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_第1页
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_第2页
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_第3页
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_第4页
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光信号示波器接收头研制的设计学 生:罗 刚学 号:20032625指导教师:邹 建专 业:信息工程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二OO七年六月Graduation Design(Thesis) of Chongqing UniversityDesign of Light signal oscilloscope receiver developmentUndergraduate: Luo gangSupervisor:Assistant Prof.Zou jian Majo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Chongqing UniversityJune 2007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摘要摘 要光电传感器是将光转化成电的器件。由于它的精度高,反应快,在军事、民用电器和工业控制上的应用十分广泛。本文首先分析了光电传感器的特点、分类和发展现状,提出使用PIN光电二极管的原因,并详细介绍其特点。在设计要求下,分析实现的方法和途径。由于PIN光电二极管输出为电流,而示波器显示一般用电压,所以用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实现电流到电压的转换。这样就能实现在示波器上显示光信号了,即达到了目的。在整个电路中也要考虑放大的问题。但是在实现电流-电压转换的时候,用的电流-电压反馈电路,我们可以在反馈电阻的使用上达到目的,即在光电二极管的光电流一定的前提下,反馈电阻越大,电压越大。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示波器本身电压倍数可以调节,来达到放大电路的目的。任何电路都不能离开电源。在本设计中,要使用到集成运放CA3140。我们使用220V-9V的变压器,再利用交流直流转换器,实现交流到直流的转换,并用电容调整波形,最后提供直流电源。当然,上面所提到的只是设计的思路,我们还需要仿真模拟。在本设计中,我们使用了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在该软件中,我们得到了理想的仿真结果,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关键词: PIN光电二极管,电流电压转换,multisim仿真软件IV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英文摘要ABSTRACT The electro-optical sensor is the component which convertes the light into electricity. Because its highly precision, responds quickly, it is extremely widespread in the military, the civil electric appliance and the industry control application .This article has first analyzed the electro-optical characteristic,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then proposed the reason using the PIN photodiode, and gave details of its features. Under the design request, analysis realization method and way. Because the PIN photodiode outputs for the electric current, but the oscilloscope demonstrated generally uses the voltage, therefore uses the current - voltage switching transform the electric current to the voltage. This will achieve the oscilloscope showing the optical signal, which is to achieve its purpose. In the entire electric circuit also must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amplification. But in achieving the 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 with the current-voltage feedback circuit we may reach the goal in the feedback resistance using, namely premise the photoelectric current certainly, the feedback resistance is bigger, the voltage is greater. Meanwhile, we can also adjusted oscilloscope itself