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中文题目 醉蝶花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英文题目 Study on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Cleome spinosa Jacq 学生姓名 班级 学 院 植物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技术(植物)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一章 前言1第一节 醉蝶花的研究背景及现状1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第三节 方法路线4第二章 醉蝶花的提取分离纯化5第一节 醉蝶花的提取51.1实验材料51.2实验仪器设备51.3提取5第二节 样品的分离纯化62.1实验材料62.2实验仪器设备62.3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以下几种:7第三章 提取物的结构鉴定分析12第一节 结构鉴定技术121.1质谱121.2紫外可见光谱121.3红外光谱13第二节 图谱分析13实验结论与讨论15致谢16参考文献17摘要天然产物化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将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提取分离出来鉴定出成分及结构,从而获得新的活性物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时至今日,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得到新化合物,程序繁杂,耗时很长,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且存在缺陷性,而全球约有植物370000种,种类丰富,其中大部分尚未进行开发研究,植物中含有的大量的新型结构化合物是现代化学,医学的重要资源,这宝贵而丰富的资源的极大一部分现如今还未被开发,这是人类的财富也是未来化学学科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论文以天然产物化学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分析。运用柱层析色谱分离技术包括硅胶柱分离,凝胶柱分离,反相柱分离,TLC薄层色谱等各种不同的分离技术对醉蝶花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了三种化合物,运用氢谱技术与质谱技术对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了准确的鉴定,根据得到的谱图分析最后鉴定其为porrigenic acid。关键词: 醉蝶花 次生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IAbstractTh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Division has been dedicated to isolating compounds present in plants to identify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thereby obtaining new active substances for better service in all aspects of society. Today, the new compounds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artificial synthesis. The process is complicated and time-consuming. It takes a lot of resources and is defective. There are about 370,000 kinds of plants and abundant species. Most of them have not been developed.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new structural compounds is an important resource of modern chemistry and medicine, and a large part of this valuable and rich resource has not yet been developed, which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wealth and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chemistry.In this paper, the 