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题_第1页
2018年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题_第2页
2018年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题_第3页
2018年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题_第4页
2018年电大统计法基础知识重点复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1著名的“美的概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A柏拉图)提出的。A柏拉图B鲍姆加登C黑格尔D贺拉斯2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费希纳)。A席勒B叔本华C费希纳D狄尔泰3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B朱光潜)A王国维B朱光潜C宗白华D蔡仪4美学主要是一门(A人文学科)A人文学科B自然科学C社会科学D实验科学5、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是主观的人是(B狄德罗)6、下列美学家中主张美在关系的人是(B狄德罗)7、由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的著名美学命题是(“美是生活”)8、西方美学史上首次从修辞学角度论证崇高的美学家是(B郎吉弩斯)9、中国古代美学家中,把“情”与“景”、“心”与“”物结合起来认识的是(王夫之)10、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11、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12、美的基本特征是(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13、具有原始真实性、情感真诚性和艺术天然性特征的中国古典审美范畴是(自然)。14、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D审美态度)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的角度作出论证。15、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A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具有内在的感觉器官,如“内在的眼睛”,这种内在器官使人一下子分辨美丑。16、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C宗炳)提出了“畅神说”。17、人本主义心理学家(B马斯洛)把那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的生命体验称为“高峰体验”。18、对于美的直接感受能力,西方叫“敏感”,中国古典美学称为(A妙语)。19、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B审美情感)。20、被称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是(B蔡元培)。21、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A人的启蒙和解放)方面。22、下列方法中属于美育方法之一的是(D启示)。23、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蔡元培)。24、西方历史上首次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美育书简的作者是(B席勒)。25、形体构成中作为造型美的基础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基本符号是(B线)。26、(D均衡)是指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27、对形式的审美感受力,就是对具体形象作(C抽象)的形式美分析能力。28、以法国画家马蒂斯为代表的(A野兽派)对鲜艳的色彩极有兴趣,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现因素。29、几何形是下列哪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D伊斯兰文化)30、直观具象性,是指(D造形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征。31、表演艺术的形象构成是在(A时间)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32、形象的感染性功能,是指文学以语言符号塑造艺术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使其受到强烈的感召和熏陶,获得(B精神上)的审美愉悦。33、逼真性与假设性的统一是(C电影)的基本特征之一。34、前苏联导演普多夫金认为电影艺术的基础是(D蒙太奇)。35、蕴籍是(B古典性文化)的基本特征。36、外来文化的基本特征是(C奇异征实逼真)。37、以“理性沉思”为基本审美特征的审美文化形态是(A高雅文化)。38、民间文化的基本审美特征是(D自娱自乐)。39、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BA埃里克森)。40、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是(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41、提出“原本性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奥尔夫是哪国人(A德国)4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A丰富、多变、浪漫)。43、当代社会要求教育为人的发展提供的四大支柱是(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44、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是(情感性B)。45、教学活动的性质具有(D创造性、主体性、个性)。46、教师自我美育的途径包括(C理论修养、艺术实践、生活积累、美育活动的总结提高)。二、判断正误1美学的性质就是指美学的对象答错。因为性质指的是基本属性,而美学的对象是指美学研究的客体。二者密切相关但却不是一回事。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而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2审美体验是神秘不可知的答错。因为审美体验虽然是一种对于具体审美现象的深入独特的感性直觉方式,但它却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特殊形态,只不过这种生活经验富于直觉性,并且富含深意,因而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并非不可知。3、人是社会美的中心,自然美是与人无关的美答错。这种说法之承认了人在社会美中的中心地位,而否定了自然美的实质也在于它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即自然正是在人类的符号实践中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获得了美的属性,成为人的生命活力的符号。自然美与人的紧密相关,无法割裂。4、自然美的形式性指自然的美只在于自然事物的形式本身答错。这种说法不完全。自然美的形式性固然指自然物的形式因素在自然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这种形式本身也可以蕴含深层意义。5、社会美的呈现离不开它的意蕴答对。因为社会事物作为美的对象而呈现,主要是以它的意蕴使人感动。