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物前滚翻 (2).doc_第1页
夹物前滚翻 (2).doc_第2页
夹物前滚翻 (2).doc_第3页
夹物前滚翻 (2).doc_第4页
夹物前滚翻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夹物前滚翻)2、游戏:穿过移动障碍二、教材分析:水平三(五年级)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属体操类教材,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器材、场地要求简单但练习方式多变有趣深受学生喜欢。经常进行滚翻练习对提高学生前庭分析器有特殊作用,对增进内脏器官功能、增强背部和腿部肌肉的力量、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平衡的能力都有显著作用。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日常生活中一些必不可少的自我保护的实用技能,避免突发意外事件所引起的伤害,如滑倒、摔倒、跌下时,可采用滚动或滚翻动作,保护自己,减少损伤。动作做法:夹物、蹲撑,蹬伸腿、膝,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经头的后部、颈、背、臀依次触垫前滚,当滚过背时,两手迅速抱腿跟上体,成蹲撑姿势技术要领:(1)前滚时所经部位要按顺序依次触垫。(2)屈膝、抱腿跟上体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三、指导思想本教材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中音乐贯穿始终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抗旱救灾的主题贯穿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通过情境创设、语言点拨、启发、诱导;动作提示、释疑、评价、小结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育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养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四、设计理念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通过学生的已有技能导入新知识。2、因人而异,.学生人人都能学习,并取得成功;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4、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双主体作用。5、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6、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交互使用,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7、促进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8、重视目标和评价的导向、促进功能,设立客观可操作的评价标准。9、为学生提供多种信息资源,实现育人目标;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音乐渲染法:利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感染学生的练习兴趣。讲解示范法:讲解示范夹物滚翻练习及穿过移动障碍的方法。 启发诱导法:什么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引导学生团身滚动。 模拟操作法:通过操作模拟人体模型,使学生清晰动作全貌。 鼓励评价法:通过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增加练习的信心。 正误评析法:通过正误动作的对比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记忆。学法:模仿法:模仿滚翻练习的示范动作。 干部组织法:以小组长为单位进行各项活动的练习。优生示范法:夹物滚翻,穿过移动障碍的动作示范。创新法:在拓展练习和穿过移动障碍时花样创新。 合作法:在夹物滚翻和游戏比赛中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竞争法:穿过移动障碍游戏中通过激烈竞争看那组夺得“抗旱救灾突击队”称号。 六、课的流程一)开始部分(救灾动员 积极参与)灾区图片配以音乐创设抗旱救灾氛围。二)准备部分(抵达灾区 救灾演练)通过和灾区小朋友“找朋友”及“传水接龙”充分激趣热身。(音乐找朋友泼水欢歌)三)基本部分(运水救灾 拓展实践)通过对“同学们如果摔倒如何保护生命之水”的解答进行夹物滚翻和穿过移动障碍的练习。(音乐篝火欢歌)四)结束部分(欢庆胜利 依依惜别)共跳傣族舞蹈放松,奉献爱心,祈福灾区。 (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让世界充满爱)体育课时计划课题1、发展滚翻能力的练习(夹物前滚翻)2、游戏:穿过移动障碍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明白滚翻动作的力量来源和团身紧更易于滚动的原理。2、技能目标:(1)90%的同学熟练掌握前滚翻动作,80%同学能顺利完成夹物滚翻练习,并能在身体失去平衡时利用滚翻动作避险。