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第8册教学计划小学语文第8册教学计划(四年级组 )教材内容及编排: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着的追求、故事长廊。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教材特点:(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本册教学要着重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3)精读内容,体会思想感情。2.口语交际教学:(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3、习作教学:(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改进教学措施阅读教学: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本册的默读,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入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口语交际教学: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习作教学: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情况分析:本年级组有三个班,共111名学生。我们年级组是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在过去的一学期中,大家能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认真地做好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尽心尽力地促进学生地健康成长。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三个班的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仍需狠抓,下课喜欢追逐打闹、乱丢垃圾等现象屡见不鲜。其次,班级之间的质量差距还是存在的。特别困扰的是四(2)班的个别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拖了班级和年级的后腿。四年级是完成从中段到高段的过渡。这个学期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弊病,寻找突破口,努力转化后进生来缩小班级差距,共同进步。 二、班级情况分析四(1):一、二年级基础牢固、相对课堂习惯较好、班级学困生较少以上三点是我认为四(1)班在语文学习上的最大优势。学得太”规范”是我一直认为班级学生存在的大问题,不会灵活运用,在做题上体现得异常明显。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开放性题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由于我在教学中注重教材的系统讲解,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归类和整理及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作业缺乏独立分析能力。作业习惯较差,具体表现在的是作业不及时订正,对发下去的作业表现态度较为冷漠,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自觉性不强。由于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弟,故在课外阅读的环境上相对来说较差,从平时的了解中看,大部分同学阅读量较少,只局限于课本当中的知识,因此知识面不广。面对以上四(1)班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我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四(2)班:共有学生37人,大多数学生思想品德良好,天真活泼,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班上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较多,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这些后进生不仅影响了班级的班风也拖了整个班级的后腿。所以今后主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四(3):我教这个班级已经四年了,可以说对于每个学生的性格、脾气、优点、缺点、知识水平都比较了解。我班共有37名学生,23名男生,14名女生。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总体来说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也都能保持良好。但是由于班上男孩子比女孩子多,造成很多时候纪律不好调控。孩子的学习习惯也没有稳定,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不少男孩子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注意力不集中。另外,一部分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个别学生基础还是有些差,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粤教版 高中美术 必修1 美术鉴赏《第四单元 外国美术鉴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
- 2024届河北省正定县七中3月高三一轮复习摸底考试(线上)数学试题
- 2024届贵州省铜仁市铜仁伟才学校高三寒假考试(一)数学试题
- 2024届广东顺德华侨中学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参模拟测卷(一)(全国3卷)数学试题
- 叉车三包维修合同模板
- 材料员劳动合同
- 玻璃吊装安全协议书范本
- 北京市政府合同管理办法
- 园区应急管理介绍
- 规划现状分析图
- 浅谈小学数学后进生的产生原因及转化策略
- 华为5GNR初中级理论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涉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
- 中级纺织工程师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述职报告
- Unit3Whatcolouristhisballoon颜色单词演练
- 三年级科学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物理性污染控制-第七章-光污染及其控制
- 图说人际关系心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重庆大学
- 常见铸造合金与铸件结构工艺性
-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 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