社会美的灵魂是善,善被蕴涵在美的感性形式之中,社会事物的意蕴因素在社会美的呈现中具有主导作用。6、艺术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具有表现性的符号系统,与观众没有直接的关系答错。艺术的五个要素是作品、观众、创造、艺术家和文化语境,其中观众是艺术作品生命的完成者和延续者,艺术的价值只有通过观众才能得以实现。艺术与观众有着不可分割的直接关系。7、通过艺术的“化丑为美”,原本丑的事物就获得了美的属性。答错。艺术的“化丑为美”是运用符号把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价值,但丑的事物其自身属性并未改变。8、美感和快感都是令人愉快的感觉,它们之间妙语什么实质性的区别。答错。因为快感是满足了本能欲望所得到的快乐感,是人和动物均有的。而美感则是人无功利地直观对象而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快感,体现了人类世界对自然事物的超越。因而美感不仅有生物学的渊源,同时有社会学的依据,只有人具有美感,动物则不具备。故美感和快感有明显的区别9理解因素渗透在美感经验的每一个环节上,与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答对。因为美感虽然是非概念的直觉,却同时具有着理性因素,是直觉中的理解。在整个美感心理运动过程中,理解活动与直觉、情感、想象等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渗透于美感经验诸环节中。它具有前提性和融会性,作为审美心理运动的指向,提升直觉,组织想象,规范情感,在审美活动中起着积极的作用。10、没有审美体验,艺术创造无从谈起。对。艺术是审美体验的符号化,其每一个环节都与审美体验密切关联。对于艺术创造而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11美育与德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二者没什么联系。(作业)答错。美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引入美育机制。12、美育与体育在完成培养完整人格的目标中联系紧密,不可或缺。答对。美育属于精神意识教育,体育属于生理体质的教育。二者的紧密联系在于一个铸造精神,一个塑造身体,身心相互协调,才能培养完整人格。13、符号性是指形式美具有修饰事物外观的特征。答错。因为形式美所具有的修饰和装点事物外观的特性,是指它的另一个特征装饰性。而形式美的符号性特征指的是形式美具有审美符号特性。即按照美的规律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美因素,不仅是造型符号,同时也是表情符号,是体现美的事物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形式美的符号性特征在艺术中体现得最为鲜明。14、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答错。因为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才是强调“再现”生活,追求真实。而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表现”,即采用抽象手法,把客观世界的物象加以变形和主观加工,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主观认识和理解。现代派艺术在形式上完全背离了古典艺术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从再现到表现的突破和转变,否定了传统的形式和形式美法则,使形式美的形态从和谐统一而日趋多样化,带给人新奇、多样的审美体验。15、形式美不等于美的形式。答对。形式美属于美的形式因素,但又不等于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体验,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美。具体的美的形式和抽象的形式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16、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答对。因为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材料和组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同时,它是人类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具体美的形式中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自由美。所以形式美有着不受内容制约的相对独立性。17、色彩是独立的形式美因素,它并不蕴涵人的观念。答错。色彩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象征性,即观念蕴涵特性。人们通过联想将色彩与生活实践的内容形成某种固定的联系,长期积淀演变成为某种象征意义,从而成为蕴涵和表达某种观念的象征符号。18、在形式美的自然因素中,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答对。声音直接诉诸人的听觉,以其声响对人的感官产生直接、快速的刺激,从而可以迅捷地引起人即时的情绪反应。声音与人的生理心理机制有对应关系,并且具有朦胧而抽象的情感色彩,引起人不确定审美感受,具有丰富的情感意味。19、中国书画是“线的艺术”,最具有中国文化的形式美特点。答对。中国文化讲究的和谐,其内涵是从宇宙气、阴阳、五行而来的对立互补盛衰循环的思想,最典型的形式美表现为线的艺术。中国书画中气韵生动的线的流动变化体现了心灵、宇宙的飞扬流动,书画中的形象传达出中国文化宇宙和谐思想。20、纪时性是电影区别于其他艺术的重要特征。答错。电影因其技术特性,决定了它的确具有真实再现生活的逼真性,这是其他艺术难以比拟的。但电影作为艺术符号,同时还具有假定性,即它绝不是客观现实的机械实录,而要通过故事、结构、场景、角色等的假定,来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情思和审美追求,在电影再造的时空中塑造形象。电影是逼真性和假定性的辨证统一,是再现与表现的完美统一。不能片面地将纪时性当作电影区别于其它艺术的重要特征。21、雕塑、绘画、摄影等造型艺术只能抓取事物的特定瞬间,难以表现永恒意义。答错。造型艺术虽然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22、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性最强的艺术。答对。音乐和舞蹈是抒情情感的艺术,流动的音响、舞动的人体,作为具有强烈表现力的情感物化符号,可以通过力度强弱、节奏缓急、幅度大小等直接地、真实地表现人内心丰富活跃的情感,集中、有力地表现情感喷射和迸发。23、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区别于其它一切艺术的重要特征。答对。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这是语言艺术审美的重要特征。24、综合艺术与其它所有艺术的艺术形象都具有感性直观的特点。答错。这种理解忽略各艺术门类塑造的艺术形象审美特征的差异性。例如综合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中的舞蹈等,其艺术形象的确是感性直观的。但是在语言艺术、音乐中。其艺术形象并非是直观的,而是间接的、非具象的。文学以语言符号为中介创造形象,读者在阅读时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地体味、把握和理解,然后作品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音乐也是通过非视觉的抽象音响符号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要作用于人的听觉,从而激发起人的想象、联想、情感活动,才能使欣赏者在脑海中浮现出“画面”,但音乐形象本身并不能提供实在确定的形象。