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梭伦改革 2 商鞅变法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 王安石变法 5 欧洲的宗教改革 6 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7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8 明治维新 9 戊戌变法 3 1 改革的性质分类2 改革的背景3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4 改革成败启示5 改革作用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4 一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性质分类1 奴隶社会的改革 梭伦改革 克里斯提尼改革 伯里克利改革 管仲改革2 封建性质的改革 1 确立封建制度 魏文侯变法 商鞅变法 2 挽救危机 自我完善 王安石变法 阿里改革 3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文化 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 北魏孝文帝改革3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 思想文化领域 欧洲的宗教改革 2 确立资本主义 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4 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开放 5 1 改革的性质分类2 改革的背景3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4 改革成败启示5 改革作用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6 二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背景归纳 目的 1 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统治危机严重 缓和矛盾 挽救危机 维护统治 例 2 旧制度 习俗 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改弦更张 移风易俗 解放思想 例 3 民族危机严重 救亡图存 例 7 1 改革的性质分类2 改革的背景3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4 改革成败启示5 改革作用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8 三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的成败原因归纳1 成功的改革 梭伦改革 管仲改革 魏文侯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 农奴制改革 明治维新2 失败的改革 王安石变法 阿里改革 戊戌变法3 成功改革的共同原因 1 改革本身顺应时代潮流 根本原因 2 改革领导者的杰出才干和灵活决策 3 改革者的坚定意志和强硬手段4 失败改革的共同原因 1 改革的局限性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改革者本身的局限 2 反对势力的强大 9 1 改革的性质分类2 改革的背景3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4 改革成败启示5 改革作用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10 四 从 改革成败 中得到的启示 改革是革除弊政 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 要敢于改革 改革具艰巨性和复杂性 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 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 要有斗争精神 必胜信心 改革具有多样性必须实事求是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 用人要得当 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政治魄力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改革 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 11 1 改革的性质分类2 改革的背景3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4 改革成败启示5 改革作用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12 五 中外近现代历史上的改革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 经济 思想 军事 对外 第一 缓和矛盾 巩固统治 社会稳定 第二 生产力发展 富国强兵 社会进步 第三 民族融合 思想解放 第四 社会转型 第五 殖民地 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 13 认识改革的规律性 1 改革的实质 改革 是对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的调整或变革 2 改革的分类 1 从程度看 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 进行局部的调整 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 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 从内容看 政治改革 经济改革 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3 从性质看 奴隶制度的改革 封建主义的改革 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14 2012石家庄二模材料一明治初期 日本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严重威胁日本民族独立 1869年 在英国支持下 日政府断然拒绝了美国要求修建江户 横滨之间铁路的权利 1872年 明治政府派遣使节团先后访问美 英等国 就不平等条约问题与各国谈判 结果各方见解相差甚远 交涉终止 日本认识到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建国 必须富国强兵 到19世纪70年代 日本初步取消了外国在日享有的重大不合理权益 1874年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武装侵略台湾 开始 耀国威于海外 1875年 日本制造了江华岛事件 强迫朝鲜开放通商口岸 并攫取免税贸易和领事裁判权 1905年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并以此为契机 完全恢复了关税自主 至此 日本人完成了由古代外交体系向近代外交体系的转型 吴廷璆主编 日本史 材料二日本帝国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起点 犹如 彗星那样登上舞台 骤然于19世纪末叶出现在东方 划破了屡受欧美列强殖民侵略而笼罩着亚洲的沉沉黑夜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给沉沦中的东方各国 各民族带来希望 大国崛起 解说词 1 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外交体系向近代转型的主要特点 并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2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日本外交转型成功产生的重大影响 特点 双轨外交 一方面积极与西方修改不平等条约 争取独立 另一方面开始向西方列强发起挑战 并积极向外扩张 转型成功的原因 进行一系列近代化改革 实现富国强兵 利用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 争取民族独立 力求与西方列强争取平等地位的决心和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15 2012石家庄二模材料一明治初期 日本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严重威胁日本民族独立 1869年 在英国支持下 日政府断然拒绝了美国要求修建江户 横滨之间铁路的权利 1872年 明治政府派遣使节团先后访问美 英等国 就不平等条约问题与各国谈判 结果各方见解相差甚远 交涉终止 日本认识到 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独立建国 必须富国强兵 到19世纪70年代 日本初步取消了外国在日享有的重大不合理权益 1874年 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武装侵略台湾 开始 耀国威于海外 1875年 日本制造了江华岛事件 强迫朝鲜开放通商口岸 并攫取免税贸易和领事裁判权 1905年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 并以此为契机 完全恢复了关税自主 至此 日本人完成了由古代外交体系向近代外交体系的转型 吴廷璆主编 日本史 材料二日本帝国1868年的明治维新为起点 犹如 彗星那样登上舞台 骤然于19世纪末叶出现在东方 划破了屡受欧美列强殖民侵略而笼罩着亚洲的沉沉黑夜 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给沉沦中的东方各国 各民族带来希望 大国崛起 解说词 1 据材料一 概括日本外交体系向近代转型的主要特点 并分析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2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日本外交转型成功产生的重大影响 日本实现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自主 成为亚洲强国 给亚洲人民树立了榜样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走上了一条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 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重要威胁 