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1页
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2页
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3页
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4页
安全评价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评价,第一章,绪论,=,1.1安全评价简介,1.1.1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安全和危险事故,风险系统和系统安全安全评价安全系统工程,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PS,表示为:百万工时死亡率,百万工时总事故率,千人经济损失,风险率=,事故次数事故损失事故损失时间事故次数时间,以预测和防止事故发,生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目,安全评价也称为风险评价或危险评价,安全评价,的,实现工程、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理论,实践,1.1安全评价简介,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危害因素分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模拟及计算,重大危险源分析,科学划分评价单元,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评价结果,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安全技术对策措施,1.1.2安全评价的内容和分类(以及各类安全评价间的关系)安全评价的内容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定性及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1.1安全评价简介,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根据评价的量化程度分为两类:,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安全评价的分类,根据评价内容分类:,工厂设计的安全性评价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评价人的行为的安全性评价,生产设备的安全可靠性评价作业环境条件评价化学物质危险性评价,安全评价的分类,根据评价性质分类:,系统固有危险性评价,系统现实危险性评价,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评价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各类安全评价间的关系建设项目各阶段在安全上的控制如图所示:,安全论证,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建设,试生产,竣工验收,究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1.1.3安全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安全评价的目的,通过安全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1.1.4安全评价的程序安全评价程序:1)准备阶段2)危险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定性及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对策措施5)形成评价结论及建议6)编制安全评价报告,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根据被评价的工程、系统的情况,识别和分析危,险、有害定性、定量评价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价单元,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工程、系统发,生事故的可作出评价结论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现场勘察、资料收集危险、有害性分析、识别危险源识别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影响因素、事故机制单元划分,准备危险识别,定性、定量评价安全对策措施结论与建议编制报告,因素,确定危,指出工程、系统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因,产经营者,评价方法的选择、确定简要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价结果,存在的方式、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素,明确生危险分级应重视的重要安全措施。安全对策措施在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应急预案的建立能性和严重程根据定性、定量评价结果,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及建议。图1-1安全评价程序,法律、法规标准,风险判别指标,1.1.5安全评价依据,安全评价是政策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必须依据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以保障被评价项目的安全运行,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安全评价涉及的法规、标准等可随法规、标准条文的修改或新法规、标准的出台而变动。,法律、法规,1)安全法规的规范性文件,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的许多条文直接涉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问题,是安全法规制定的最高法律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是由国家立法机构以法律形式颁布实施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国务院发布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由国务院制定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如,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安全法规各种形式中数量最多的。