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theory as a guide, through extraction, separation, purification,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Cleome spinosa Jacq were carried out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chromatography, such as silica gel column separation, gel column separation, reversed phase column separation and TLC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Finally, three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the isolated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by hydrogen spectroscopy and mass spectrometr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tra, th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porrigenic acid.Keywords:Cleome spinosa Jacq; Secondary metabolites;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18第一章 前言第一节 醉蝶花的研究背景及现状醉蝶花(学名:Cleome spinosaJacq.):白花菜科醉蝶花属于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茎直立,株高在40厘米-60厘米之间,有的品种则可达到1米, 其茎上长有粘汁细毛,会散发一股强烈的特殊气味;叶片为掌状复叶,小叶5枚-7枚,为矩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由底部向上次第开放,花瓣披针形向外反卷,花苞红色,花瓣呈玫瑰红色或白色,雄蕊特长;蒴果圆柱形,种子浅褐色。花期在6月-9月,其花茎长而壮实,花朵盛开时,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满的花球,朵朵小花犹如翩翩起舞的蝴蝶,非常美观。全草:辛、涩,平。有小毒。祛风散寒,杀虫止痒。果实:民间试用于肝癌。醉蝶花是一年生强壮草本植物,高1-1.5米,全株被粘质腺毛,有特殊臭味,有托叶刺,刺长达4毫米,尖利,外弯。叶为具5-7小叶的掌状复叶,小叶草质,椭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中央小叶盛大。长6-8厘米,宽1.5-2.5厘米,最外侧的最小,长约2厘米,宽约5毫米。基部锲形,狭延成小叶柄,与叶柄相联接处稍呈蹼状,顶端渐狭或急尖,有短尖头,两面被毛,背面中脉有时也在侧脉上常有刺,侧脉10-15对;叶柄长2-8厘米,常有淡黄色皮刺。总状花序长达40厘米,密被粘质腺毛;苞片单1,叶状,卵状长圆形,长5-20毫米,无柄或近无柄,基部多少心形。花蕾圆筒形,长约2.5厘米,直径4毫米,无毛。花梗长2-3厘米,被短腺毛,单生于苞片腋内。萼片4,长的6毫米,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渐尖,外被腺毛。花瓣粉红色,少见白色,在芽中时呈覆瓦状排列,无毛,爪长5-12毫米。瓣片的形状为倒卵伏匙形,长10-15毫米,宽4-6毫米,顶端圆形,基部渐狭。雄蕊6,花丝长3.5-4厘米,花药线形,长7-8毫米;雌雄蕊柄长1-3毫米;雌蕊柄长4厘米,果时略有增长。子房线柱形,长3-4毫米,无毛;几无花柱,柱头头状。白花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61个化合物,主要成分相对百分含量为反-9-十八碳烯酸(17.14)、n-十六酸(9.91)、n-癸酸(8.62)、1,13-十四碳二烯(7.89)、亚油酸(5.32)、庚酸(4.21).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白花菜子挥发油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具有良好的清除效果.采用抑菌圈法测定白花菜子挥发油的抑菌活性,白花菜子挥发油对枯草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白花菜子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白花菜子挥发油具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可能和它的化学成分有关,挥发油是白花菜的主要有效成分,取新鲜地上部分粉碎后,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分析法确定了其含有29个挥发性成分,即香芹酚(carvacml,292),反式-植醇(trans-phytol,24O),芳樟醇(1inalool,13,3),反式一2-甲基一环戊醇,(trans-2-methyleyclopentanol,72),B-丁香烯(B-caryophyllene,4。