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IPA通气道的临床应用进展_第1页
SLIPA通气道的临床应用进展_第2页
SLIPA通气道的临床应用进展_第3页
SLIPA通气道的临床应用进展_第4页
SLIPA通气道的临床应用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醉中通气管理的重要性,在与麻醉有关的死亡病例中,因严重困难气道处理失败者大约占30%。气道困难的程度越高,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脑损害或死亡的危险性就越大。美国麻醉医师学会调查:93%的麻醉事故是由不良呼吸系统事件所引发。气管插管失败是首要原因。通气管理是麻醉医师的基本技能和重要任务,CaplanRA,PosnerKL,WardRJ,CheneyFW.Adverserespiratoryeventsinanesthesia:aclosedclaimsanalysis.Anesthesiology1990;72:828-833.,BenumofJL,SchellerMS.Anesthesiology1989;71:769-778.,传统的通气方式,面罩通气最少需要两只手完成困难时需要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共同完成面罩密闭困难气体进入胃肠道潜在梗阻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实施,传统的通气方式,气管插管(气道管理的金标准)操作人员需要接受训练,并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咽喉部软组织损伤严重血流动力学反应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实施,喉上气道装置,喉上气道装置的出现的确是气道管理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StephenF.Dierdorf,M.D对于失去自主呼吸而又无法进行正压通气的患者来讲,使用喉罩通气道可以挽救生命;同时,它还为气管插管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喉上气道装置,在1993年,ASA困难气道管理小组将喉罩列入“困难气道管理操作规范”。Caplan教授认为,在困难气道处理中,LMA犹如麻醉科医师臂膀上的第三只手。因为其使用毋需使用直接喉镜显露声门,所以声门显露困难不再是建立通畅呼吸道的障碍。,CaplanRA.PracticeGuidelinesforManagementoftheDifficultAirway.AreportbytheAmericanSocietyofAnesthesiologistsTaskForceonmanagementofthedifficultairway.Anesthesiology1993;78:597.,喉上气道装置,早期主要是针对困难面罩通气。目前是用于困难气道处理和常规手术的气道管理。OneHand,TwoHands,orNoHandsforMaximizingAirwayManeuvers。,1.BrJAnaesth.2004;93:4975002.BestPractice109(4):576-7.,设计新型喉上通气装置的目的和要求,插入不需要直接喉镜、良好的照明和其他器械,即能够在不显露声门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其插入操作,并能够获得满意的肺通气效果。从而作为处理CVCI患者的应急气道。,克服面罩通气困难。,HeinC,etal.EmergMedAustralas2006;18:478-83.HooshanqiH,WongDT.CanJAnaesth2008;55(3):177-85,在需要时允许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困难气道处理,设计新型喉上通气装置的目的和要求,1.通气中维持呼吸道通畅所需的操作和困难较面罩少,并能避免使用面罩时的许多合并症,如皮炎,眼和面神经损伤等。,3.能够减少或避免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危险。,2.与气管导管相比,插入所需要的麻醉深度较浅;对气道的刺激和损伤较轻;麻醉维持中通气阻力较小,附加吸气功较低。,常规气道,4.操作容易,安全可靠,减少麻醉医师的工作负担。,5.价格便宜。,1987年12月,世界上第一个商业性LMA诞生。1988年,LMA在英国被批准正式进入临床。1992年,LMA在美国被FDA批准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应用3亿例,喉罩通气道,喉罩通气道存在的问题,1.通气罩和咽部结构形状不够匹配,呼吸道密闭性能不佳。2.在麻醉和恢复过程中容易发生移位。