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doc_第1页
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doc_第2页
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doc_第3页
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doc_第4页
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城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发展方案(2005.92006.7)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它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有利于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赢得继续教育的良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有利于学校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提升,较好地体现党的教育的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依据深圳市实施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深圳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验研究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校整体建设与发展的目标,以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为突破口,逐步把龙城高级中学建成办学上的高标准、管理上的高效率、教学上的高质量、社会上的高信誉的优质特色学校,培养出“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一) 基础和条件龙城高级中学自2002年迁校新址以来,作为最早的全寄宿制高中,率先在全市作出了课程建设方面的有益探索,以高一年级为试点,分别以拓展课、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开设课程各20多门;新课程的全面启动,我校逐步形成了以育人目标为导引和框架的校本课程模式,并在全校广泛实施。我校在新的发展阶段,将努力使课程发展得到完善推进和深入,其优势条件如下:育人目标。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做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其核心品质可具体化为:“科学、民族、现代”。这是我校对学校发展的的理解和定位,也是我校对育人目标的形象化、概括性表述。这个明确的育人目标是确定我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的主要依据。组织机构。具备先进理念和思想的领导班子,积极推进课程开发和建设的科研处,专门指导课程业务和评估的学校课程委员会,有脚踏实地、团结务实的年级组和学科组。生源。由于学校的良性发展,生源整体素质较好,新课程的适应能力教强。 师资。70%以上的省优、国优教师,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80%以上的教师具有自主开发、参与课程的经验,80%以上的教师经过新课程标准的培训,30%的骨干教师参加过国内外会议及短期培训,教师来源于全国除西藏、港澳台外的每个省区。 保障。有现代化、标准化的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实验楼、科技馆、艺术馆、体育馆等,有完备齐全的实验设备、器材、场地等;有专门的课程发展经费保障。(二)资源及现状学校资源:价值资源(真本文化理念、育人目标、龙城精神)、教育教学资源(组织、制度、经验、成果)、硬件资源(设备设施、信息化)、师资和生源。社会资源:政府的政策和财力支持,重点学校的声誉和地位,中心城各机关部门的支持,五个实践基地和各社区的联系;客家民俗文化、侨乡文化、岭南文化聚集之地;大鹏所城文化遗址;龙岗山海资源。家庭资源:移民城市家庭;经济特区本土居民家庭;农村城市化转型期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受港澳文化和经商文化影响的家庭。自然资源:学校处于龙岗中心城西区,环山拥抱,绿树掩映,绿化覆盖率达75以上,土地山林资源丰富。公共资源:师生知识背景、社会生活、各种媒体信息、书籍等。(三)框架与原则1、一个开发目标:“高素养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2、两个开发模式:(1)目标导引模式:育人目标确定选题教师认定学生选课(2)个性需求模式:师生兴趣教师申报学校审核学生选课3、三个建设重点:(1)以“高素养”内涵中的人文素养为重点,体现人文品质的培养;(2)以“现代”内涵中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科学品质的培养;(3)以“中国人”内涵中传统美德、民族文化为重点,体现民族精神的培养。4、四个开发原则:(1)特色性:一是以学校育人目标为导引和课程框架;一是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其利用率应该占校本总课程数的60%。(2)综合性:综合型课程占校本总课程数的30%,主要体现在多学科整合、多形式组合、校内外联合。(3)全员化:一是全体教师均须承担课程的开发,一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时,也成为学习者,如学术型、活动型(如中华武术)课程。(4)精品化:严格审批,宁缺勿滥,善始善终,学有所益。5、依靠五方面力量: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专家。(四)课程设置课程形式高素养(30%)现代(30%)中国人(30%)内容及性质学术型(10%)人文、科学学术讲座实践型(30%)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型(30%)跨学科课程活动型(10%)*社团、学校集体活动学科型(20%)学科拓展、校本化三、校本课程的实施(一)组织机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由学校科研处领导,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年度方案编制、校本课程指南的编写和发放、校本课程培训的组织、校本课程实施的指导、推进、检查和评估。(二)组织形式:学校统一安排时间(每周2课时)和场地(主要在报告厅、教室、实验室、运动场、信息中心、心理咨询中心等),年级组织和协调,学生选修课程,走班上课,选修课程教师负责班级管理。(三)重点课程方向由学校科研处直接主导推进的重点课程有:1、学术型课程(见校本培训方案)文化苦旅与东方文明民族精神与教育反思现代意识与深圳公民科学与美2、综合型课程事事关心(时事热点开讲)阅读中国客家文化传美德育3、实践型课程调查龙岗学生走进科学(学生科学院系列实验活动)4、活动型课程中华武术青春教育(中学生交往活动)(四)实施过程1、课程申报(20059)教师利用现有资源,申报自己开设的课程。上报课程开发委员会,经委员会讨论认定。