(2)发展学生身体柔韧、灵敏素质和协调性,增强上、下肢和腹背、腰部及肩带肌肉力量,改善内脏器官功能。3、情感目标:培养帮助、关心他人及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主动参与、互相协作、大胆创新和自我展示的意识与能力。体验主动参与和获得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夹物前滚翻动作熟练、流畅教学难点两臂撑推用力平均,用头的后部着垫,滚动团身紧,顺势起立。场地器材篮球场、挂图、饮料瓶44、体操垫(小22大3)、踏跳板、录音机1、竹竿4、水桶4、红旗1安全措施场地平坦 教师保护到位 小组合作保护 组织有序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法与学法次数强度开始部分1、文体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情境创设(音乐衬托,观看图片,西南旱灾。同学们是否愿意参加少年抗旱突击队赶赴灾区抗旱救灾。)4、检查服装组织出发。组织: 教法:讲解法要求:精神饱满,信心坚定。1次弱准备部分1、集体跑步一圈(到达灾区)2、游戏:找朋友情境创设(在找朋友音乐的伴奏下与灾区小朋友结成好朋友)3、各小组组长组织分别进行徒手操练习情境创设(音乐:找朋友,找到好朋友互动交流、增进友谊)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腹背运动4)、体转、体侧运动5)、活动下肢、关节4、专门性练习:传水接龙语言创设情境,音乐泼水欢歌。有一批爱心捐赠的生命之水要我们突击队员送到旱情严重的地方,大家能不能完成任务?游戏规则(略)提示:动作幅度尽量要大,先传递结束的组为优胜组。组织:教法:讲解法、游戏法教师组织集体游戏学法:练习法,注意力集中,反应快速,动作舒展、大方。组织:如图教法:讲解法学法:合作法。放音乐、学生集体练习,教师简单语言提示。要求:动作协调、迅速团结协作。3次1次2次中强基本部分1、复习已学内容(各种方式的滚动)1) 前滚2) 后滚3) 左右滚动4) 侧身滚动情境创设:我们突击队员在抗旱救灾的时候多数走山路,如果摔到了如何保护自己?(滚动)2、学练夹物前滚翻1)双手持物前滚翻2)双膝夹物前滚翻3)双脚夹物前滚翻动作做法:蹲撑,双手持物(双膝夹物、双脚夹物)蹬伸腿、膝,同时屈臂、低头、含胸、经头的后部、颈、背、臀依次触垫前滚,当滚过背时,两手迅速抱腿跟上体,成蹲撑姿势。情境创设:我们突击队员摔倒时如何保护我们运送的生命之水。3、游戏:穿过移动障碍游戏规则:在一34米长的横杆上吊悬挂物间隔80100厘米,两位同学将其举起前后晃动,其他同学把握时机从悬挂物的空挡穿过并保证不被悬挂物碰到,顺利通过得1分否则不得分。最后以得分多者胜并得到抗旱救灾突击队的红旗。要求:1)每组的第二位同学必须等前面的同学回来击打水瓶后方可出发。2)每位同学都不能漏掉障碍。情境创设:音乐篝火欢歌我们将要承担一项路途较远很艰巨的送水任务,途中要穿越丛林、水沟、小山、石头。这是对大家的考验每组能保证完成任务吗?(能)各组立即组织马上开始。组织:如上图教法:启发式、设问法。学法:干部组织法1)教师语言引导唤起学生的想象和已有技能。2)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3)发现优生,进行不同动作的展示。4)集体交流练习。教法: 讲解法、示范法、模型操作法、纠正法。学法:模仿法、练习法、合作法、1、出示课件(挂图)讲解夹物前滚翻的动作组成。2、运用课件(模型)示范一次夹物前滚翻完整动作,提起学生兴趣。3、教师示范完整动作。4、学生进行尝试性练习:同伴分组两人一组练习。小组探讨,互帮互助练习.5、教师提示突破难点:下颌夹纸低头练习。6、优生示范小组评价7、成果汇报展演。组织:四路纵队 教法:讲解法、启发诱导法学法:干部组织法、合作法、创新法、竞赛法。1、讲解游戏规则要求,指导学生注意安全。2、分组组长组织进行尝试性练习。3、教师点评4、小组讨论设置本组的行进路线,确定后摆放器材。5、准备就绪后教师组织竞赛性练习。6、教师鼓励表彰优胜组。要求:按照规则游戏、团结协作,相互合作、力争上游、气氛活跃、情绪高涨。3至4次3次2次2次中中强结束部分4、放松歌舞:和灾区小朋友依依惜别(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5小结本课;教师引导同学合作用水瓶摆一颗爱心并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情境创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今天每组的齐心协力的完成了抗旱救灾的光荣任务,我们即将要离开了,你想给灾区的小朋友留下一点祝福吗?6、布置课后作业:师生再见7、课后小组长协助教师将器材收回。组织: 教法:语言引导法、示范法学法:练习法、模仿法听音乐师生同舞要求:动作柔和、舒展、轻松、愉快。1次弱教学后记音乐贯穿始终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抗旱救灾的主题贯穿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本课开始与准备部分,我依照教学常规,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良好习惯出发。在队列练习和准备活动中,通过语言引导、音乐图片给学生创设情境,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滚翻能力的教学中,始终贯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滚翻练习上由浅入深,在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克服恐惧心理,教师给予评价与鼓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