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谈礼貌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3.初步学习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4.懂得从小要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的品读,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教学难点: 1.理解“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2.学习选取合适典型的事例来说明自己观点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礼貌的故事和名言警句。 2.教师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营造气氛。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请大家先欣赏一首儿童歌曲咱们从小讲礼貌,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看看你是讲礼貌的孩子吗?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谈礼貌。“作者是怎样谈的呢?”课文一开始就告诉我们 出示:“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生齐读 师: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引用了一句古训: 出示“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指名读。 二、精读理解,感悟“礼貌”。 (一)师:这句中的 “失色”、 “失口”分别指什么?这句古训又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二)生读 交流 1.指名读,后交流 君子:有道德的人 失色:态度粗暴 失口:出言不逊 师小结:“不失色”是说态度有礼。“不失口”是说语言有礼。其实,这句古训还有一句,叫“不失足于人”。 2.谁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出示句子: 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 是啊,古代的人们就明白了待人应该彬彬有礼的道理,可见 板书: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齐读) 过渡:传统,自古传来,还将传递下去,那么究竟怎样礼貌待人?礼貌待人又有哪些好处呢?课文列举了问路、踩裙、刮脸三个事例加以说明。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问路的故事,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牛皋和岳飞问路有什么不同。 出示牛皋和岳飞的问话 交流: 1.牛皋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牛皋的内容。(你找得真准确)回答问题也响亮。 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牛皋? 目中无人 妄自尊大 傲慢无礼 你从哪感受到的? 着重抓住 “吼”“呔,老头”“爷问你”等词语来理解。 我想看到一个更粗暴无礼的牛皋。再读 你注意到了!读出命令的语气,真了不起。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牛皋的话,体会牛皋的傲慢无礼。齐读 堂堂的大将军竟如此无礼,你想劝劝他吗? (虽然你在战场上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但你在生活中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敬你啊。) (要想办成事,不讲礼貌可不行啊) 2.岳飞又是怎样问路的? 指名读。(你不仅读正确,还 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什么样的岳飞? 彬彬有礼 以诚待人 从哪里看出岳飞的彬彬有礼? “离蹬下马”“上前施礼”(谦逊有礼) “请问老丈”(尊重老人,说话文雅) 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你读得很正确,他先是离蹬下马,上前施礼(做动作) 岳飞是古代的大将军,在问路这样的小事能谦逊有礼,确实让人尊敬,你能夸夸他吗? (你曾是战场上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在生活中也是彬彬有礼,真是个君子啊!) (你待人彬彬有礼,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好,让我们一起来读岳飞的问话,感受岳飞的彬彬有礼。 3.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这位老人,听了他们俩的问话心里会怎样想?又会怎样做呢? 听了牛皋的话,讨厌他、嫌弃他、厌恶他。所以老人 听了岳飞的话呢?心里感到很温暖,愿意告诉他!舒服、舒坦。所以老人 4.师小结: 同样是问路,岳飞和牛皋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就有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也正如俗语所说 课件出示“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生齐读) 5.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这个事例,再次体会“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这句俗语的内涵。(指名三人读) 6.揭示写作方法 作者在写这一事例时,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问路的事例,再告诉我们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的道理。 今后,我们在写说理文时,也可以用这种先讲事例,再说道理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第三段 1.告别古人,穿越时空,我们再来到熙熙攘攘的当今社会。有一天,正值下班高峰。人真挤呀!一个女青年下公共汽车,她的长裙拖在车厢的踏板上,被一个跟在后面的小学生踩了一下。唉呀,我的长裙子呀! 这时两位主人公又是怎么做到不失色不失口的呢? 2.读小学生和女青年的对话,要加上表情和动作。 3.试想一下,如果小朋友不主动道歉,女青年又不让,会出现怎样的场景呢? 一场纠纷就不可避免了。有道理,你真会想象。 从两种不同的结果来看,你明白了什么?(相互理解,减少矛盾) 这正是出示: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四)在礼貌待人方面,敬爱的周总理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1)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有一次刮脸时,周总理咳嗽了一下,脸上被划了一道小口子。周总理怎么做的呢? 读句子。师读,生评价。 (2)听了总理的话,你读出的仅是“礼貌”吗?你还读出了什么? 体会:三个“您”,表现了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 “不怪您,都怪我”表现了周总理勇于承担责任,宽容大度,平易近人。 是呀,从总理的话中,我们不仅读出了“礼貌”两个字,更读出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极高的文化修养。由此看来,礼貌不是一件区区小事,它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正如德国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所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 出示第三层道理,齐读。 三、回归中心,学习表达。 1.三个故事学完了,我们再来看,这三个故事中讲到的人物有古,有今,有平凡人,有伟人,有正面人物,有反面人物。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这就叫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 这三个事例中的人物又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礼貌的呢? 