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_第1页
2020年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_第2页
2020年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_第3页
2020年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_第4页
2020年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班歌唱教学体会和教案 让“音乐性” 贯穿歌唱教学 随着纲要的深入学习和领会,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师幼间的角色改变了,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学方法更多样化了,音乐教学也在向多元化、综合化方向发展:清一色的多媒体教学,一会儿说故事,一会儿看投影,一会儿表演,一会儿敲敲打打,在“热闹”、“繁华”、“多元”、“美丽”的掩盖下,丢失了音乐活动的本色,陷入了一些误区:过度追求兴趣体验;过度注重形式,忽略了效果和实质;活跃了课堂气氛,却插入了一些“非音乐”因素。 作为幼儿园音乐活动最常见的歌唱教学,也常陷入这样的误区。我们经常看到:教师使出浑身解数引入了歌曲教学,往往只唱了两三遍,在幼儿根本就没有掌握,对歌曲没有做细微的挖掘处理的情况下,就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安排为表演了,外表看似热闹,综合性增强了,但歌曲本身的音乐性未能充分挖掘。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 因此歌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举足轻重。怎样在歌曲教学中既要音乐审美,又不弃知识技能;既激“兴趣”,又不失音乐性呢?下面我就小班歌唱教学案例“大鼓和小铃”来谈谈如何让音乐性贯穿幼儿歌唱教学活动。 一、教唱方法符合音乐性 歌唱教学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的同时,必须遵循“以听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听是一切音乐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听觉感知是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 大鼓和小铃的歌唱活动中,我们让幼儿先倾听大鼓和小铃的原声,将音色这个教学重点前置,使幼儿获得感性经验。再从合成的歌曲伴奏中听辨两种音色,从而获得音乐听觉能力的一种提升。 在此基础上采用教师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的“听唱接唱”形式进行教学。在接唱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听”,对老师所唱的前半部分的歌词和旋律也有了完整的、比较深的印象,因而几遍下来他们很自然的将整首歌曲学会了。也因此,使整个教学活动留下足够的时间来从容地进行后面的拓展延伸活动。 在拓展迁移部分,教师也采用了“听唱接唱”的形式,比较困难的创编歌词部分是由老师完成,而剩下的难度较轻部分,即组合与替换象声词则由幼儿完成。这种运用“听唱接唱”的教唱方法,在保证歌曲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歌曲的拓展部分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二、教具设计讲究音乐性 运用图谱进行教学已成为广大幼儿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共识。色彩艳丽、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结构清晰的图谱,为歌曲教学创设了轻松活泼、明快简练、引人入胜的学习情境,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并从感性上积累了有关歌曲节奏和歌词的经验,减轻了幼儿的学习负担,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而图谱的设计并不是都具有音乐的特性,有的教师设计的图谱很随意,只注重歌词意义的理解,图片的设计和摆放在视觉上不能体现歌曲的节拍和节奏,忽略了图谱的音乐性。 大鼓和小铃的图谱依据歌词内容,采用大鼓和小铃的形象,设计了深色正方块和浅色的窄长条作为两种不同音色特征的视觉形象,其中两个深色方块代表大鼓的“咚 咚”,三个浅色的窄长条形代表小铃的“叮叮叮”,前两个窄长条加起来的长度正好是一个深色方块的长度,这样的图谱所显示的音乐特征非常明显,形象而直观地展示了音色的特点、节奏的关系、时值的长短和歌词的内容,有效地加快了幼儿理解、掌握歌词的速度,从而使他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学会歌曲的目标。 三、拓展活动体现音乐性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独特的音乐教育内涵。如音乐包含有多种要素:节奏、结构、曲式、旋律、音色、调性,改变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能引起音乐形象的变化。