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_第1页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_第2页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_第3页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_第4页
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处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及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Company Logo,主要内容,一、艾滋病概述及疫情概况,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艾滋病只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主要侵犯人体免疫系统。当免疫系统被病毒破坏以后,人体由于逐渐失去了抵抗力,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机会性感染, 病死率极高。艾滋病是人类目前面临的最严重的 公共卫生威胁之一。,艾滋病病毒(HIV)的理化特性: 只能在细胞内存活,暴露在外界空气中或一 般热力、消毒剂、漂白粉等均可将其杀灭。 但对紫外线不敏感。,艾滋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在人体内自然发展可分三个时期: 1、急性感染期 窗口期 2、无症状期 3、艾滋病期,(一)传染源: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现已查明,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和伤口渗出液。,(二)传播方式(二)传播(二)传播方式方式,1、性行为传播 异性之间 同性之间 2、经血传播 血液/血制品 静脉吸毒 3、母婴传播,性行为传播,对象异性同性,血源性传播,1、共用HIV污染的针头、注射器吸毒2、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3、移植了HIV感染者的器官或组织4、使用被HIV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炙针或其它侵 入人体的器械(牙科、美容等)。5、被污染的针头或锋利的器具意外刺扎伤(感染机率0.5%)。6、共用剃须(刮脸)刀及共用牙刷等传播。,血液传播:污染的针头、针具、锐器、输血、器官移植等,母婴传播(发生机率为13-50%),宫内感染生产过程感染母乳喂养感染,版权所有国际劳工组织,下列途径不传播HIV病毒,(三)易感人群 人人都易感染。HIV的感染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男性同性恋、静脉吸毒者、与 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以及经常输血者如血友病病人属于高危人群。,人体液中HIV的含量:,(1)主动体液 如:汗液、泪液、尿液、唾液、痰液中HIV含 量非常低,不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2)被动体液 如:血液、精液、组织液(脑脊液、淋巴液 等)、子宫颈-阴道分泌液、乳汁中HIV 含量很高,能造成艾滋病的传播。,二、职业暴露的基本概念 及危险性,1、基本概念,工作人员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意外地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HIV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有被HIV感染可能性的情况。,包括:羊水、心包液、胸腔液、腹腔液、脑脊液、滑液、阴道分泌物,不包括:唾液、泪液、汗液、尿液,2、暴露的主要环节,手术时被割伤或破损皮肤接触;采血或注射时刺伤或破损皮肤接触;血液或体液喷溅到人员脸上或眼睛口腔;血库或化验时被刺伤或破损皮肤接触;对血液和污染的器具进行去污消毒维护;处理污染衣物和医疗废弃物过程中。,3、造成职业暴露的可能因素,没有防范的规章制度;没有按照规范执行;对职业暴露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缺乏职业暴露的专业知识;不可避免的处于高度暴露环境。,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艾滋病病毒 粘膜或皮肤有伤口 体液交换发生 要达到一定的病毒量,4、构成职业暴露的要件, 暴露源的情况 暴露情况 暴露时间 暴露范围 暴露后处理,5、暴露后感染HIV的影响因素,三、职业暴露的处理与评估,1、暴露的途径 皮肤损伤:针刺损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发生 HIV 感染的主要途径,皮肤的切割伤也较 为常见。损伤的皮肤接触 HIV,感染 HIV的危险性相当高。粘膜暴露:粘膜部位如眼、鼻等接触 HIV或含有 HIV的血液、羊水等。,2、职业暴露常见人群,护理人员、检验人员、临床医生、助产士、尸检人员职业暴露潜在人群对血液和污染的环境进行清洁的人对血液和污染的器具进行去污、消毒、维护的人处理污染的被服和废弃物的人处理盛有污染利器的容器的人处理和运输生物学标本的人对有潜在污染可能的水管进行维护的人,即:凡提供医疗服务的大多部门均有可能发生职业暴露,3、职业暴露危险性,常见的职业暴露形式而言:(1)皮肤刺伤并暴露于 HIV感染的血液后感染的 危险性估计为1:4001:300;(2)当深度损伤、损伤器械上见血、器械接触感 染者的血管被传染的可能性增大;(3)做为HIV传染源的病人在2个月内因艾滋病死 亡时,接触者感染HIV的可能性增加;(4)仅粘膜或皮肤暴露于感染的血液,而无局部 损伤的情况下被 HIV感染的危险性大约为 1/1000或更低;,3、职业暴露危险性,(5)暴露后感染的危险性也和接触的血量及含HIV 血中病毒载量有关;(6)暴露后感染HIV危险性和接触者本身的免疫功 能有关;(7)如果暴露后急救处理措施得当,那么危险性则 会更低。