4),m-百里香素(m-Cymene),壬醛(nonanal),1-0t-萜品醇(1-a-terpine01),B-环化枸橼醛(B-eyeloeitral),香橙醇(neml),反式-香叶醇(transgemni01),甲基异硫氰酸甲酯(methylisothiocyanate),茴香醚(anisole),苯甲醛(benzaldehyde),2,4,5-三甲基-噻唑(2。4,5-trimethyhhiazole),苯乙醛(phenylacetaldehyde),右旋-柠檬烯-1,8(d-limonene),B-罗勒烯(B-ocimene),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水杨酸甲(methylsalicylate),(It-紫罗兰酮(理-ionone),反式-牛龙牛儿基丙酮(trans-geranylaeetone),p-紫罗兰酮(Bionone),十三烷(tridecanal),橙花叔醇(nerolid01),雪松烯(ce&ene),顺式-3-十六醇一1(cis-3-hexenl01),反式-3-十六醇-1(trans-2-hexenl01)和庚酮-2(heptan-2-one)萜羽扇豆醇(1upe01)主要存在于叶中,学者Ramiah. N等人先后用不同的方法从叶和种子中得到了具有止咳,抗癌等显著活性的B-谷甾醇(Bsitoster01)及其苷。1999年印度学者从成熟的全草(种子除外)分离得到一种新的达玛烷型三萜类化合物cleogynol,(20S,24S)-epoxy19,25-di-hydroxydammarane-3-onehemiketal。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根据查阅文献了解相关研究后可得知醉蝶花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醉蝶花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其对于生长环境要求不苛刻,适应性强,性喜高温,较耐暑热,忌寒冷。喜阳光充足地,半遮荫地亦能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苛刻,水肥充足的肥沃地,植株高大;一般肥力中等的土壤,也能生长良好;沙壤土或带粘重的土壤或碱性土生长不良。喜湿润土壤,亦较能耐干旱,忌积水。醉蝶花原产南美热带地区,是非常优良的抗污花卉,对二氧化硫、氯气的抗性都很强;能美化环境,是非常优良的抗污花卉,在污染较重的工厂矿山也能很好地生长。还是极好的蜜源植物,能提取优质精油。白花菜叶具有驱虫作用,经过研究发现,白花菜中提取出来的油可以用作为广谱杀虫剂中的有效成分,并且实验表明其对灭头虱、线虫等害虫的杀灭作用非常强。将醉蝶花的叶片经过脱脂处理后得到的水提物,以及将其种子进行脱脂处理后得到的醇提物,对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非常强。白花菜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佐剂诱发关节炎的症状,动物口服白花菜叶甲醇提取物后能明显减轻弗氏佐剂诱发的关节炎的症状,血液和其他生物化学参数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且无毒副作用。耿红梅等研究发现,白花菜籽提取出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白花菜的提取物含有一定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成分,单独和复合使用均能有效促进伤口愈合,而且效果明显优于商业软膏。,白花菜中所含有的黄酮类物质通过干预能清除活性氧和氮物种进而引发一些慢性炎症的细胞中的自由基,从而表现出抗氧化活性。第三节 方法路线第二章 醉蝶花的提取分离纯化第一节 醉蝶花的提取1.1实验材料醉蝶花,甲醇,蒸馏水,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1.2实验仪器设备恒温水浴锅,超声波清洗器,日式旋转蒸发仪,国产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布氏漏斗,足够多的锥形瓶,容量合适的分液漏斗,洁净无菌的胶头滴管等玻璃仪器,国产粉碎机,操作有机溶剂时所需的通风橱。1.3提取(1).将获得的醉蝶花晒干,晒干后将醉蝶花切割成小段,使用实验室的粉碎机将样品粉碎,均匀等份的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大玻璃瓶中导入甲醇浸泡,将装有样品倒好甲醇的大型玻璃瓶放入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一般维持在四十度左右使得醉蝶花中的物质成分能够更好的溶解到有机溶剂中,浸泡二十四个小时到四十八个小时,时间越久物质成分析出效果越好,在进行滤液回收浓缩之前在超声波里超声震荡半个小时左右有助于加速析出,更有利于产物的提取。(2).