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一、调研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农村富裕劳动力向非农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三农”问题遏制贫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步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必然涉及农民工子女流动的教育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入地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对家庭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拥入城镇,城市流动人口正在不断增加。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是流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学生人数从2003年2月近三百多人,上升到现在的七百多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占98,到2010年9月止,我校的流动人口达到学生总数的99%。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儿童在家庭教育观念、家庭环境等方面均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这些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学生因地域、风俗习惯不同,导致学生沟通上的困难,加之教材、学生差异及家长素质等因素,造成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从而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6年,我校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申报了流动人口子女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并获得立项,成为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二、研究目的:通过研究,弄清流动人员子女学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逐步改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方法。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学习、行为、卫生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家庭教育的实效。达到家庭、学校、学生之间更好地融合。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问题研究(1)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 我校从2006年开始,接收的流动人口子女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10年,全校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占学生总数的99%。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居委会调查、学生家长会、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从中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l 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我校的90%家长都是来武汉打工的,很多就是服装厂做工的工人,另有10%是来武汉做小生意的。学生放学后,正是他们最忙的时候。他们多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经济收入微薄,社会地位较低,主要来自经济相对落后、文化相对闭塞的偏僻农村,是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一方面,由于文化层次偏低,家长自身素质不高,不能为孩子做出表率,也不能给孩子应有的道德教育和学习辅导,造成学生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由于忙于生计,闲暇时间少,流动人口对其子女各个方面的关注较少,大多缺乏与孩子沟通,造成亲子关系上的种种问题,有些孩子还成了父母心情不畅的“出气筒”。 绝大部分家长虽然非常关心孩子,但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这肯定是不利于子女的学习的。导致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首先表现在沟通上,亲子沟通渠道的狭窄或严重不足,致使亲子沟通困难重重,有如万水千山之隔。其次表现在家庭教育的目标多指向对孩子学业成绩的量化要求,而对孩子心理成长和需求(如:交友的需要、衣着和金钱的需求),及对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些(如: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等)隐性目标的关注却忽视了。第三,家庭教育中存在太多消极无效的教育方式,如:简单粗暴型的教育、溺爱加放纵型的教育、过度说教及言行不一的矛盾型教育,无不在孩子稚嫩的心灵投射下无法抹去的阴影。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认同、理解和尊重而产生的孤独感。如果说没有沟通就没有教育,而无效教育比没有教育更令人担忧,因为它带给孩子的伤害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l 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流动人口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我们发现,在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家庭成员会出现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性,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出现矛盾,家长的步调不一致,常常在孩子面前闹矛盾,使孩子无所适从,不知听谁的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步调的不协调。有些学生在校是一个能力,独立性都很强的学生,是教师眼里的好孩子,但一旦回到家里,就是截然不同的一个人,这是家庭教育与学校要求脱节的表现。甚至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截然相反,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人格的分裂,当面一套,背面一套。