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安全评价通则及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原)劳动部发布的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专项安全规章,是,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地方法规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地方规章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其首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的专项文件,如辽宁省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处理条例,河北省尘肺病防治实施办法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主要是我国政府批准加入的国际劳工公约(目前共22个),如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国际法律文件,标准,2)按法律效力分类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1)按标准来源分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3)按对象特征分类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二是国务院各部委发布的行业标准三是地方政府发布的地方标准,四是国际标准和外国标准,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2008年版)等一是由国家主管标准化工作的部门颁布的国家标准,阀门的检查与安装规范SY/T4102-95不同行业同类工种职工人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91鲁劳安字第582号),安全生产标准,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石油生产管路中各种物料腐蚀性能的测定等,按标准来源可分为四类:,按标准法律效力可分为二类:,安全生产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等,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T3145-91)等,一是强制性标准,二是推荐性标准,风险判别指标,风险判别指标或判别准则的目标值,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性是否可接受的尺度。无论是定性评价,还是定量评价,若没有指标,评价者将无法判定系统的危险和危害性是高还是低,是否达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系统的安全水平才可以接受,定性、定量评价也就失去了意义,评价者将无法判定系统安全性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改善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最佳值,因此一些国家都制定了可接受的安全标准值。,风险判别指标,对于各类的危险,社会出现怎样的反应呢?,10-2死亡/(人年)的危险程度是人的自然疾病死亡危险(病死,率),在生产活动中是绝不允许的。,10-3死亡/(人年)这种危险程度特别高,一般是不能允许的,除存在于极少的一部分运动项目或者产业方面外,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以减少危险。,10-4死亡/(人年)是中等程度的危险,一般在生产中并不经常遇到,不需要人们共同去采取措施,但需要投资以排除产生损失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事故发生,人们是乐于采取预防措施的。,风险判别指标,10-5死亡/(人年)的危险程度属低危险性,相当于游泳淹死事故率,人们对此是关心的,感到有采取对策的必要,为避免这种危险,即使不方便也愿意采取措施加以预防。,10-6死亡/(人年)的危险程度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损失率,一般人并不过分担心,人们对此虽有察觉,但认为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认为是不可抗拒的。,10-710-8死亡/(人年)的危险程度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的危险,没,有人愿为这种危险投资加以预防。,对于这样的危险,社会出现怎样的反应呢?,风险判别指标,受益程度与危险程度的关系,城市功能区安全规划的设计原则与方法,不同规划对象个人风险的建议可接受标准,本法设立了劳动安全卫生专章,对以下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第五十二条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第五十三条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法律法规对安全评价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第二十五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第七十九条规定了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违规的处罚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律法规对安全评价的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第六十一条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违反本条例的行政,处罚办法。,法律法规对安全评价的要求,1.1.6安全评价的规范,安全评价通则安全评价导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安全评价实施细则,规范安全评价工作的总纲,是安全评价活动的总体指南。,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行业安全评价导则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图,1.1.7安全评价在石油及石化建设生产中的作用安全评价,除了是按法律规定取得建设、投产、生产许可证的必要条件外,对石油及石化建设生产过程的作用主要有:满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对防火防爆、防毒的要求;预防重大公众危害事件的发生;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1)满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对防火防爆、防毒的要求,实现本质安全,石油厂矿及石化企业的设施设置及设备安全状况符合防火防爆、防毒等技术规范的要求,是石油、石化企业实现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某石化企业准备新建苯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建设地点虽在化工园区,但靠近海边,一旦发生事故,泄漏的苯有可能随消防水流入海域水体,并在流出厂区后极易发生火灾。为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9)“第4.1.5条石油化工企业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的罐区邻近江河、海岸布置时,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的措施。”的要求,提出在厂区建设大容量储液池的建议。,在评价某联合站时发现,部分管道锈蚀较重,含油污水泵无静电接地,未备有防毒面具,动火管理不严格等,将这些安全隐患提供给业主单位,提议尽快进行整改。,安全预评价是预防安全重大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预防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可能引发重大公众灾害,2)预防重大公众危害事件的发生,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有时可能引发重大公众灾害,如高含硫化氢气田的开发有可能发生如重庆开县“12.23”那样的重大公众危害事件。