multiple voltag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amplifier. Any electric circuit needs the power source. In this design,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CA3140 needs power. we use 220V-9V transformer, AC to DC conversion, and capacitance adjustment the wave. Certainly, above mentioned is only the design mentality, we also need the simulation. In this design, we have used circuit simulation software multisim. In this software, we obtained the ideal simulation result, has m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PIN photodiode, 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Multisim Simulation Software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目 录中文摘要ABSTRACT1绪论11.1 光电传感器1 1.1.1光电传感器的原理11.1.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11.1.3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现状2 1.2 光探测器2 1.3主要工作4 1.4实现途径42 PIN光电二极管6 2.1光电效应6 2.1.1光电导效应6 2.1.2光伏效应8 2.2 PIN光电二极管结构92.3 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102.3.1 伏安特性2.3 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10 2.3.2量子效率11 2.3.3响应度R011 2.3.4响应速度113 PIN光电检测电路12 3.1基本电路分析12 3.2噪声分析13 3.2.1散粒噪声14 3.2.2热噪声14 3.3减小噪声的改进电路16 3.4设计PIN光电检测电路的一般原则174设计与仿真18 4.1设计的检测电路18 4.2集成运放CA314019 4.3 电路的仿真20 4.3.1 仿真软件介绍20 4.3.2仿真实验205驱动电源的设计24 5.1 整流电路的设计24 5.1.1半波整流电路24 5.1.2全波整流电路26 5.1.3桥式整流电路27 5.2电容滤波电路29 5.2.1滤波的基本概念29 5.2.2电容滤波电路 30 5.2.3滤波原理30 5.2.4电容滤波电路参数的计算31 6 硬件制作与调试32 6.1硬件制作32 6.2硬件调试327 结束语35 7.1 本论文工作总结35 7.2 有待完善之处35参考文献37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1 绪论1 绪论本设计是本科生教育改革中的前期探索。在本科生教育开放性实验中,有许多的实验是根据本科生自身的要求和特点展开的。本设计做的是探测光信号的波形情况,它主要用于在其他实验中,将某信号如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的转换效率或失真程度的判定上。本设计的要求虽然简单,但意义是十分巨大的。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十分明确:学习multisim软件,并了解其在电子设计中的使用,掌握基本操作规程。设计光电接收前置单元并且在multisim 中进行模拟仿真。最终制作硬件系统,调试及改进。在整个毕业设计中,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又掌握了一门很好的电子线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在硬件制作中,锻炼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解决电子线路板常见问题的能力,这为实际工作奠定了基础。 1.1光电传感器1.1.1光电传感器的原理 光电传感器又叫光传感器,是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敏感波长在可见光(0.380.76um)附近,包括红外线光(0.761000um)和紫外线光(0.0050.4um)。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一些物质的光电效应。光敏二极管是最常见的光传感器。光敏二极管的外型与一般二极管一样,只是它的管壳上开有一个嵌着玻璃的窗口,以便于光线射入,为增加受光面积,PN结的面积做得较大,光敏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的工作状态下,并与负载电阻相串联,当无光照时 ,它与普通二极管一样,反向电流很小(A),称为光敏二极管的暗电流;当有光照时,载流子被激发,产生电子-空穴,称为光电载流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光电载流子参于导电,形成比暗电流大得多的反向电流,该反向电流称为光电流。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强度成正比,于是在负载电阻上就能得到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电信号。 