25、古典性文化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答错。因为这样的理解忽略了对古典性的运动性描绘。古典性文化一方面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审美文化,也就是古代人创造的审美文化,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古典性文化还以“传统”的形式存在于当前的审美文化之中,它们不是由过去的人们创造的过时的文化,而是作为经典范本在当前审美文化中存在。只有这样理解,方不至于失之片面。26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都具有通俗化特点,都是以朴素的形式吸引大众。答错。通俗化是民间文化形式上的特点,它处自天然,是贴近民众生活并采用民众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素材等的结果,其朴素自然的形式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而大众文化则是作者精心打造的产物,它所追求的感性愉悦是来自于有目的的吸收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某种特点而创出模式,继而流行开来的形式,是有效创生感性愉悦的形式,这是与民间文化通俗化的朴素形式特点不一样的。27、所谓高雅文化的“个性化创作”指的是一种作家个人化的创作。答错。因为高雅文化的“个性化创作”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审美文化作品的个人化生命气息和注重作品内涵的独具一格和创新。将“个性化创作”仅仅理解为作家个性化创作,会同大众文化作品的个人创作相混淆,而两者的差别非常明显;大众文化的个性创作常常要遵从模式化、类型化的运作规则,高雅文化要求的则是典型化、个性化的独特创作品性。28、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在于它是身体发展的加速期。答错。青少年时期确实是个体身体发展的加速期,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它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青少年发展是个体的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是个体在消除认同性危机的过程中建立成熟的自我人格的决定性的转折点。29、完美的青春形象指的是充满活力的外在形态和优雅得体的气质风度的统一。答错。这样的理解不完全。完美的青春形象应是充满活力的外在形态、优雅得体的修养风度和远大高尚的理想情操的统一。这三个层次由外而内,内涵与外在有机的统一,共同塑造青少年的理想形象。30、青少年美育的基本原则是以活动为中心。答对。以活动为中心符合青少年活力充沛、活泼好动的特点,而且美育的基础是个体的审美体验,只有在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活动中,青少年才能积累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趣味,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个体。31、教师不仅是美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自身也是学生直接的审美对象。答对。因为教师在美育活动中,不仅是运用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科技美、形式美等美的形态进行审美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本身也是蕴含着丰富审美因素的活的形象,成为学生直接的审美对象。32、教师的形象示范功能只体现在他们的思想修养和人格情操方面。答错。因为从审美的角度看,并非仅有人格情操和思想修养才能对学生起到形象示范作用。美的形象是可感的,优秀教师的语言、表情、体态、行为、着装、仪表等诸多方面都体现着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对学生来说每时每刻都是一种直观的示范,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产生直接的审美效果,影响着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吸引他们仿效和借鉴。名词解释1本质论美学2美学3美的符号性4技术美5荒诞6审美直觉7艺术物化8“净化”说9美育10“现代性工程”11形式美12多样统一13黄金分割14艺术符号15二度创作16“泛审美“17高雅文化18民间文化19大众文化20情绪发展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2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如何3怎样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4语言论美学如何对待美的本质问题5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6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7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8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9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10美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11美的形式的特性是什么12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3试举例论述节奏与韵律的联系与区别。14试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形式美的形态。15“书为心画”指的是什么16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17怎样理解大众文化的美育途径18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19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20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结合的方法。2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3论述艺术美的基本特征。4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5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6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7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8试举例论述形式美教育的特征。9试举例论述艺术符号的特性。10请结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谈谈你怎样评价大众文化。11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青少年美育原则的理解。12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你对教学艺术特点的认识。填空题1(笛卡尔)提出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2鲍姆加登于1750年出版的著作美学,标志着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他本人被视为西方美学学科的创始人。