准备好循环水式真空泵以及布氏漏斗,将之前处理好的醉蝶花的滤液倒入漏斗过滤,将过滤好的的滤液收集,使用旋转蒸发仪对滤液进行浓缩,使用旋转蒸发仪时应注意使用顺序以免出现机器故障发生危险或产生样品损失的情况,开始浓缩前应先检查冷凝水是否开启,压力表指数是否正常,如出现压力异常及时检查真空泵以免样品蒸汽流失或压力过高将仪器冲开造成事故。同时在使用时应注意旋转蒸发仪中水温的控制以及转速的快慢,水温过低转速较慢会导致滤液蒸发浓缩速度过慢影响实验进度,而水温过高则会导致样品与溶剂一同飞出丧失浓缩效果,同时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提取物中的部分成分发生改变影响后期的分离与鉴定,转速过快则易导致滤液爆沸,因此掌握好加热锅中的水温与旋转仪器的转速将二者有效搭配找出最适参数十分重要,与此同时应根据旋转蒸发瓶中溶液浓度的改变及时调整相关参数。(3).已经收集完滤液的醉蝶花样品应及时补充甲醇溶剂,同时旋转蒸发仪中冷凝回收瓶中的甲醇溶剂也应一并倒回样品中去,这样可以使得随甲醇溶剂一同飞出的样品成分能够在下一次浓缩时得到回收,减少样品的损失,同时节约溶剂的使用降低实验耗费,节约成本,补填好溶剂的醉蝶花样品按照之前第一步的处理方式同步再次处理,这一流程需至少重复三次以上,直至溶剂颜色变化不明显,以保证实验材料中的绝大多数物质成分都已被提取出使得浓缩的样品中各种物质的量能够满足后续实验所需。(4).多次旋转蒸发后将最后浓缩完成的粗提取物汇合到一起,使用乙酸乙酯对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萃取时注意有机溶剂摇晃时会有挥发产生压强注意放气,同时因为有机溶剂会产生气味因此注意在通风处中进行这一步实验。萃取完成后将得到的上部液体通过日式旋转蒸发仪旋蒸干。剩余部分收集起来做好标记。第二节 样品的分离纯化2.1实验材料浓缩后的醉蝶花提取物,甲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相关有机溶剂,点样管,脱脂棉,蒸馏水等相应试验所需耗材。2.2实验仪器设备硅胶层析色谱柱,凝胶层析色谱柱,反向色谱柱,薄层色谱,便携手提紫外检测装置,通风橱,分液漏斗,烧杯,胶头滴管等相应玻璃仪器。由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多样,结构复杂难于分离,因此分离纯化是本实验的前提也是关键部分,是整个流程中的重点难点,为了能够有效的将各种植物中的化合物分开,达到纯化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种类化合物之间的性质结构等各方面的不同点运用不同的分离技术,对应的将其分离出来。2.3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有以下几种:2.3.1硅胶柱层析分离技术 硅胶色谱分离技术的原理为:利用不同物质与硅胶即固定相之间的吸附能力不同,以达到将混合物中的各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硅胶显弱酸性适于分离酸性和中性化合物,硅胶具有相似相吸加入待分离样品后,在洗脱剂即流动相的推动下与硅胶性质相似的物质吸附效果明显,与硅胶性质相似度低的物质吸附效果弱,不同物质受固定相影响的效果不同因此移动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效果。 上样时的方式一般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操作较为简单的湿法上样,另一种为分离效果好但步骤稍显繁琐的干法上样。干法上样分离效果好,可以保证柱面的完好平整,被分离物质之间截面完好不会出现不同组成部分发生分离面交融,从而产生影响降低分离效率,需要再次进行分离影响实验进度,但采用干法上样需要将被分离物质与硅胶混合搅拌均匀,最后将拌好样的部分进行旋干,旋干后不要出现固体颗粒物,若有出现说明有的样品没有被硅胶吸附上,因此干法上样所需时间较多需要提前进行一部分准备工作,同时对被分离物质的量有要求,因为吸附效果好物质与固定相之间吸附能力强就会导致吸附剂将大量被分离物质牢牢吸住,会有一大部分因此损失,因此若想要分离的样品数量较少的话,不建议采用此种方法,以免因为物质损失过多影响到最终化合物鉴定。干法上样后应在样品区上再加入一部分硅胶作为保护层,然后在保护层上塞一块无菌棉。湿法上样相对干法上样来说较为省事,且对于被分离物质的量要求较少,只需使用少量溶剂将样品溶解滴入硅胶柱即可,溶剂越少越好,需注意在上样时保证柱面平整,上柱时多数样品都很粘稠,若有样品在硅胶中析出说明硅胶对物质的吸附已经达到饱和需要对待分离物质进行重结晶,有的物质溶解性可能会较差,能将其溶解的溶剂又有可能出现拖尾现象,此时则需更换上样方法选择干法上样。对于柱的长短粗细的选取,柱子越粗分离的效果越好,柱越粗样品层越薄,柱子越长塔板数越高越有利于分离,但同样所需的材料以及洗脱剂也就越多在实验成本上会有所增加,应根据具体实验情况选择合适的柱子,如果有用成分与杂质较易分开则可选用较小较细的柱子,如果性质较为相似则需选用较粗较长的柱子。