1.1.2光电传感器的分类常见的光电传感器有光电管、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光电偶合器、颜色传感器、红外光传感器、紫外光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和CCD图象传感器。 我们按光电效应把传感器分为3类:(1)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外光电效应,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等;(2)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的电阻率改变的内光电效应,如光敏电阻、光敏晶体管等;(3)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光生伏特效应,如光电池等。在本次设计中,光信号接收头接收的是微弱快速的光信号,在灵敏度、光谱响应范围及频率特性等方面的要求很高,故采用光生伏特型。常用的光生伏特型有Si光电二极管、PIN光电二极管和APD光电二极管。由于Si光电二管的光电转换速度较慢、探测调极制频率较低(光脉冲频率太高时,出现漏掉光脉冲的现象)等缺点;APD光电二极管响应时间极短,即上千兆的响应频率,主要用于红外激光探测。故我们选用PIN光电二极管。它是在Pn结之间加一本征层(I层)。只要适当控制本征层厚度,使它近似等于反偏压下耗尽层的宽度,就可使响应波长范围和频率响应得到改善,且本征层对提高器件灵敏度和频率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本征层的存在,使载流子渡越时间非常短,响应速度很快,可以检测调制频率较高(109Hz级)的光信号。1.1.3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和发展现状光电式传感器可用于检测直接引起光量变化的非电量,如光强、光照度、辐射测量、气体成分分析等;也可以用于检测能转化成光量变化的其它非电量,如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光电传感器,由于反应快、精度好、无接触测量,因此在军事、工业控制和民用电器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军事上主要包括:水下探测、航空监测、核辐射检测等;在工业控制上,能检测零件直径、表面粗糙度、应变、位移、振动、速度、加速度、以及物体形状、工作状态的识别等;在民事上,其应用更是不胜枚举,如打印机、传真机、色度计、医疗诊断仪器等。美国是最早将光电传感器用于民用领域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日本由东芝、日本电气等15家公司和研究机构,研究开发出多种具有一流水平的民用光电传感器。西欧各国的大型企业和公司也积极参与光电传感器的研发和市场竞争。我国对光电传感器研发的起步时间与国际相差不远。目前,已有上百个单位在光电温度传感器、压力计、流量计、液位计、电流计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上百项科研成果,有的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研究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商品化和产业化方面,大多数品种仍处于实验研制阶段,还无法投入批量生产和工程化应用。1.2光探测器 光探测器是由光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的光信号探测器件。光探测器的波长要求与光源的波长匹配,并能可靠的用于光纤传输系统。目前常用的有两种半导体光探测器,即具有本征层的光电二极管(PIN)和雪崩光电二极管(APD)。 半导体光探测器都是利用光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所谓光电效应是指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到半导体的PN结时,价带上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而跃迁到导带,使导带中有了电子,价带中有了空穴,从而使PN结中产生光生载流子的一种现象。 为提高光探测器的响应速度和转换率,在PN结中P型材料和N型材料之间增加一层轻掺杂的N型材料(即I层,也称为本征半导体层),就构成了PIN管。APD管是利用光生载流子在耗尽区内的雪崩倍增效应产生光电流的倍增作用(即内部电流放大作用)的光电二极管。所谓雪崩倍增效应是指PN结外加高反向偏压后,在耗尽层内形成一个强电场,在耗尽层吸收光子时,光源发出的光生载流子被强电场加速,以极高的速度与耗尽层的晶格发生碰撞,产生新的光生载流子,并形成连锁反应,从而使光电流在光电二极管内部获得倍增。 衡量光探测器光/电转换效率的特征参数有量子效率和响应度。量子效率定义为转换形成光电流的电子-空穴对数同入射光子数之比,即: 式(1.1)式中,量子效应; n1入射光子数; n2光生载流子数; IP光生电流(A);P入射光功率(W);h f光子能量(J); h普朗克常数,h=6.62610-34j/Hz; f入射光频率(Hz);e电子电荷,e=1.610-19C。响应度表示单位入射光功率所产生的光电源,即光探测器的平均输出电流与入射光功率之比,具体表示为: 式(1.2)式中,R光探测器的响应度(A/W);IP光生电流(A); P入射光功率(W);hf光子能量(J);量子效率; e电子电荷,e=1.610-19C;入射光波长(um)。光探测器的响应度是入射光波长的函数。