通过安全评价可预测危害发生的可能及危害的严重程度,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有时还可能引发其它重大公众灾害,如油气输送管道因管道腐蚀等原因发生泄漏,可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例如,原油泄漏后,会有人不顾生命危险前去抢油,如发生火灾可造成多人死伤,这种案例曾多次发生。,预防石油化工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重大公众灾害,石油化工企业发生的火灾爆炸事故危害的影响范围一般都限制在本企业的厂界范围内,对外部可造成公众影响的是一些生产剧毒化学品的生产事故,如在印度的美国碳化物公司发生的异氰酸酯泄漏事故等。也正因为如此,国家要求生产剧毒物质的装置每年要进行一次安全评价,以防剧毒物质泄漏危害公众,特别是气态剧毒物质,如光气、氰化氢、氯气等。,对安全评价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利用评价结果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参考安全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重大事故应急计划。,3)为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依据,1.2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1.2.1国外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国外安全评价概况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保险公司为客户承担各种风险,必然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收取的费用多少是由所承担的风险大小决定的。因此,就产生了一个衡量风险程度的问题,这个衡量风险程度的过程就是当时的美国保险协会所从事的风险评价。,国外安全评价概况,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62年4月美国公布了第一个有关系统安全的说明书“空军弹道导弹系统安全工程”,是系统安全理论的首次实际应用。,1969年美国国防部批准颁布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安全军事标准系统安全大纲要点(MIL-STD-822),对完成系统在安全方面的目标、计划和手段,包括设计、措施和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和程序,MIL-STD-822系统安全标准从一开始实施,对世界安全和防火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迅速为日本、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引进使用。,国外安全评价概况,源于20世纪30年代,随着保险业的发展需要而发展起来。,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此后,系统安全工程方法陆续推广到航空、航天、核工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现代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新的理论、方法体系。,我国于1990年10月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批准发布了类似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22B的军用标准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900-90),系统安全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为预测、预防事故的系统安全评价奠定了可靠的基础。,许多国家政府、生产经营单位集团加强对安全评价的研究,开发自己的评价方法,对系统进行事先、事后的评价,分析、预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努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陆续开发了匹田法评价方法,1976年日本劳动省颁布了“化工厂安全评价六阶段法”,该法采用了一整套系统安全工程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方法,使化工厂的安全性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能得到充分的保证。,由于安全评价在减少事故,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方面取得的巨大效益,许多国家政府和生产经营单位均投入巨资进行安全评价,美国原子能委员会1974年发表的核电站风险报告就用了70人年的工作量,耗资300万美元,相当于建造一座1000兆瓦核电站投资的百分之一。,据统计美国各公司共雇佣了3000名左右的风险专业评价和管理人员,美国、加拿大等国就有50余家专门进行安全评价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且业务繁忙。,国外安全评价概况,另一方面,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许多震惊世界的火灾、爆炸、有毒物质的泄漏事故。,1974年英国夫利克斯保罗化工厂发生的环己烷蒸气爆炸事故,死亡29人、受伤10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00万美元。,1975年荷兰国营矿业公司10万吨乙烯装置中的烃类气体逸出,发生蒸气爆炸,死亡14人,受伤106人,毁坏大部分设备。,1978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和巴来西亚市之间的通道上,一辆满载丙烷槽车因充装过量发生爆炸,当时正有800多人在风景区度假,烈火浓烟造成150人被烧死、120多人烧伤、100多辆汽车和14幢建筑物被烧毁的惨剧。,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一起甲基异氰酸酯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深受其害,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供应中心站发生爆炸,事故约有49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另有900多人失踪,供应站内所有设施毁损殆尽,1988年英国北海石油平台因天然气压缩间发生大量泄漏而大爆炸,在平台上工作的230余名工作人员只有67人幸免于难,使英国北海油田减产12%;,国外安全评价概况,恶性事故造成的人员严重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促使各国政府、议会立法或颁布规定,规定工程项目、技术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安全评价,并对安全设计提出明确的要求。,日本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定由劳动基准监督署对建设项目实行事先审查和许可证制度。,美国对重要工程项目的竣工、投产都要求进行安全评价。,英国政府规定,凡未进行安全评价的新建生产经营单位不准开工。