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台区高三物理联校教研交流论文2007年高考理综全国卷二物理试题分析宝鸡石油中学 石亚莉 段琨2007年高考早已结束,人们对高考试题的议论也已进入尾声。但我们作为2008年的高三物理老师,有必要认真仔细的分析高考试题。通过分析试题特点,分析高考内容考查的热点和难点,来预测2008的考试趋向,这对我们带领学生复习有很大的帮助。一 总体评价此次试题的题型基本保持了往年的风格,以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为基本框架,物理试题的题量、分值与去年一致。知识点考查没什么大的变化。考试内容与要求遵循了考试说明,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相对地方省市试题,学生做起来比较顺手,难易程度成阶梯状,学生易接受。试卷中简单题、基础题偏多,信息题较少,相对来说创新较少。选择题中除过第20题有点难度外,其余均为常规题,没有新意。实验题也接近教材,难度不大。计算题除过第24题题目有所创新外,其余两题也是常见题。试题除过第25题题干中稍有纰漏外,其余没有试题上的错误或遗漏。这是一套难度适中,适合各地学生使用的试题。二 试题具体特点1 试题考查的重点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物理规律全国二卷向来重基础,题相对简单,今年也不例外。从考点内容上,仍是力、热、电、磁、光、原子物理几大块。过去的热点如气体压强、机械波、动量、能量、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复合场中的运动、电学实验、力学实验都有考到。只是在光学中将往年爱考的光的折射和干涉变成了光的偏振。基本规律里的牛顿定律、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都有考到,而且考法常规,以常见的几种运动,如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作为载体。同全国卷一,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物体平衡没有涉及。2 试题考查偏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能力此试题表面看来简单,实则设置很活,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如选择题的第19题看似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实则考查了圆周运动的特点。第20题看似考查天体运动,实则考查了功能关系,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后还要有灵活熟练的运用知识的能力。3 实验题没新意贴近教材虽然近几年实验考查注重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但此套试题没有多少创新。第一道实验虽然涉及到了实验操作,但全都是老师课堂上常强调的问题。第二道题重点考查的是实验原理和步骤的掌握,也都是教材上的重点,没有新意。 三试题分析114题原题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分析:本题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气体压强、体积、温度三者的关系,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正确答案是A)。气体体积增大,膨胀对外做功,A对;由PV/T=常数,P增大,可能是温度T升高,V不一定变化,B错;在V减小的过程中,可能向外界放热,根据U=Q+W,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Q=0的过程中,W不一定为0,D错。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对于物理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215题原题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在x0与x1cm的两点的振动图线分别如图中实线与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得出A 波长一定是4cmB 波的周期一定是4sC 波的振幅一定是2cmD 波的传播速度一定是1cm/s分析:本题考查振动图象的知识,从振动图象中可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周期、振幅和不同时刻振动物体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解题时应注意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区别。(正确答案是BC)。由振动图象可得周期是4 s,振幅是2 cm,故BC正确;根据题中所给的振动图象无法得到波长(或波速),也就无法根据=VT算出波速(或波长),故A、D错。选项A在空间的周期性对学生进行干扰;选项D是对波速的理解和时空的周期性综合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考生对于振动图像理解和波的周期性的理解。316题原题如图所示,PQS是固定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1/4圆周轨道,圆心O在S的正上方,在S和P两点各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B 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C 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D 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分析:本题考查动量、机械能守恒定律、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知识,解题时要明确动量的矢量性。(正确答案是A)。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变速圆周运动,a比b先到达S,根据机械能守恒可知,二者到达S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动量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所以A对。417题原题如图,P是一偏振片,P的振动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射光?A 太阳光 B 沿竖直方向振动的光C 沿水平方向振动的光 D 沿与竖直方向成45角振动的光分析:本题考查光的偏振的知识,在平时学习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正确答案是ABD)。只要光的振动方向不与偏振片的狭缝垂直,光都能通过偏振片,故A、B、D都正确。此题的关键是对振概念的理解。518题原题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1和2,且1和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 12 B 12 C D 分析:本题考查玻尔原子模型,波长、频率和波速三者的关系。难度适中。求解该题时,要从能量角度入手,培养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D)。12光子的能量hc/1hc/2,若2为最小值,hc/2= hc/3+hc/1,则 3=12/1-2;若3为最小值,hc/3= hc/1+hc/2,则 3=12/1+2;故C、D正确。此题的关键是光子说概念和跃迁的可能性的分析。619题原题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质点在固定的正的点电荷作用下绕该正电荷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0,轨道平面位于纸面内,质点的速度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现加一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已知轨道半径并不因此而改变,则A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B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里,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C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大于T0D 若磁场方向指向纸外,质点运动的周期将小于T0分析:本题综合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定律、洛伦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点。