入射光波长太短时,材料对光的吸收系数变得很大,光探测器的光/电转换效率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入射光波长必须小于半导体光探测器材料的禁带能级所要求的截止波长,以保证入射光满足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 不同材料的典型响应度特性 表1.1半导体材料符号工作波长范围/NM峰值波长范围/NM典型响应度/(A/W) 硅Si400110080010000.65(800nm) 锗 Ge10001600130015000.75(1310nm)铟镓砷InGeAs9001700130016000.90(1550nm)PIN管和APD管的性能比较 表1.2 项目本征层的光电二极管(PIN)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制作工艺简单复杂成本低高灵敏度稍差可比PIN管高3db10db偏置电压低高暗电流小(最大数纳安培)高(数十至数百安培)适用范围中低速中短距离、高速短距离传输中高速中长距离传输所以选用PIN光电二极管1.3主要工作1、 学习multisim软件,掌握基本操作规程;2、 设计光电接收前置单元并仿真运行;3、 制作硬件系统,调试及改进。1.4实现途径1、设计准备:在研制光信号接收头前,首先要对本课题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查询并翻译相关技术资料,学习multisim软件,掌握基本操作规程。再进行系统设计、零件选择和方案分析论证,对系统的复杂程度、完成的功能、系统的成本、布线的合理性、工作的速度、失真情况等进行权衡,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2、设计输入:打开multisim软件,在元件库里寻找合适的元件放置到主窗口上,连线创建仿真电路原理图。3、设计处理:在完成电路原理图后,设置电路图选项,选择使用仿真仪器,设定仿真分析方法 ,启动multisim2001仿真。4、设计校验:在仿真分析结果窗口上查看仿真图,是否符合预测值,如果不符合,那需要检查电路零件和连线情况,或修改逻辑设计方案,直到得到正确的结果。5、实物制作:按照设计的原理图,在印刷电路板上制作硬件系统,并与示波器连接,调试接收头,查看其接收效果。如果需要,做适当的改进。制作系统外壳及接口。 46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2 PIN光电二极管2 PIN光电二极管 2.1光电效应 简单的说,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中的电子脱出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频率和极限波长。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打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有四个实验规律:a阴极 (发射光电子的金属材料)发射的光电子数和照射发光强度成正比。 b光电子脱出物体时的初速度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这就是说,光电子的初动能只和照射光的频率有关而和发光强度无关。 c仅当照射物体的光频率不小于某个确定值时,物体才能发出光电子,这个频率叫做极限频率(或叫做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叫做红限波长。不同物质的极限频率和相应的红限波长。是不同的。d从实验知道,产生光电流的过程非常快,一般不超过lO-9秒;停止用光照射,光电流也就立即停止。这表明,光电效应是瞬时的。 半导体的电学性质取决于半导体中电子的运动状态。当光束投射到半导体表面时,进入体内的光子如果直接与电子作用(吸收、动量传递等),引起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则半导体的电学性质随之发生改变,这类现象统称为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有许多种,按照是否发射电子,光电效应分为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内光电效应又包括光电导效应、光伏效应、光子牵引效应和光磁电效应等。 在光电效应中,光子直接与物质中的电子相互作用。物质吸收光子后,将引起物质内部电子能态的改变。这种改变与光子的能量大小有关,所以光电效应是一种波长选择性物理效应。2.1.1光电导效应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与其中的自由载流子浓度有关,某一温度下,由于热激发电子从不断振动的晶格中获得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自由载流子。同时由于复合作用自由载流子不断减少。在一定温度下,上述两个过程达到动态平衡,这时半导体中的自由载流子成为“热平衡载流子”。如果半导体受到光照,则入射光子将激发出新的载流子,该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大。半导体材料吸收光辐射而产生载流子,从而使半导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根据半导体材料对光辐射吸收类型不同,光电导效应又分为本征光电导效应和非本征光电导效应。对本征半导体,当无光照时,由于热激发只有少数电子从价带跃迁至导带。这时半导体的电导率很低,并定义为: 式(2.1)n0和p0分别为无光照射时电子和空穴浓度,un和up分别为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称为半导体材料的暗电导。当光入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半导体价带中的电子吸收光子后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大,这种现象称为本征光电导效应。光电导效应实际上是非平衡多数载流子过程。