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案例-贸易保护措施ppt课件_第1页
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案例-贸易保护措施ppt课件_第2页
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案例-贸易保护措施ppt课件_第3页
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案例-贸易保护措施ppt课件_第4页
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案例-贸易保护措施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三 贸易保护措施 2009轮胎特保案 2009年以前 特保 两个字出现在公众眼中多是与纺织品贸易有关 因为中国加入WTO时签订的议定书里有一个242条款 即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 纺织品特殊限制措施 条款 截止日期为2008年12月31日 伴随着2009年的到来 针对中国纺织品的特保案彻底成为历史 而近来中美轮胎特保案再一次引起人们对 特保 的关注 特保 是 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 和 特殊保障措施 的简称 除了242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WTO议定书 中第16条规定 中国产品在出口有关WTO成员国时 如果数量增加幅度过大 以至于对这些成员的相关产业造成 严重损害 或构成 严重损害威胁 时 那么 这些WTO成员可单独针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特保 实施的期限为2001年12月11日至2013年12月11日 2009轮胎特保案进程 4月20日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宣布 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 代表国内13家轮胎工厂1 5万名工人 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 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 轻型卡车 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4月29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 正式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 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 美国第7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 而且涉案金额巨大 6月18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4 2的投票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裁决 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 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 6月29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 在现行进口关税 3 4 4 0 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乘用车 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 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 45 35 8月7日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 就 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 听取各方意见 这已是美方第二次就这一特保案进行听证 9月2日 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咨询财政部 劳工部 商务部等部门意见后 向奥巴马提出相关建议 9月1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将通过综合各方意见后做出一个最终裁决 初步结果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宣布 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 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 第二年为30 第三年为25 此前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 幅度分别为55 45 和35 中国商务部13日毅然做出决定 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这等于在向美国国内传递一个信号 对中国采取轻易的制裁会遭到报应 世界贸易组织 WTO 上诉机构2011年9月5日驳回中国所有上诉 认为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轮胎采取的过渡性特保措施并未违反该组织规则 在2010年12月时WTO仲裁委员会裁定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ITC 关于 在2004至2008年间中国进口轮胎数量迅速增加导致轮胎行业受到冲击 说法成立 对此裁决中方表示不服 并随后提起上诉 2010年年底仲裁委员会表示 证明三年特保措施过度的举证责任应在中方 但中方并未提出足够证据 美方并无义务解释为何特保措施需要持续三年 也无义务从定量角度说明进口增加所造成的伤害以及区分此种伤害是否由其他因素所致 问题 1 对贸易进行保护的措施有哪些 2 中美贸易摩擦的特点和原因 保护主义政策的工具 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最常见的工具是进口关税 关税是对进出口品征收的税 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普遍形式是进口限额减少国内对进口品需求的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 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 案例 出口欧盟皮鞋被征反倾销税 自2006年4月7日起的6个月时间内 欧盟对中国产皮鞋征收的反倾销税将从4 8 过渡到19 4 对越南产皮鞋的反倾销税将从4 2 过渡到16 8 不过 皮革儿童鞋和高科技运动鞋不在此列 具体的税率和时间表4月7日 6月1日为4 8 6月2日 7月13日为9 7 7月14日 9月14日为14 5 9月14日以后为19 4 案例 出口欧盟皮鞋被征反倾销税 原因针对中国和越南鞋类生产商所造成的 不公平贸易 也是为了 