3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4王国维以20世纪初一系列的美学与美育论文,被公认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5美学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美学的对象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6社会美的特征为社会性、意蕴性、稳定性。7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8社会美的特征是社会性、意蕴性、稳定性。9艺术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由艺术家创造出来的、为观众所体验的具有表现性的符号系统。10宗白华是体验美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提出的“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及理论在8090年代产生了广泛而重要影响。11美感来自于人类的符号实践活动。它是主体与对象互动中产生的、由感性力量超越心理结构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它是人的自由的象征性实现。12直觉、情感、想象和理解是美感心理的四大基本要素。13审美体验是日常体验的升华,是个体在亲自活动中对理想的生命形象的瞬间直觉,是心灵在直觉中的建构,是意义的瞬间生成。14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15西方历史上各种美育观念大多是围绕对人、尤其是对理想人的看法而展开的,呈现为人类不断自我建构与完善的丰富多样过程。16亚里士多德则提出净化说的著名美育理论,他认为悲剧具有净化心灵的情感功能,像宗教一样使人在狂迷之后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他认为这种“无害的快感”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17审美教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18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19蔡元培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美育之父”,他大力倡导和实践美育,将美育纳入现代国民教育方针,带动美育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把美育提到很高的地位。20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21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的结构方式和外部表现形态。22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符号。23一个文化有自己特殊的组织美和观照美的方式,因此,不同文化有不同的美。24色彩是构成形式美和获取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它的基本特性主要有三点表情性,象征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25艺术符号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形态。26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它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27含蓄指有限的语言中隐含似乎无限的意味,表达上“小”中蓄大,力求暗示。电视是综合艺术之一,是以屏幕上的声音和画面为媒介,综合电影和戏剧的多种表现手段来塑造形象,以家庭为主要传播对象的艺术。28泛审美是纯审美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播散或交融的状况。趋于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和商业化。29从历史演变的情况来看,审美文化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一是古典性审美文化,二是现代性审美文化。而审美文化存在着民族演变的情况,这样就有了外来民族的审美文化。30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特征是空灵、流转有韵、蕴藉。31在青少年阶段,美育目标具体落实在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几个方面。32青少年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觉力、审美知觉力、审美注意力、审美记忆力、审美想象力、审美情感力和审美思维力。名词解释1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2美学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突出地运用形象、具体和体验方式,从具体审美活动(美、美感和艺术)中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3美的符号性美的符号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具有物质化形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4技术美技术美是一种美的形态,是指技术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开拓和创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5荒诞荒诞是西方现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6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审美心理活动中最显著、最基本的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7艺术物化物化是指把无形的体验转化为可感的形象。艺术物化是指在艺术创造活动中,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8“净化”说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理解。他认为悲剧可以像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了治疗和净化”。亚里士多德将这种心理感受称为“无害的快感”加以肯定,认为它有益于人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9美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0“现代性工程”中国的“现代性工程”又称“新文化工程”,是指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参照西方文化而重建自身新文化的进程,其核心任务是建构中国现代人格。11形式美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12多样统一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是形式美的一个基本法则。它是具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彼此形成协调关系的状况,它最完美、最理想的表现形式是和谐。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是比例与调和。调和是在差异中趋“同”,是把两种或多种相近或相似因素互相联系,形成变化不太显著的统一;比例是在差异中倾向于“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在互相映衬中更加突出各自特点。