难度适中,在用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方向时,要明确四指的指向与带负电粒子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正确答案是AD)。根据匀速圆周运动、库仑定律、洛伦兹力、左手定则等知识列出:未加磁场: kQq/r2mr42/T02 磁场指向纸里:kQq/r2qVBmr42/T12 磁场指向纸外:kQq/r2qVBmr42/T22 比较 ,T1T0比较 ,T0T2故AD对。此题的关键是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及复合场中的受力分析。720题原题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Ek必须大于或等于W,探测器才能到达月球BEk小于W,探测器也可能到达月球CEk1/2W,探测器一定能到达月球DEk1/2W,探测器一定不能到达月球分析:本题考查动能定理、万有引力定律。定性分析探测器的运动,考查了考生从能量的观点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正确答案是BD)。设月球引力对探测器做功为W1,根据动能定理:-W+ W1=0EK,即EKWW1,EKW,A错B对;根据F=G m1m2/r2,地球和月球对探测器的平均作用力F地:F月=81: 1,F地2F月,W2W1,当EK=W/2时,W1= W/2与W2W1矛盾,C错D对。此题的关键是万有引力的做功判断及功能关系的理解。821题原题如图所示,在PO、QR区域中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均垂直于纸面。一导线框abcdefa位于纸面内,框的邻边都相互垂直,bc边与磁场的边界P重合,导线框与磁场区域的尺寸如图所示。从t0时刻开始,线框匀速横穿两个磁场区域。以abcdef为线框中的电动势的正方向,以下四个t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分析:本题考查电磁感应现象中对图象问题的分析,要正确理解图象问题,必须能根据图象的含义把图象反映的规律对应到实际过程中,并结合实际过程的物理规律去判断,难度适中(正确答案是C)。由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可判定线框刚开始进入磁场时,电流方向为顺时针方向,D错;第2s内磁通量不变化,感应电动势为0,A错;第3s内,de与fa产生感应电动势E=2BLV+BLV=3BLV,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正方向),C对B错。此题的关键是物理过程分析,是物理理论与数学中的图像相结合,排除法是这道题解题的技巧。922原题:实验题: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A适当加长摆线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AC 。AA有一电流表 ,量程为1 mA,内阻r1约为100 。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 k;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 k;电源E1,电动势约为2 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 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AAAAAR1RS2S1EAAAA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合上S1调节R使 满偏;合上S2,调节R1使 半偏,此时可以认为 的内阻rgR1,试问: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R0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 ;电源E应该选择 E2 。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偏小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实验题答案见题中分析:此题考查实验原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考生探索实验的能力。相对全国一卷比较简单。创新性不明显。第(1)小问考查“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操作中,实验精确度的提高和误差分析的能力。此实验源于课本,考查实验基础,是一道难度适中的实验题。因为全国一卷中第一问是考查示波器,许多学校受到实验器材的限制,学生根本就没做过,不会操作,且许多老师认为多年未考,今年也不会考,所以就没有讲过。所以今年一卷中的此实验学生失分很多。但单摆就不一样了。实验器材简单,可操作性强。且在单摆这一课中此实验是一个重点,问题选项的内容又是实验中常讲的注意事项,相信高中物理老师都讲的很详细,也都在实验室做过,学生有切身体会。所以这道题学生应该得分很好。第(2)小问考查“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此实验是高中电学实验中的一个常规实验和重点实验。题中重点考查实验器材的选择和误差分析。如R1的选取,因为要能读数,故要选R0。可变电阻R的选取时,选取的阻值越大,电阻箱接入时电路中的误差越小,所以应该选择滑动变阻器甲。选择电源时为了让电路中的电流在满偏的情况下电阻更大些,电源的电动势要更大些,故选 E2 。最后的误差分析,因为电阻箱接入,使电路中总电阻减小,电流增大,大于满偏电流,所以给电阻箱分配的电流将大于Ig/2,所以R1实际小于rg,但实验中却认为内阻rgR1,故实验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偏小。对于器材的选择一直是学生的弱项,一方面是因为缺少操作的经历,另一方面就是缺少操作中的思考和思考后的实际验证,所以只靠理论分析难度就会加大。这道题要考虑的有电路安全性、测量的准确性、实验的可操作性和表的读数问题。只有把这几方面综合到一起进行分析,才能正确地得出答案。此题学生得分也应该较好。 1023题原题: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有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 mg(g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解析: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2mgRmv2 物块在最高点受的力为重力mg、轨道的压力N。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Nm 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N0 由式得:v 由式得:h2.5R 按题的需求,N5mg,由式得:v 由式得:h5R h的取值范围是:2.5Rh5R 分析:此题 是动力学中的一道常规题,以斜面上的直线运动和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为载体考查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涉及到了圆周运动中的临界问题,考查了考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正确解答这道题,要知道斜面上能量转化的关系,圆周最高点处向心力和重力,轨道支持力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具有基本的应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属于高考试卷中的送分题,适合大多数中等偏下的学生。这道题得分的关键是认真审题,规范列式,精确计算。1124题原题:用放射源钋的射线轰击铍时,能发射出一种穿透力极强的中性射线,这就是所谓铍“辐射”。1932年,查德威克用铍“辐射”分别照射(轰击)氢和氨(它们可视为处于静止状态)。测得照射后沿铍“辐射”方向高速运动的氨核和氦核的质量之比为7.0。查德威克假设铍“辐射”是由一种质量不为零的中性粒子构成的,从而通过上述实验在历史上首次发现了中子。假设铍“辐射”中的中性粒子与氢或氦发生弹性正碰,试在不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条件下计算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质量用原子质量单位u表示,1 u等于1个12C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取氢核和氦核的质量分别为1.0 u和14 u。)