组织有一定经济头脑的人走出去参观学习别人先进的种养殖经验,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选好适合自己发展的项目,以点带面,逐步推开。4、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选好短、平、快的项目使老百姓真正尽快的富起来,如果大多数的人都富起来了,干群关系肯定会好起来的,各种款项根本就不愁收不起来了。村上要搞公益事业的建设就更不愁搞不起来了。根据该村现在的状况经济潜力还相当不错,首先该村有大面积的荒山,幅员面积有65平方公里,折合面积9745亩,可大力发展造纸原料竹,除去耕地面积1050亩,村民住房占地100亩,裸露岩石地、坡薄地、林地4500亩,可供发展造纸竹4100亩,三年后投产,平均每亩最低可生产造纸竹3吨,按现在就地的最低收购价每吨200元计算,每年每亩可提供产值600元,4100亩,可提供总产值246万元,人均可增加收入2365元。可为乡财政提供税收246万元,为乡林站提供育林本文权属乡镇街道文秘网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基金369万元。其次,该村土壤属小土油沙地,质地显微酸,很适合种植生姜、9/9西瓜、地瓜、花生、返季蔬菜等无污染的绿色作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