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请您欣赏,.,2,.,3,.,4,.,5,.,6,.,7,赠从弟(其二)刘桢,.,8,关于作者,刘桢(186217年),字公幹,东汉末著名文学家,与王粲合称“刘王”,与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合称“建安七子”。(kngrng、chnln、wngcn、xgn、runy、yngchng、lizhn。)刘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9,关于建安文学,东汉末年一大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在铜雀台,用自己的笔直抒胸襟,抒发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高潮。由于其时正是汉献帝建安年代,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10,关于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曾同居魏都邺中),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他们与“三曹”(曹操、曹植、曹丕)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往往被视作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11,写作背景,刘桢生逢乱世,遭遇坎坷,但文名早为乡梓所重。因战乱离开家乡,漂泊到中原的许昌(今河南许昌)一带。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政治社会,使他对现实生活有深切的体验,不仅没有产生对人生、前途的厌倦空幻之感,作品中还充分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理想因素。赠从弟诗三首便写于此时。,.,12,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3,重点注释,从弟:堂弟。亭亭:耸立的样子。瑟瑟:这里指风声。一何:多么。盛:大,凶猛。罹:遭受。凝寒:严寒。,.,14,原文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中瑟瑟呼啸的寒风。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受严寒?不,是松柏天生有不惧严寒的本性!,.,15,整体赏析,“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与山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像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三、四两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意思是风声是多么的凶猛,松枝在风中又是多么的刚劲。是对风声与松树都予以展开描写,描写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突出了松的可贵品格。五、六两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意思是正当严冰寒霜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之时,松树却总是那么挺拔美好。通过冰霜的残酷再一次反衬松树的不畏严寒与高洁傲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两句的意思是难道松柏就不遭受寒冷吗?但是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直接写松品格,点明主题。,.,16,思想情感,如果说前面四句主要写松树的形象,那么后面四句则主要写松树的品格。它雄伟挺拔,不惧怕任何恶劣严酷的环境。这样,松树的形象才得到完整的表现。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松树刚正坚贞、不屈不挠的鲜明形象和不向严寒低头,不向残暴弯腰的气节,诗作融入了对松树赞颂的深厚感情,其用意是以比兴手法象征诗人自己的性格与抱负,同时也是为了勉励他的从弟。,.,17,。1、颔联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了松柏的雄健挺拔,合起来表达了松柏顽强的生命力。,交流,.,18,2、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风声”“松枝”各象征什么?,衬托。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松树的雄健挺拔。“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19,3、“松柏有本性”的“本性”是什么?诗人希望堂弟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本性”指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诗人希望堂弟要像松柏一样坚强不屈,不要因环境的压迫而改变操守。,.,20,4、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象征手法(托物言志)。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21,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本诗以松柏为喻,托物言志,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高洁(坚贞自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22,感悟,本诗托物言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的凛然正气,表现了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与追求,并勉励堂弟要有松柏一样坚贞的品格。,.,23,全诗的风格和寓意,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24,.象征与托物言志的区别,(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25,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集,其中赋、比兴是其中的写作手法。,.,26,比兴作品,在写作中采用比兴手法的作品后代有很多,如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不由得人不从美禽恋偶联想到夫妻分离,这样就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又如归园田居中把自己比成“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来表现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也有单句并没有用比兴手法,而整个形象都是比,如迢迢牵牛星,整首诗借牛郎与织女隔河相望而不能团聚的民间故事来比喻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的相思之情,含蓄蕴藉而又哀婉动人。,.,27,比兴例句,江南运用比兴、双关的手法,委婉、含蓄的表达男女私情。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字在古代是男女相爱常用的以称对方的象征庾语。“鱼戏莲叶间”一句以鱼之嬉游暗喻男女在莲丛深处调情示爱的欢乐情景。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用的是比兴。-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8,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技巧深度解析题库
- 2025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考试试卷考点梳理与复习指南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短期健康保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语文趣味知识拓展实战练习题)
- 核能市场定价机制与价格波动分析-全面剖析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照明设备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汽车塑料添加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伦理学专项)护理伦理案例分析考察试卷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无创正压呼吸机(家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科护理学专项护理法律法规试题解析试卷
- 原发性高血压护理措施
- 人工智能基础(Python实现)-课件 第8章 生成式大模型应用
- 2024年安徽宁马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JT-T-1045-2016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 德阳巴蜀文化介绍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23张PPT)
- 住 用 房 屋 租 金 计 算 表
- 7.4.2超几何分布 课件(共14张PPT)
- 晶状体相关的继发性青光眼进展课件
- DB33T 1192-20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检查用表统一标准
- 电镀与化学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