使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入射光子能量至少要和本征半导体的禁带宽度一样大,因此要求: 式(2.2)或写为: 式(2.3)式中,v是入射光频率,是光波长,c是光速,h是普朗克常量。 本征半导体的截止波长为:0=1.24/Eg (ev),波长大于0的光辐射不能产生光电导效应。 上式表明,本征半导体的禁带宽度Eg越小,则0越大。选择Eg不同的半导体材料可制成截止波长不同的光电导探测器。 入射光激发非本征半导体中杂质能级上的束缚态电子或空穴而产生的光生载流子,从而使电导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非本征光电导效应。非本征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远小于本征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所以非本征光电导的0远大于本征光电导的波长0 2.1.2光伏效应 由半导体理论可知,在半导体p-n结的n区导带中有较多的电子,在P区价带中有较多的空穴。p-n结中由于存在载流子浓度梯度,便发生电子向P区、空穴向n区的扩散。扩散的结果使p区带负电,n区带正电,中间形成耗尽区,同时产生由耗尽区引起的内建电场,内建电场将阻止电子继续向P区扩散,阻止空穴继续向n区扩散,这时p-n结处于平衡状态。 在入射光作用下,如果光子能量大于禁带宽度Eg,则在P区、结区和n区都会引起本征激发而产生电子空穴对,破坏原来的平衡状态。结区中的光生载流子在结区内建电场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P区的空穴穿过p-n结进入n区,n区的电子进入P区。若p-n结处于开路状态,这些光生载流子就积累在p-n结附近,使P区获得附加的负电荷.n区获得附加的正电荷。结果使P区电势降低,n区电势升高。于是在p-n结两端形成了光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光伏效应。由于光照产生的载流子各自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结果在p-n结内部形成自n区向P区的光生电流Ip,它与漂移电流方向相同,与扩散电流方向相反。 图2.1 结构示意图 与光电导效应相反,光伏效应是一种少数载流子过程。少数载流子的寿命通常短于多数载流子的寿命,当少数载流子复合掉时,光伏信号就终止了。由于这个原因,基于光伏效应的光探测器通常比相同材料制作的光电导探测器的响应更快。 图2.2 能带示意图 2.2 PIN光电二极管结构 PIN光电二极管开始加工的硅片是一块接近本征的单晶,称为I层,它有很高的电阻率和很长的载流子寿命。但完全没有杂质的本征层是很难实现的, P区和N区分别利用扩散或离子注入加工到硅片表面,形成阳极和阴极。这两个极既可以做在硅片两面,也可以做在同一面的不同区域。由于光敏二极管并非用于射频状态下,所以对特征频率和传输时间无特殊要求,通常我们采用两个极做在硅片同一面的方式,这样的好处还可以增大光感应的面积,提高感应灵敏度。 图2.3 PIN结构图 为了改善响应速度和转换效率,显然,适当的加大耗尽层宽度是有利的,为此在制造时,在P型材料和N型材料之间加一层轻掺杂的N型材料,称为I( Intrinsic,本征的)层,由于是轻掺杂,故电子的浓度很低,经扩散作用后可形成一个很宽的耗尽层。另外,为了降低p-n结两端的接触电阻,以便与外电路连接,将两端的材料做成重掺杂的P+层和N十层,此即PIN光电二极管。PIN管在低频状态下的I-V特性类似于PN结的I-V特性。其两端加反向偏压,电源电场与内建电场同向,合成结电场使耗尽区在整个I区扩展。当能量大于材料禁带宽度的光子射入时,生成光生载流子,进入耗尽区,并向两端漂移,形成光生电流。这样由于本征区的引入而使得耗尽区长度增加,光生载流子进入耗尽区的几率增大,且光生载流子获得比扩散速度高得多的漂移速度,使量子效率和响应速度都得到很大提高。 图2.4 PIN光电二极管结构和能带示意图当P1N管两端加上正向的偏压后,PI结和NI结的势垒降低,P区空穴和N区电子不断注入到I区,不断复合,注入的电子和空穴使I区电导增加,呈现出低阻抗。2.3 PIN光电二极管的主要特性2.3.1伏安特性 PIN光电二极管是反偏压工作,其伏安特性可表现为: 式(2.4)式中,I是流过二极管的总电流;I0为反向饱和电流; e为电子电荷;k为玻尔兹曼常数;T为工作温度;v为加在二极管两端的电压; IP是光电流。其特性曲线如图: 图2.5 PIN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在工作反便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光电流IP正比与入射光功率P0,其关系式为: 式(2.5)其中,hf是频率为f的光子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为量子效率。利用这线性关系,就可以对光信号进行直接检测,转换成电信号。2.3.2量子效率量子效率是光电二极管灵敏度的一个量度。它是指在光电二极管中产生的电子空穴对数与入射的光子数之比: 式(2.6)国产光电二极管的量子效率一般在3095%之间。2.3.3响应度R0响应度是表征光电二极管灵敏度的另一个物理量,它的定义是指光电检测器的平均输出电流IP与其平均入射光功率P0的比值: (A/W) 式(2.7)可见,检测器的量子效率高,其响应便越高,即光电转换效率越高。国电光电管的响应或灵敏度一般在0.30.5 A/ W范围内。2.3.4响应速度光电二极管的响应速度取决于它们的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它的光电响应时间,即从它接收到光子时起到它能够有光生电流输出的这段时间。光电二极管的响应时间的长短反映了光电转换速度的快慢。目前,国产光电检测器件的响应时间分别为:PINl ns; APD15ns。