3.气道密封压低,无法应用于正压通气。4.消化道和呼吸道无法有效隔离,有发生反流误吸和胃充气的潜在危险。,ProsealLMA,与标准LMA相比,ProsealLMA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1.引流管2.双套囊3.通气罩4.通气导管5.内嵌式牙垫6.手指置放套7.专用插入引导装置,2000年诞生,可用性?安全性!有效性!并发症?价格?,HungO.Unanticipateddifficultintubation.CurrOpinAnaesthesiol2004;17:479-81.,联合导气管,喉导管,RussiCS,etal.Thelaryngealtubedevice:asimpleandtimelyadjuncttoairwaymanagement.AmJEmergMed2007;25(3):263-7.,EasyTube,CobraPLA通气道,六种型号,AirwayManagementDeviceTM,咽气道,i-gelsupraglotticairway,咽阻塞式通气道,SLIPA通气道,WHYSLIPA?,2001年DonMiller在小儿麻醉中应用LMA时遇到3例反流误吸胆汁的病例,此外他的同事在使用LMA实施麻醉的成人因误吸而不得不实施气管插管。这促使他去探索一个能够降低胃内容物反流误吸危险的喉上通气装置。2002年9月在Durban举行的全非医学大会上,DonMiller正式推出了SLIPA通气道,几经改进后于2004年6月正式将其推向市场。,.,WHATSSLIPA?,SLIPA?StreamlinedLinerofthePharynxAirway咽气道改进垫圈,MillerDM,LightD.Anaesthesia2003;58:136-42.,WHATSSLIPA?,从整体上看,SLIPA通气道就像是一只人脚,但在足尖、足背和足跟处有不同形状的突起。形状就像是由人咽部结构压制而成。,SLIPAisnotslipper,butitdoeslikeaslipper.,由特殊软塑料材料吹制塑形而成,结构简单。,WHATSSLIPA?,为了降低胃内容物反流误吸的风险,SLIPA通气道的前部设计有一个可容纳50ml反流液体的空腔,所以其前端突起就象是“足趾”一样。,MillerDM,LightD.Anaesthesia2003;58:136-42.,WHATSSLIPA?,MillerDM,http:/www.asa-2004;A1531,WHATSSLIPA?,当SLIPA通气道是处于正确位置时,其前端的突起正好是位于食管开口内,亦可对胃反流物起一定的阻隔作用。,喉对SLIPA通气道前端突起的压迫可对其产生自然固定作用,WHATSSLIPA?,在连接SLIPA通气道前部和后面导管的桥接部分,也就是在“足背”处也有一个突起,其设计目的是密封舌根组织,以获得满意的呼吸道密封压。,WHATSSLIPA?,在SLIPA通气道后端,即“足跟”的位置有另外一个突起。这个突起的作用是使SLIPA通气道稳定在鼻咽和食管之间。,软腭向下嵌压SLIPA通气道后端的足跟部突起可产生自然固定作用,WHATSSLIPA?,由于足趾处的突起小于足背部的突起,所以在两个突起之间有一明显的凹陷。设计该凹陷的目的是减小此易损解剖部位的压力,以预防因压迫所致的舌下神经损伤。,LMA的近端更靠近舌骨,并且远端进入食管上端更深,从而容易导致舌下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BrimacombeJ,etalBrJAnaesth.2005;95:420-423,WHATSSLIPA?,由于SLIPA通气道的形状完全符合咽腔内表面结构,所以无需充气罩即可获得足够的呼吸道密封性。,六种供成年人用的SLIPA通气道,575553514947,SLIPA型号的选择厂商推荐,47体型较小的女性和青少年患者49、51大多数女性患者,等同于3#LMA53体型较大的女性和中小体型的男性患者,等同于4#LMA55、57中等到较大体型的男性患者,等同于5#LMA,SLIPA型号的选择厂商推荐,MillerDM,CamportaL.CanJAnaesth2006;53:188-93.,SLIPA编号和患者甲状软骨宽度相关,MillerDM,CamportaL.CanJAnaesth2006;53:188-93.,SLIPA插入前的准备,润滑:非常重要,插入前,应在SLIPA通气道前端、背部和各个突起处涂上水溶性润滑剂,最好是水溶性利多卡因凝胶。,润滑操作,润滑操作,SLIPA插入前的准备预氧和麻醉诱导,SLIPA的插入操作方法,张开口腔、提起下颌,AnaesthIntensiveCare,2005,33:756-61.,SLIPA的插入操作方法,紧贴硬腭插入口腔内,轻柔向下推进,SLIPA的插入操作方法,足跟突起到达软腭,稍微感到阻力,SLIPA的插入操作方法,足跟突起滑入鼻咽和软腭之间可有明显的顿挫感,处于正确位置的SLIPA通气道,与咽腔结构吻合,气道密闭良好,正压通气或自主呼吸,插入操作技巧,后仰头部或抬高下颌有助于提高成功率,CanJAnaesth,2008,55:177-85.,插入操作技巧,MillerDM,http:/www.asa-2004;A1531,插入操作技巧,MillerDM,http:/www.asa-2004;A1531,插入操作技巧,提起下颌,头部后仰,插入操作技巧,插入前和插入中压缩SLIPA通气道前部的空腔部分可使其容易通过患者的齿间隙。