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1页
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2页
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3页
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中外医学研究2010年2月第8卷第4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薯|.I?.|t|ll.|鼍一|软产道损伤的预防及护理孙丽华孙丽新蔡玉梅栾惠筠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关键词】分娩;软产道损伤;护理软产道损伤是分娩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宫颈裂伤和会阴,阴道裂伤为多见.软产道在妊娠期间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如肌纤维增生和肥大,管增多充m,淋巴管扩张,阴道皱襞增多等有利于分娩时胎儿通过.因其伸展性有一定的限度,个体之间亦存在差异,当遇到胎儿过大,产力过强,产程过快或器械助产操作不当时,可使软产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提高接产技术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妇的生命及产妇日后的健康.正常情况下处理得当可使损伤减少到最小程度,处理不当,则分娩时可造成较重损害,以后也可能遗留各种病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这也将促进产科专业操作及护理上的不断提高.1外阴,阴道损伤以初产妇发生较多,一般裂伤程度不深,仅为皮肤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裂伤.部位多为会阴后联合,大小阴唇,阴道壁附近黏膜.防治措施:做好分娩前的消毒处理,掌握阴道侧切时机很重要,过早使侧切口m过多而且增加感染机会,过晚会造成阴道严重裂伤;及时正确进行各层黏膜及皮肤缝合止m;术后详细做好阴道内检查,且T门检查及手术口消毒工作;做好产妇术后伤口的护理,注意事项及宣教T作,这样能大大减少伤口感染机会及产后各种并发症.2会阴裂伤防治和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当胎头拨露使会阴联合紧张时,助产十开始保护会阴,宫缩时向内上方向托压,另一手轻压胎头枕部,宫缩间歇期放松托压以免压迫过久引起会阴水肿.过度保护会阴也会带来副作用,使第二产程延长,胎头受压力过大且时间过长,使脑组织水肿,充m,出.使母体盆底软组织过度扩张,可能导致泌尿生殖膈及盆膈的肌肉,筋膜的裂伤松弛致功能不全,如前后阴道壁膨出.保护会阴不当最常见最严重就是发生会阴度裂伤.3宫颈裂伤分娩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宫颈裂伤,特别是初产妇裂伤一般发生在宫颈两侧的3点,9点处.当胎儿娩后而宫缩良好时,有阴道m应想到有官颈裂伤可能.这时应例行榆查有无宫颈裂伤,发现裂伤有mm都应缝合止.宫颈裂伤原因及防治措施:胎儿与软产道不适应,胎头过大,分娩进展过快,胎儿娩ffI过快,软组织来不及伸展而撕裂,产科手术不当,如产钳牵引术,胎头吸引术,臀位牵引术,产道组织病变,第二产程延长,子宫颈由于长时间受压引起宫颈水肿而裂伤.一旦发现裂伤应查清裂伤部位,缝合应于裂伤顶端0.51.0cm开始,缝合至距宫颈外端0.5cm处,以免以后形成宫颈口狭窄.4护理体会4.1加强责任心,认真仔细地进行反复检查胎盘娩m后接生者要认真仔细地反复检查宫颈,阴道各侧壁有无裂伤及渗血,确认无裂伤后给产妇擦浴,更换衣服,垫好会阴垫,撤换湿床垫,使产妇安静休息.如有裂伤要认真及时地给予缝合,缝合时按常规分层缝合,特别要注意阴道黏膜下的隧道样裂伤,缝线应拉紧,对明显出血点应用丝线结扎或医用可吸收缝合线8字缝扎,缝合时不留死腔.对渗血较多者,术后用纱布填塞30min_4-sj.助产人员要熟练掌握会阴解剖特点,分娩机转,缝合技术要领.4.2产后认真仔细观察产后24h应严密观察巡视,经过以上处理后,此时应注意子宫收缩,宫底高度,膀胱充盈,阴道流m,产妇有会阴,月下门坠胀,便意紧迫的主诉,或m现不明原因的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等,要反复测量IflL压,脉搏.如阴道流I札不多,各项牛命体征平稳,观察2h后送回病房.如脉搏压有波动或阴道流I6【较多应及时进行阴道柃查及其他检查,同时报告医生.4.3产后护理对有产道裂伤的产妇除常规护理外,要注意会阴部护理,保持局部清洁.术后24h可用红外线照射,照射时应注意遮挡伤口以外部位,照射距离3O40em,产妇体位侧向健侧,避免恶露污染.观察出m量,色.不要过早下床以免晕倒,增加营养,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4.4做好各个时期的宣教T作很重要妊娠期要按期产前检查,及时治疗生殖道炎症,临产前2个月勿行盆浴,避免性生活;分娩期提倡住院分娩,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要规范轻柔,避免损伤,对有产道损伤者应及时正确进行缝合修补;产褥期应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消毒会阴垫,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以利机体恢复和子宫复旧.给予消化富有营养和维生素的饮食,注意补充水分.有高热或局部炎症者,应该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有针对性的选择抗生素治疗.参考文献1陈小娟.产道血肿的相关因素与处理.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2,8(2):89.2张佩琦.妇产科护理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3:61.3杨雪峰.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14年变化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452.41吴运平.影响软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