2、撰写方案(20059)课程方案要阐明以下几方面: 课程目标:(三维目标) 课程内容:(课程名称、专题内容、作业) 课程实施:(包括授课教师、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3、开题选课(20059) 凡是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每人给1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要开设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印发课程菜单,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4、师资培训(2005.10)编制、发放校本课程指南;校本课程理论培训;专业技能方法培训;5、课程开授(2005年9月2006年5月)开课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每学期总课时数不超过36课时。确定授课时间、地点、参与听课、评课指导,及时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学期末根据课程性质进行不同形式的测查,给予学分,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四、校本课程的评价(一) 评价原则 1、 科学性原则。2、可操作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多元化原则。(二)评价内容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教师课程方案评价、教师课堂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三) 校本课程评价方法 1、对教师开发的课程方案的评价 (附表一)2、对教师校本课程教学的评价(附表二)3、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附表三):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学生上课出勤率评价,计为学时学分。出勤率低于60%无学分,超过90%计满分。该项目占学业总成绩的20%。 (2)过程评价,计为课业学分。占学业总成绩的40%。(3)结果评价。计为成绩学分。占学业总成绩的40%。 学生校本课程学业总成绩=学时学分+课业学分+成绩学分。 科研处 2005年6月12日评价要求评价项目评价要求分值评价课程开发目的意义 20%课程宗旨、学校宗旨的体现5对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意义 5对学生技能培养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5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5 课程目标的确立20%目标明确、清晰 7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6 考虑到学力分层的因素,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7 课程内容40%内容组织得好,层次分明,教材框架清晰 10 内容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 15 新科技、新观点、新教学思想含量高 15 课程评价20%评价可操作性强、方法科学、具有激励性和制约作用 20 附表一:课程方案评价表附表二:教师校本课程教学能力评价表学术型课程实践型课程综合型课程活动型课程学科型课程目标10分主题明确,理念先进,有现实针对性选题明确可行,三维目标明确,有现实针对性主题明确,三维目标明确,有现实针对性主题明确,三维目标明确,有现实针对性主题明确,三维目标明确,有现实针对性准备5分准备充分,有讲稿或投影课件有周全的实践计划、教案、安全预案,相关资料,有实践指导教案准备充分,能集体讨论备课,注重学生、过程有周全的活动计划、教案、安全预案,相关资料,有活动指导教案准备充分,备课注重针对学生,注重过程 结构10分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过程明晰,步骤合理,重点突出,职责明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过程明晰,步骤合理,重点突出,职责明确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内容15分内容丰富,举例翔实,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内容丰富,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内容丰富,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内容丰富,能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特点15分学识广博,见解新颖,有启发性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有鲜明的学科视角,学科融合,学科超越,有启发性注重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以及正确的科学态度有明确学科特点,知识性或技能性,突出学科延伸性、启发性表达5分气度适当,声音清晰、流畅、生动实验(活动)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表达准确、流畅。 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流畅、生动实验(活动)报告观点新颖,内容丰富,材料翔实,表达准确、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流畅、生动组织15分能和听众交流沟通,回答简明准确有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组织形式,能指导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善于引发质疑讨论,教法灵活,组织形式合理 有运用适当的活动方法和组织形式,能指导学生充分的交流、合作善于引发质疑讨论,教法灵活,组织形式合理 自主15分听众参与面广,听讲认真,气氛好,能自主思考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能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能自主学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能自主学习和探究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面广,能自主学习手段5分投影简明、条理清晰评价多元、合理合理、适当使用教具评价多元、合理合理、适当使用教具时间5分时间把握准确活动时间不少于3/5,有后续跟进时间把握准确,讲课时间不超过2/3活动时间不少于4/5,有后续跟进时间把握准确,讲课时间不超过2/3附三:学生学习评价量表过程评价量表分数标准描述态度10参加活动非常积极,认真,主动,及时优质完成任务7参加活动认真,能完成分配的任务4参加活动比较认真,但有缺席现象,基本能完成任务1不够认真,没有完成任务合作10有很好的合作精神,主动沟通,吸纳别人正确意见7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