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3 PIN光电检测接收电路3、 PIN光电检测接收电路3.1基本电路分析 用光电二极管PIN组成的光电检测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光电流电压变换器。PIN管是光电二极管中的一种,它的结构特点是: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夹着较厚的本征半导体,从而使PN结双电层的间距加宽,结电容变小。这种光电二极管的特点是频带宽,可达10 GHz。所不足的是,管子的输出电流小,一般只有数微安。PIN管将接收的光信号变成与之成比例的微弱电流信号,通过运放和与PIN串联的电阻组成的放大器变换成电压信号。 图3.1 Pin组成基本放大电路 PIN管相当于一个电流源,当它的负载阻抗为零时,,它的输出特性最好。而理想的运放正、负输入端正好有“虚短”(即两输入端之间电压差为零)的特性,这正是选用运放来检测PIN管电流的原因。设运放的开环增益为A,则此电路中PIN的负载电阻为R1/ A,因运放开环增益A通常很大,即使选用较大的反馈电阻R1 , R1/ A与PIN管的输出电阻相比也是可以忽略的。理想的运放输入端还具有“虚断”( 即输入端不取用电流)的特性,PIN管产生的电流流过反馈电阻R1,使得运放的输出电压E0 = IP Ri ,从而实现了光电流电压的线性变换。 图3.2 光电二极管等效电路图 Rs为光电二极管的串联电阻,一般很小可以忽略;Rp 为光电二极管的跨接电阻,其阻值很大,它的影响也可以忽略;RL为负载电阻。因此结电容对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的影响主要由Cd和负载电阻RL决定。从等效电路可以看出,结电容Cd起着旁路作用,因而在高频时使输出电流减小,结电容限制的截止频率(即为带宽)为Fc=1/(2RLCd)。显然,快速的响应(高截止频率)要求降低时间常数RL, Cd,因此要求尽可能地降低结电容Cd。降低Cd有两种方法:一是增加耗尽层宽度W,二是减小结面积A。实际上增加耗尽层宽度w会降低响应速度,这是一对矛盾,因此对耗尽层宽度应进行优化设计。目前实用化的PIN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一般都能做到小于1 pF,结电容越小,其截止频率就越宽,高频特性就越好。 图3.3 反偏态伏安特性 实际上PIN光电二极管的带宽除了受Cd的影响外,还受器件封装电容CP的影响,同样的PIN光电二极管管芯由于各生产厂家封装工艺水平的差异,带宽也有较大不同,这主要是封装电容太大,导致带宽变窄。因而在选用PIN光电二极管时,应选用有实力的厂家的产品。3.2噪声分析 光探测器一般在很弱的光信号条件下工作,其在光电转换过程中所引入的噪声大小,对提高光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如果光探测器所引入的噪声电流过大,以至使这些噪声电流与通过光电转换输出的信号电流不相上下,则光接收机就无法输出有用的RF信号,从光探测器光电转换输出的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即信噪比)来分析,要求光检测器输出的噪声越小越好,而信噪比则越大越好。光探测器的噪声包括散粒噪声和热噪声。3.2.1散粒噪声PIN光探测器的散粒噪声是量子噪声,当光子照射光检测器时,电子空穴对的随机产生导致了散粒噪声,这个过程是随机过程,服从泊松统计规律,即:A、个别光子到达并激发出原始电子空穴对的时刻是随机的;B、一定的光强度对应每秒钟内到达的光子数的平均值,每秒钟内实际到达的光子数围绕平均值起伏,并服从泊松概率分布。实际上,光电转换散粒噪声的本质来源于光子激发出电子的离散性、量子性和随机性,这种噪声随光电信号与生俱来,是无法回避的。3.2.2热噪声由于温度的存在,使电子在任何导体中都随机地移动。即使没有加电压,在电流中都会出现随机的波动。任何电阻都具有热噪声,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电阻中大量的电子就会在热激励下作无规则运动,由此在电阻上形成无规则的弱电流,造成电阻的热噪声。温度越高,光探测器的工作带宽越大,则光探测器的负载电阻热噪声就越大。 图3.4 电流放大器噪声源 PIN管的等效电路如图虚线框中所示,CD为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RD为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阻。图(PIN组成基本放大电路)所示电流放大器的噪声源可用上图表示。图中用IP表示运放的输入噪声电流,当选用偏置电流为pA级的超低偏置电流运放时,此噪声分量对一般实用的反馈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用e0表示运放的输入噪声电压,CS为消除振荡反馈电容。忽略IP的影响,则可推导出运放的输出电压为 式(3.1)根据此输出表达式可画出电流放大器的有信号增益与噪声增益的幅频特性,如下图所示。 图3.5 电流放大器的幅频特性由图中可知,信号电流IP在直流和较低频率时变换系数为R1,随着频率的增加,CS的作用开始表现出来,信号电流的放大倍数开始下降,转折频率为1/2R1Cs而噪声电压与信号电流的幅频特性完全不同,在直流段和较低频率时噪声电压的放大倍数为1 + R1 /RD,随着频率的增加(转折频率为1/2R1Cs),噪声增益曲线首先由于CD的作用开始升高,直至由于电容Cs的作用而停止;在高频段,噪声增益被限定在1 + CD/Cs。由此可见,RD越大,CD越小,噪声的影响越小,而加入CS可限制高频段的噪声增益。 除了运放带入噪声外,反馈电阻R1的热噪声也是一个重要的噪声源。在纯电阻情况下,电阻的热噪声Ur输出取决于检测电路的实际通频带f 式(3.2)式中,k为波尔兹曼常数1.3810 -23J/K, T为绝对温度,f为噪声频带,可见Ur与成正比。通常在R1两端并联电容C以减小噪声频带来减小电阻的热噪声。此时并联RC电路对噪声的影响,相当于使电阻热噪声的频谱分布由白噪声变窄为等效噪声带宽,fc = 1/4R1C 。