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WebQuest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基于问题的教学法。 “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主要特征。 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信息技术课程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问: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1 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应用。 2 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迅速做出响应。 3 表达能力强,在课堂中能够简言意骇的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4 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 5 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性的沟通 6 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 问: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1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 2 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3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 信息技术课堂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 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时,常见的评价方法有纸笔测试、上级测试、作品制作、教师观察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 问: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 1 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 2 基础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原则 3 培养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相结合原则 4 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原则 5 趣味性与严谨性相结合原则 6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问: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给出任务后,通过组织学生共同研讨、分析任务,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策略和方法。还要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增强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应用需求与发展变化相连结,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譬如,每一类新的工具都是为了解决某些特定问题而设计的,而这类工具的新版本或更新换代产品,都是为满足新的需求或提供更有效的方法而设计的。要引导学生在具体工具的使用中认识其优点,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富有创造性的改进建议,养成主动地适应发展变化的习惯。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业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 衡量一次测验的好坏的指标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问: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关注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培养解决问 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共同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年龄和地域差异,以及相应的技术应用能力。 问: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开设,意味着信息技术课程已经成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文化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对信息技术课程地位的认可和确立,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和魅力;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效支撑其他学科的课程改革,为培养信息技术人才起到奠基作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他们是现代性,实验性,工具性和应用性教师备课要求写出三种计划,即学期或学年计划,课题计划,教学进度或课时计划。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 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和了解信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问:信息技术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那些途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其他基础文化素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信息伦理道德培养。2在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中提供示范,应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手段,把信息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整个学校教育中去。3通过课外活动、作业中要求使用信息技术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提出了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体现这一宗旨? 义务教育法明确指明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有“平等的权利”,信息技术课堂中,也要让全体学生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要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所以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体现出平等接受教育这一要求。 问: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 评价可以检查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动机。 2 评价可以促进学习的保持和迁移,巩固学习成果 3 评价可以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养成 4 评价可以促进教学反思 问: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先做后学往往比先学后做学习方式的效果要好,论述其主要原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需求是激发和维持的重要因素。先做后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习兴趣,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而先学后做一般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往往学生没有学习的欲望和兴趣。 问:简述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 1 信息技术课程将逐步走向信息教育 2 信息技术课程将向信息学科群发展 3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将更紧密地联系学生生活。4 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的发展更加深入 问:简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价值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基础性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与技术性、普遍性与发展性、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并使信息技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践性、开放性、创造性、人文性和方法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理论部分练习题一、填空题。1、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2、课时安排: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学时,建议102学时;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3、课程教学内容:小学阶段分为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模块七(LOGO绘图)。4、信息技术课中设计的任务主要以(典型作品设计)和(项目型作业)或实践活动为主。5、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6、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7、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安排有:信息技术初步认识、操作系统简单介绍、用计算机画画、用计算机作文、网络的简单应用和(A)。A、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B、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C、用计算机处理数据2、小学信息技术初步模块内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计算机各个部件的作用,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认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和(B)。A、信息技术发展趋势B、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C、计算机与信息技术。3、小学用计算机作文模块内容安排有: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和(C)。A、版式的设计B、特殊效果的处理C、文章的编辑、排版和保存4、小学网络的简单应用模块内容安排有:学会用浏览器收集材料和(A)。A、学会使用电子邮件B、网页制作C、网络通信基础三、简答题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计算机应用能力强,熟悉学生学习和教学等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师学习能力强,能够接受新生事物,并对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响应;教师表达能力强,能够在课堂中能够言简意赅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教师写作能力强,能够通过文字,记录、提炼教学经验;与学生、同事沟通能力强,能够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进行实质的沟通;协作能力强,在信息化社会中,能够与他人协作完成大型任务。3、如何关注课堂中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答: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多级学习目标和多样的学习方式,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到合适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水平差异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采用补课的方法为其奠定必要的基础,消除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神秘感,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也可以采用异质分组的方法,变学生的个体差异为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协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少数冒尖的学生,给予专门辅导,使其吃饱吃好,早日成才。4、简述信息技术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方法。答:讲授,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学生特点选择使用。5、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是什么?答:(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2)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3)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厂房租赁协议
- 2024企业劳动协议签订注意事项精解版B版
- 2024年度版权买卖合同(影视剧本)3篇
- 江南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南大学《传感与检测技术》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数学史与数学文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佳木斯大学《公共卫生实践技能培训》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暨南大学《口腔粘膜病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胃插管术学习培训课件
- 济宁学院《设计素描》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计算机网络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贷款债务承担协议
- 高三英语一轮复习 舒窈衡水体应用文、读后续写句型练字素材
- 2024年节能低碳知识试题及答案(共90题)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适用情况评估报告
- 中国柑橘黄龙病研究30年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压轴题第2章整式的加减压轴题考点训练(学生版+解析)
- 厂家方案比较
- 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的生涯发展
- 机械职业生涯规划书
- 稻盛和夫的实学经营与会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