补偿欧洲皮鞋厂商因不公平竞争受到的损害 中国鞋类出口商正在依靠 政府对该产业的明显补贴 以低于国内的售价出售鞋类 即中国给予外资企业 二免三减半 等优惠的税收政策 事实在中国入世谈判过程中 欧盟已经同意中国给予外资优惠的税收政策 所以说中国该做法完全符合WTO规则 案例 出口欧盟皮鞋被征反倾销税 小知识 二免三减半 是指外商投资生产型企业从获利年度起 两年免征所得税 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所得税 除此之外 外商还可以享有再投资退税以及外资股利汇出免税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表示 其实仅有外资独资和合资企业可享受补贴 影响中国出口欧洲的鞋类产品每双成本将被迫增加15英镑涉及中国1200余家制鞋企业和400多万人的就业 关税 关税概述关税的种类关税的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最优关税关税水平与保护程度 关税概述 定义 进出口货物经过一国关境时 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品课征的一种税 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本和价格 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故又称关税壁垒 关境和国境的区分特点 征收对象是进出境货物和物品 具有涉外性 是外贸政策重要手段 目的 增加本国财政收入 财政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保护关税 关税的种类 1 按征收对象或商品流向分类 1 进口税 正常关税 进口正税 对进口商品课征的关税 普通税率 最惠国税率MNFT和普惠制税率 2 出口税 注意其目的 对出口商品课征的关税 3 过境税 增加财政收入 对途经本国关境 运往他国的外国商品课征的关税 中国2002年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种和税率 资料来源 转自海闻 P林德特等 国际贸易 P241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关税的种类 2 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实施情况分类 1 进口附加税surtax 特别关税 目的 贸易平衡 抵制倾销 歧视或报复种类 反倾销税 倾销 正常价格 损害 反补贴税 条件 紧急关税 临时性 惩罚关税报复关税 反倾销anti dumping 倾销的定义倾销的类型实施反倾销的三个条件反倾销税中国遭遇的反倾销 倾销的定义 倾销 dumping 是一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歧视行为 指企业以低于国内价格 或生产成本 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产品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根据 WTO反倾销协议 的规定 如果符合以下任何一条 则可以被确定是倾销行为 1 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正常情况下用于国内消费时的可比价格 或 2 如果没有这种国内价格 则低于 a 相同产品在正常贸易下向第三国出口的最高可比价格 b 产品在原产国的生产成本加上合理的管理费 销售费 运输费等费用和利润 倾销的类型 偶发性倾销 sporadicdumping 偶尔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产品 其目的通常是为了向国外推销库存产品 掠夺性倾销 predatorydumping 暂时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 待占领该国市场后在提价 其目的削弱或挤跨进口国的竞争企业 持续性倾销 persistentdumping 长期以低于国内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实施反倾销的条件 根据WTO的规定 进口国实施反倾销的措施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倾销成立 2 进口国内产业受到损害 3 倾销与损害有因果关系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基本情况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多数以征收反倾销税结案 美国对中国的反倾销税最高征到过356 1994年大蒜案 最厉害的是墨西哥 1993年墨西哥对中国10大类4000多种商品征收反倾销税 最高额为1150 2005年我国遭遇反倾销调查51起 涉案金额17 9亿美元 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国家 关税的种类 2 差价税 国内价格高于进口品价格滑动关税 3 特惠税 优惠税 宗主国和殖民地洛美协定 4 普惠制 普遍的 非歧视的 非互惠的给惠产品范围 给惠产品清单受惠国家和地区 给惠国单方面认定给惠产品关税减让幅度 最惠国汇率 普惠制税率保护措施 例外条款 预定限额 毕业条款原产地 原产地标准 直接运输 书面证明书签发 普惠制原产地证书 检验检疫机构一般原产地证书 检验检疫机构 贸促会实施期限 10年 关税的征收 1 关税征收方法 按照税基的分类 1 从量税 重量 数量 长度 面积 容积等 特性课以关税 进口税额以进口产品计量单位为基准征收 从量税税额 货物计量单位数 从量税率毛重 半毛重 净重 2 从价税 货物价格 valorem课以关税 进口税额以进口产品价格为基准征收 从价税税额 进口货物总值 从价税率完税价格的确定与海关估价 3 混合税复合税 同时征收 从量税和从价税的组合 选择税 从高征收 从量税和从价税按照税额较高的征收 滑准税 亦称滑动税 是对进口税则中的同一种商品按其市场价格标准分别制订不同价格档次的税率而征收的一种进口关税 其高档商品价格的税率低或不征税 低档商品价格的税率高 非关税壁垒non tariffbarriers NTRs 除关税之外 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限制国际贸易的政策 这些政策称为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 进口配额importquotas国内含量条件domesticcontentrequirements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discriminatorygovernmentprocurementpolicy国内补贴domesticsubsidy反倾销anti dumping进口许可证importlicensesystem外汇管制和不合理的汇率foreignexchangecontrol进出口的国家垄断statemonopoly繁琐的海关手续customsprocedures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 TBT其他非关税壁垒 进口配额importquotas 进口配额的含义进口配额的类型进口配额的效应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比较 进口配额的含义 进口配额 importquota 