装柱:首先选取合适目数种类的硅胶,根据实现选取好的柱子大小以及样品数量称量硅胶一般要求硅胶的量与样品的量的比在三十到四十左右,将称量好的硅胶与足量的有机溶剂混合起来搅拌均匀,一般溶剂与硅胶体积为一倍左右的关系,在将硅胶浆倒入柱子之前要用一块无菌脱脂棉将柱子下方塞住,同时应该注意柱子下方的活塞一定不要涂抹润滑剂,因为润滑剂会溶于有机溶剂中与样品混在一起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塞入棉花后向柱子中倒入一些有机溶剂,将蓄液球置于其中使活塞处于开启状态,做好准备后将混合均匀的硅胶浆匀速稳定的倒入其中,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有硅胶浆会粘附于蓄液球上,使用少量溶剂将其冲下,待其自然沉降之后加入足量溶剂,采用加压的方式压实柱体,实验室中选用循环水式真空泵将柱体抽实,柱子压实的程度应掌握好,太过紧密会导致流动相移动速度过慢拖延分离进度,延长实验时间,而若出现气泡对于样品的分离影响巨大,同时应该注意柱子一定不能出现开裂,一旦出现立即重新装柱否则有可能造成分离失败。装好的柱子柱面要保证一定是平整的,柱体要保证均匀否则的话会出现流动速度不同。2.3.2凝胶柱层析分离技术凝胶柱分离的原理为分子筛原理,凝胶柱的载体颗粒不是实心颗粒,再加入有机溶剂之后,凝胶颗粒发生涨大,颗粒内部的网状结构展开,各种化合物分子的大小不同,在随着流动相进入硅胶柱后,分子结构大小不同的物质会有不同的运动途径,分子量大于凝胶载体内部孔径的物质无法通过载体内部,只能在载体颗粒之间的缝隙中通过,而分子量小于凝胶载体颗粒内部孔径的成分则有路径不同,其可沿着缝隙通过,也可从在载体内部通道中向下运动如此一来,不同物质走过的距离不同,在柱子上的表现就是有先有后,大分子量的物质成分走过的路径比较短,相对来说速度快,所以会先出来,小分子量的物质成分,因走过的路径孔道曲折速度较慢,后被分离出来。凝胶柱分离有一定的局限性,以载体的孔径为筛选条件,大于孔径的物质成分之间的分离速度基本一致,小于孔径的物质成分之间因都能通过孔径和外部的载体颗粒之间的缝隙速度大体相同,而能通过其中部分孔径的物质又是一个部分,所以凝胶柱对于处于每种凝胶分离范围之外的物质分离效果会比较差使用时应当注意。凝胶色谱柱有几个重要的参数决定了他的分离能力:柱体积指的是凝胶装柱完成后从柱子的最下端到凝胶柱的顶表面的体积这充满凝胶颗粒的部分也可以成为凝胶床,所以柱体积也可以叫做床体积,用字母vt表示。外水体积:凝胶柱中载体颗粒之间的体积即颗粒之间缝隙的体积之和,所以也叫做间隙体积,通常使用vo表示。内水体积:之前已经提到凝胶载体颗粒并非实心,内部还存在网状结构的孔隙,这一部分孔道的体积的和就叫做内水体积,也叫做定相体积用vi表示。峰洗脱体积:指的是被分离物质通过凝胶柱所需的流动相的体积选用ve表示,该参数的计算与被分离物质的体积有关,当样品体积很小时从加样到峰顶位置所用的体积即为峰体积。2.3.3反相柱层析分离技术反相柱与硅胶柱的分离原理是类似的,将硅胶进行处理之后使其与硅烷化试剂发生反应,生成表面有烷基存在的非极性固定相,分离时利用的也是相似相吸的原理,不同点在于反相柱的固定相是非极性的载体,所以当被分离物质加入其中时被吸附住的物质成分都是小极性的,极性较大的物质会先于小极性物质成分流出,因此称之为反相柱。使用反相柱时一般采用甲醇与水混合的流动相,注意梯度洗脱时对于两种溶剂比例的选择,洗脱的极性顺序的选择,同时应当注意在配置好流动相后应先使用超声波对洗脱剂进行超声处理,同时因为反相柱分离时速度较慢,一般会对柱体进行加压处理,需及时观察补充液体防止出现吹干现象。无论是硅胶柱,凝胶柱,还是反相柱在使用之前都需对柱体进行观察,以防出现柱体开裂的情况,保险起见可对所需使用的柱子进行摇柱,待沉降之后在使用。2.3.4薄层色谱分离技术薄层色谱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化了的色谱柱,其原理与色谱柱相同,但更加快速,便捷,只需少量样品即可完成想要的检验效果以及分离,鉴定等方面的实验目的,在薄板上均匀地涂抹一层固定相,在下方加入待分离物质,运用展开剂将其展开分离,在日常可见光下,紫外光下对用展开剂处理过的薄层色谱进行观察,将数据采集完成后,使用显色剂对色谱进行显色处理,注意显色处理是不可逆过程,处理后将固定显示且无法再在其他光线下进行观察,因为色谱上的物质成分已被破坏,性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显色时需要对薄层色谱进行加温也就是烤板,温度需要掌控好,过高的温度会让显色处理失败。使用薄层色谱时注意点样时不要划破薄层表面,用来点样的毛细管点一次样后用甲醇清洗一遍用棉花吸干后方能进行下一次点样,点出的斑点不宜过大否则展开时会与旁边的样品混在一起,因此点样时点一下待溶剂完全挥发后观察一下斑点大小再进行第二次点样,这样操作可保证点出的斑点适中,同一个斑点点样的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若样品较稀则需多加几次保证展开时的效果,若样品较浓则少点几次以免物质成分过多出现拖尾现象,失去分离效果。同时应注意展开剂的选择,实验表明若配置的展开剂的比例不相同的话会对不同的待分离物质有不同的展开效果,所以在使用色谱柱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之前一般都会先用薄层色谱对分离效果进行检验,以期望能筛选出最佳的分离方法,完善分离方案使效果达到最佳。薄层色谱分离贯穿了整个实验过程,每次分离完成后都需对效果进行检验同时决定下一步分离方法以及所需分离部分,这一实验技术需要牢牢掌握。具体的上样分离的方法过程为:调整硅胶柱内洗脱剂的液面高度,使液面的最低点与硅胶面相平,若液面过高将会导致样品被稀释影响接下来的分离,调整好液面后将下方阀门关好。