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演讲稿.doc_第1页
心肺复苏演讲稿.doc_第2页
心肺复苏演讲稿.doc_第3页
心肺复苏演讲稿.doc_第4页
心肺复苏演讲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徒 手 心 肺 复 苏 术A.徒手心肺复苏术一.现场急救处理 它是指一些意外伤害或急重病人在未到达医院前,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你可曾知道: 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 猝死人员有35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 二.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突然的意外事件:如触电、溺水、自缢、严重创伤、烧伤。2.急性中毒:常见的有天然气、石油液化气、一 氧化碳、有机磷农药、药物和部分金属中毒等。3.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严重 的心律失常、各种心肌疾病等。4.严重代谢紊乱:如酸中毒、高血钾症、低血钾 症、脱水等。5.严重感染和休克:如败血症、过敏性休克、出血性休克等。时间就是生命!2.心跳、呼吸骤停的危害: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后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2分钟 2-5 每耽搁1分钟,成功的把握就要下降710%,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3.心肺复苏的原则 1)立即进行(1530秒内) 2)就地抢救 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步进行(强调早期心脏按压)1)基础生命支持(BLS)(CAB)C人工循环 A开通气道B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复苏简易三步骤:现场评估 在现场救助伤者,首要的问题是评估现场是否有潜在的危险。 如有危险,应尽可能解除。例如,在交通事故现场设置路障,在火灾现场需防止房倒砸伤。还要注意到意外事故的成因,防止继发意外发生。 判断呼吸心跳停止 1.意识丧失: 2.呼吸停止: 3.心跳停止: 确认四周环境的安全后检查意识反应检查呼吸 将脸颊靠近伤者口鼻,距离大约 3厘米. 观察:胸腹起伏 聆听:呼吸声 感觉:呼吸气流 ,如伤病者没有呼 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L:Look/Listen/feeL)检查脉搏 成人颈动脉: 食指及中指先摸到喉结处,在向外滑至同侧气管与颈部肌肉 所形成的沟中,按压观察颈动脉5-10秒。先急救,再求救(2)按压手法 左手掌根部置于按压位置,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手掌根重叠,手指交叉,指尖翘起,避免接触肋骨。(只有掌根压在胸骨上)(3)按压姿势:抢救者双臂伸直,肘关节伸直不能弯曲,双肩部位在病人正上方,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胸骨。(4)按压用力及方式(深度): 按压应平稳有规律进行,应注意以下几点: 成人应使胸骨下陷=5cm, 用力太大易造成肋骨骨折, 用力太小达不到有效作用 垂直下压,不能左右摇摆。 不能冲击式猛压 下压时间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 下压至最低点应有一明显停顿。 放松时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部,放松不离位。(5)按压频率 成人=100次/分。 (6) 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心脏按压:人工呼吸= 30: 2 5个周期后,再评估有无循环现象。抢救的体位要求 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仰卧位。将其双手上举,远端下肢屈曲 搭在近端下肢上,一手托其后颈部,另一手托其腋下,使之头、颈、躯干整体翻成仰卧位。 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 身体平直,无扭曲。 摆放的地点: 地面或硬板床。宽衣解带:解开患者上衣、腰带,暴露胸部.开放气道仰头抬頦法(压额提颏法) 用一只手按压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仰; 同时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指将下颏托起。 后仰程度为下颌、耳廓的连线与地面垂直。 动作轻柔,防止颈部过度伸展,防止压迫气道。创伤推颌法(托颌法) 将颈部固定在正常位置,并同时用双手食指至无名指抓住病患耳垂下方颌角突起处,用力向上托起下额角。头部或颈部受伤时适用。(2)检查气道(含口腔); 清除异物。 手指钩出:首先清理口腔,将其头偏向一侧,用手指探入口腔,清除分泌物及异物。如松脱的假牙,食物或呕 吐物等方法(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在保证呼吸道通畅后让病人口部张开。 抢救者跪伏在病人的一侧,用一只手的掌根部轻按病人前额保持头后仰,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孔。 抢救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紧紧包绕病人的口部。 使口鼻均不漏气。 深吸气后, 用力快速向病人吹气,使胸廓隆起看到患者胸部上升(每次吹气持续1秒),停止吹气。