16 4 如何评定 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 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 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注意 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 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 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 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17 深化理解 比较 归纳 18 u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19世纪60 90年代 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 继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相同点 背景 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目的 富国强兵 巩固统治 影响 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 新式军队和学堂 不同点 结果不同 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 中国洋务运动失败 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 结果不同的原因 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 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 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 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 获得成功 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 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19 u俄国1861年改革与明治维新的比较相同点 1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2 方式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3 内容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 影响 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不同点 1 领导 日本在武装倒幕 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 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2 内容 日本以各种法令 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 赎买份地方式进行 20 学术界一般认为 日本 明治维新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 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有些学者主张 明治维新 应理解为一次 明治革命 而另 些学者则提出 明治中兴 的解释 问题 1 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为什么 2 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参考答案 改革 说 明治维新 由天皇主持 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 说 明治维新 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 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 说 维新前 日本遭外来侵略 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 天皇重掌朝政 促进了经济发展 维护了民族独立 21 链接高考 2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革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分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面对社会转型 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举列说明 4分 2 依据改革的措施 概括说明两次改革 除旧布新 的形式有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6分 23 1 商鞅变法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如废井田开阡陌 废分封行郡县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 北魏孝文帝改革 落后的鲜卑族文化和先进的中原文化之间的矛盾 如实行均田制 推行汉化政策等 举一例说明即可 2 商鞅变法 创设新制度 北魏孝文帝改革 学习借鉴中原文化 促进了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 促进了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 24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2014年山东高考文综试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 自王公以及士庶 各宜努力向上 发愤为雄 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 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 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 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 使馆 招商局 同文馆 水师堂洋操 船厂 而根本不净 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 曰铁路 曰矿务 曰学堂 曰商务 非不然也 然若是者 变事而已 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 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 等 1 在改革问题上 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分 2 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 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8分 25 1 向西方学习 实现富国强兵 2 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 发展资本主义 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 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26 西汉建立后 约法三章 不再适应现实需要 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 形成 九章律 汉武帝时 九章律 之外的 旁章科条 迅速增至359 章 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 律令颇多 百有余万言 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 春秋 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 三国魏初 沿用的 秦汉旧律 竟多选906卷 770余万宇 东汉以来马融 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 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 令 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 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 共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把握2024年园艺师考试动态试题及答案
- 事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题型归纳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实时反馈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农艺师考试研究动态与展望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辅导员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福建事业单位考试高频试题及答案
- 各高校辅导员人际沟通与关系处理试题及答案
- 园艺师考试规划与管理方式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花艺师考试中自信应对试题及答案
- 检验科2025年度临床指导计划
- 小学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招聘112人往年题考
- 数字化赋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价值共创视角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4年茂名市茂南区村后备干部招聘笔试真题
- 2025牡丹江辅警考试题库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 小学一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全册25课教案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