,3、艾滋病职业暴露与传播的危险性比例,反复轻挤压伤口,尽量挤出损伤处的血液,暴露部位处置,肥皂(粘膜用生理盐水)和清水反复冲洗,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酸浸泡或涂抹消毒(粘膜用0.5%碘伏冲洗或涂抹消毒),4、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流程图,(1)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程序,HIV职业暴露,局部紧急处理,危险性评估,不用药,用药,HIV监测及随访心理咨询,毒副作用监测,报告,(2)局部紧急处理,皮肤暴露,粘膜暴露,肥皂和流动水冲洗皮肤,挤压伤口旁端,将伤口血液尽量挤出,75%酒精、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严禁局部挤压伤口,用力挤压伤口造成出血,容易使伤口旁微细血管造成负压,把伤口周边可能存在的病毒进入血管;,本着自愿原则立即报告本单位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报告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时限: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报告)。医疗卫生机构及疾控机构对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登记。,(3)报告,登记的内容包括: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暴露方式、暴露的具体部位及损伤程度(有无出血、深浅、大小)、暴露源种类和含有艾滋病病毒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实施预防性用药、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及用药的依从性情况;定期检测及随访情况。,(4)登记,职业暴露与保密制度,(5)保密,任何一个得到信息的机构或个人,应严守秘密。,5、风险评估由专业人员根据暴露的程度和暴露源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风险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药物预防和使用何种药物,制定具体的预防方案。,不完整的皮肤:湿疹、痤疮等,急性期指刚刚感染的人,可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Company Logo,6、制定预防方案,7、预防性用药,(1)服药时间: 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 (尽可能在2小时内)进行预防性用药,最好不 超过24小时,但即使超过24小时,也建议实施 预防性用药。 基本用药方案和强化用药方案的疗程,均为连 续服用28天。,(2)预防用药的知情同意原则预防性抗病毒药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 AZT头痛、疲劳、失眠、恶心、腹泻、茚地那韦胃肠不适、肾结石等等;预防效果也不是绝对的,有资料报道,服用药物后可以减少81的危险。因此,应告知利益和风险,采取知情同意原则。,(3)暴露源不名情况的处理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暴露类型综合分析 如有HIV传播可能实施基本用药方案 如暴露源HIV结果阴性终止用药 如HIV阳性应重新评估危险性调整用药 如果暴露源HIV检测结果为“不确定”,则按“HIV阳性”处理。,医学随访及毒副作用监测,HIV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发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7、监测(暴露后的预防用药和医学随访),除HIV抗体监测外,在服用药物期间,每两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8、注意事项:在尚未证实该职业暴露没有导致被暴露者感染HIV的情况下,也就是从暴露发生起1年的时间内,应将被暴露者视为可能的HIV传染源加以预防。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生活中,被暴露者应在每次性交时使用安全套;育龄妇女暂缓怀孕;孕妇要根据危险性评估的结果权衡利弊,决定是否终止妊娠;哺乳期女性应中断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在生活中避免与他人有血液或感染性体液的接触或交换等。,四、职业暴露的防护,根据职业暴露感染HIV的数据分析表明,医务人员在对HIV/AIDS 从事医疗和实验检测活动的过程中,若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及防护措施,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事件是可以避免的,应该是比较安全的。但如果疏忽大意就有可能造成传播。因此必须强调普遍性防护原则。 HIV职业暴露主要和接触血液有关,临床各科(普通外科、矫形外科、妇产外科、创伤外科、心脏外科,产科,介入性放射诊断,急诊室,牙科)医务人员接触血液情况又相当普遍,尤其是护士和实习生,特别要注意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1、普遍性防护原则目的:把意外接触到病人和医务人员血液体 液减少到最低程度。内容:在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 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 也无论病人艾滋病病毒抗体阴性还是 阳性,应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2、医疗机构预防职业暴露要求1)建立避免职业暴露制度,每半年学习一次。2)个人健康监护,每年为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一次 HIV检测。