,欧共体1982年颁布关于工业活动中重大危险源的指令,欧共体成员国陆续制定了相应的法律;,1.2.2国内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20世纪80年代初期,安全系统工程引入我国,受到许多大中型生产经营单位和行业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吸收、消化国外安全检查表和安全分析方法,机械、冶金、化工、航空、航天等行业的有关生产经营单位开始应用安全分析评价方法,如安全检查表(SCL)、事故树分析(FTA)、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FA)、事件树分析(ETA)、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等,有许多生产经营单位将安全检查表和事故树分析法应用到生产班组和操作岗位。此外,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用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了安全评价,许多行业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安全检查表和安全评价标准。,1987年原机械电子部首先提出了在机械行业内开展机械工厂安全评价,并于1988年1月1日颁布了第一个部颁安全评价标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1997年进行了修订,颁布了修订版。该标准的颁布执行,标志着我国机械工业安全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分为两部分,一是危险程度分级,通过对机械行业1000多家重点生产经营单位30余年事故统计分析结果,用18种设备(设施)及物品的拥有量来衡量生产经营单位固有的危险程度并作为划分危险等级的基础;二是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包括综合管理评价、危险性评价、作业环境评价三个方面,主要评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绩效,方法是采用了以安全检查表为基础、打分赋值的评价方法。,由原化工部劳动保护研究所提出的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方法是在吸收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物质指数、物量指数和工艺参数、设备系数、厂房系数、安全系数、环境系数等,得出工厂的固有危险指数,进行固有危险性分级,用工厂安全管理的等级修正工厂固有危险等级后,得出工厂的危险等级。,此外,我国有关部门还颁布了石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综合评价办法、电子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评价标准、航空航天工业工厂安全评价规程、兵器工业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医药工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性评价通则等。,1991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中,安全评价方法研究列为重点攻关项目。由原劳动部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技术研究”,将重大危险源评价分为固有危险性评价和现实危险性评价,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识别评价方法填补了我国跨行业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的空白,在事故严重度评价中建立了伤害模型库,采用了定量的计算方法,使我国工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初步从定性评价进入定量评价阶段。,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0号主席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建设项目必须实施“三同时”,同时还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2002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发布了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在规定了对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管理和监督办法等的同时,提出了“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的颁布,必将进一步推动安全评价工作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我国安全评价现状,安全评价,第二章,危险危害因素分析,2.1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及分类,2.1.1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及产生的原因危险、危害因素的定义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危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通常情况下,不对二者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因素。危险、危害因素的产生原因危险、危害因素的表现形式不同,但从事故发生的本质讲,均可归结为能量的意外释放或有害物质的泄露、扩散(失控)。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失控本身也是一类危险危害因素。,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含缺陷)、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三个方,面,并且这三个方面可相互影响。,失控,1)设备故障(含缺陷),故障是指设备、元件等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设备发生故障并处于不安全状态、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是以设计为对象,的预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温度、湿度、风雪、照明、噪声、通风换气、色彩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是发生失控的间接因素。,3)管理缺陷,管理缺陷是影响失控发生的重要因素。通常表现为: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2.1.2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原因分类:参照GB/T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设备、设施缺陷(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2)防护缺陷(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3)电危害(11)粉尘与气溶胶(4)噪声危害(12)作业环境不良(5)振动危害(13)信号缺陷(6)电磁辐射(14)标志缺陷(7)运动物危害(15)其他(8)明火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4)腐蚀性物质(2)自燃性物质(5)其他(3)有毒物质,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1)致病微生物(4)致害植物(2)传染病微生物(5)其他(3)致害动物,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1)负荷超限(4)心理异常,(2)健康状况异常(5)辨识功能缺陷(3)从事禁忌作业(6)其他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1)指挥错误(3)监护错误(2)操作错误(4)其他6)其他危险危害因素,(1)搬举重物(3)工具不合适,(2)作业空间狭小(4)标识不清、通道和道路有缺陷等,2、按事故类别、职业病类别分类:,参照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2.2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2.2.1危险危害因素的辨识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辨识危险危害因素时不要发生遗漏,以免留下隐患。