当速度不一样的时候,抒情的可以变为跳跃,悲伤的也可以体现出欢乐来;不同的音色、力度所表现出来的内涵也都不尽相同因此,有个性地把歌唱好、利用音乐的要素创造性地进行拓展迁移,对培养幼儿的音乐能力非常重要。 歌曲仿编活动是幼儿园歌曲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拓展延伸活动之一,很多教师在仿编的设计上侧重于语言层面上的仿编,忽略了音乐性的体现。 大鼓和小铃中的拓展迁移部分,不是简单地用几种动物的叫声来替换歌词,而是紧扣音色这一主线,根据动物叫声的音色特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即大鼓和小铃的音色特点,对歌词进行组合,如:大黄牛的声音粗粗的重重的,像大鼓,就请大黄牛先唱,小绵羊的声音轻轻的、细细的,像小铃,请小绵羊在小铃的地方唱。这种以音色为主线的拓展迁移,打破了纯粹以歌词替换形式出现的偏重于语言领域的弊端,突出了歌唱活动的音乐性,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音乐能力。 四、歌曲伴奏突出音乐性 这里的音乐性主要指歌曲伴奏的不同音乐特性:有快的、有慢的;有突出旋律的、有突出和弦的;有突出节奏的等等,分别适合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需要。 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适应教学的需要适当变化歌曲伴奏,不仅有助于激发或保持幼儿学习歌曲的兴趣,还能帮助幼儿更快地理解、掌握歌曲,更好地表现歌曲,体验音乐的美。 但是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歌曲伴奏是一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经常见到教师或者是单一的钢琴伴奏,或者是一味的磁带伴奏,机械呆板,从一而终。导致小朋友在歌唱时,情绪得不到烘托,显得苍白无力,干巴巴的,对歌曲的表现和音乐美的体验也受到了限制。还有的教师因找不到磁带,便从网上随便下载一首少儿版的同首歌曲作为伴奏,也不管其速度、音高是否适合幼儿的特点,导致孩子们想唱却不能唱,歌曲教学的目标难以达到。 在大鼓和小铃的音乐伴奏上,根据教学的需要,我用TT作曲家软件制作了两个伴奏音乐:一个是钢琴旋律加上鼓声和小铃声的伴奏音乐,一个是加上简洁的节奏与和弦的伴奏音乐。 第一个伴奏用于歌曲的新授部分,纯旋律的伴奏排除了其他无关乐音因素的干扰,使幼儿对旋律的感知更清晰;音乐的速度也适合小班孩子的学习特点;另外与歌词同时出现的鼓声和小铃声,既增加了音乐的趣味性,调动了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也起到了演唱提示的作用,减轻了孩子们在学唱过程中的难度。 第二个伴奏用于掌握音色特点后的迁移部分,这部分伴奏去掉了大鼓和小铃的提示声,加入了节奏与和弦,难度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听起来感觉复杂了,但也有了优美的和声效果,能有效的促进幼儿对音乐之美的体验。此外,富于变化的歌曲伴奏能在听觉上给幼儿一种新奇的刺激,有利于幼儿将注意始终保持在歌唱活动的方向上并深入下去进行拓展迁移。 歌唱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幼儿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教师应充分挖掘歌曲的音乐教育价值,让歌唱教学充满音乐性,更有效地促进孩子音乐能力的发展。 附教学案例大鼓和小铃 目标: 1、学习歌曲,感受大鼓和小铃粗重、轻细的不同音色,并能控制自己的声音准确表现。 2、根据动物叫声的不同音色特点,尝试组合并替换歌曲中的象声词。 3、培养幼儿对音色听辨、音色表现的兴趣。 准备:1、大鼓和小铃 2、图谱 3、伴奏音乐一、二 过程: (一)、认识大鼓和小铃,接触两种音色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个客人,认识它们吗? 2、介绍大鼓和小铃。 这是大鼓,师敲鼓五下,用粗重的音色翻译打鼓的话“小朋友们好”,大鼓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粗粗的、重重的)我们也用粗粗的重重的声音和大鼓打一声招呼。 同样,师用轻细的音色翻译小铃说的话“小朋友们好”小铃的声音和大鼓一样吗?听起来怎么样?(轻轻的细细的)用轻轻的细细的声音和大鼓打招呼。 (二)、感受歌曲旋律,听辨两种音色 大鼓和小铃还会跟着音乐唱歌呢,我们来仔细地听音乐,看能不能听出大鼓和小铃的声音。放音乐一 (三)、学唱歌曲,表现两种音色 1、有没有听到大鼓和小铃唱歌?谁先唱的?谁后唱?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谱并学象声词) 2、我们来跟着音乐学一学大鼓和小铃唱歌的声音吧。放音乐一,师唱前面的歌词,幼儿唱象声词。(视情况唱若干遍) 3、你喜欢听大鼓的声音还是小铃的声音? 启发幼儿讲出两种声音的音色特点 教师总结:老师喜欢大鼓的声音,因为大鼓声音重重的、粗粗的,听起来又响亮又有力;老师也喜欢小铃的声音,小铃的声音轻轻的、细细的,听起来又好听又温柔。 4、我们再来唱一遍,这次学大鼓唱歌时要用粗粗的、重重的声音唱,要唱得响亮有力,学小铃唱歌时用轻轻的、细细的声音唱,要唱得温柔好听。 5、再唱一遍,加上敲大鼓和敲小铃的动作。 (四)、拓展迁移,根据音色仿编歌曲 出现大黄牛和小绵羊形象 1、大鼓和小铃唱累了要休息一会儿,看看谁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