解析:设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m和v,氢核的质量为mH。构成铍“辐射”的中性粒子与氢核发生弹性正碰,碰后两粒子的速度分别为v/和vH/。由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定律得:mvmvmHvH 解得: 同理,对于质量为mN的氮核,其碰后速度为 可求得: 根据题意可知: vH7.0vN 解得: m1.2u分析:本题以铍”辐射”为立意命题,涉及了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知识,考查了考生从能量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看似考查原子物理知识,实则考查完全弹性碰撞中的动量守恒。此题算作信息题。这道题的形式是平时学生最怕的一种。学生们习惯了就题论题的形式,对于信息题,学生不会分析题干,看到题干较长就头晕,也不擅长从题干中获取信息,这是大多学生的弱项,而且平时教师的物理教学中给学生讲的此类题也较少,使学生训练不够。此题学生应该得分不高。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熟练掌握物理规律,还要有灵活的应用知识的能力,再要有较好的数学运算能力。由于题干的干扰,此题要么得高分,要么全失分。1225原题:如图所示,在坐标系Oxy的第一象限中存在沿y轴正方向的匀速磁场,场强大小为E。在其它象限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A是y轴上的一点,它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h;C是x轴上的一点,到O的距离为L。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初速度沿x轴方向从A点进入电场区域,继而通过C点进入磁场区域。并再次通过A点,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不计重力作用。试求:粒子经过C点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解析:以a表示粒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加速度,有qEma 加速度沿y轴负方向。设粒子从A点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为v0,由A点运动到C点经历的时间为t,则有hat2 lv0t 由式得: 设粒子从C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v垂直于x轴的分量 由式得: 设粒子经过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则有tan 由式得:arctan 粒子经过C点进入磁场后在磁场中作速率为v的圆周运动。若圆周的半径为R,则有: 设圆心为P,则PC必与过C点的速度垂直,且有R。用表示 与y轴的夹角,由几何关系得RcosRcosh RsinlRsin 由式解得: 由式解得: 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试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属于带电体在复合场中的运动问题。也是学生平时复习中的常规题。从知识体系上讲,考查了力学中包括类平抛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又涉及到电场和磁场,考查了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特点和计算,物理规律简单。从学科间关系来说,本题体现了物理和数学的密切关系,题中找角度的换算、半径的计算、表达式的推导,都需要有数学来帮忙。本题中分析物理过程,把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相对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学生很难将粒子的运动轨迹完全画正确,再者轨迹中的一些三角关系也是解题的关键。因此本题要拿上分,就要求熟练系统地掌握力、电、磁的物理规律,还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此题学生拿全分不容易。但本题中涉及的物理规律相对简单,步骤也多,所以许多学生多少能得点分,不是很惨。 另此题在题目设计上有点瑕疵。题中条件上有句“此时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成锐角”,这个条件给的多余且有错误。因为用解析几何的方法可以证明图中圆轨迹的圆心应在第三象限,带电粒子再次通过A点时,速度方向与Y轴方向成钝角。(详见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7年第9期第27页。)四复课建议1夯实基础,搞好一轮复习高三老师,不但要熟悉课本和教学大纲,还要熟悉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层次学生的素质有显著差异,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复习策略,做到心中有数,因材施教。(1).全面系统地进行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一般按课本的章节顺序进行复习,同时配备一本第一轮复习的参考书。在课堂上老师一般很难详细述及所有内容,主要是理出要点,突出重点,解决疑难,总结提高,并辅以典型例题,因此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自己还要认真阅读课本章节内容,包括阅读材料,并熟记公式,以免形成知识的缺漏,要努力拓宽知识广度。(2).对每章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具有知识存贮准确、提取迁移快速等特点,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通过联想,迅速形成一个相关的知识群,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复习时要抓住知识间的联系,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把相关的知识编成一定的结构体系。(3).掌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分析方法是解决高考物理试题的主要方法,通过第一轮的复习,要熟练掌握各种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纵观2004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中所用到的各种基本分析方法不外乎以下10种:受力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南江县黄金新城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书写技能训练》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中医康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同别墅纠偏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图书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鱼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陶瓷艺术衬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胶发泡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眉山石纹隔墙施工方案
- 石碣山上除杂草施工方案
- 初中文言文专项训练十篇(含答案)
-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重点归纳及复习试题(杨干忠版)
-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1)
- 《蚂蚁和西瓜》课件
- 计量支付用表承包人
- 调Q技术与锁模技术(课堂PPT)
- 快速制作会议座次表、会场座位安排
- 北京牌匾标识设置管理规范北京城管理委员会
- 工厂利器管制办法
- 郫县征地拆迁补偿安置暂行办法
- 专业拜访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