使用溶剂恰好能将被分离物质全部溶解后,将漏斗靠在硅胶柱玻璃内侧,漏斗口出需塞上一块无菌脱脂棉,使用胶头滴管将溶解好的待分离物质加入到漏斗中。待所有物质均进入后开启下方阀门,调节流速使样品以恰当的速度向下移动。当这一部分全部进入表面,只余一层薄薄的液面时,关闭阀门。使用溶剂冲洗之前盛放被分离物质的容器,同样要求使用的溶剂量越少越好。采取同样的方法将这一部分加入到硅胶柱中去,最后使用溶剂沿玻璃内壁小心冲洗挂壁的样品。确保全部进入后,补液,开始分离。刚开始分离的一段时间应注意观察样品层的移动速度是否均匀,同时小心是否有气泡和断层出现。在分离的过程中要经常使用便携手提的紫外检测装置,对柱子的分离情况进行检查,观察分离效果根据样品层的分离状态各成分所在的位置决定接样,尽量保证一种成分接到一起,便于后期纯化以及下一步分离。对浓缩后的醉蝶花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后得到三部分物质将其分别命名为X、Y、Z。运用硅胶柱对X部分进行分离得到三部分分别标记为X1、X2、X3,对这几部分运用薄层色谱进行分析X1部无明显反应,对X2、X3运用凝胶柱与反相柱进行多次分离纯化后,X2中分出X2-1、X2-2,X3中得到X3-1、X3-2、X3-3对这些样品再次进行分析将X2-1命为SY-H1,将X2-2与X3-1合并后命为SY-H2,对Y部分样品进行同样操作,经过硅胶柱分离后获得Y1、Y2、Y3、Y4四部分同样多次运用柱色谱分离技术对其进行分离纯化,Y1中得出Y1-1、Y1-2、Y1-3经过分析将Y1-2命为SY-H3,Y2部为Y2-1、Y2-2、Y2-3、Y2-4将Y2-2命为SY-H4将Y2-3命为SY-H5,Y3分出Y3-1、Y3-2、Y3-3,将Y3-2进一步分离后为Y3-2-1、Y3-2-2其中Y3-2-1命为SY-H6,Y3-2-2命为SY-H7,对Y4进行分离得到Y4-1、Y4-2将Y4-1命为SY-H8,对Z部分物质进行分离结果为Z1、Z2、Z3,其中Z3极性过大杂质多不再分离,样品Z1分得Z1-1、Z1-2、Z1-3将Z1-2记为SY-H9,Z2中获得Z2-1、Z2-2、Z2-3将Z2-1记为SY-H10。第三章 提取物的结构鉴定分析第一节 结构鉴定技术经过提取分离后得到的化合物需要经过各种不同的鉴定方式对化合物进行初步的研究,通过红外光谱确定分子中所具备的官能团类型,通过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来判断物质的分子骨架,以及化合物的纯度的检测,通过质谱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与分子式,通过核磁共振谱来确定被测成分中氢原子,碳原子的数量种类以及他们的连接方式进而推测出分子构型。这一过程需要多向有着丰富的经验导师请教。1.1质谱原理:为将待分析的化合物击碎成不同的碎片,使碎片带电形成不同荷质比的离子,经过加速电场时被加速从而形成离子束,进入质量分析器,因为不同荷质比的离子经过电场与磁场时发生的偏转程度不同,最终表现在质谱图上的位置也就不同,通过分析质谱从而确定其质量。常用的质谱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电子轰击质谱以及场解析电离质谱,还有电喷雾电离质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常用的有机质谱仪有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1.2紫外可见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用来判断待测成分的骨架结构,有机物中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电子如单键电子和未成对的孤对电子以及双键电子,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照射下,电子获得辐射能量发生跃迁进入到较高的能级,发生跃迁的电子进入新的轨道,此时电子存在的轨道就叫做反键轨道,电子的跃迁受化合物内部结构影响,通过观察电子的跃迁可以推测成分骨架。紫外光谱通常可以用来鉴定化合物,同时还可以用来检查待测物质的纯度,具体方法为观察化合物与杂质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是否有吸收现象,如果其中一个有吸收而另一个则无明显吸收峰,则可以根据这一特性对待测物质进行纯度检测。还可以用来确定异构体,通过规则得出计算值将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可以知道化合物属于那种异构体,除此之外紫外可见光谱还应用于测定位阻作用,氢键强度以及进行定量分析等相关方向,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郎伯比尔定律。1.3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主要用来确定待测物质成分的特征官能团,主要区域为四千到六百二十五厘米红外区域,检测物质在这一区域内对能量的吸收对比于用来作为标准的标准化合物的所产生的红外光谱,因红外光谱的特征性极高,所以选取一定的标准化合物将他们的红外光谱汇总集结成册既可作为标准谱集用来对比鉴定,可鉴别氨基及羟基,双键以及芳环等特征官能团和芳环的取代类型。