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理学-细胞_第1页
人体生理学-细胞_第2页
人体生理学-细胞_第3页
人体生理学-细胞_第4页
人体生理学-细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生理学讲义,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董泽飞,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董泽飞,Email:dongzefei1,通讯地址:河北省邢台市钢铁北路618号教务处。邮编:054000,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一、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一)静息电位(restingpotentialRP)1.概念: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2.RP实验现象:,第二节生物电现象,3.证明RP的实验:,(甲)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外,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外无电位差。,(乙)当A电极位于细胞膜外,B电极插入膜内时,有电位改变,证明膜内、外间有电位差。,(丙)当A、B电极都位于细胞膜内,无电位改变,证明膜内无电位差。,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两个必要条件):1.半透膜2.浓度差通透性:K+Cl-Na+A-,二、动作电位(actionpotentialAP)及其产生机制,2.AP实验现象:,1.概念:,在RP基础上产生一次可扩布电位变化的过程。,去极化,上升支,下降支,(一)细胞的动作电位,刺激,局部电位,阈电位,去极化,零电位,反极化(超射),复极化,(负、正)后电位,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一)传导机制:局部电流,(二)传导方式:,无髓鞘N纤维为近距离局部电流,有髓鞘N纤维为远距离(跳跃式)局部电流,第三节肌细胞的收缩功能,肌原纤维:粗肌丝:由肌球(肌凝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细肌丝: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2.肌小节:是肌细胞收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肌管系统:横管系统:T管纵管系统:L管三联管,2.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1、N-M接头结构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接头间隙,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三个主要步骤)肌膜电兴奋的传导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肌浆网(纵管系统)中Ca2+的释放,4.影响骨骼肌收缩效能的因素,(1)前负荷:最适初长度(2)后负荷(3)肌肉自身的收缩能力,5.骨骼肌收缩的外部表现,单收缩:肌肉受到一次刺激,引起一次收缩和舒张的过程。,强直收缩: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前一次收缩和舒张尚未结束,新的收缩在此基础上出现的过程。,1.单收缩与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等长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增加而长度不变的收缩,称为等长收缩。,等张收缩:肌肉收缩时,只有长度缩短而张力不变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注:当负荷小于肌张力时,出现等张收缩;当负荷等于或大于肌张力时,出现等长收缩;正常人体骨骼肌的收缩大多是混合式的,而且总是等长收缩在前,当肌张力增加到超过后负荷时,才出现等张收缩。,2.等张收缩与等长收缩,课后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2.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D阈值,D,D,3.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B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D等长收缩,B,4.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A刺激强度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D刺激强度随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