调和与对比都要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才能表现出统一的和谐美。13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11618(大致为23,或35,58)。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西方人普遍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是最美的比例。黄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中经常被采用的比例关系。14艺术符号符号艺术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形态。在人类符号实践中,往往存在着三种基本的符号形态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这三种符号形态构成了各艺术门类的符号形态。15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指在音乐、舞蹈、戏剧、影视艺术活动中,必须通过演员的表演,把乐谱、歌谱、舞谱、戏剧和影视剧本等一度创作的书面符号转化为可听、可视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再创造活动。二度创作可以反复地进行。在二度创作中,由于表演者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会表现出各异的艺术风格,产生多样的艺术效果。在反复进行的二度创作中,新的表演者将独特的表现力和创造才华塑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使其具有长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16“泛审美“泛审美”是纯审美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播散或接触的状况。17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指由文化活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的、蕴涵了他们的文化旨趣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的审美文化。18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19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20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人的情绪的发展过程。它包括基本情绪和高级情感活动发展两个层次。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2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如何在现代人文科学中,美学地位在于它是一门基础性和指导性的学科。它的意义在于将其它各门人文科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心理学、文献学等)在人类审美过程的基础上融合贯通,形成对人的整体的探讨。3怎样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美学的基本问题,是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如何生成、维护和发展的问题。具体涉及四方面,一是理想与感性;二是静态与动态;三是局部与整体;四是概念与形象。4语言论美学如何对待美的本质问题语言论美学的核心是追问语言问题,在美的本质的问题上,它认为传统美学的理性与感性问题不再是美学的中心问题,而是新的语言与意义的问题。语言论美学的本质观是宣布美的本质是伪问题,认定美学的唯一问题是清理语言。5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获得美的属性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一、自然作为人类异己的符号;二、自然作为人类对话的伙伴;三、自然作为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力的符号。6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其联系在于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审美态度的确立将日常心理转化为审美心理,主体就采取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姿态对事物进行审美观照。这种无功利和非概念的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活动,也就是美感。7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直觉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离不开直觉。第一,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感受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第二,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和基础;第三,审美直觉指向意义。有直接的感受,才有强烈的情感,审美感觉、知觉、通感都在对事物形式的观照中贯注了情感,也强化了情感。8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审美体验具有原构性、历构性、超构性和预构性的特征。原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这种原构性赋予美感以强度。历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体验的历史建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生活经验对精神的建构,二是社会经验对精神的建构。审美体验的历构性使美感获得了深度。超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审美体验的超构性使美感获得了高度。预构性,是指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审美体验的预构性使美感通往了人的远景。9怎样理解美育这一概念美育,又可以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可以从具体过程、实施效用和育人目的三方面来看。从具体过程来看,美育是一种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从实施效用看,美育是一种作用于知情意的能力教育。美育对人的塑造不仅作用于情感,而且导致知情意等能力的全面提高,它同时辩证地融汇了认识、意志和情感三方面。以美启真,以美入善,以美化情从美育的育人目的来看,它包含一种对人的全面塑造。通过对人类符号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审美的方式达成人的自我完善。综合上述,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0美育的具体特征是什么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美育的趣味性,是指美育的实施手段是以美的形象吸引人,其过程不是严肃的而是伴随个人趣味的激发和满足。美育的感染性,是指美育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情感人。美育过程是人的各种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而其中情感是起核心作用的动力因素。