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万艳同悲.doc_第1页
红楼梦万艳同悲.doc_第2页
红楼梦万艳同悲.doc_第3页
红楼梦万艳同悲.doc_第4页
红楼梦万艳同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万艳同悲”的深层意蕴红楼梦叙事文本的结构分析 吴晓棠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蕴和巨大可阐释空间的、具有一定超越性、能带给人常读常新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的叙事文本。红楼梦的表层结构讲述了林黛玉、薛宝钗等许多个女子的故事;其深层结构是植根于一定文化中的深层社会心理。透过话语的字面,表达了作者的生命感悟,其顽强的生命意识在于对人的精神的提升。关键词:红楼梦 叙事文本 表层结构 深层意蕴一部文学作品能成为经典并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一方面是作品本身具有丰厚的审美意蕴和巨大的可阐释空间;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面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还有每一个个体的差异,而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是超越时间和空间,能带给人回味无穷,常读常新的艺术享受和审美体验。古典长篇小说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瑰宝。对红楼梦的阅读欣赏研究已成为专门的学问红学。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本读不完、说不尽的精品,但往往读者的阅读,是在先在观念的隐性作用下的阅读,其接受心理往往受到已有观念的暗示和限制,其阅读结果不能突破已有的结论而获得独特的艺术体验,这也是正常的。叙事学理论强调小说的叙事功能,因为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是故事,而故事的存在形态则是结构,结构是指作品中各个成分或单元之间关系的整体形态。从叙述层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首先是故事的横向的、历时性的向度,即事件与事件之间的顺序和关系。深层结构是共时性向度,研究故事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即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它意味着一种叙事空间有超出叙事本身的深层含义。接下来我们就对红楼梦进行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首先我们从叙述层面来分析作品的结构,确定最小的叙述单位,即把红楼梦的故事化简到极限,发现可以用一个单句来概括:红楼梦讲述了林黛玉、薛宝钗等许多个女子的故事。红楼梦的第一回讲的第一个女子的故事是:在姑苏城的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性情贤淑、深明礼仪;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也推他为望族了,只是一件不足:年过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年方三岁。这英莲就是后来在元宵节被佣人抱去看花灯而不慎丢失、转而被人拐卖给冯渊和薛蟠两家,薛蟠恃强喝令豪奴将冯渊打死,在争夺过程中,遂霸占英莲为妾,后改名香菱。香菱是红楼梦故事中第一个出场、也是最后一个离场的女性。第一百二十回结束时,香菱因难产而亡,其父甄士隐在“尘缘脱尽之时”赶去接引,“自去度脱了香菱,送到太虚幻境,交那警幻仙子对册”。这么一个出身本地望族,被薛蟠看中“生得不俗,立意买了作妾”的香菱,长大后竟既不知父母是谁,也不觉命运之苦,整天乐呵呵跟着黛玉学诗,多么可爱,多么可怜,又多么可悲!红楼梦讲述的第二个女子是林黛玉。第二回第三回讲到林黛玉之父林如海是科场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并钦点为巡盐御史,因母亲病逝,来到外祖母家,与宝玉一见钟情,并相知日笃。尽管宝玉是一个“爱博而心劳”之人,但视黛玉为唯一的知己。所以宝玉曾多次在黛玉面前说:“你死了,我去当和尚。”细细品味,这不是一般的爱情誓言。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中,林黛玉的咏菊是这样写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菊梦:“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和林黛玉所追求的是情感的相知相许,蕴涵着深刻的精神追求。从中我们读到的既是男女间相悦相爱之情,又是人与人之间相知相解之情。人的一生说到底既是生命之行,又是精神之旅。可以说,林黛玉和贾宝玉是彼此精神世界里的唯一知己,失去贾宝玉对林黛玉来说既是希望的破灭,又是心的死亡,所以哀莫大于心死。黛玉之后的死对宝玉来说是爱情的毁灭,“更是人世最高价值的毁灭”。小说第五回写薛宝钗刚来到贾府“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就是小丫头们,亦多和宝钗亲近。”第四十回写宝钗的住处“蘅芜院”:“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有文章说此处暗喻薛宝钗性格很冷;还有第四十一、四十二回,叙述了薛宝钗的心眼多、城府深;第二十七回写薛宝钗为自己脱身,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移祸于黛玉,招致小红道:“要是宝姑娘听见还罢了;那林姑娘嘴巴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倘或走露了,怎么样呢?”。以上种种,有文章详述薛宝钗阿谀逢迎、阴险毒辣、挑拨离间,甚至比凤姐还坏。我们认为这不是好与坏的问题,因为文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意识形态的,其间当然包蕴着作者对人事的好恶,但作者的审美理想、价值观念并不是概念的演绎,构成红楼梦审美世界的是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既有着深刻丰富的美,同时又有缺点的矛盾复杂体。应该说作者在这里塑造了一个有着多侧面的、立体性格的、血肉丰满的薛宝钗,因而也就更接近生活,更真实。文学是生活的反映,生活中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即使是双胞胎,脸长得一样,性格却可能完全不同。如果宝钗和黛玉一样真挚、纯真,见花落泪,对月伤情,那小说还有什么味道?文学是现实人生的镜像,所以红楼梦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作者没把人物完美化或简单化。作者在第一回里已表明心迹,反对“千部一腔,千人一面”,“莫如我这石头所记不借此套,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所以红楼梦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塑造了丰满多姿的人物形象,写出了丰富多彩的心灵世界。