是一国对一定时期内准许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 一般而言 配额会将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在低于自由贸易的水平 进口配额的类型 进口配额 绝对配额 关税配额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自主配额 单方面配额 协议配额 进口商配额 非优惠性关税 优惠性关税 进口配额 我国对日出口紫菜配额在2005年1 2亿张的基础上 2006年配额量增加为2 3亿张 经过磋商 2007年我对日出口紫菜配额量为2 9亿张 在日本出台肯定列表制度后 仍开拓了市场 欧盟对华家电配额 2002年8月29日 欧盟委员会发表公告 仅给予厦华 海尔 海信 康佳 长虹 创维 TCL这7家中国厂商每家40万台彩电的出口配额 这总共280万台彩电占欧洲彩电市场的2 的份额都不到 为缩短自有品牌在国外市场的培养过程中 有的国内家电企业尝试用海外并购方式突破欧美高端市场 2002年10月 TCL收购德国施奈德 2003年 TCL并购法国汤姆逊 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 TBT 1 技术标准 TechnicalStandard 2 卫生检疫标准 HealthandSanitaryRegulation 3 商品包装及标签的规定 PackingandLabellingRegulation 4 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 白色通行证 欧盟彩电环保标准 2006年7月1日 欧盟环保令 RoHS指令 正式强制实施 即含铅等6种有害物质的机电产品将不能在欧盟市场上出口 违例者须负法律责任 该法令将导致家电企业成本提高6 7 此对欧美强调品牌 实行高价策略的外资企业影响不大 但对强调 性价比 的中国家电产品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泰美公司玩具案 据 耶路撒冷邮报 2007年9月6日报道 以色列工业贸易部宣布 日前被美国美泰公司召回的 中国制造 玩具的油漆含铅量符合以色列制定的相关标准 美国美泰公司3007年9月4日宣布 因存在玩具油漆铅超标问题 该公司将在全球召回约80万件中国产玩具 这是一个月内 该公司第三次因油漆铅超标而大规模召回中国产玩具 据 耶路撒冷邮报 报道 泰美公司召回消息发布后 以色列国内玩具经销商已将涉及玩具全部下架 绿色 环境 壁垒 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体系 绿色通行证关于绿色壁垒的概念及其含义 2种观点1 把绿色贸易壁垒看作是一些国家 主要是发达国家蓄意设置的贸易障碍如 所谓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是指一种以保护有限资源 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 通过蓄意制定一系列环境保护标准 对来自国外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的一种行为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指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 以环境标准等一系列手段推行其新重商主义政策 从而对发展中国家出口贸易构成障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措施 绿色壁垒 2 强调绿色贸易壁垒的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并不一定是蓄意设置的贸易障碍所谓绿色壁垒 是指进口国以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为由限制进口的措施 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 主要指发达国家 以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以及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为由而限制进口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绿色壁垒 我国国际贸易问题专家给出的更准确的定义是 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 主要包括国际和区域性的环保公约 国别环保法规和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 生产和加工方法及环境成本内在化要求等分系统 社会标准 劳工标准 禁止使用童工 囚犯 奴隶 禁止强迫劳动 实施法定休息日 最低工资等规定 SA8000社会标准认证体系 中国 血汗工厂 宁波一家集团生产钢笔 自动铅笔和记号笔 是沃尔玛和其它大型零售商的主要供货商 2005年末 沃尔玛计划到该公司检查劳动条件 此前 沃尔玛已3次查出该公司违反关于最低工资和劳动超时的条例 根据沃尔玛规定 4次违规将中止供货关系 惠普 戴尔和其它一些严重依赖中国承包商提供笔记本电脑 数码相机和便携装置的公司 已经组成一个行业联盟 对付虐待工人的行为 一 中美贸易发展概况 中美两国分别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体 国内需求旺盛 这促使两国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中美两国的贸易历史 据中方统计 1978 1991年 中美双边贸易额从9 9亿美元扩大到142亿美元 平均年增长22 7 1992 2001年 从174 9亿美元增加到804 9亿美元 年均增长18 5 同期对华FDI平均增长31 2002年以来 从2001年的804 9亿美元增加至2007年的3020 8亿美元 年均增长24 7 根据中国统计 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 到2005年上升到1141 7亿美元 12年增长了18 4倍 2008年 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货物贸易伙伴 仅次于加拿大 其中 中国为美国第一大进口市场 超过加拿大 中国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 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 超过日 德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 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3659 8亿美元 下降10 2 其中 美国对中国出口695 8亿美元 下降0 2 自中国进口2964 0亿美元 下降12 3 美方贸易逆差2268 3亿美元 下降15 4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中国对美贸易状况及对美贸易依存度 按中方统计口径 最近几年中美贸易状况 单位 亿美元 按美方统计 2005年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总额达到2853亿美元 中国是排在加拿大 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出口总额达到418亿美元 