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_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0月份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答案】B【解析】【详解】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会产生大量的ATP,A正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要消耗ATP,但释放之后,穿过突触间隙属于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过程中,将Na+排出细胞,同时将K+摄入细胞,此过程为逆浓度的主动运输,消耗ATP,D正确;故选B。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 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 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 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 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解析】【详解】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故选D。3.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A. DNA复制的场所B.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C. 分泌蛋白的运输D. 细胞膜脂质的流动【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等有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DNA复制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mRNA与核糖体结合,翻译形成蛋白质;分泌蛋白的运输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运输;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详解】胸腺嘧啶为DNA特有的碱基,将其标记后合成的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材料,故可利用其研究DNA复制的场所,A正确;m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故用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不能研究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B错误;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通过细胞膜胞吐运出,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细胞膜中的脂质不含脱氧核苷酸,其流动与脱氧核苷酸无关,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要熟悉细胞中不同的生理活动的具体过程,来判断是否需要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4.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答案】B【解析】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5.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B.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C. 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D. 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详解】A.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B.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C.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D.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6.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7.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随着血压降低对压力感受器刺激减弱,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 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 激素调节,负反馈调节D. 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答案】A【解析】【分析】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包括五个基本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2、体液调节的概念: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而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3、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血压升高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效应器),表明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血压升高时,通过调节导致“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由此可见,该调节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胰脏(胰)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B. 既有内分泌作用也有外分泌作用C. 胰腺细胞分泌的酶直接进入血液中D. 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进入血液循环【答案】C【解析】【详解】胰腺里面有个胰岛,其中的胰岛A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A正确。胰腺的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胰腺里面能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部位属于外分泌部,B正确。胰腺细胞分泌的消化酶通过导管进入小肠中,C错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分泌的激素都要进入血液,D正确。【点睛】不知道胰腺除了内分泌部还有外分泌部是做错该题的主要原因。9.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 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 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 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A【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需要能量;缺氧能通过影响有氧呼吸过程而影响到细胞中能量的产生,A错误。传出神经和其支配的肌肉之间通过突触相连接,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正确。当兴奋沿轴突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的电位发生改变,突触小泡就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融合后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这样就使兴奋从一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CD正确。【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名师点睛】熟知突触的结构及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过程是正确解答该题的关键。10.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 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 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 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答案】D【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且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详解】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不然会持续性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不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变化,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由于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因此无法判断的膜电位的情况,D错误。11.如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纸层析的实验结果,样品分别为新鲜菠菜叶和一种蓝藻经液氮冷冻研磨后的乙醇提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B. 层析液可采用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C. 在敞开的烧杯中进行层析时,需通风操作D. 实验验证了该种蓝藻没有叶绿素b【答案】D【解析】【分析】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原核生物)只含有叶绿素a和胡萝卜素。【详解】A、研磨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保护叶绿素,A错误;B、层析液可以由石油醚、丙酮和苯混合而成,也可以用92号汽油代替,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起不到层析的效果,B错误;C、层析时,为了防止层析液挥发,需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C错误;D、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含有四种色素,纸层析后,形成的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由图可知,菠菜含有四种色素,蓝藻只有两条色素带,不含有叶黄素和叶绿素b,D正确。故选D。12.下列与反射弧和反射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 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 直接刺激传入神经不能引起反射活动D. 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答案】D【解析】分析】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参与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反射弧,反射弧是由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或接受刺激的结构)、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3、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如果反射弧的结构不完整就不能实现反射。【详解】A、效应器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故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 A正确;B、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B正确;C、直接刺激传入神经不能引起反射活动,反射活动的进行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C正确;D、因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先兴奋,效应器后兴奋, D错误。