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克隆与表达ppt课件_第1页
基因克隆与表达ppt课件_第2页
基因克隆与表达ppt课件_第3页
基因克隆与表达ppt课件_第4页
基因克隆与表达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原核表达 卫文强2015 12 目的基因 T表达载体酶切 胶回收 连接转化到克隆用细胞 Top10 提质粒 酶切验证转化到表达用细胞 BL21 DE3 诱导表达SDS PAGE DNA中的杂质如蛋白质 酚 氯仿 乙醇 SDS EDTA等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1 DNA的纯度 影响限制性内切酶活性的因素 2 DNA的甲基化程度 dam甲基化酶 修饰GATC中的A dcm甲基化酶 修饰CCA TGG的C 3 温度 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不同 大多数是37oC 少数要求40 65oC 是影响限制酶活性的重要因素 4 缓冲液 Buffer 商品化的限制酶一般都带有专用缓冲液 MgCl2 NaCl KCl 提供Mg2 和离子强度 Tris HCl 维持pH 二硫苏糖醇 DTT 保持酶稳定性 牛血清白蛋白BSA等 有助于酶的稳定 巯基乙醇 保持酶的稳定性 防止酶失活 用时在冰上操作 取酶用干燥 灭菌 新的枪头酶用量不能超过酶切总体积的10 多种酶进行酶切时 先低盐后高盐缓冲液 关心小贴士告诉你 使用时注意事项 连接 转化与重组子鉴定 1 连接 1 必须是两条双链DNA 2 DNA3 端有游离的 OH 5 端有一个磷酸基团 P 3 需要能量 动物或噬菌体中 ATP大肠杆菌中 NAD 2 连接条件 ATP 反复冻熔 ATP活性降低 ATP溶解度不高 连接缓冲液宜分装 单价离子 150 200mMNaCl 提高连接效果 PEG 5 以下可以提高连接效率 连接效果最好在37 但形成的互补不稳定 最佳连接温度 12 16 较好的连接效果 互补又较稳定 2 连接温度 3 反应液中的成分 目的或作用 4 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浓度比例 载体DNA与外源DNA的分子摩尔比通常为1 3左右 甚至1 10或更高 增加插入片段与载体的接触机会 减少载体自我连接的现象 化学法 CaCl2法 转化原理 是Ca2 与细菌外膜磷脂在低温下形成液晶结构 后者经热脉冲发生收缩作用 使细胞膜出现空隙 质粒或DNA重组分子便可进入细胞内 感受态细胞 2 转化 影响转化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载体本身的性质及其空间构象 超螺旋构象转化率最高 插入片段的大小 插入片段越大 转化效率越低 受体细胞的类型及预处理 转化方法 电击法高于化学法 限制性酶切图谱法 3 转化子的筛选和鉴定 质粒DNA的提取 质粒具有自主复制和转录能力 能在子代细胞中保持恒定的拷贝数 并表达所携带的遗传信息 质粒 Plasmid 是一种染色体外的稳定遗传因子 大小从1 200kb不等 为双链 闭环的DNA分子 并以超螺旋状态存在于宿主细胞中 质粒DNA提取方法 碱裂解法 煮沸法 SDS法等 碱裂解法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 双连DNA氢键断裂 结构破坏变性 环状超螺旋质粒不充分变性 在中性条件下变性质粒恢复原来构型 而线性大分子细菌DNA不能复性呈不溶物而经离心除去 抽提出质粒的构型 1 超螺旋质粒DNA 在提取质粒过程中 超螺旋DNA占大部分 2 开环质粒DNA 如果质粒DNA两条链中有一条链发生一处或多处断裂 分子就能旋转而消除链的张力 形成松驰型的环状分子 称开环DNA 3 线状质粒DNA 如果质粒DNA的两条链在同一处断裂 则形成线状DNA 抽提出的质粒三种构型电泳结果 凝胶电泳技术 电泳目的 对核酸分子进行分离和检测 凝胶分辨DNA的能力 凝胶浓度 浓度大 筛孔小 适合小分子电泳 浓度小 筛孔大 适合大分子电泳 凝胶浓度的选择 取决于待检测的DNA的大小 原来如此 电泳缓冲液 pH值 偏碱性 带负电荷 离子浓度 离子浓度高 电流大 发热快 胶溶解 种类 TAE Tris EDTA 醋酸 电流大 易产生离子富集TBE Tris EDTA 硼酸 缓冲能力最强TPE Tris EDTA 磷酸 缓冲能力低TNE Tris EDTA 醋酸钠 pET表达载体 pET表达载体的启动子是T7噬菌体基因10启动子 T7启动子 需要T7RNA聚合酶才能转录 T7RNA聚合酶转录机制十分有效并具有选择性 充分诱导时 几乎所有的细胞资源都用于表达目的蛋白 在非诱导条件下 几乎可以使目的基因完全处于沉默而不转录 T7RNA聚合酶基因插入由大肠杆菌lacUV5启动子控制 DE3溶原状态下的大肠杆菌染色体上 T7表达系统转录调控的机理化学诱导型噬菌体DE3是l噬菌体的衍生株 一段含有lacI lacUV5启动子和T7RNA聚合酶基因的DNA片段被插入其int基因中用噬菌体DE3的溶源菌作为表达载体的宿主菌 调控方式为化学诱导型 类似于Lac表达系统 T7RNA聚合酶基因 lac启动子 E Coli DE3 IPTG诱导 BL21 lon ompTBL21 DE3 T7polymeraseRosetta optimalcodonsOrigami thioredoxinreductase trxB glutathionereductase gor Rosetta gamiOrigamiB IPTGconcentrationdependent 菌株种类 基本原理 SDS PAGE技术是根据SDS能使蛋白质变性解聚成肽链并与肽链侧链以一定比例结合成SDS 肽链复合体 从而掩盖了肽链本身所带电荷 SDS带负电 并消除了蛋白质分子间的形状差异 再结合PAGE技术 根据分子的形状 电荷 分子量综合差异来分离不同分子的技术 来分离不同分子量蛋白质或测定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实验技术 基本步骤 制备分离胶制备浓缩胶上样并电泳凝胶板剥离与染色脱色结果分析 加入分离胶溶液pH8 8 制备分离胶 封水的目的是使分离胶上表面平直 并排除气泡 凝胶聚合好的标志是胶与水层之间形成清晰的界面 分离胶pH8 8 制备浓缩胶 浓缩胶pH6 8 分离胶pH8 8 上样及电泳 开始电压恒定在80V 当进入分离胶后改为120V 溴酚蓝距凝胶边缘约5mm时 停止电泳 凝胶板剥离与染色 电泳结束后 撬开玻璃板 将凝胶做好标记后放在大培养皿内 加入染色液 染色1 2小时左右 脱色 染色后的凝胶用蒸馏水漂洗数次 再用脱色液脱色 直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