美育的多样性,是指从运作方式来看,美育在时空上灵活自由,在个体针对性上显现差异的特性。美育随着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而表现多样风貌。11美的形式的特性是什么美的形式特性是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紧密联系;美的形式具有可变性。12色彩的基本特性是什么1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2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3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13试举例论述节奏与韵律的联系与区别。节奏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其相同因素有规律地重复的连续形式,韵律指节奏有规律地变化和重复产生的一种情调。二者的共同点都是有节奏的深化,是有变化的重复,使形式产生出情趣。如长城,大小相同的砖石不断重复砌成城墙,呈现秩序井然的节奏之美,而墙体依山势蜿蜒起伏,绵绵不绝,飞腾变化,又形成一种气韵生动的韵律,传达出丰富的情感意味。14试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形式美的形态。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注重忠实于生活、追求真实,大多严格按照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进行创作,所以其艺术作品的形态大多完整、典雅、和谐,最突出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中。15“书为心画”指的是什么“书为心画”是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出自于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中所说的“书,心画也”。指书法是一种表现人类心灵的艺术,借笔墨线条、形体结构等;来表现人的品格、气质、情操,抒发书写者的喜怒哀乐,其极致是和人的精神相通的。书法艺术可概括地表现特定时代的美学情调和文化精神。16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的标准是什么审美文化形态就是指审美文化的具体存在状态。1从文化演变的角度可将审美文化划分为古典性审美文化、现代性审美文化和外来审美文化;2从社会分层角度可将审美文化形态划分为高雅文化、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各种不同的审美文化形态具有不同的基本特征。17怎样理解大众文化的美育途径第一,正确对待大众文化产品,引导学生学会鉴别优秀作品的能力,提高对大众文化产品的理解能力。第二,发掘大众文化产品中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起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感染人、激发人,以达到良好的美育效果。关于这一点,需要注意第一,大众文化的这种积极作用是以一种愉悦大众的形式来实现的;第二,在这种愉悦的影响下,大众文化文本之中也会携带一些庸俗倾向,这就需要真确引导、分辨优劣;第三,大众文化积极的美育作用常常在一种“无意识”的条件下实现。这些特点的存在就要求我们仔细辨析大众文化产品中的各种意义,引导学生了解其中富有价值的成分。18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过渡性、转换性、不稳定性。过渡性是指此阶段中个体生理发育由儿童向成人迅猛过渡。转换性是指个体的情感、智力、道德等各方面从幼稚向成熟转变。不稳定性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尚比较模糊,感情生活也动摇不定。19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20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青少年美育目标包括五方面,即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论述题1试举例论述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结合的方法。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结合是美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它是由美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必须要密切关注具体形象的特点决定的。理论思辨指凭借概念、判断和推理进行抽象思考,文本批评是指对于个别的审美现象的具体分析过程。美学研究一方面要求运用理论思辨的方法去分析丰富多样的个别审美形象,从具体到抽象、从个体到一般,把握住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和规律来。另一方面也要求对于个别的审美形象,尤其是艺术作品,要自觉运用一定的一般理论去把握、分析,由抽象回归具体,从一般回到个别,从而揭示出特定对象的特殊意义。在美学中,理论思辨与文本批评是相互结合的。我们在学习美学时,也要结合着美学理论的学习和对具体审美文本的鉴赏,来提高美学理论素养和文本批评的能力。不能重此轻彼。例如当我们对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进行美学分析时,既要凭借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来把握住作品中蕴藏的中国书法美学的普遍特性,又要注意挖掘出它艺术上的独创性和独特意味。这就应从文本分析入手,通过作品独特的点线造型和气韵流动分析其中深厚的审美意味和人格风貌。2论述美的形象性特征。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从客体方面理解,美总是在符号形式中呈现为具体可感、丰富活泼的生动形象;从主体方面来说,美依赖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这主客体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动感人的美。具体来说,首先,美必须呈现为形象。形象是事物的形、色、声、味、态诸方面的统一体,是具体可感的生动存在方式。人的丰富情绪通过形象而获得实在的质感。形象是美的呈现方式,离开了形象,美无踪无影,无从谈起。第二,美的形象不依赖概念和推理,而依赖于人对对象的直觉。美的形象在主体和对象交互影响、召唤和应答中诞生和呈现。第三,美的形象极富生命节奏和韵律,它往往是不停流动和变易,呈现生机勃勃的活力。第四,美的形象以音乐为最高境界。按照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宇宙和心灵深处的深层音响显现为形象中内涵的节奏和韵律的跃动,而这正是音乐的审美特征。3论述艺术美的基本特征。艺术美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艺术符号的形式与意蕴、艺术创作中的创造与规范、艺术接受中的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三方面。首先,艺术作品是形式与意蕴的统一。这是艺术美的首要特征。艺术符号是有意蕴的,但它必须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二者是有机融合的整体,而不是简单相加或彼此分离。如徐悲鸿的奔马图,风驰电掣、生动逼真的奔马形象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思和热切期望祖国进步发达的精神意蕴二者水乳交融,不可剥离。第二,艺术创作又是创作与规范的统一。创造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作为艺术家生命的个性表现,艺术美即必须接受艺术创作规范的制约,又应充分体现艺术家的独特创造精神,它应是对传统规范的挑战,这两方面的辩证统一能形成艺术美。