点击出示。(有求于人时;无意伤害别人时;受到别人的伤害时。) 这三种情况中,你觉得,哪种情况下使用礼貌语言最难? 理解三层意思的递进。总结写法,出示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事例层层深入地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说说生活中你有过礼貌待人来化解矛盾的小事了例吗? 3.能再讲一个你听过或看过的礼貌待人的故事吗? 大家的故事共同有力证明了“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如果我们人人都能讲礼貌,习礼仪,那么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交流收集的名言或格言,加深对礼貌涵义的认识。请看: (1)(出示名言。)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 -兰道儿(英国作家)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俄国哲学家、作家) 彬彬有礼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温特(英国画家) 守时是最大的礼貌。 -路易十四(法国国王)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格言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 礼貌是人生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礼貌周全 * ,却比什么都值钱。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3.由此可见,礼貌待人的确不是一件区区小事。从古到今,由平凡人到伟人,有中国人到外国人,都非常注重讲礼貌,讲礼仪。因为,能够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不仅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更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所以,作为小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处处盛开文明之花,礼仪之花。 板书设计: 19. 谈礼貌 礼貌待人 使用礼貌语言 优良传统 关系和谐 生 活 美 好 (一)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谈礼貌 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矛盾咳嗽思想情操粗暴纠纷安慰文化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贴切 小结: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四、练习设计 完成练习册。 熟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复习 说说这篇课文的表达方法。 板书:事例动作说理神态语言贴切 三、完成课后练习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根据刚才我们学到的方法, * 把事例说好? (1)先定内容,内容要与讲礼貌有关。 (2)说的时候要紧紧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说好处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要紧密结合事例的内容来谈。) 3、练习说话。(准备、交流、评点) 4、齐读第五自然段。(交流) 四、练习设计: 课后习题4 板书设计: 24、谈礼貌 神态 故事动作 语言 说理贴切 课后笔记: (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让学生懂得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主要板书计划: 不失色态度彬彬有礼关 礼古训君子不失口说话使用礼貌语言系 马上吼道“呔,爷问你”讨人嫌更 貌和 下马施礼“请问”人心暖谐 待连忙抬脚“对不起” 生 人优良传统微笑着说“没关系”活 文雅和气宽容更 安慰“不能怪你”美 沟通心灵反映情操和修养好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1、组词 2、补完词语 3、造句 课外: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一、揭示课题 1、板书:30、谈礼貌 2、学习“貌”,指名组词 3、指名说说常用的礼貌用语有哪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提醒学生注意:“嫌、盾、训、逊”是前鼻音; “嗽”是平舌音 “校”课文中读“jiao” 2、说说下列词语意思 古训矛盾咳嗽粗暴纠纷 安慰情操修养文雅 3、指名分段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学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指导 2、学生用钢笔描红生字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的好处。 一、检查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由读第1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些什么? (2)学生交流,师板书:君子不失色不失口 (3)重点理解:“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彬彬有礼,粗暴,出言不逊” (4)师小结:从对古训的解释中可以知道:要做到待人彬彬有礼,就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言语。(板书:态度、言语、彬彬有礼) (5)这一自然段先引用古训,目的是要引出一个什么话题,找找课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个问题。(板书:使用礼貌语言,优良传统) (6)想想这一自然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庄重的语气) (7)齐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4自然段 师:同学们,从学习第1自然段中知道礼貌待人包括了态度有礼貌和说话有礼貌两个方面,现在看第24自然段写的三个例子中,哪些语句是写人的态度,哪些语句是写人的语言的。 (1)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糖衣蜜饯冰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立式燃油燃气蒸汽锅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硬面耐磨焊丝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电烤箱加热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烟道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新鲜果冻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开孔发泡剂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蒸汽/热水两用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蚕丝凉被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蔗汁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武汉四调)
- 分娩镇痛后护理
- 2025年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2019-2024年)真题考点试卷含答案解析
- 实践基地挂牌协议书
- 【9数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无锡市锡山环保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田径运动会各种记录表格
- 报价单(报价单模板)
- (完整版)《内能》复习教案
- 《台阶》评课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