,MillerDM,CamportaL.CanJAnaesth2006;53:188-93.,插入操作技巧,插入操作技巧,亚洲人的体型较欧美人相对为小,除了选择的型号应该较厂商小一号外,还应确保手边有相邻型号的SLIPA通气道,以备不时之需。,MillerDM,CamportaL.CanJAnaesth2006;53:188-93.,通气管理要点,SLIPA通气道插入后立即出现呼吸道梗阻:原因一:SLIPA通气道前端使会厌下翻所致:后仰患者头部或抬高患者下颌或暂时将SLIPA通气道推向更深处大多数解决原因二:麻醉深度不满意引发喉痉挛所致加深麻醉或静脉应用小剂量琥珀胆碱,拔出重新插入,通气管理注意事项,由于SLIPA通气道是根据患者头部处于正中位的咽腔结构设计的,所以厂商推荐,在使用中应保持患者的头部处于正中位,否则有丧失呼吸道密封性的可能。,通气管理注意事项,头后仰,头过度前曲,通气管理注意事项,头中度前曲,头偏向一侧,通气管理注意事项,SLIPA通气道可用于自主呼吸和IPPV。在IPPV前,应听诊患者上腹部,以确信没有气体被压入胃内。生产厂家推荐SLIPA通气道仅可用于不超过3小时的短小手术,但也有研究成功将其用于更长时间的手术。,SLIPA通气道的拔出操作方法,张开患者的口腔,轻轻向上向前提拉SLIPA通气道即可,SLIPA通气道的拔出操作方法,SLIPA通气道的拔出操作方法,相关研究,发明者在人体模型和临床应用中发现:与LMA相比,SLIPA通气道的空腔可有效容纳反流液体和/或分泌物,降低发生误吸危险;通气效果几乎与ProSealLMA相似,但SLIPA通气道要比ProSeal便宜的多。,Anaesthesia.2003,58:136142.,相关研究,Lange在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易用性和患者的舒适度为指标对SLIPA通气道和LMA进行了比较,发现SLIPA通气道和LMA使用的难易程度相当,但使用SLIPA通气道的患者舒适性更好。,AnesthAnalg2007;104:4314,Hein等在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SLIPA通气道可简便可靠的建立气道,并能提供满意的肺通气。在参加研究的使用者中,大多数认为SLIPA通气道的使用非常容易或容易。Hooshangi等通过研究认为,SLIPA通气道可安全、有效地替代LMA在全麻手术和急救中的位置。,相关研究,1.AnaesthIntensiveCare,2005,33:756-61.2.CanJAnaesth,2008,55:177-85.,SAFETY,相关研究,Puri等晚近的研究表明,与LMA相比,虽然插入SLIPA通气道可引发相对较剧烈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但是Bis指标在两者间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者亦指出,在欧洲使用SLIPA通气道较LMA具有相当大的价格优势。,PuriGD,etal.AnaesthIntensiveCare2008;36:404-10.,与LMA相比的优点,SLIPA通气道的插入操作比LMA更容易。根据咽部解剖结构预制成型,可与咽腔内壁结构紧密结合而获得良好气道密封性,并可比SLMA获得更高的IPPV压力。中空的前部可容纳高达50ml的反流液体,从而有效降低反流误吸的发生。,与LMA相比的优点,无套囊设计,无需担心充气过度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弥散而使充气罩内压过高,从而降低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前部的切迹设计使其对气道神经所处区域的压力较LMA明显降低,可有效防止气道神经损伤。,6.气道吸引时吸引管前端触及声门的可能性较LMA明显降低,因而引发喉痉挛的可能更低。制造材料中不含橡胶,而且为一次性使用,因而毋需担心橡胶过敏以及患者之间的交叉过敏。,与LMA相比的优点,与LMA相比的优点,8.与LMA比较,采用SLIPA通气道实施FOB引导气管插管和FOB检查更方便。,通气导管管腔和气腔开口粗大能促进FOB操作,不仅适用于引导气管插管,而且可用于无痛FOB检查。,与LMA相比的优点引导气管插管更方便,通气导管短:能够保证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足够的深度,并促进气管插管后SLIPA通气道的退出。,引导气管插管更方便,与LMA相比的优点引导气管插管更方便,与LMA相比的优点,M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