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_第1页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_第2页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_第3页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_第4页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及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国际金融界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金融体制也得到进一步完善,但金融风险也较突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业审慎经营和监管,不断提高风险管理与化解水平,维护国家金融的安全。一、 我国金融风险的种类及表现形式按照风险来源的不同,金融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市场风险它是由于市场因素(如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对金融参与者造成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通过对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所造成的间接影响。 (2) 信用风险 它是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几乎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信用风险问题:除了传统的金融债务和支付风险外,近年来随着网络金融市场(如网上银行,网络超市等)的日益壮大,网络金融信用风险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信用风险仍然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贷款和投资是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活动。贷款和投资活动要求金融机构对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做出判断。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这些判断并非总是正确的,借款人和投资对象的信用水平也可能会因各种原因而下降。因此,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就是交易对象无力履约的风险,即信用风险。在经营过程中,如果金融机构不能及时界定发生问题的金融资产、未能建立专项准备金注销不良资产,并且未及时停止计提利息收入,这些都将给金融机构带来严重的问题。除银行类金融机构面临很高的信用风险外,近几年我国证券类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也日益突出,相当部分证券公司的资产质量低下。所以,信用风险仍然是目前我国金融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3)流动性风险它是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当金融参与者无法通过变现资产,或者无法减轻资产作为现金等价物来偿付债务时,流动性风险就会发生。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负债方和资产方。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源于商业银行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变现资产或者被迫以较高成本融入资金来满足负债持有人即时提取现金的需求;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是指表外业务的贷款承诺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利率水平逐步由市场的资金供给和需求决定。利率市场化将对企业和居民的融资和理财行为产生深刻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例如,当预期利率要下降时,为了减少财富的损失,此时居民储蓄存款会相应增加,而贷款则会因为未来成本的下降而转为在未来进行,此时贷款需求减少,这时银行一般不会产生流动性风险;而当居民和企业预期利率上升时,为了减少未来融资成本,现时企业的贷款需求会突然放大;而居民的储蓄意愿会向后推迟,造成银行的预期资金来源减少,从而造成银行流动性供给不足,产生流动性风险。此外,当银行存在资金利率缺口时,利率的变化将会对银行利率资产和负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负债流动性。(4)操作风险它是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它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金融参与者潜在损失的可能性。目前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与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从定性方面看,各类机构不仅通过努力完善内部控制方法来减少操作风险的可能性;从定量方面看,它们还将一些其它学科的成熟理论(如运筹学方法)引入到了操作风险的精密管理当中。 操作风险多发是我国金融业风险中的一个突出特征。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界定,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系统的重大失效或各种灾难事件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源于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金融机构对各种失误、欺诈、越权或职业不道德行为,未能及时做出反应而遭受的损失。从近几年我国金融业暴露出的有关操作方面的问题看,源于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机制失效而引发的操作风险占了主体,成为我国金融业面临风险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不断暴露出的操作风险,不仅使金融机构遭受了巨大财产损失,而且也严重损害了我国金融机构的信誉。这与我国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极不相符。二、 我国金融风险的形成原因中国正处于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历史时期,其金融风险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原因: 1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各地区盲目的进行固定资产投资,以求提高经济增长速度,是一种典型的粗放型、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由于重复建设、企业效益差,产生了大量不良贷款。在经济迅猛增长,贷款不断增加的形势下,潜伏的金融风险被暂时掩盖了。但是随着商品市场的日益饱和,经济转向效益型增长模式,金融风险便不断地突显出来。2融资方式与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投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收入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财政和企业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财政不再向一般的企业拨付定额内流动资金和资本金,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能力也很低,再加上直接融资渠道有限,企业不得不向银行大量借款。造成一方面企业过渡负债,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银行资产质量差。银行成为主要的融资中介,国民经济运行中的诸多矛盾和风险向银行集中,形成和累积金融风险。3银企产权关系不明确,信贷约束软化。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产权改革进程缓慢,收效甚微,致使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把银行的钱看成国家的钱,只想着借,不愿意还。银行对企业贷款偿还也缺乏有效的约束,不能形成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有效制衡机制。4社会信用观念淡薄,缺乏金融风险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尊重经济主体的“私利”和提高投资行为自主化的程度的同时,忽视了信用道德的建设,致使借债还钱交易规则严重受损,经济主体失去了基本的信用道德理念,导致银行贷款长期不能收回,形成金融风险。近几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在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变革中,采用各种方式,逃废银行债务,使大量金融债权悬空。此外,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再加上一些地方、部门领导干部金融知识缺乏,不懂甚至无视金融法规,行政干预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三、 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措施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金融危机诱发因素,防范金融风险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扭曲的经济结构,即不良资产和虚拟资产的增速过快是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出路只有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1、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金融系统效率低下是我国金融业不良债权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要提高金融系统的效率,仅靠现有金融企业改善内部管理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强化金融业内部竞争。