中国成为继加 墨 日之后的美国的第四大出口国 根据美方统计 1983年美国开始有逆差 1988年中国开始进入美国的前10位逆差国行列 1989年为第6位 1990年第3位 1991年第2位 2000年超过日本为美国的最大逆差国 到2005年 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占美国全部贸易逆差的26 3 具体情况见表2 表2美国对华贸易状况及对华贸易依存度 按美方统计口径 二 中美贸易关系的特征 特征一 中美贸易对于中国和美国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中美贸易对于中国的重要性明显高于对美国的重要性 这从两国间的贸易依存度可见一斑 分析两国间的贸易依存度可以了解两国间的贸易依赖程度 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与其GDP的比值 可以度量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分为进口依存度 出口依存度和进出口依存度 计算结果见表1 表2 在此情况下 在中美贸易摩擦中 中国处于被动 劣势的地位 而美国在国内政治的干扰下 往往会在中美贸易上挑起纷争 以掩盖和转嫁其国内经济问题出现的矛盾 二 中美贸易关系的特征 特征二 从两国贸易结构竞争性的分析来看 中国的外贸结构相对而言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性 而且竞争力强的产业是处于产业结构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表现出 一强多弱 的特点 8类 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 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其他则竞争力较弱 但现在6类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和7类 机械及运输设备 的竞争力有所上升 美国产品在中国市场上 第0 2 5 7 8类产品竞争力都比较强 尤其是5和7类 占美国出口的60 以上 6和8类产品的则比较稳定 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吸收大量劳动力 一旦强大就很容易让美国把其国内失业增加的原因归咎于此 并招致反倾销或 特保措施 的制裁 中美进出口商品构成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 植物产品和贱金属及制品 2009年1 3月出口分别为诶39 4亿美元 26 4亿美元和15 8亿美元 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7 3 18 3 和11 0 美从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 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 2009年1 3月进口分别为275 2亿美元 88 4亿美元和62 7亿美元 占美从中国进口总额的42 5 13 6 和9 7 中国在家具玩具 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占据美国的大部分进口市场 具有绝对优势 在机电产品 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上具有一定优势 略微领先于墨西哥 加拿大等国 在化工产品 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运输设别等产品上 中国与爱尔兰 加 德 日等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 中美贸易关系的特征 特征三 中美贸易问题的政治化倾向 贸易问题政治化是美国实现对华战略政治目标的需要 美国的政治体制使得其对外贸易问题很容易被保护主义势力左右 如对中国 非市场经济体 的认定 三 中美贸易摩擦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微观贸易摩擦阶段 1980 1989年 贸易不平衡性较小 两国贸易有着良好的战略合作基础 大多数摩擦属于微观经济范畴内的技术性问题 主要表现为美对中的反倾销 中国处于被动地位 解决模式为 美方立案 中方解释 美方裁决 中方让步 双方达成协议 所涉及的商品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的纺织品 化工材料以及轻工业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大宗产品 18起反倾销案件 三 中美贸易摩擦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贸易摩擦政治化阶段 1990 2001年 经济问题政治化 美国发起了多起政治色彩浓烈的贸易摩擦 美国在贸易摩擦中不再以反倾销为主 而是加大了 经济制裁 手段的使用力度 主要内容是以防扩散为由限制对华高新技术及产品出口 另外还扩展到对华的最惠国待遇 知识产权 贸易逆差等问题 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的主动反击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日益提高 如知识产权的谈判 三 中美贸易摩擦的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宏观贸易摩擦阶段 2002年至今 主要是因贸易不平衡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问题 从2002年到2004年 美国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案件持续上升 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强 四 中美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态 一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二 人民币汇率问题 三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四 中美知识产权问题 五 反倾销问题 六 保障措施问题 七 技术性壁垒问题 一 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1 美国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市场开放不够 美国产品遭遇贸易壁垒和市场进入壁垒 中国政策缺乏透明度 不重视人权 劳工权和环保等 有意压低工资和汇率以促进出口 2 实际原因 1 统计口径不同 统计数据不同 且未列入服务贸易 2 国际投资的影响 国际投资影响贸易流向 美国跨国公司的关联交易没有剔除 中国加工贸易的影响未能扣除 3 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 4 新型的产业内贸易国际垂直分工的影响 5 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导致四类最大宗产品的顺差 普通机械电器 家具玩具 鞋帽和纺织服装 6 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削弱了美比较优势的发挥 