故选D。13.某哺乳动物属于季节性繁殖动物。下列关于该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性激素属于磷脂类物质B.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C. 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D. 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类物质包含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性激素主要由性腺分泌,可以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详解】性激素属于固醇类激素,A错误;性激素可促进减数分裂,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如睾丸的发育,C正确;该哺乳动物是季节性繁殖动物,在其繁殖季节性激素合成较多,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D正确。故选A。14.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 )A. 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B. 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C. 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D. 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答案】D【解析】【分析】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抑制非糖物质转化及肝糖原水解,从而降低血糖。升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详解】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后,面食中含有淀粉,在消化道经淀粉酶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血糖会升高,A错误;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升高血糖,B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胰岛素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故血糖会升高,C错误;胰岛B细胞分泌增强,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有效降低血糖,血糖下降,D正确。故选D。【点睛】在血糖调节中: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呈协同作用,均可以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呈拮抗作用;肾上腺素与胰岛素呈拮抗作用,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15.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合成通常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B. 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C. 携带氨基酸tRNA都与核糖体的同一个tRNA结合位点结合D. 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答案】C【解析】【分析】翻译指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场所为核糖体。【详解】蛋白质合成中,翻译的模板是mRNA,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到终止密码子结束,A正确;核糖体同时占据两个密码子位点,携带肽链的tRNA会先后占据核糖体的2个tRNA结合位点,通过反密码子与密码子进行互补配对,B正确、C错误;最先进入核糖体的携带氨基酸的tRNA在肽键形成时脱掉氨基酸,继续运输其他氨基酸,D正确。故选C。16.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B. 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C. 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D.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答案】D【解析】【分析】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有感受、传导、分泌、调节四个方面的主要作用。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通过垂体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详解】垂体通过释放促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A选项错误;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激素分泌到体液中,B选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对全身几乎所有细胞起作用,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C选项错误;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故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选项正确。17.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 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 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 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答案】B【解析】【分析】1、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详解】由题意可知,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A错误;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因此,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B正确;有氧运动有利于学习记忆,而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因此,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错误;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学习记忆能力增强,不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明确学习记忆与海马区的关系,运动与大脑发育的关系,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再根据题意作答。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 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 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 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的组成如图所示:【详解】生长激素由腺垂体分泌,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A错误;细胞内各部分结构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正常代谢、遗传等生命活动,B错误;淋巴细胞生存的环境是内环境,因此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不包括淋巴细胞,C错误;组织液中含有酸碱缓冲物质,使其pH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19.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点睛】20.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C. 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分解,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 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答案】D【解析】【分析】1、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达到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详解】A、激素只具有调节功能,不能提供能量,不属于高能化合物,A错误;B、激素只有调节功能,不具有酶的催化活性,B错误;C、激素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C错误;D、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D正确。故选D。21.下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B. 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C. 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D. 细胞外液中Na+降低,则导致c点升高【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图中a点之前为静息电位,由K+外流所致,而此时膜外Na+高于膜内,膜外K+低于膜内;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下降过程c-e段是因为K+外流所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形成过程中,细胞内离子从高浓度向低浓度经离子通道跨膜流动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属于被动运输;而离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跨膜需要离子泵,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的大量外流,A错误;B、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B错误;C、cd段K+继续外流,此时细胞膜仍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小,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C正确;D、细胞外液中Na+降低,动作电位减小,则导致c点降低,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和膜电位的变化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与膜电位的关系,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22.如图是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为一对等位基因B. 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 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答案】A【解析】【分析】等位基因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朱红眼基因cn、暗栗色眼基因cl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是非等位基因,A错误;在有丝分裂中期,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及其他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基因cn、cl、v、w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C正确;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与v、w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可能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故选A。