教育步调的不协调,危害极大,如造就“两面派”的孩子、降低父母威信、影响孩子的是非观、不利于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2)流动人口子女在校表现现状:l 学习障碍多:心理障碍。流动人口子女生活环境、生活水平、学习环境都各不相同,他们家境贫寒,再加上不断转学,造成知识断层,基础不实,学习成绩又跟不上这样使流动人口子女自然而然地产生自我轻视,自我消极,总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滋生了一种自卑感,从而形成胆怯、内向性格,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丧失了学习信心。教育的断层造成的学习障碍。外来务工子女来自不同地区,各地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第一、学制不同,小学有的五年制,有的六年制;第二、教材版本不同,教科书的知识体系有差异;第三、教学进度、难度、要求不同;第四、课程设置不同,我们这里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有的地区小学不开设英语课程,因而流动人口子女转来转去,知识的衔接上产生“脱节”,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惑,同时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学习习惯上表现出来的自控能力差。据调查发现,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与本地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外来务工子女学生中,49的学生课堂听讲注意力不够集中或不集中,53的学生没有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76.2的学生上课不积极举手发言或不发言,84的学生没有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68.7的学生先去玩然后再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的甚至少完成或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83的学生不喜欢与同学一起完成学习任务,86的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问题向老师提出,或即使有问题也不向老师提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成绩与本地学生相比,就形成了较大的差距。l 卫生习惯差:根据我们长期观察,老师们普遍反映流动人口子女的卫生习惯较差。个人卫生不好。指甲长得很长,而且里面有很多黑泥,手指也经常脏兮兮的。不勤换内衣勤洗头,身上经常有难闻的味道,尤其是夏天都没法上课。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很是让人担心。 乱扔乱丢。同学们带进校园的包装纸、塑料袋,塑料杯等不计其数,还有少数同学喜欢吃零食,也带进了包装袋或果皮等,虽然绝大多数同学注意了环境卫生,但也有极少数不自觉的同学随手乱扔乱丢,即使不乱扔乱丢,也给学校的垃圾桶增加了负担。随地吐痰。 不少同学公共道德意识不强,无论在教室里,还是在校园内,随地吐痰,结果在走道、教室内地坪上经常出现令人作呕的痰迹;吃饭前不洗手。我们学校部分学生经常不洗手就来吃饭。手脏兮兮的,有时候还会摸摸嘴巴,很容易感染细菌。由此可以推算他们在家吃饭也不洗手的。没有的好卫生习惯。l 行为习惯差:许多孩子走进校园衣衫不整,随地吐痰,乱扔脏物,与同学说话脏字满天飞,他们随便拿同学的东西,课堂上想说就说,不会好好坐,好好站,好好走。站在楼上的同学随意将水洒到楼下,不说普通话,对老师没礼貌等。 (3)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不良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孩子的抚养者和监护者,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权威性的影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由于本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家长都来自农村,自身生活习性就较为散漫。有的穿着拖鞋、打着赤膊走进校园。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在与教师交谈或和孩子谈话时,脏字满天飞,动怒动粗的现象也时而有之。这样的家长,培养出的子女自然也就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惯。如:随便拿同学桌上的东西;废纸随手扔;整个月不洗澡;衣服污迹斑斑;课堂上乱插嘴频繁流动造成的影响 流动大,转学频繁造成学业不良。2007年,我校有700多人,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占99%。2007年6月,学校教导处对六年级学生来源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126人中武汉市中心城区3人,占2.4%,湖北省内101人,占80%,涉及湖北省29个县市,其他22人,涉及6个省市。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省份,不同地域,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加之他们原来使用的教材和学制不统一,原来学校的要求不高,以及学生自身的差异等因素,造成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较差。每一次转学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考验,都是一次适应的过程。频繁的转学使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参差不齐,学科基础普遍薄弱。因为学习基础差,老师所教知识听不懂,接受不了,久而久之,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并形成恶性循环。而且,有部分学生本来就不想读书,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是因为父母要求才被迫上学,还有部分学生是因为在学校有伙伴玩,在家没人陪,没电视看,没事做,感到寂寞等才来上学。这些因素也严重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对学习的兴趣,影响了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了他们的学业不良。身在异乡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较差的物质条件的影响流动务工人员,因为知识水平、能力等原因,普遍从事的是一些艰苦、繁重、又脏又累的活,他们工作辛苦,收入不高,居住在阴暗、狭小的出租房内,是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为家庭收入低,造成居住条件差,也使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调查中,学生反映他们最大的苦恼是“常搬家、离校远,租住房拥挤嘈杂,父母常吵架,要做家务,没时间完成作业,没人辅导功课”等。