第二节 图谱分析将我们分离纯化后得到的化合物送检,经过测定后得到相应谱图,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对得到的这些数据谱图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与数据分析。 图1-1 质谱图1-2智能质谱 图1-3核磁氢谱图1-4核磁碳谱最终鉴定化合物SY-H8为 porrigenic acid 分子量为:310分子式为实验结论与讨论对于白花菜科所属的多种植物都已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醉蝶花作为一种广泛且大量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的植物具有先天的科研价值优势,若能检测出醉蝶花所含有成分中对人类有益的部分,那么这种作为园林观赏而被大量种植的花卉除了可以被用作观赏以及蜜源植物之外将会为人类做出更多的贡献。经过在实验室几个月的不断的努力与尝试,我们最终成功的从醉蝶花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出了三种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结构上的鉴定分析,根据得到的质谱,核磁氢谱,核磁碳谱等一系列相关数据信息我们鉴定出了化合物SY-H8而其他成分因为之前试验中的损失,操作误差的原因导致纯度未满足鉴定需求,暂时无法得出具体结论,只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反思改良继续努力。结论化合物SY-H8最后鉴定为 porrigenic acid 分子式为:致谢行文至此,心中感慨万千。随着每一个文字每一个字符的敲入,我的大学时光也正一点点走向结束。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段,结束之后便只剩离别与一个终要面对的社会。坐在电脑前似乎想不起转瞬即逝的四年里到底都发生了什么,但不经意间那些画面又浮现出来提醒着我这一千多个日夜是怎样度过。想起13年的八月份第一次来到长春,第一次踏入和平校区,带着忐忑与期望,带着迷茫与梦想,感谢和平校区它接纳了我即使最初的相见似乎不那么如人意,但最终我们的回忆与和平的草木联系在一起,这里的土地满是我们的足迹,我们的身影与和平一同定格在过往的时光里。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细致而耐心的指导,这种教导不只是知识的传授经验的讲解更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对我的感染。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在仪器的使用上以及实验的操作手法上对我无私的分享讲解。感谢我遇到的每一个人,四年生活与你们一同度过十分荣幸。参考文献1 吕帮玉, 何玉池. 白花菜的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 2014(3):74-75 2 雷建飞,蒋卉,王咏梅.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技术J中国科协学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床检验分析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4年3月跨国物流温控记录缺失导致货损责任书
- 防造假培训课件模板图片
- 美发前台行政管理
- 礼仪主题教育班会
- 2025年04月山东烟台市产业领军人才“优聘”选聘6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03月阜阳临泉县农业农村局公开招聘特聘农技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小班美术《蜘蛛织网》微课件
- 操作流程培训
- 2024年2月深海捕捞作业创伤紧急赔付执行模板
- 2025版矿山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协议范本3篇
- 并购重组税务处理-企业管理
- 四川凉山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考调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中国艾草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防走失应急预案
- 临床实验室管理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中式烹调师理论知识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 低压电工培训教案
- 外科护理风险
- 2024年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体格检查
- FURUNO 电子海图 完整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