23.下列关于人甲状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长期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B.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C. 甲状腺通过管道将甲状腺激素分泌到血液中D. 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所有细胞都起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1、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2、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详解】A、碘是组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即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A正确;B、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婴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B正确;C、甲状腺是内分泌腺,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C错误;D、根据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可知,甲状腺素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组织细胞,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和功能,要求学生掌握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和功能,能够区分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识记甲状腺激素的功能和激素的作用特点是突破该题的关键。24.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正确的是( )A. 激素是有机分子,也是信息分子B.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D. 激素不一定是有机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1、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输而发挥调节作用。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性(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传递着各种信息。(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属于配体,能够传达信息调节细胞的活动,A正确;B、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B错误;C、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C错误;D、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有机分子,也可能是有机小分子,如性激素,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特点和激素的化学本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激素的分类和化学本质,识记并理解激素调节的特点,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识记各种激素的化学本质和功能是突破该题的关键。25.神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B点位于AC之间。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B. 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 图2中若在AC之间给予适宜刺激,不一定能测到电位变化D. 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观察到电表发生两次不同方向的偏转【答案】B【解析】【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详解】A、图1中膜电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排,但膜内的钾离子浓度比膜外高,A正确;B、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且没有兴奋传导,所以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0mV,B错误;C、图2中若在AC之间给予适宜刺激,如果刺激部位在AC的中点B点,那么兴奋同时传至微电极的两侧,此时不能测到电位变化,C正确;D、图2中若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B处未处理),局部电流先传导到微电极左侧,后传导到微电极右侧,所以能测到电位的双向变化,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兴奋产生的机理,理解膜电位的测量方法和原理,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把握静息电位的产生机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和特点,这是突破该题的关键。26.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如果该神经纤维在B处用药物普鲁卡因处理,使电流在此处不能通过,将微电极均置于B两侧的膜外,然后在A处给一个适宜刺激(如图2所示),那么测量的结果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图1中左电极连接膜内,右电极连接膜外,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所以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呈现负数。图2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在静息时,膜外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都是0。【详解】刺激A时,当兴奋传至左电极时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而右电极是外正内负,结合图1可知此时电压为负值;随着兴奋传至两电极之间,电压差恢复为0;在B处电流阻断,所以右电极处电位始终呈正值,与左电极没有电位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7.图1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的两极,图2表示人体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虚线内表示脊髓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图1若从a处切断,刺激b处,效应器可有反应;图2若刺激处,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B. 在细胞A处给予一个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 人体内任一反射都需B 、 C 、 D三种类型神经细胞参与D. 兴奋在细胞B、 C 、 D之间传递时,都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答案】C【解析】【分析】1、图1 是反射弧的组成,皮肤细胞A是感受器,肌细胞是效应器,神经细胞B是感觉神经元,神经细胞C是中间神经元,神经细胞D是感觉神经元,兴奋在该图中的传导途径是ABCD。2、图2中,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是神经中枢中的突触,是传入神经,是感受器,由题图可知,低级中枢的反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图2中兴奋的传导途径是:。【详解】A、如果a处切断,刺激b处,效应器可有反应,但是不是反射;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处,兴奋不能通过传递,大脑皮层不会产生痛觉,A正确;B、细胞A处给与一个刺激,当兴奋传至a,指针发生一次偏转,当兴奋传至b时,指针再发生一次反方向偏转,B正确;C、最简单的反射,只需要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两个神经元参与,如膝跳反射,C错误;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信号的转换方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正确。故选C。28.图1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侧为细胞膜内侧,侧为细胞膜外侧B. 脂质分子可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的a密切相关C. 图2中e为突触后膜,f为突触前膜,c物质被释放出来依靠的是主动运输D. 图2中c为神经递质,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图1为细胞膜的想流动镶嵌模型,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侧含有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是细胞膜外侧,是细胞膜内侧;图2是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是胞吐过程,e是突触前膜,c是神经递质,d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f是突触后膜。【详解】A、由分析可知,是细胞膜外侧,是细胞膜内侧,A错误;B、脂质分子优先通过细胞膜,与图1中的b有关,B错误;C、图2中e是突触前膜,f是突触后膜,c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胞吐,C错误;D、图2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电位可能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引起膜电位变化,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神经元,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以及物质运输和兴奋的传递过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学生掌握细胞膜的流动模型的组成成分以及细胞膜的功能,能够识图分析突触的结构组成部分以及名称,理解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和兴奋的传递过程,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29.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发现大脑“内置GPS”的科学家,大脑定位系统的一关键组成部分是“网格细胞”,这种神经细胞的兴奋能形成坐标系,可以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网格细胞”能释放信号分子,能与其他细胞形成较多的突触B. “网格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外的电位表现为负电位C. 不同个体内“内置GPS”的性能存在差异D. “内置GPS”上兴奋的传导都是双向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网格细胞”是神经细胞,能够产生兴奋释放神经递质,可能与其他神经细胞形成较多的突触,故A正确;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部位的电位为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故B正确;不同个体的遗传物质不同,所以不同个体内“内置GPS”的性能存在差异,故C正确;“内置GPS”上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30.