此时RC电路的热噪声3.3减小噪声的改进电路 图3.6 复合放大器 图中电路用两个运放组成一个复合放大器,该复合放大器具有降低噪声带宽,但不影响信号频带的特点。要注意A1的正、负输入端的连接与单运放的连接不同,正好颠倒,这是因为复合放大器的输入极性由A1 、A2共同决定。图中的内部反馈R3, R4, C1可控制A2所增加的增益响应特性。在直流情况下,该反馈由C1断开,此时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是两个放大器开环增益的乘积。此增益曲线因放大器的开环增益极点和R3, C1组成的积分器响应极点而两次下降,如下图所示。当频率继续增加时(f 1/2R4 C1),由A2组成的运放的增益为R4/R3 1,复合放大器总的开环增益A1 R4/R3 A1,使复合放大器的频带变窄,从而使噪声的频带变小,消除的噪声增益为图中的阴影区,而信号频带基本不受影响。 图3.7 复合放大器限制噪声频带3.4设计PIN光电检测电路的一般原则1、光电二极管的结电容C0、并联电阻R0应尽量大,C0不仅影响噪声带宽,而日影响噪声的大小。而由式(3.1)可知,R0使得噪声和偏移电压放大了1+R1/R0 2、反馈电阻R1在满足频带宽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大,因电阻热噪声,而有用信号的输出为E0 = IP R1,由此可见电阻R1带入的信噪比是正比于的函数,R1越大,信噪比越高。 3、应减小I0,即应选用超低偏置电流的运放,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度。当反馈电阻较大时,偏流会在反馈电阻上产生偏移电压,给检测带入误差。 4、P IN为零偏操作时,暗电流很小,可提高有用信号的精度;而反偏操作时则会引入暗电流和电流噪声。但零偏时,C0比反偏操作大几十倍,这又会放大噪声电压,故要根据具体应用区别对待。 5、为降低噪声大小和消除振荡,常在反馈电阻上并联小电容CS ,达到自动稳压的目的。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4 设计与仿真4、设计与仿真4.1设计的检测电路 在前面的基本电路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了设计的思路。在这个光电流电压的转变过程中,由于噪声电流是远小于信号电流的,所以我们在实际设计的时候是忽略了噪声的影响的,即我们不考虑它。所以本设计的最后设计的电路图是十分简单的。Si型PIN光电二极管可以实现光电流的转换,而电流电压的转换,我们可以通过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实现。常见的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如图: 图4.1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如图所示为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在理想运放条件下,输入电阻Ri=0,因而iF=iS,故输出电压 式(4.1)Rs比Ri大得愈多,转换精度愈高。而在本设计中,信号的放大是这样考虑的:本来信号源的信号是相当小的,即一般需要放大电路将信号进行放大。但是在本设计中,尽管信号is很小,但是通过式(4.1)可以看出,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反馈电阻Rf的大小,使输出的电压u0在某个正常的可测范围。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调节示波器的的电压倍数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所以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图4.2设计的电路图4.2集成运放CA3140CA3140是一种BIMOS工艺制成的精密运算放大器,输入失调电流为0.5pA,输入偏置电流为10pA,而输入阻抗高达1012欧姆,CA3140的引脚图如下 图4.3 CA3140引脚图4.3 电路的仿真4.3.1 仿真软件介绍 在本设计中,我用的是multisim 8版本的电子线路仿真软件。Multisim软件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图像交互技术公司,简称IIT公司)在1998年推出EW B5.0(Electronics Workbench也称为“虚拟电子实验室”)的基础上推出的一款更高版本的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其仿真功能十分强大,可以非常接近地仿真出实际电路的结果。它可以对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混合电路进行仿真,并且提供十多种虚拟仪器(如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功率表等),以及18种仿真分析功能(如直流工作点分析、交流分析、瞬态分析、傅里叶分析、噪声分析、直流扫描分析等)。并且支持VHDL Verilog设计输入和仿真。同时提供了多种仿真信息输出方式,将电路原理图转入电路板设计软件,如Protel, OrCAD;而且支持远程控制功能,实现交互式教学。由于元件库中有若干个与实际元件相对应的现实性仿真元件模型,配合强大的仿真分析,使结果更精确、更可靠。在Multisim软件的器件库中则包含了许多国内外大公司的元器件。与我们传统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方法相比,依靠计算机技术,利用Multisim的仿真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电子技术的教学实验或教学演示实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