3)普遍性防护原则,无论病人HIV抗体阳性还是 阴性均视为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4)标准预防原则,即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休液 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3、职业暴露的防护-普遍性防护原则,1)安全处置锐利器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2)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所有符合消毒规范的消毒程序都足以杀灭HIV、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处理程序规定 (2015年7月8日 ),本规定适用于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因职业活动发生以下导致感染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情况:(一)被含有艾滋病病毒血液、体液污染的医疗器械及其他器具刺伤皮肤的;(二)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三)被携带艾滋病病毒的生物样本、废弃物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的;(四)其他因职业活动发生或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第八条医疗卫生人员及人民警察等在职业活动中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及时就近到医疗机构进行局部紧急处理,并在1小时内报告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应当在暴露发生后2小时内向辖区内的处置机构报告,并提供相关材料,配合处置工作。第九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及暴露后的局部紧急处理、感染危险性评估要按照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卫医发2004108号)有关规定执行。预防性治疗要按照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条处置机构在接到用人单位报告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感染危险性评估、咨询、预防性治疗和实验室检测工作,收集、保存接触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填写“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和“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并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事件汇总表”上传至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处置机构应当按照要求在随访期内开展随访检测,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处置机构对暴露情况进行感染危险性评估时,应当首先了解暴露源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对于不清楚感染状况的暴露源,应当在暴露当日采集其样本进行检测。,第十一条对存在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风险的暴露者,处置机构应当在发生暴露24小时内采集其血样,按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若抗体初筛检测阴性,需要在随访期内进行动态抗体检测;若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进行抗体确证检测,若抗体确证为阳性,视为暴露前感染,将感染者转介到相关医疗卫生机构按规定进行随访干预和抗病毒治疗。,第十二条处置机构应当妥善保存暴露源样品、暴露者的暴露当日血液样品和随访期内阳转血液样品,必要时应当送调查机构保存备查。样品现场采集时应当至少有2名见证人,每份血液样品含全血1支、血浆2支(每支1毫升以上)。暴露源为病毒培养物标本的,每份标本应当有2支(每支1毫升以上)。样品送检单信息应当与“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相关联。,第十三条在随访期内,暴露者艾滋病病毒抗体发生阳转的,处置机构应当及时报告调查机构,并会同用人单位提交以下材料:(一)暴露者完整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处置机构提供)(二)暴露者接触过暴露源的相关信息;(处置机构提供)(三)暴露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或人事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并写明工种、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提供)(四)暴露源携带艾滋病病毒的证明材料;(处置机构提供)(五)暴露者在随访期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报告;(处置机构提供),第十五条对于暴露源阳性,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在暴露24小时内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为阴性,随访期内艾滋病病毒抗体阳转的暴露者,为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感染。对于暴露者在暴露前、后6个月内发生过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行为,或者有线索显示暴露者感染的病毒不是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的,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判定暴露感染者感染的病毒是否来自本次职业暴露。,第十六条调查机构出具的调查结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和用人单位,并作为职业病诊断的重要依据。第十七条参与职业暴露处置调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