至于“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王熙凤,虽有协理宁国府的“杀伐决断”、“历练志成”、“威重令行”,但面对丈夫贾琏与家奴鲍二家的媳妇偷情,在外面偷娶尤二姐等所作所为也只能哭闹撒泼、忍气吞声、有苦难言。 还有贾家大小姐元春: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作女史,后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但八十三回贾元妃染恙后,贾母等带着邢夫人、王夫人进宫看视,贾赦、贾政只能在宫门口候着,传职名请娘娘龙目,元妃看了职名心里一酸,止不住早流下泪来,元妃含泪道:“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后贾元妃因痰疾竟至痰气壅塞,于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薨逝,存年四十三岁,谥曰“贤淑贵妃”。即使做了万人仰慕的贵妃,贾元春依然有“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亲近”的隐痛。其他如探春虽然是贾家四位小姐中最具大家风范、也最为干练精明的一个,其治家理财的能力丝毫不亚于王熙凤,可是探春却时时对自己“庶出”的身份不能释怀。探春是赵姨娘所生,在封建大家庭中,庶出、偏生,是件很不光彩的事,这对于探春这个具有政治家风范、有非凡人生抱负的小姐来说,是个不能为自己所原谅的弱点和暗疾;再如教子成名的李纨,“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年纪轻轻就守寡,她“居家处膏梁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惟知侍亲养子”。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的笔触描写的,她的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牺牲品。另如赵姨娘在贾府中的名份虽然算得上是“半个主子”,且生有一儿一女,对贾府有延续香火之功,但她的实际地位却极其低下,甚至还没有丫头们有面子,连亲生女儿探春都不愿意认她这个娘,这可以说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无奈和悲哀。细细品读这一个个女子,她们都有着各自的生存之痛和精神之苦。说红楼梦讲述的是女子的故事,好象不够确切,里面也有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贾宝玉、贾蓉、贾环等等男人,但除了贾宝玉之外一个个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因此,我们说红楼梦讲述的是女子的故事。曹雪芹以他那饱含深情的巨笔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幅人情世相图,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思的女子的人生故事。接着我们从深层结构来分析其叙事功能。深层结构存在的根据是相信具体的叙述话语同产生这些话语的整个文化背景之间存在着超出话语字面的深层意义关系,它意味着一种叙事空间有超出叙事本身的深层意味。前面我们从叙述内容的表层结构,历时性地横向地看,红楼梦的基本成分讲述的是一个个女子,也就是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的故事。因此,红楼梦第一回里云“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目为金陵十二钗,这与我们的表层结构的分析相吻合。 深层结构是叙述的共时性向度。即纵向地看,这些女子虽然出身地位不同:既有身为贵妃的贾元春;官宦人家小姐的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王熙凤、薛宝钗;也有寄人篱下的林黛玉;从小被拐卖为妾的香菱;还有卑为侍女的晴雯、鸳鸯;出家为尼的妙玉;虽然性格不同:林黛玉多愁善感,执着任性;薛宝钗稳重大方,行为豁达;王熙凤泼辣能干,足智多谋;贾元春的贤淑才德、贾探春的恃强好胜,她们或柔弱无力或强大有力;虽然她们都很美丽,一个个“花容月貌”、“冰清玉润”、“纤腰楚楚”、“榴齿含香”,可以说她们拥有着做女人的丰厚资本,但最终都难逃悲剧的命运。深层结构是植根于一定文化中的深层社会心理。透过话语的字面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生命感悟是:这些“行止见识”不凡的女子,这些青春美丽的生命,她们本能地都在追求着属于自己的幸福:有的追求着做人上人的贵妃;有的追求着人格的独立与平等,情感的相知相解;有的追求着夫贵妻荣的宝二奶奶的地位名份;但在那个时代,她们都不可能获得幸福,幸福对于她们只是幻想,只是“红楼”一梦!二十世纪后期,美国著名美学家、文学批评家杜威在他的艺术即经验一书中说道:“真正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不仅传达情感,也产生情感。一部伟大的作品,一定是其对生活认识和感悟的结晶,来自他的伟大的创造力,表现了他深入生活本质的能力。”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道:“当日念及的所有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然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自护己短,一并使其泯灭也”。而且在以后的章回里,作者还借贾宝玉之口说:“女儿是水做的骨头肉,男人是泥做的骨头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又说:“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作者确实对小说中一个个好女子倾注了自己满腔的爱:黛玉的才貌和真纯,宝钗的丰美、豁达、有心计,元春的“贤孝才德”,探春的巾帼不让须眉,王熙凤的泼辣干练,可是这些好女子们都没有好命运,最后都是悲剧结局,好女人与悲剧之间的强烈反差构成了小说巨大的张力,不仅感动着作者,而且也深深震撼着读者。脂砚斋批点里说:曹雪芹在写林黛玉“泪尽而亡”的同时他自己也是“书未成,芹泪尽而逝”。所以在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题曰金陵十二钗的后面并题一绝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滋味就是红楼梦的丰富的、丰厚的人生意义、人性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作者以他阅尽人世沧桑的笔墨叙事深入到人物的精神领域,以真诚浓烈的情感表达了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和展示,曹雪芹“用她们的泪水酿成了芳醇甘洌的艺术之酒,那就是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不论是文本的故事性层面,还是叙述的深在层次,都抵达了文学的本质。“最好的文学应该是找心的文学,寻命的文学,在作品中建立起了人心世界的丰富维度的文学”,其顽强的生命意识在于对人的精神的提升。红楼梦是博大精深的,说它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爱情悲剧;说它是独立思想的青年人不被理解的精神悲剧;说它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