而且,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当地人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形成强烈的反差,客观上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也会导致不良行为的产生。流动人口子女感到自己因为是“外地人”而被本地人看不起的不在少数,觉得本地人嫌弃他们,因此在心理上他们对当地的归属感并不强,表现得比较孤独敏感自卑和易受伤害。社会环境的影响。在流动人口家庭和租住房周围,孩子们所接触的人往往是和他们同样身份的人,大人们很少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没有理想的人生追求,他们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还沾染了酗酒、赌博等恶习,也影响了孩子们行为,使孩子对前途感到渺茫。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租住地黑网吧、游戏机房的泛滥。学校教育对策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我校针对教育对象的不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制定了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采取了一些相应的对策:我们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并实施了石桥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养成教育序列目标。如下表: 行为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总目标通过训练和反复强化形成良好的日常文明礼貌习惯:语言和行为文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使“习惯成自然”。 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手的卫生习惯、用眼卫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服饰卫生习惯、环境卫生习惯等。 通过课内、课外各种途径使学生逐步达到能学,会学,爱学习。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一阶段见了老师能主动打招呼;穿着整齐大方;坚持佩带少先队标志,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劳动任务;集体活动做到排队有秩序,课间活动不疯打。 个人卫生习惯:要按时作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服、要勤剪指甲、要勤理发。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能学:能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事要请假;爱惜书本和学习用具;做好课前准备,学习用具摆放整齐,静息等候老师上课;课堂专心听讲,积极讨论,发言举手规范;认真完成作业,书写姿势正确,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第二阶段见了师长主动、热情打招呼,按少先队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做好“五勤”,主动完成劳动任务,有环保意识;上下楼梯*右行,轻声慢步过走廊。 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认真做眼保健操,注意保护视力,降低近视眼发病率。做好教室内外清扫及保洁工作。 会学:能按要求做到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养成勤温习、复习好习惯;课堂上合作探究,能用普通话大胆发言,态度自然大方;学习上敢于质疑,勤研讨,会使用工具书;经常阅读课外有益书籍,独立钻研,丰富课外知识。 第三阶段见了外来客人及领导能主动热情地招呼、带路,举止文明大方;外出与家人打招呼,与同伴友好相处;集会活动做到快、静、齐,课间活动安全有序。 学校卫生:体育卫生、青春期卫生、学校环境卫生、作息制度; 家庭卫生:每天早起叠被子,定期打扫,保持整洁等。社会环境卫生方面:公共卫生,美化环境,保持环境美化等。 乐学: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骨”、“囊萤学”、“映雪读”的学习精神,做到有目的地学、主动学、全面地学;养成动手、动笔、动脑和主动学习刻苦学习的习惯,培养坚韧的学习毅力。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学习习惯的总体目标及各年级具体目标。(目标附后)为了检测目标的可行性,2008年10月,课题组在每班抽取3名学生从学习习惯等八个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表:项目调查总人数48人有偶尔无1、上课是否有坐不端正的习惯35402、上课是否有不认真听讲的习惯28383、上课是否有不做笔记的习惯1012264、上课是否有不做课前准备的习惯23435、上课是否有不遵守纪律的习惯12456、下课是否有经常不出教室活动,在教室学习的习惯12457、是否有不按时完成课堂作业的习惯23438、课间是否有疯逗的习惯4638通过以上八个项目的调查数据看,我校由于平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比较重视,在全体教师中具有一定的思想意识,因此对“上课是否有不遵守纪律的习惯”“ 上课是否有不做课前准备的习惯”等做的比较好,实际教学工作中师生也有体会,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我校受地理环境、学校条件、生源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发展还很不平衡,如“你上课是否有不做笔记的习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得不足,学生在这方面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不足,有待我校全体教师引起高度重视。培养、构建富有爱心的教师队伍我校在师生中,积极开展“爱心”活动,营造爱心教育的良好氛围。 2007年11月,我校将部分课桌椅送给贫困学生,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一位家长在给学校的回条中写道:“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及老师对我们困难家庭孩子的关爱和帮助,学校对学生体贴入微的照顾很令我们感动。” 2008年5月,利用校会时间,全校师生为身患严重心脏病的六(3)班游万同学进行了爱心捐助,帮助他早日筹集到医疗费进行手术。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共筹得善款三千多元。当游万同学的母新拿到这沉甸甸的爱心包裹时,早已泣不成声。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高度关注救援工作的进展。当日中午,我校杜红霞老师利用休息时间驱车三十分钟前往江汉路的采血点献血。她的义举感染了每一个人。19日上午,全体师生纷纷慷慨解囊,为抗震救灾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共筹得善款一万多元。 