为此,必须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对金融业的垄断,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要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首先必须解决的是认识问题,也就是政府有没有必要让金融业保持垄断。虽然金融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但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金融业并不是需要政府进行垄断的领域,可以让民营经济发挥更多的作用。其次,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是否会加大金融风险。金融多元化必然意味着大力发展民营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平均规模也会缩小,破产的金融机构也会增多,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金融风险增长,关键在于与此相适应的金融监管体系,能否合理地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金融业垄断经营,虽然依靠规模大或政府信誉作保障,可以把金融风险暂时隐蔽起来,但风险并没有消失,随着风险的不断积累,仍有可能陷入危机,并且一旦陷入危机,问题就会特别严重,后果也特别可怕。因此用垄断经营来防范风险是靠不住的。 2、允许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金融业自我积累能力很弱和金融业快速发展都是我国面临的现实,若没有产业资本大量进入金融领域,而单靠金融业的自我积累来发展,那么金融业自有资金比率不断下降是必然的。由于金融业比较特殊,因此如何让产业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则必须制订一套完整的规则。这套规则一方面要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另一方面又不应造成过多的进入障碍。 3、积极稳妥地发展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主要可以从两方面降低金融风险:一是增加直接融资可使企业的自有资本比率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二是缩小了间接融资的规模。但直接融资也有自身的风险,比如股市泡沫。另外,发展直接融资不能只考虑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资源配置的效率的影响。从目前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情况看,直接融资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高,这对直接融资作用的发挥形成了制约。(二)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大与国有商业银行运行效率低下密不可分。要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只能从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入手。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可以借鉴一些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 1、强化利润目标 强化利润目标就是采用利润的多少来衡量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从目前的情况看,利润目标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利润的多少对银行的负责人没有很大影响,对员工的报酬也几乎没什么影响。 如何强化利润目标,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问题,政府管得过多过死,企业就不可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在竞争中就会垮下来,利润目标的约束也就难以建立起来;二是利润的核算,如果任凭呆坏账不断地积累,那么利润就不可能真实地反映金融企业的经营绩效,而呆账坏账应如何冲销,则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2、建立和健全商业贷款风险防范体系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银行贷款所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大。针对这种情况,金融企业必须增强贷款的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商业贷款风险防范体系。 首先是在贷款对象的选择上必须转变观念。金融企业在选择贷款对象时,最重要的是看企业偿债能力和资信情况,企业所有制类型和规模并不重要。一般来说,企业效益与企业的偿债能力密切相关。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民营经济相对较好,国有经济的效益相对较差,因此今后贷款的主要对象应逐渐地由国有经济转向民营经济,那种认为民营经济贷款风险较高的观点是片面的。其次,贷款方式必须要有所选择。贷款方式有信用贷款、抵押贷款、担保贷款等多种方式。各种贷款方式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和类型都不一样,银行在提供贷款时,必须根据借款人的特点来决定贷款方式。(三)改善法律环境,维护市场信用 巨额的企业间的三角债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存在,表明了我国经济秩序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使这种问题解决,必须有较好的法律环境。 1、经济立法要注重保护债权人的权益 建立和维护市场信用,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手段。建立和维护市场信用,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就目前我国经济法规而言,客观上存在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的倾向。 以银行贷款为例,法律过多地针对和指责债权人缺陷,而非更多地针对和严厉追究债务人责任。譬如,债仅人的诉讼时效;债权登记、备案的完整性;贷款程序有无缺陷;信贷人员在做该笔业务过程中有无过失;贷款合同条款是否清楚、明确、规范,等等。 法律不利于债权人的结果是,银行普遍出现惜贷倾向,正当的工、商企业很难获得经营中所需的货币资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所以,它不仅仅使资金借贷严重失衡,而且从根源上推动经济运行进入金融危机的易发阶段,故防范金融风险,从立法的角度来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应是治本良策。 2、加强执法力度 在我国,有一句十分古老的话: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句话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法律的粗浅、通俗的认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道理:社会上杀人案件增多,说明执法力度要加强。要坚持杀人者偿命,甚至更严厉的事后惩戒措施,才能减少杀人事件,保障世人安全;社会上欠钱案件增多,说明执法力度需要加强。要坚持欠债者还钱,甚至更严厉的事后惩戒措施,才能减少欠钱事件,保障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四)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金融监管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一环,但要做好金融监管的难度也很大。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要充分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有效的金融监管必须要有可靠的信息作为保证 对金融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是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若对金融企业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那么监督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进行及时处理。从广东广信的破产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的信息失真问题是相当严重的。如果我们不能从广东广信的破产事件中吸取教训,尽快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信息失真问题,加强金融监管可能就成为空谈。 2、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必须切实可行如果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不具有现实可行性,就必然会造成无法实施,金融监管的严肃性就会遭到破坏,违法违规就会成为正常现象。金融监管的政策法规和具体措施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是由一国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由于我国金融系统比较特殊,一些理应遵守的国际标准在我国却并不一定可行。比如巴塞尔协议中要求核心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最低为4%,但我国的大多数金融机构在短期内无法达到这一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金融监管管理得过或过死的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