徐悲鸿的奔马之所以成为艺术美的经典形象,就在于表现出了鲜明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可贵而卓有成效的创造性,成为独一无二的“这一个”。第三,在艺术接受中观众的审美关照既有个体差异,而个体的审美愉悦又具有可普遍传达性,符合一定社会标准,在个体差异和社会标准之间保持动态统一。4论述美感活动中主体和对象的互动关系。美感是人对美的事物的自由感受,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不是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消极地等待来自对象的感动,对象也不是机械的存在物被动地等待主体的反映,在美感活动中,主体具有强烈意向,对象具有丰富生命,二者互相呼唤和应答,同时又互相建构和塑造,由此形成了动态的审美体验过程。这种互动关系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主体于对象互相呼唤和应答。主体期待对象,对象诱惑主体,二者之间展开呼唤与应答的交流活动,在积极的、能动的交流中生成了美感。例如中国古典美学家运用“物感”来描述对象对主体的积极影响,运用“物感”来描述主体对对象的能动作用。自然之气变化无穷,这生动变化的事物摇撼感动人的性情,而人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渗透着主体精神的感觉,则积极回应并侵染事物。第二,主体与对象互相建构和塑造。对象改变了主体,主体也改变了对象。对象对主体的改变,是指对象刺激主体,引发主体感觉的运动,激活主体情感。对象的不同存在方式和呈现形态建构并塑造了主题不同美感心理。主体对对象的改变,是指主体通过感觉赋予对象以情感生命,使对象成为活的形象。“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诗句就生动地体现了人对自然对象的这种充满人情味的积极交流和塑造。第三,主体和对象的互动推进了审美体验过程。随着审美体验过程的推进,对象展示出它的丰富形态,主题表现出他的复杂情感。这种情形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5从艺术创作过程论述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创造过程一般分为互相关联、渐层推进的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造性动力因素。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艺术兴发不是什么神秘力量的作用,而是审美体验酝酿而导致的精神爆发效应。“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着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的诗句生动地表明是对祖国眷念的情感体验、深沉的忧患意识的长期积聚和酝酿,激活了诗人诗歌创作的欲望和激情。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艺术构思是主体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把客观物象变为审美意象的过程。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苦难的历程,第二部题记中说其作品“在清水里泡三次,在血水里浴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这种深刻的丰富体验给艺术构思所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材料,最重要的是赋予艺术构思以内的逻辑。这种艺术创造的特定逻辑就是审美体验的逻辑,或者说情感的逻辑、想象的逻辑,他们在根本上都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律动。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艺术物化,是指艺术主体把心灵中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地转化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的过程。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把人生的凄凉和心酸、历史的没落与哀婉,化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苍茫命运和众多的人物形象。那是主体的审美体验在心灵中生成的审美意象的物化,它们的最后根据就在审美体验之中。6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孔子的美育观代表着儒家的美育观点对我国后来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在外的优雅形象与内在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什么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构建起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仪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从内心感受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办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7试举例论述多样统一的两种基本形态各有什么特点。多样统一作为形式美的组合规律之一,其两种基本形态是调和与对比。调和是各种非对立因素之间相联系的统一,对比是各种对立因素之间的统一。二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差异因素的趋向性的不同上。调和的主要特点是差异中趋“同”,是两种或多种相似因素的相互联系,使之和谐统一,形成差异不大的变化,产生协调的美感。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在差异中趋“异”,把美的事物中有明显差异的两种或多种因素相互组合,在互相映衬和对照中使各自的特征更加突出。作为多样统一的基本形态,对比和调和,都是在统一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表现出多样统一的和谐美。8试举例论述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遍宜人性,符号直觉性和形式仿效性。普遍宜人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普遍适用和乐于接受的特性。形式美广泛存在,并且适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它的独立审美价值可以随时地使人产生愉悦,自然而然地受到美育。符号直觉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借助符号形式而获得当下直接领悟的特性。形式美是美的事物形式外观的造型符号,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获得感性直观,经过形式美育的反复训练,提高人的审美感受力和审美素质,然后上升直觉高度,加强人对形式符号所表达的情感和意蕴进一步的体验和领悟。形式仿效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可使人通过对经典形式美的仿效而达到对形式美的创造性运用。形式美教育应以经典艺术为形式美的典范,同时让接受者进行模仿效法,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在反复多次的联系中掌握形式美的规律和技巧,达到运用形式美,并能动地创造形式美。9试举例论述艺术符号的特性。艺术符号具有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