科学家以狗为实验对象,发现促胰液素是在盐酸刺激下由小肠黏膜分泌的,它可以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分析下表有关实验,错误的是( )步骤刺激处理过程胰液分泌1盐酸注入正常狗小肠肠腔有2盐酸注入正常狗血液无3盐酸切除通向小肠的神经,向其小肠肠腔注入盐酸有4盐酸刮下小肠粘膜后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获取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有A. 上述实验是对照实验B. 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C. 与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的调节D. 组与组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通向小肠的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实验: 1、1与2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盐酸刺激的部位,因变量是胰液是否分泌,其结果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不能直接起作用;2、2与4组成的实验的自变量是否含有小肠黏膜的化学物质,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与小肠膜产生的化学物质有关。【详解】A、上述实验过程形成前后对照,A正确;B、实验1、2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是盐酸刺激胰腺的结果,而与小肠肠腔有关,B正确;C. 与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通向小肠的神经,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其结果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可以不通过神经调节产生,但也可能通过神经调节产生,要证明胰液分泌还受不受神经的调节应该再设计实验继续探究,C错误;D、分析实验的目的和表格可知,1与3组成的实验自变量是有误通向小肠的神经,几组实验的因变量是胰腺是否分泌胰液,D正确。故选C。31.如图为某健康人一段时间内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糖是人体内某些大分子物质的组成成分,如ATP中含有的糖是脱氧核糖B. A点后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 B点时体内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进而形成血糖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点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点时,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拮抗作用。【详解】A、ATP中含有的糖是核糖,A错误;B、A点时,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B正确;C、B点时,血糖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是肝脏细胞,肝糖原开始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糖,C错误;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D错误。故选B。32.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一肌肉标本,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如图所示。图中、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可引起右肌肉收缩,左肌肉也随之收缩。直接刺激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 )A. 左肌肉B. 右肌肉C. 左肌肉和右肌肉D. 都不收缩【答案】C【解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进行的是兴奋的传导,为双向的;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进行的是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2、兴奋传递到哪一块肌肉,就可以使那一块肌肉产生电位差,进而引起肌肉收缩。【详解】根据题意,给一强刺激,通过突触的传递左肌肉能产生收缩反应,由于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故右侧肌肉也会收缩。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33.下图是某健康人饮用一定的葡萄糖溶液后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和b分 别是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上的两个峰值)。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不够高B. 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血糖的浓度开始下降C. 峰值a出现的原因是胰岛释放了大部分存激素D. 峰值b出现的原因是胰岛开始释放新合成的激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1520分钟内血糖浓度在升高但a出现下降,故A错误;血糖浓度下降在峰值b出现之前,故B错误;由于胰岛释放大部分贮存的胰岛素,而新的胰岛素需要重新合成,所以出现a峰值,C正确;开始释放新合成的激素是从20分钟开始,D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现象的能力。3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B. 先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注射胰岛素溶液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具体地说:促进糖进入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转变成糖原或者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变成糖,总的说是减少血糖的来源,增加血糖的去路,使血糖含量降低。【详解】在本实验中,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是否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因而有无胰岛素应该是本实验中的唯一变量,也就是说,对照组中没有胰岛素,而实验组中应该有胰岛素,且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与实验前发生变化,其一般做法是:给对照组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给实验组注射等量的用生理盐水溶解的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症状表现,可见对照组小鼠正常,而实验组小鼠出现血糖降低的症状,如活动缓慢,甚至是休克,再给实验组小鼠和对照组小鼠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可见实验鼠的症状得以恢复,从而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35.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体重和生理状况相同的A 、B 、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 d后进行第二次注射:向A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兔子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对于第二次注射后三组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速率下降不同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的下降速率最慢B. 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的下降速率最快C. B组兔子由于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的下降速率最快D. C组兔子由于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下降速率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反过来抑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4天后,分别给三组兔子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由于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将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将促进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详解】A、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慢,A正确;B、A组兔子由于注射了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慢,B错误;C、B组兔子由于注射了促甲状腺激素,促进了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所以甲状腺放射量下降速率最快,C正确;D、C组兔子由于注射的是生理盐水,所以下降速率不变,D正确。故选B。3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刚宰杀的家兔相关的器官进行培养,探究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的因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A. 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B. 2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垂体对下丘脑分泌TSH有促进作用C. 1号瓶、2号瓶、3号瓶对比说明TSH是由垂体分泌的D. 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动物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分泌的激素减少。【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3号瓶、4号瓶、5号瓶对比说明甲状腺激素和下丘脑影响TSH的分泌的因素,A正确;B、3号瓶和5号瓶对比说明下丘脑促进垂体分泌TSH,B错误;C、由图可知,只有培养液或下丘脑时没有TSH的生成,而只有垂体时有较多的TSH生成,说明TSH是垂体分泌的,C正确;D、3号瓶、4号瓶对比可知,甲状腺激素对TSH的分泌有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B。37.下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黑点()表示神经元胞体,表示神经纤维。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存在完整的反射弧B. 为传出神经纤维C. 大脑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D. 若肌肉受到刺激不自主地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答案】C【解析】【分析】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没有传递到大脑,而大脑能感受到肌肉受到刺激。根据兴奋传导可知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缩,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详解】A、分析图示可知,由可完成刺激后肌肉收缩的反应,说明是一条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B、根据突触结构组成可知,为传出神经纤维,B正确;C、大脑感觉到肌肉受到刺激,其信号(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依次为,C错误;D、肌肉受到刺激不自主地收缩,不受大脑的控制,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出现的顺序为,D正确。故选C38.图甲是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