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历程_第1页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历程_第2页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历程_第3页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历程_第4页
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 第六课  求索真理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历程莲山课件M2011届高三政治复习哲学学案第六课求索真理历程【考纲要求】【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理解】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和归宿。2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真理是的有条件的。3认识过程具有和,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真理,在实践中和发展真理。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1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的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人造或人为世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12的事实说明A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惟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3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4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包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12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5“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表明了A对待事物要亲眼去见识B对待事物耳闻就行C要认识事物的规律D实践的重要性6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7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范围,这说明了A真理是普遍的B真理是主观的C真理是有条件的D真理是绝对的8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12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瓦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真理是因人而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客观的ABCD10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B千虑一得C百感交集D三人成虎11“软实力”、“思想库”、“票决制”、“人文关怀”、“自治机制”、“精神家园”、“生态文明”、“亲和力”等等新提法、新表述,无一例外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多彩的实践。这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12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上述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A真理都是有条件的B真理都是具体的C真理的客观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12性D真理的能动性13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从原来国家经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提法的变化说明A世界是物质的,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B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C价值观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D认识总是要随着实践变化而变化发展1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这是因为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15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12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ABCD16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7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ABCD18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12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ABCD19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KS5UCOMABCD20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12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1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22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三简析题(24分)23网络是近年来从广域网络计算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针对大多PC计算能力的闲置,通过网络技术,可以在全球互联网范围内,把这些闲散的计算能力整合起来,进行一些超大规模的计算,还可以存储一些行业的大型数据库,实现更高意义上的全球资源共享。把网络“打造”成一台虚拟的巨大超级计算机,目前仍然是一个理论上的说法,还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12需进一步加以研究,并逐步扩展技术应用范围。试运用哲学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24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组织数百位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测、调查、实验和分析探讨,先后发布了四个“气候评估报告”。1990年报告称“近百年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波动,或人为活动,或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1995年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已经可以“被检测出来”;2001年报告认为,“新的更强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测到的大部分气候变暖可能归因于人类活动”;2007年报告强调,“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并将这种可能性从2001年的约66提升到90以上。结合“气候评估报告”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描述,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12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答题纸班级姓名学号完成时间家长签名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23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三简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3(12分)24(自我反思与总结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10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121来源、动力、标准、目的2正确反映、具体的3反复性、无限性、发现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ADCBDCCCDBC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CDCABBCCBBC三简析题(第小题12分,共24分)23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6分网络技术的研究源于实践需要,反映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网络技术的应用也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6分24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地球变暖原因的研究课题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评估报告”是科学家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