湛红专老师更是用自己的一颗爱心关注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她给学生送过书包,买过旅游鞋,冒着酷暑,免费给学生上门辅导功课,家长送来的感谢信情真意切,感动了石桥小学的每一个人。湛老师不愧为“爱心妈妈”。在她的感召下,全校掀起了“爱生”高潮,陈丽霞老师、刘杨老师将自己孩子的衣服拿来给贫困生穿上,丁运金老师为减轻学生负担,钻研教学,陈新阶老师带着学生进行着科学小发明。老师们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赏识和关爱。在“爱心教育”的引领下,学校结合实际,提出了“用心教好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家庭打造希望”的办学理念。同时,多途径、全方位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校内优质课评比。2007、2009年,连续两年在校内开展优质课评比,教师全程参与,积极开展相互听课、评课,撰写教学反思等,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组织教师“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学习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使广大教师能及时采集到外面的教育新信息、教学新方法,最大可能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中。2008年5月,我校派三名优秀教师到黄石参加湖北省语文课观摩,这在我校还属首次。我校也将校外家庭教育专家“请进来”作专题报告,如请本区优秀专家孙念强来校作指导,给老师们进行了新课程标准的解读。我校积极向手拉手兄弟学校学习,积极参加育才小学的教研活动,并请优秀教师到校献课,指导、提升了我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江岸区连续两届“三优”评比中共有三人获一等奖,二人获二等奖,三位教师在区级上研究课、展示课,学校首次获优秀组织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良好的育人环境是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从2007年起,在学校显著地方布置了六大板块,内容涉及学校办学理念、教风、班风、校风、学风以及优秀教师、优秀学生代表的事迹。小学生日常行显规范、小学生守则以及八荣八耻等。同时,在学校的上下楼梯口张贴了明显的“轻声慢步向右行”,在花坛处插上了“爱护花草树木”的字样。这些手段,对规范学生行为,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班级是学校的细胞,只有让每一个细胞充满了微型机与活力,才能让学校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学校在班组文化建设上,加大了经费的投入,每班都设有固定的宣传栏,定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各种习惯养成教育和安全自救知识的竞赛。另外,每一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色,班班有班规,班风良好。如本校的五(1)班的书法特色,在区教学视导检查中,受到听课教师一致好评。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学生行为 观念的模糊,必然会引起行动的盲目。所以我校尤其注意发挥宣传作用,用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的行为。 每周的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学校在安排国旗下讲话时,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另一方面,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抓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提出明确的要求。内容涉及讲究个人卫生、课间文明游戏,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心理健康的内容,旨在进一步让学生明确要求,认真落实,养成习惯。同时,充分利用晨会、班会的时间,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落实检查。2010年11月,一年级1班刘文颖教师执教的主题班会讲究卫生好孩子,对刚刚入学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教育,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通过每天的学生一日常规检查评比活动,每两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流动红旗评比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时评出五星班级及行规示范生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研究落实到位,训练规范习惯。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训练,反复抓,抓反复,不断深化提高,逐渐养成。 我校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大课间,放学后等时间反复训练安静整齐地上下楼,不在教室、操场、过道等追逐奔跑,规范静息,正确行礼课堂上及时纠正错误的读写姿势,严格做到“三个一”,改正错误的握笔方法,做到笔顺正确、格式规范、整洁美观。养成专心听讲,积极发言,文明举手,工整书写,独立完成作业,爱惜书本等良好习惯。课前准备的训练要静息做到安静,书本放在左上角。坚持做好眼保健操,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护自己的眼睛经过长期反复训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现已基本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针对流动人口子女经济基础差、缺乏自信、性格较孤僻,他们更需要老师给予特别的“精神关怀”。我们要求老师在研究中多与学生接触,用真诚的心去和他们建立一种友好、平等的关系,帮助他们走出自卑心理。如下课后,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游戏,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体味各自的困难和不幸。课堂上对流动人口子女多一些鼓励,多一句赞扬,多一次微笑,多一点帮助。教会他们用一些富有激励性的语言练习每天同自己的心灵对话:“我并不比别人笨,我能行!”“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我的生活与人生!”让学生与灵魂搏斗,在黑暗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新点燃。在持之以恒的训练中有效规范了习惯。了解学生心理,做好心理疏导为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2009年12月课题组在高段学生中做了一个心理健康诊断调查,以下为调查的数据及分析结果:本次调查针对石桥小学五六年级所有的学生,共发放调查卷250份,收回250份。