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无定法-学无止境_第1页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_第2页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_第3页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_第4页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无定法 学无止境初二语文组 潘宗时间如水,在生命之河流过;而我如舟,因无摆渡的舟楫不断地摇荡,探求。 对于教学只有闯劲(创新)是不够的,还要有经验,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徒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要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才行。而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欠缺的就是后者,经验不足得厉害。如何为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就成了摆在校领导面前的紧迫课题。针对这种情况,我校领导一方面给予我们切实的引导和关心,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坚定思想信念,以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为目标,加强业务学习。我校就如何开展青年教师培训工作做了一些尝试,如在每年开学初都要举行“师徒结对”活动,确立“传、帮、带”机制,要求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每周听课23节。新教师自己先备课,然后听课。同一备课组或教研组的老师也不时地听新教师的课,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关心。学校内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和指导能使我们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运用到日常课堂上。同事之间的互助合作,有利地减少了青年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在学习中我们获得了一些经验,在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发展。因为,我们积极参与,从未懈怠。“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学习,思考,实践,反思,带着教育教学中的疑惑我不断在师傅们的课堂中求教。“工夫不负有心人”,乘着学校导师制的东风,在各位同仁特别是前辈的指导帮助下,我终于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在“师者”的课堂上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富的精神财富。它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说话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等等。鉴于此,我们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综合型、复合型人才。这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我思故我在”,我想,要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锻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的独立品格丧失,学生的心灵自由被禁锢,那么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就会渐渐消失殆尽。最终,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就会被淹没在应试的汪洋大海之中,成为一架学习的机器。基于以上原因,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要以新思维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的习惯,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被动的接受,为此,就要求我们教师活跃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提供和创造思维的机会。具体该怎样做呢?现在谈谈我的几点做法:一、研读教材、细心备课 备课,备学生是一堂课的基础,教学中,如果备课不充分,那势必会造成课堂效率的低下。因此,每节课我都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力图突出重点和难点,完成整堂课所设的教学目标。而且,我非常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效果。因为宋校长说过:同一篇教案,因为授课者讲解的过程的差异会造成学生接受结果的不同。所以,我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效果,以启发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特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二、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语文是一门知识性学科,也是工具学科,同时它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充满诗情画意(哪怕只一个汉字)。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变学生的机械学习为乐学,好学。我在语文教学中,力求做到这一点,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止学知识,还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使学生乐学,好学,不断提高语文素养。具体做法:1、设计精彩导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语象广告,作到新颖别致,才能吸引眼球。导语也同样,一堂课的开头精彩,那自然能提高学生的探求热情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死海不死的导语设计:“同学们,老师有个问题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天想请大家帮助,同学们愿意吗?(同学们非常高兴,同时大喊愿意,他们肯定在想,原来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还问学生。都支起耳朵听。)那好,有一个四字短语死海不死,这死海怎么又不死呢?既然称死海那应是死的呀,或者说,如果它不死,那为何又叫死海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帮老师解答一下。”同学们争相寻找答案,一下子就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开始进行这堂课的语文学习。2、板书穿插图画。 有时,单一的文字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视觉的习惯性麻木会忽略课堂板书上的知识重点。于是我就想到了绘图。让板书图文并茂。每次都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平时反复强调好几遍才能记住的知识,现在学生一遍就记住了。因为他们记住了老师画的画,画更直观,而这种直观不仅加深记忆还锻炼了形象思维。如讲敬畏自然一课,我就将文章的情节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在黑板上并有简略的文字标注,在同学们复述故事情节时不仅作到了完整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以绘声绘色的描述。整堂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三、积极探究,求同存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把思与学的关系表述得再恰当不过了。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论述也强调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孟子说:“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从“读”到“思”,实际上是人们掌握知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师生各有所长,要想使知识的获得更为理想,就要积极探究,积极思维,相互启发。因此,我的每堂课几乎都有学生自主提问环节。另外,我提倡质疑存疑精神,反对盲从,只要学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有理有据,我就给予支持。因为孔子曾经说过:“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意思是:对于一个遇到问题不问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喜欢学生质疑,因为这样说明学生在思考。孟子也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有“存疑”精神。产生疑问,发现问题,这是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必由之路。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发问,各抒己见。在思辩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以促成学生思维的严密。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争论不休的局面,但求同存异,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在思维的论辩过程中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学生思维的空间。四、延伸阅读,拓展视野。1、赏美文,谈感受。 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理解能力,我经常会从读者意林等课外书籍中选些文章进行共赏。所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言或优美或平实,句式运用灵活,思想表达深邃,见解阐述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了使这些精彩的美文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能有更深刻的理解,我要求学生反复去读,出声地读,大声地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内涵。读后,再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入理解,升华认识。2、做练习,自设疑。根据每篇文章文体、主题等的不同,学生自主出题,自问自答,在做题中体会出题的乐趣,同时感受出题者出题的意图,了解把握各种文章设置问题的思路方向。这样在实际应用中就可以作到应对自如。五、文不辍笔、自由写作。作文,一直是学生们不屑的事情,不管是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同学们都感到茫然,不愿提笔。可学语文怎么能缺少写作呢?“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我规定学生每周都要阅读至少一篇课外文章并写一篇作文。作文每月有一到两次写话题作文,其他都是自主命题。为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拓展写作空间,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写作环境。课程标准针对当前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大力提倡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了让同学们博采众家之长,在讲评课前,我要求同学们要做到如下:周一收作文时要互评,以组为单位,4人一小组互评,找出错字、病句等不足之处和写作靓点,并且每一篇作文后面都得有本小组其他3个人的评语。班级共分为 4个大组,每组一个组长,共4个。小组内评完后要交给本组组长,组长根据各个小组评比情况选出2篇优秀作文,然后4个组组长再把优秀作文交给课代表。课代表要从4个组长选出的8篇优秀作文中再选出3篇最好的文章交给老师。在讲评课上,大家重点对这三篇作品进行点评,被选上的3个同学到前面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文,每一位读完后都要班级同学从立意、选材、结构等各个方面稍作点评,大家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要在其他所有的作文里挑出一个挑战作文同课代表选出的3个优秀作文一起在本周作文课上评比,然后老师总结。最后个别同学发表感言,全体同学把自己的反思写在作文后面。众多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显示:教师是在课堂中“学会教学”的,这既包括别人的课堂也包括自己的课堂。课堂是我们青年教师教育思想萌芽和生长的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