让患者被动呼出气体 一次吹气完毕后,口应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同时捏鼻翼的手松开(掌根部仍按压病人前额部),以便病人呼气时可同时从口和鼻孔出气,确保呼吸道通畅 抢救者轻轻抬起头,眼视病人胸部,此时病人胸廓应向下塌陷。 然后抢救者再吸入新鲜空气,做下一次吹气。成人吹气量约8001000ml,吹气频率成人12-20次/min (儿童每分钟20次) 方法(2)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如患者面部受伤则妨碍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此时必须将患者仰卧,迅速清理口腔和气道异物。将患者头部置于后仰位,口对鼻人工呼吸(同口对口人工呼吸)。人工呼吸的有效指标 吹气时:病人胸廓扩张上抬; 被动呼气时:可听到或用面颊部感觉到有气体排出CPR成功的指标 昏迷变浅,出现各种反射。 身体出现无意识的挣扎动作。 自主呼吸逐渐恢复, 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 面色转为红润。 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应恢复。五.人工复苏法的选择1、有轻微呼吸和轻微心跳,不用做人工呼吸,观察其病变,可用油擦身体,轻轻按摩。2、有心跳,无呼吸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3、有呼吸,无心跳用胸外心脏挤压法。4、呼吸,心跳全无用胸外心脏挤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配合抢救,这是目前国内推广的最佳方法。5、触电后溺水,肚内有水用俯卧压背式。六.注 意 事 项1.首先检查患者呼吸道是否阻塞。口腔内如有异物应及时清除(包括假牙),为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打下基础。2.准确、及时判断心跳停止,果断有效地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保障抢救成功的关键。在胸外按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保障复苏药物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3.操作者准确、熟练、动作要到位。 对于抢救床过高者将患者放低,抢救床过软可在患者背部垫硬木板。如在现场则可在地上抢救。4.按压的正确部位应是胸骨下13处,或将食、中两指横放在剑突上方.操作者将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而不是整个手掌,手掌要与病人胸骨长轴方向平行,另一手掌重叠放在前一手背上,并保持平行,手指应上翘,速率=100次分。5.按压应平稳、均匀、有规律。 按压时手掌不得离开胸壁,并配合人工呼吸,以15:2的比例进行,按压和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心肺脑复苏(后期)后期心肺复苏包括: 1.呼吸道的管理 2.呼吸器的应用 3.监测 4.药物治疗(Drug) 5.体液治疗 6.电除颤 7.起搏 1.呼吸道的管理 托下颌法:难以持久 放置口咽及鼻咽通气道:更适用于自主呼吸已恢复者 气管插管:适用于机械通气者 气管切开:不适于气管内插管者 2.呼吸器的应用 简易呼吸器:便于携带于现场施行人工呼吸 呼吸囊-活瓣-面罩装置:最简单且有效 多功能呼吸器 3.监测 尽快监测心电图:鉴别心脏停搏的心律是心室停顿还是室颤(二者治疗不同)。 在后期复苏期间,尤应重视呼吸、循环和肾功能的监测。 4.药物治疗(Drug) 目的:激发心脏复跳,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调整急性酸碱失衡,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要求:务必做到迅速准确。 给药方式: 首选静脉:中心静脉、肘正中静脉 气管内给药:有气管插管而静脉开放困难时 心内注射:静脉途径未建立,又无气管插管时 1)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中首选药物。 作用:有助于恢复自主心律、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增强心肌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缩力,提高除颤成功率。 用量:0.51.0mg或0.010.02mg/kg,必要时5分钟可重复一次。 2)血管加压素 增加外周阻力 首剂:40U 3)阿托品 作用:可降低心肌迷走神经张力 适用于: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合并低血压、低组织灌注及合并频发室性早搏者 用量: 心脏停搏时:1mg静注 心动过缓时:0.5mg,5分钟重复 4)氯化钙 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延长心脏收缩期 适用于:因高血钾或低血钙引起的心脏停搏。 用量:10%氯化钙2.55ml,缓慢静脉注射 5)利多卡因 作用:使心肌激惹性降低,缓解室颤复发,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 适用:室早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剂量:11.5mg/kg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 6)碳酸氢钠 纠正急性代酸的主要药物 用量:碳酸氢钠(mmol)=碱剩余(SBE)体重(kg)/4 7)多巴胺 使用务必慎重 适用于低血压和/或心功能不全者 13ug/kg/min:对肾及内脏血管有扩张作用 410ug/kg/min: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量 10ug/kg/min:增加外周和肺血管阻力,心排量下降 5.体液治疗 积极恢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