按照效度量表的相关规定,其中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为93%,无效问卷17分,占7%,可信度极高。具体情况如下:8分以上3分以下居中38分学习焦虑91人占39%21人占8%58%对人焦虑10人占4%95人占40%56%孤独倾向3人占1%154人占66%33%自责倾向39人占16%33人占14%70%过敏倾向31人占13%41人占17%70%身体症状37人占15%76人占32%53%恐怖倾向14人占6%95人占40%54%冲动倾向15人占6%126人占54%40%从统计的数据上看,石桥小学高段学生的整体心理状况呈现出“亚健康状态”。从单个的维度上来看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及“过敏倾向”,其它维度的数据均处在正常的数据值范围内。其中调查的重点“学习焦虑”8分以上的比重占到了39%,比重偏大,而从整个统计的数据上看“学习焦虑”无疑是影响学生心理状况的最突出的问题。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3分以下所占比例均不到20%,说明有一大部分学生心理有自卑,信心不足,不愿与人交往的倾向。此外根据问卷回馈的信息,当“学习焦虑”得分较高时,自责倾向和过敏倾向的得分也明显升高,说明学生心理状况的核心问题在于“学习焦虑”,三者相互影响。身体症状3分以下所占比例32%,不到一半,居中比例高达53%,就是说我校高段学生的身体出现轻弱不适,成问题的比例高达68%,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落实家庭教育,形成家校合一的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四年来,我校十分注重家长的培训。每学期,定期开展家长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安全教育以及学生在家的表现情况,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家长的培训。2007年4月,学校先后聘请市教科院的张汉强为家长做了家庭教育中的五大心理战术专题讲座,聘请冯永柱教授为家长能够作了学校家庭共同关注孩子成长的专题报告。通过这些培训,让家长明确了家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明白了教育孩子的途径与方法。2010年11月25日上午,学校开展了家长开放日的主题活动,聘请部分学生家长来校,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教师学生一同学习交流,给学校提意见及建议,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为了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将家访工作作为教师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每位教师每月走访两位学生家庭,通过家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增进了教师与家长的相互了解,纷纷表示将尽最大努力,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四、家庭教育对策指导家庭教育,第一就是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起点”教育。我们从引导家长配合做好“起点”教育抓起。一年级新生处于幼儿教育步入小学教育的转轨时期,为使新生尽快适应小学教育对他们的要求,新学期开学前夕,我们采用向家长发信的方法,宣传学校办学宗旨,宣传低年级学生行为规范要求,通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建议,使家长初步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有的放矢地加以配合、指导、督促做好各项工作,从而确保一年级学生尽快渡过了适应期。第二,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学校指导家庭教育,我们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切实办好“家长学校”。为了摸清家庭教育的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有意识地开展了向家长问卷调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家庭教育中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开办“家长学校”,进行家庭教育系列讲座,邀请家长来校叙谈教育子女成功的经验,提供了导向和素材;更使“家长会”贴近家庭教育的实际,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第三,搞好家长开放日活动。2010年11月25日,以“走进课堂,关注成长”为目的,我校组织了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是我校一项常规性教学活动。当天,有34名家长代表走进了课堂。家长们观摩了一节班会课讲究卫生好孩子,又来到孩子所在班级,听了一节常规课。学校领导与家长们面对面进行了一次沟通,诚恳地听取了家长们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意见。此次活动,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在学校的具体表现,加强了家长与学校信息的沟通。共回收石桥小学家长开放日家长意见反馈表34份,学校认真统计、汇总了家长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家长们一致认为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白云学院《平面广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汽车传感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财经大学《古代女性文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货运司机培训课件
-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JavaWeb程序设计SIT》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2年上海注册会计师《审计》考试题库(含典型题和真题)
- 赣东学院《小学跨学科教育研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一框中学序曲教案新人教版
- 《常见案例分析类型》课件
-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造价年度工作总结
- 护理人员应急预案培训课件:居家病人护理与应急服务
- 液压与气动传动CAI第1章
- 广告传媒行业操作人员安全培训
- SB-T 11238-2023 报废电动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要求
- ICU呼吸系统护理的专业技巧与注意事项
- 艺术类院校加强艺术法教育的思考
- 银行商会战略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日历表带农历【阴历】完美打印版
- 重点实验室申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