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_第1页
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_第2页
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_第3页
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_第4页
一轮复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专题三: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程标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江苏2010考试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代议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沙特),民主共和制,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代议制,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名词理解:,1、什么是代议制?,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机构的特点:,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2、什么是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古希腊民主:直接民主,当今除英国外,哪些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一般认为有: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卢森堡、西班牙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你知道吗?,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议会改革,两党制,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争取民主,资产阶级革命,确立民主,完善民主,历史传统:大宪章的签署,1215年英王约翰被迫签署大宪章,想一想:英国的大贵族逼迫英王签署该文件的目的何在?有何影响?,确立“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的原则,英国:贵族VS国王,1265年西蒙孟福尔议会制度开端,上院,下院,上院主要由贵族和高级教士组成,又称贵族院。,下议院主要由地方各县及各市镇的骑士、市民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组成,又称平民院。,创立英国议会雏形,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经济和阶级:,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发展壮大。,(2)、宗教领域和思想领域:,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影响,出现了清教;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也在不断滋长。,(3)、政治:,斯图亚特王朝实行专制统治;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封建势力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2、相互斗争的两种势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VS封建势力,3、主要事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封建王朝的目的是什么?希望能稳定政局,保障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已不再来自神授而是议会,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特别提示“光荣革命”的意义,练习: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确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2)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及资本主义的发展。(3)为限制王权奠定了基础。,解析“光荣革命”后国王地位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君权神授转为议会赋予,因此B项正确。,(2010北京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2010山东)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光荣革命”,概念:1688年,议会派军队迎来了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理解: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从本质上看,“光荣革命”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权的愿望,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意义: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奠定政治基础。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事权,二、颁布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确立,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权,权利法案,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议会应时常集会。,保证了议会哪些权力?,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2、权利法案的内容(1)法律高于王权(2)从立法、财政、军事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3)确立议会在选举、辩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3、体现的基本原则:(1)法律至上(2)限制王权(3)议会主权至上4、意义:权利法案是用法律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原则的认定。从此,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政体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制。,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权利法案(1689年颁布),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议决国家大事情的最高行政班子。1、含义:责任内阁制即内阁由产生,总揽国家权力,并向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议会,议会,行政,沃波尔英国第一任首相(1721年),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18世纪,内阁慢慢疏离国王,逐步依附于议会,从国王乔治一世起,国王退出了内阁,首相产生,成为内阁领袖。,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光荣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即议会享有立法权,国王仍掌握行政权。),18世纪初,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开创了首相组阁先例,议会行政权加强。(第一任首相:沃波尔),18世纪中,形成内阁遭反对,首相须辞职的惯例,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并完善。(内阁对议会负责),光荣革命前,国王有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19世纪70年代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被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他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内阁对议会负责制),3、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特点):,4、(19世纪70年代)后新的发展趋势,新趋势:,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权力膨胀表现:,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控制部分立法权篡夺议会的财政权加强对议会下院的控制,内阁成为议会中的“第三院”,英国君主在伦敦正式的住所。,英国白金汉宫,英国议会大厦,首相,议会下院,内阁(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对议会集体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君主,形式任命,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1、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权力,对旧的议会选举制度不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和英国群众斗争高涨,(2)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选民和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给予新兴的工业城镇代表名额,进步性: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局限性:改革后,工人和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3)评价:,回顾:(见选修二),1、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2、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3、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男性普选权实现)4、妇女选举权及普选权的实现,1832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1884年议会改革,20世纪前30年(1918年和1924年),英国代议制民主制的强化,合作学习,政治权力由国王向议会转移,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发展历程。(1)历史传统:英国开始向宪法权利演变(2)政治前提:.解决了议会与国王的主权之争(3)确立标志: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4)发展:的形成行政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内阁(5)完善:1832年。代议制下民主化的趋势,大宪章,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议会改革,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国王-国家元首,仪式角色,统而不治,基础-代议制;核心-责任内阁制。,首相-下院多数党领袖,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最高行政首长。,(1)君主立宪制基础和核心各是什么?,(2)君主立宪政体下,国王地位如何?,(3)首相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地位如何?,(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是怎样的?,君主,上院,下院,内阁(首相),选民,任命,(贵族世袭),选举,议会,多数党组阁,形式任命,负责,(立法权),(行政权),合作探究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制、民主制、贵族制三者融为一体;,民主,民主,贵族,君主,权力中心,2、以议会和责任内阁为核心;权力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3、君主统而不治;代表国家,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与作用,1、特点:,2、作用:,(1)政治方面:使英国走上民主法制的道路,有利于社会稳定。(2)经济方面: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为后来工业革命的出现提供了政治前提。(3)世界影响:率先确立君主立宪制,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总结: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请做记录).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辉格党与托利党: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期间1832年自由党与保守党:1832年20世纪初保守党与工党:20世纪初现在,英国的两党政治,英国保守党ConservativeParty,GreatBritain,保守党的两位重要领袖丘吉尔和撒切尔夫人。,工党第一任首相麦克唐纳,前任工党领袖布莱尔,英国工党LabourParty,GreatBritain,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积极作用:,结束了英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是历史的进步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许多国家提供一种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模式,探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特点,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国王“统而不治”,仅是国家的象征;议会和内阁成为权力核心首相掌握政府实权;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典型特征是实行责任内阁制。,小结:,英国议会之母其代议制的基本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物;君主统而不治;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比较英国民主和古希腊民主,比较英国内阁和中国内阁,如何看待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归六部。明成祖朱棣设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英国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古希腊的公民,都能参加公民大会行使权力。两者都是民主制度,有何区别与联系?,1(2013全国新课标卷I文综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答案】D,2(2013海南单科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B国王掌控实权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D宪政制度确立,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是不合法的,故选D。,3(2012北京文综卷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4(2012上海单科卷32)以下哪一情景最贴切地反映了“光荣革命”后确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