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设施计算软件(2012) PKPM软件出品落地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0.80。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60.0米,40.0米以下采用双管立杆,40.0米以上采用单管立杆。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05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立杆的步距1.50米。钢管类型为483.0,连墙件采用2步3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4.50米。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脚手板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5kN/m2,按照铺设4层计算。栏杆采用竹串片,荷载为0.15kN/m,安全网荷载取0.0050kN/m2。脚手板下小横杆在大横杆上面,且主结点间增加一根小横杆。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2500,体型系数0.6000。地基承载力标准值17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0.40。一、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均布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kN/m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500/2=0.113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500/2=1.500kN/m 荷载的计算值 q=1.20.038+1.20.113+1.41.500=2.281kN/m 小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2.2811.0502/8=0.314kN.m =0.314106/4491.0=69.998N/mm2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16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荷载标准值 q=0.038+0.113+1.500=1.651kN/m简支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5.01.6511050.04/(3842.06105107780.0)=1.177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05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二、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小横杆在大横杆的上面。用小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1.荷载值计算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050=0.040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1.500/2=0.118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0501.500/2=1.575kN 荷载的计算值 P=(1.20.040+1.20.118+1.41.575)/2=1.198kN 大横杆计算简图2.抗弯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1.1981.500=0.323kN.m=0.323106/4491.0=71.845N/mm2大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164.0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大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07780.000)=0.06mm集中荷载标准值 P=(0.040+0.118+1.575)/2=0.867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1=1.146866.7221500.003/(1002.060105107780.000)=1.51mm最大挠度和 V=V1+V2=1.569mm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力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 R Rc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1.荷载值计算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0.0381.500=0.058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0.1501.0501.500/2=0.118kN 活荷载标准值 Q=2.0001.0501.500/2=1.575kN 荷载的计算值 R=1.20.058+1.20.118+1.41.575=2.416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四、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196 NG1 = 0.12060.000+40.0000.038=8.711kN(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0.15 NG2 = 0.15041.500(1.050+0.300)/2=0.608kN(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标准值为0.15 NG3 = 0.1501.5004/2=0.450kN(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0.005 NG4 = 0.0051.50060.000=0.45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10.219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2.00021.5001.050/2=3.150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 W0 基本风压(kN/m2), W0 = 0.300 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Uz = 1.25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 Us = 0.600经计算得到:Wk = 0.3001.2500.600 = 0.225kN/m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0.91.4N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10.219+0.91.43.150=16.231kN单双立杆交接位置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3.899+0.91.43.150=8.648kN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1.2NG + 1.4NQ经过计算得到,底部立杆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10.219+1.43.150=16.672kN单双立杆交接位置的最大轴向压力: N=1.23.899+1.43.150=9.089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 MW计算公式 MW = 0.91.4Wklah2/10其中 Wk 风荷载标准值(kN/m2); la 立杆的纵距 (m); h 立杆的步距 (m)。经过计算得到风荷载产生的弯矩: Mw=0.91.40.2251.5001.5001.500/10=0.096kN.m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卸荷吊点按照构造考虑,不进行计算。单双立杆交接位置和双立杆底部均需要立杆稳定性计算。参照施工手册计算方法,双立杆底部的钢管截面面积和模量按照两倍的单钢管截面的0.7折减考虑。1.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底部N=16.672kN,单双立杆交接位置N=9.089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500=2.599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5.935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6.287cm3; 由长细比,为2599/16=16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268;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164.00N/mm2;经计算得到: =16672/(0.27594)=104.740N/mm2; 不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经计算得到单双立杆交接位置=9089/(0.27424)=79.939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单双立杆交接位置的立杆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2.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底部N=16.231kN,单双立杆交接位置N=8.648kN;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60cm; k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1.155; u 计算长度系数,由脚手架的高度确定,u=1.500; l0 计算长度 (m),由公式 l0 = kuh 确定,l0=1.1551.5001.500=2.599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A=5.935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6.287cm3; 由长细比,为2599/16=163;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的结果查表得到0.268; MW 计算立杆段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MW=0.096kN.m; 钢管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 (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164.00N/mm2;经计算得到 =16231/(0.27594)+96000/6287=117.187N/mm2; 考虑风荷载时,双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 经计算得到单双立杆交接位置=8648/(0.27424)+96000/4491=97.366N/mm2;考虑风荷载时,单双立杆交接位置的立杆稳定性计算 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强度设计要求!经过计算得到 Nf = 240.088kNNf2Nl,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稳定性设计要求!连墙件采用扣件与墙体连接。经过计算得到 N1=7.253kN 小于扣件的抗滑力8.0kN,连墙件扣件满足要求! 连墙件扣件连接示意图八、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k fg其中 pk 脚手架立杆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览场地设备租赁合同(14篇)
-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微机原理与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种子质量检验理论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青海民族大学《用户研究与体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竞技武术套路5》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辽宁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色谱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工程信息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课程标准解析与教材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Q∕GDW 11612.2-2018 低压电力线高速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 第2部分:技术要求
- 公司办公室5S管理规定(实用含图片)
- (完整版)餐饮员工入职登记表
- 智能化工程施工工艺图片讲解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
- 2022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 咳嗽与咳痰课件
- 小学四年级数学奥数应用题100题
- 综合布线验收报告材料
- 《初三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 重庆铁塔公司配套设备安装施工服务技术规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