要从厂址、自然条件、储存运输、建(构)筑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装置、特种设备、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设施、制度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识别。不仅要分析正常生产运行时的操作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还要识别开车、停车、检修、,装置受到破坏及操作失误等情况下的危险危害性。对于危险危害因素,还要分析其触发事件,即危险、有害因素出现的条件或设想的事故模式。,2.2.2辨识方法经验分析法1)对照分析法对照分析法是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能力,借助其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的方法。如:安全检查表法。2)类比推断法类比方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作业条件的经验以及安全统计来类比推断评价对象的危险因素。如:专家评议法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系统或没有事故经验的新开发系统,常用的有:预先危险性分析、危险度分析、事件树、事故树、材料性质和生产条件分析法。,2.2.3辨识内容,危险从其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固有危险、其他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贮运行业危险有害因素三大类。2.2.3.1固有危险的辨识固有危险:物质生产过程的必要条件(客观的要求)所衍生出,来源于:使用、加工、生产出危险的物料可能采用具有危险性的工艺过程可能采用危险的装置、单元操作,来的危险性。可以从物质危险和生产过程危险两个方面来辨识。,1、物质危险的辨识物质危险的辨识应从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化学反应活性、燃烧及爆炸特性、毒性及健康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与辨识。物质特性可以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获取。在进行物质的危险、有害性辨识与分析时,应考虑以下3个方面:危险物料:包括原料、中间产品、产品、废物、事故反应产品、燃烧产品等物料的性质危险物料可能导致的危险:急性中毒、火灾、爆炸、化学性灼伤及腐蚀,2、生产过程的危险辨识,1)厂址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条件、周围环境、交通运输条件、自然灾害、消防支持等方面分析、识别。2)总平面布置从功能分区、防火间距和安全间距、风向、建筑物朝向、危险有害物质设施、动力设施(氧气站、乙炔气站、压缩空气站、锅炉房、液化石油气站等)、道路、贮运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3)道路及运输从运输、装卸、消防、疏散、人流、物流、平面交叉运输和竖向交叉运输等几方面进行分析、识别。,4)建(构)筑物,从厂房(库房)的生产(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耐火等级、结构、,层数、占地面积、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方面进行分析、识别。,5)工艺过程,(1)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设计阶段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辨识,,应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设计是否合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当消除危险有困难时,是否采取了预防性的技术措施危险无法消除时,是否采取了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当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危险的情况下,是否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离当操作者失误或设备运行一旦达到危险状态时,是否能通过连锁装置来终止危险、,危害的发生,在易发生故障和危险性较大的地方是否设置了醒目的安全色、安全标志和声、,光警示装置,5)工艺过程,(2)在进行安全现状评价时,利用行业和专业的安全标准、规程进行分,析辨识。,如:对化工、石油化工工艺过程进行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着重对以下工艺过程辨识:不稳定物质,易燃、易爆、有毒物质,尘、雾爆炸性混合物,压力能量较大的工艺过程。,(3)根据典型的单元过程(单元操作)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典型的单元过程是各行业中具有典型特点的基本过程或基本单元,如化工生产过程的氧化还原、硝化、电解、聚合、催化、裂化、氯化、磺化、重氮化、烷基化等;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乙烯、氯乙烯、丙烯脂、聚氯乙烯等;电力生产过程的锅炉制粉系统、锅炉燃烧系统、锅炉热力系统、锅炉水处理系统、锅炉压力循环系统、汽轮机系统、发电机系统等。,6)主要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性辨识,(1)工艺设备、装置的危险、有害因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识别:设备本身是否能满足工艺的要求。这包括标准设备是否由具有生产资质的专业工厂所生产、制造;特种设备的设计、生产、安装、使用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或许可证。,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附件或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液压计、阻火器、防爆阀等。,是否具备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如超限报警、故障报警、状态异常报警等。是否具备紧急停车的装置。,是否具备检修时不能自动投入,不能自动反向运转的安全装置。,(2)专业设备危险性辨识:,主要看其是否满足行业或专业提出的安全要求。