7 美国的储蓄率偏低 二 人民币汇率问题 当前中美最大的争端是因贸易不平衡引发的人民币汇率问题 1995年以后的大约10年间 人民币汇率为8 28左右 2005 7 1 央行发布了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人们币升值2 2006年以来 人民币进一步升值 1971年以来历年美元兑人民币均价 1美元兑换 年份价格年份价格年份价格1971年2 4621985年2 9371999年8 2781972年2 2451986年3 4532000年8 2791973年1 9891987年3 7222001年8 2771974年1 9611988年3 7222002年8 2771975年1 8591989年3 7652003年8 2771976年1 9411990年4 7832005年8 07021977年1 8581991年5 3232006年7 80871978年1 6841992年5 5162007年7 70351979年1 5551993年5 7622008年6 85051980年1 4981994年8 6192009年6 81891981年1 7051995年8 3512010年 1982年1 8931996年8 3142011年 1983年1 9761997年8 2902012年 1984年2 3201998年8 2792013年 1人民币元 0 1567美元1美元 6 2187人民币元 汇率数据由和讯外汇提供 更新时间 2013 03 11 三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中国被美国裁定为 非市场经济国家 是中美贸易争端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在美国的反倾销法律中被定性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这种定性意味着政府的干预严重扭曲了该国的成本和价格 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中 非市场经济国家 成为国外竞争对手最有力的撒手锏 以不相关的第三国 如新加坡 替代国 的市场价格来计算中国产品的 正常价值 抵消了中国产品的优势 四 中美知识产权问题 从1991年以来 中国一直被列入侵犯知识产权的黑名单 1 美国在盗版方面对中国的指控 包括光盘盗版和互联网盗版 基本集中在五个主要的版权领域 电影 录音和音乐 商业应用软件 娱乐软件 图书 2 美中关于技术扩散和知识产权保护上的纠纷 如半导体增值税争端 无线局域网 WAPI 标准争端 337条款 行政救济 条款 调查 301条款调查等 五 反倾销问题 美国对华发起反倾销的产业基本集中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贸易不平衡和人民币汇率问题是美国在这些产业上发起反倾销的重要原因 六 保障措施问题 1 美国对华实施保障措施的法律制度 全球保障措施 201条款 特殊保障条款 对纺织品实施保障措施的制度 中国入世的相关承诺2 中美在保障措施上的摩擦关于特定产品保障措施问题 421条款 关于对中国纺织品实施 特保措施 的问题 201条款 通称的美国201条款是指美国1974年贸易法201 204节 现收在美国法典2251 2254节 这4节总的题目是 受进口损害的产业的积极调整 该条款授权总统在来自其它国家的进口产品数量以致给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威胁时 采取适当的救济措施以防止或补救损害并便利国内产业必要的调整 美国限制钢铁进口的 201条款 2002年03月20日正式启动 美国的钢铁保护最终救济方案即 201条款 规定 对钢材 长板等进口的主要钢铁品种 实施为期3年的关税配额限制或加征高达8 30 不等的关税 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对进口钢铁施加的最严重的一次贸易限制 301条款 美国 301条款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301条款只是美国1974年修订 贸易法 制定的第301条 具体内容是一种非贸易壁垒性报复措施或者说是一种威胁措施 当别国有 不公正 或 不公平 的贸易做法时 美国贸易代表可以决定实施撤回贸易减让或优惠条件等制裁措施 迫使该国改变其 不公正 或 不公平 的做法 而广义的301条款包括一般301条款 特别301条款 超级301条款及其相关配套措施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美国 301条款 倾向于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 一般301条款 即狭义的301条款 是美国贸易制裁措施的概括性表述 然而超级301条款 特别301条款 配套条款等 是针对贸易具体领域做出的具体规定 构成了美国 301条款 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适用体系 特别301条款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 超级301条款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 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电信贸易中市场障碍的 电信301条款 及针对外国政府机构对外采购中的歧视性和不公正做法的 外国政府采购办法 一般301条款 其内容包括强制措施 自由裁量措施 权力范围 定义与特别规则等 关于特定产品保障措施问题 421条款 该条款是根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第16条 以下简称第16条 规定的 特别保障措施 补充写入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 也就是第16条在美国国内法体系下的体现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 第16条又称 过渡时期对特定产品的保障措施条款 共包括9个条款 具体规定了中国过渡时期12年内有效的特别保障措施规则 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当原产于中国的产品进入任何一个WTO成员境内时 其进口数量的增加是否对该成员生产相同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各生产商 造成或可能造成市场扰乱 2 进口增加与 市场扰乱 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3 充分磋商与迫使中国节制出口 4 采取临时保障措施条款 5 贸易转移条款 tradediversion 6 公共利益条款 7 日落 条款 一 421条款 裁决的标准1 对美国生产相同产品或直接竞争产品的各生产商造成或可能造成市场扰乱 2 由于从中国进口的产品数量的增加或者所依条件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该市场扰乱 二 市场扰乱 的定义 一项物品 与进口国国内产业生产的物品相同或直接引发竞争 它的快速增加 不论是绝对还是相对增加 凡能够造成国内行业实质损害 materialinjury 或可能造成实质损害的 就存在市场扰乱 三 确定 市场扰乱 时考虑的因素1 包括进口数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