如:化工设备,有足够的强度密封安全可靠,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配套,适用性强,6)主要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性辨识,(3)电气设备危险性辨识:,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是否属于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粉尘、潮湿或腐蚀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工作时,对电气设备的相应要求是否满足。电气设备是否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特别是防爆电器的防,爆等级。,电气设备是否为国家颁布的淘汰产品。用电负荷等级对电力装置的要求。电气火花引燃源。,触电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距离等是否可靠。,是否根据作业环境和条件选择安全电压,安全电压值和设施是否符合防静电、防雷击等电气联结措施是否可靠。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程度。,事故状态下的照明、消防、疏散用电及应急措施用电的可靠性。自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如不间断电源、冗余装置等。,1、国际电工委员会对危险区域的划分(与中国的划分方法相同),0区:易爆气体始终或长时间存在;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1区:易燃气体在仪表的正常工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或存在;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2区:一般情形下,不存在易燃气体且即使偶尔发生,其存在时间亦,很短;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2、电气设备分类,电气设备分为两类:,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类:工厂用电气设备。,3、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用电气设备防爆类型选型表,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举例如下:类隔爆型B级T3组:dBT3。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A级T5组:iaAT5。,4、防爆标志,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6)主要设备或装置的危险性辨识,(4)作业环境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有尘、毒、烟雾、噪声、振动、辐射、,温度、湿度、采光、照明以及光、热辐射等。,毒性物质危害的辨识,毒物是指以较小剂量作用于生物体能使生理功能或机体正常结构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改变、甚至死亡的物质。,含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毒性较大,溶解职度业越性大接,触毒毒性物越危大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中将工业毒物的危,挥发性越,,害程度分为强级:毒性越大,列中子数越多,,脂肪族烃系级碳原极度危害;毒性越大,,级高度危害;,级中度危害;级轻度危害。,腐蚀性物质危害的辨识,腐蚀性物质可分为无机酸、有机酸、无机碱、有机碱、其他有机和无,机腐蚀物质等五类。,腐蚀的种类则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两大类。,腐蚀的危险与危害主要包括:,腐蚀造成管道、容器、设备、连接部件等损坏,轻则造成跑、冒、滴、漏,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缓慢泄漏,重则由于设备强度降低发生破裂,造成易燃易爆及毒性物质大量泄漏,导致火灾爆炸或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腐蚀使电气仪表受损,动作失灵,使绝缘损坏,造成短路,产生,电火花导致事故发生。,腐蚀性介质会对厂房建筑、基础、构架等会造成损坏,严重时可,发生厂房倒塌事故。,当腐蚀发生在内部表面时,肉眼不能发现,会形成更大的隐患。例如石油化工设备由于测厚漏项而造成设备或管道破裂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辐射危害辨识粒子、粒子、粒子、粒,子和中子紫外线、射频电磁波、微波等,辐射主要分为: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生产性粉尘危害辨识,生产性粉尘主要产生在开采、破碎、粉碎、筛分、包装、配料、混合、搅拌、散粉装卸及输送、除尘等生产过程中。爆炸性粉尘的危害性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灼伤;最初的局部爆炸发生之后,会场起周围的粉尘,继而引起二次爆炸、三次爆炸,扩大伤害;与气体爆炸相比,易于造成不完全燃烧,从而使人发生一氧化碳中毒。,工业噪声与振动危害因素辨识,温度、湿度的危害因素辨识,光辐射危害因素辨识,工业噪声可分为:机械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电磁噪声。,(1)了解生产过程的热源、发热量、表面绝热层的有无,表面温度,,与操作者的接触距离等情况。,(2)是否采取了防灼伤、防暑、防冻措施,是否采取了空调措施。(3)是否采取了通风(包括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换气措施,是否有作,业环境温度、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金属冶炼、紫外、红外线等会损害作业者的视力,甚至会引发事,故,降低工作效率。,选择题:,1、低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A、-5B、0C、5D、10,2、高温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平,A、20B、25C、30D、35,3、冷水作业,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操作人员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A、6B、8C、10D、12,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中规定,当作业地点气,时间。,A、35B、36C、37D、38,于(C)的作业。,均湿球黑球温度)等于或大于(B)的作业。,温(C)时应采取局部降温和综合防暑措施,并应减少接触,小于(B)的作业。,7)企业内特种机械危险性辨识,(1)厂内机动车辆,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提升重物动作太快,超速驾驶,突然刹车,在条件不允许时运行引起的翻车、超载,运载车辆在运送可燃气体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火源,在没有座椅及相应设施时载有成员。,(2)传送设备,常用的传送设备有:胶带输送机、滚轴和齿轮传送装置。主要危险危害因素:,1)夹钳:肢体被夹入运动的装置中。,2)擦伤:肢体与运动部件接触而被擦伤。,3)卷人伤害:肢体绊卷到机器轮子、带子之中。4)撞击伤害:不正确的操作或者物料高空坠落,造成的伤害。,8)登高装置危险性辨识梯子、活梯、活动架、脚手架、吊笼、吊椅、升降工作平台、动力工作平台。主要危险危害因素:,(1)登高装置自身结构方面的设计缺陷。(3)不恰当地选择了不够安全的作业方法。,(2)支撑基础下沉或毁坏。(4)悬挂系统结构失效。,(5)因承载超重而使结构损坏。(6)因安装、检查、维护不当而造成结构失效。(7)因为不平衡造成的结构失效。(8)所选设施的高度及臂长不能满足要求而超限使用。,(10)负载爬高。(12)未经批准使用或更改作业设备。(14)电动、液压系统失效。,(9)由于使用错误或者理解错误而造成的不稳。(11)攀登方式不对或脚上穿着物不合适。(13)与障碍物或建筑物碰撞。(15)运动部件卡住。,9)与手工操作有关的危险危害辨识,10)建筑和拆除过程中的危险危害辨识,(1)建筑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建筑过程中的“四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伤害,(2)拆除过程的危险危害因素辨识,建筑物、构筑物过早倒塌以及从工作点和进入通道上坠落,在手工进行搬、举、推、拉及运送重物时,有可能导致的伤害有椎间盘损伤、韧带拉伤、肌肉损伤、神经损伤、肋间神经痛、挫伤、擦伤、割伤等。,危险源辨识,例题1,某热力发电厂主要生产工艺单元有: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汽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化学水系统、循环水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制氢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灰库等。有两个储存柴油(用于锅炉点火的助燃油)的固定储罐、两个储存汽油的卧式储罐。1、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指出该电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2、指出该电厂存在的化学性危险物质。,答案:,1、物体打击: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除灰渣系统、灰库等。车辆伤害:汽车运煤途中、储煤场,机械伤害:储煤场的滚轴筛、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除灰渣与除尘脱硫系统、,汽轮机、磨煤机、灰库等有设备之处。,触电:配电与送电系统、发电机、电动机及其他利用电力工作的装置。火灾:储煤场、煤粉制备与输煤系统、燃烧系统、配电与送电系统、锅炉、,制氢系统、汽油储罐区、柴油储罐区坍塌:储煤场及其他建筑物、构筑物锅炉爆炸:锅炉,容器爆炸:氢气储罐等压力容器,其他爆炸:煤粉爆炸,氢气爆炸,汽油、柴油火灾爆炸2、易燃易爆物质:氢气、柴油、汽油,自燃性物质:煤粉,,腐蚀性物质:酸、碱(化学水系统),3、相关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实际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往往不是单一的,而且常常有多项危险相关联。在危险辨识过程中,为了不遗漏隐患,首先:辨识危险物质覆盖的范围,凡是在此范围内的均处于危险之中。其次:要辨识危险能量的损害特性(人、物、环境)。,有助于识别危害的三个问题:,1)存在什么危害?(伤害源)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伤害怎样发生?,也可以反过来询问,1)伤害怎样发生?,2)谁(什么)会受到伤害?3)存在什么危害?,对于所具有的可以明确忽略潜在伤害的危害,,毋须形成文件或给予进一步的考虑。,包括危险物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4、贮运过程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1)危险物品的分类,爆炸品按危险性分为5类:即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危险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等。,(1)爆炸品(Explosives),定义: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ReidvapourPressure)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分类为:易燃气体、不燃气体、有毒气体三类。,(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Compressedgasesandliquefiedgases)定义: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A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锅字19908号)中,易燃介质是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或等于20的气体(蒸气)。B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50892)中,易燃液体是指在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能产生易燃蒸气或薄雾,闪点低于45的液体。,(3)易燃液体(FlammableLiquid)定义: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易燃液体的闭杯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a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b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c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a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能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振动或摩擦较敏感。,b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振动或摩擦极为敏感。,(6)毒害品和有毒品感染性物品,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的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体LD502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气吸人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2000mg/Kg,(7)放射性物品,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2)不稳定物质(活性化学品)的识别,不稳定物质(或活性化学品)包括了爆炸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1)能引进爆炸或火灾的不稳定物质。,一般具有可以放出较大能量的原子团,且大多具有较弱的化学键,因此在较低的温度下就开始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使温度上升导致着火和爆炸。,当化合物中存在爆炸性物质所特有的原子团时,对这样的化合物就应引起注意。,(2)活性化学品在分解反应中放出大量的能量的物质,(反应热、分解热、燃烧热),可以根据反应热、氧平衡值(OB)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该物质的爆炸或火灾的危险性。,爆炸性物质特有原子团,物质含有环氧烃原子团,就可能有很强的爆炸和燃烧特性,利用爆炸物质特有原子团识别不稳定物质(活性化学品),利用能量标准识别不稳定物质,第一个判别标准最大分解热。,假定化合物发生分解时,可以生成CO2、H2O、N2、CH4、C、H2、O2,然后利用线性规划法计算这些生成物的组合中的最大分解热(Hmax)Hmax2.9KJg时,危险性大;Hmaxm,则对象B亦具有属性Pn。对象A与B的类比推理可用如下公式表示:A有属性P1、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